科学教研活动方案(集合21篇)

时间:2023-02-21 16:00:04 范文大全

为保证各项活动有条不紊、卓有成效地进行,我们必须预先拟定各项活动计划,包括明确各项活动的时间、地点、目标、预期成果、预算、方式等。下面是范文狗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科学教研活动方案,多篇合集,全方面满足您的需求,希望能帮到您!

科学教研活动方案 第1篇

活动目标

1、在讨论、听辨水声的过程中,鼓励幼儿依据生活经验进行大胆的想象、猜测。

2、进一步引发幼儿对生活中不同的“水声”关注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文字卡片和图片(四种水声的:水滴、水泡、雨、海浪); 多媒体课件; 幼儿倾听过水声;

活动过程

一、和幼儿讨论生活中的水。

1、出示“水”字,引导幼儿说说生活中的水。

“老师这里有一个字,是什么呢,看看谁认识。”(出示水字)“对,是水。”

“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天天和它见面。那么你都见过什么样的水呢?”孩子应该会想到海水、矿泉水、洗手的水、洗衣粉水等等。

2、出示一瓶水,听听有声音吗?

提出质疑:水会有声音吗?你在哪里听到过吗?怎样让这瓶水发出声音呢?

小结:流动的水会发出声音。

二、听听、猜猜四种水的声音,引发幼儿对水声的关注。

1、播放多媒体课件(1):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引出滴嗒嘀嗒的字卡)

它们分别是小水滴、小水泡、大雨和海浪声。

滴嗒滴嗒声可能是什么水发出的呢?(引出水滴图片)

鼓励孩子猜出小水滴的声音并且配上相应图片。然后,鼓励孩子用动作来表现听到的水声并且积极联想“什么时候听到这样的滴嗒嘀哒、咕噜咕噜、哗啦哗啦、哗哗声呢?”。

谁来试试看小水滴滴嗒嘀嗒用什么动作来表现?

在这个过程中,始终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主动验证。相信孩子会感兴趣并且非常积极。最后采用诗歌性的语言和孩子一起小结,可以是“小水滴在唱歌,滴嗒滴嗒;小水泡在唱歌,咕噜咕噜;大雨在唱歌,哗啦哗啦;大海浪在唱歌,哗哗;水娃娃在唱歌,真呀真快乐!”

2、依次播放多媒体课件(2)(3)(4),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并配对字卡和图片,传遍相应动作。

3、采用诗歌性的语言进行小结。

三、游戏:我是水娃娃。

这个环节主要是启发孩子主动用动作表现小水滴、小水泡、大雨、海浪。孩子动起来一定会很开心,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和动力。

活动结束

提出挑战:除了这四种水声,还听到过什么水的声音呢?

出示刚才那瓶水,“能让它发出不同的声音吗?”

试试看。回家可以继续试验。

科学教研活动方案 第2篇

活动目标:

1、知道一些水生的名称及其生活习性。

2、知道要保护水的清洁环境。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观看有关内容的动物世界录像或图片。

2、纸、笔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入活动。

问:你知道有哪些动物生活在水中,它们的名字叫什么?

2、观看有关内容的动物世界录像或图片,幼儿认识水里的动物。

(河里的、池塘里的、海洋里的)

3、布置三个环境(海洋、河、池塘),幼儿绘画自己喜欢的水生动物,送它们回家。

4、讨论:为什么要这样放?它们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5、教师小结。

活动延伸:

续继探索了解有关水生动物的知识。

科学教研活动方案 第3篇

【设计思路】

一次,孩子们在吃间点香蕉的时候,蔡玺昆小朋友问我:“于老师,香蕉里的这些小黑点是什么?”我告诉他这是香蕉的种子,其他孩子们听到后特别感兴趣,他们一边吃一边找种子在哪里。这时陈文臻又问我:“于老师,昨天我妈妈在炒茄子的时候,我看见里面也有一些小点,那是不是茄子的种子。”听了问题后,孩子们的兴致立刻膨胀了起来,见此情况我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发动孩子从家里带自己喜欢的蔬菜和水果到幼儿园,一起寻找种子,于是“找种子”的活动便产生了。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提出问题并且自己寻求问题答案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幼儿对种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让幼儿了解各类蔬菜和水果及名称。

4、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各类蔬菜和水果的种子,同时了解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

【活动准备】

1、各类水果、蔬菜若干

2、盘子若干

3、油菜、芹菜、白菜、萝卜、韭菜、香菜、葱等蔬菜的种子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鼓励幼儿把自己带来的蔬菜和水果的名称相互介绍一下,让幼儿了解各类蔬菜和水果及名称。

(二)引导幼儿将蔬菜、水果分类

引导幼儿按照豆类、瓜果类、青菜类等进行分类。

(三)提出问题,幼儿分组进行找种子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问题:你要给什么蔬菜或水果找种子?它有没有种子?种子在哪里?找到的种子是什么颜色、形状,大小如何?

找种子的过程中,提醒幼儿辣椒、葱比较辣,注意别弄到眼睛上,以免辣到眼睛。同时提醒幼儿把找到的种子分别装到盘子里。

(四)各组一起讨论找种子的情况及结果

1、有的蔬菜有种子,如:茭瓜、南瓜、西红柿、茄子、黄瓜、辣椒、豌豆、菜豆、扁豆等。

2、有的蔬菜没有种子,如:油菜、芹菜、白菜、萝卜、韭菜、香菜、葱等。

3、西瓜、香蕉、葡萄、苹果、梨、橘子、枣、山楂、石榴、柿子等水果都有种子。

4、种子的颜色:有白色的、红色的、黑色的、紫色的、黄色的,还有带复色斑纹的。

5、种子的形状:豌豆的种子是圆球形的;菜豆的种子是肾形的;而扁豆的种子却像被脚踩扁了似的;西红柿辣椒的种子一粒粒的小、圆而且特别多;茄子、香蕉的种子黑又小不容易发现;茭瓜、南瓜的种子与西瓜种子相似,但颜色不一样;苹果、梨的种子非常相似等。 教师小结:有些蔬菜虽然现在找不到种子,如油菜、芹菜、白菜、萝卜、韭菜、香菜、葱等,但是这些蔬菜是有种子的。当这些蔬菜成熟到一定程度(也就是慢慢边老直到开花结种)的时候,这些蔬菜也就有了种子。引导幼儿观看、认识这些蔬菜的种子。

(五)延伸活动: 借助孩子们吃水果间点这一日常环节,来支持孩子找种子的探索活动。

让孩子在熟悉的生活活动中逐渐积累相关经验。

【活动反思】

活动中充分让幼儿动口动脑,既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发展了思维,各种各样的种子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但又不被注意的东西,因此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搜集各种丰富的材料,结合幼儿的实际经验,调动幼儿多感官参与,鼓励幼儿自由的观察、操作、发现、比较、讨论与探究,充分展示了一个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发现学习的动态活动过程。使幼儿带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探究欲望,对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及异同展开了多角度地联想和思考,在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加深了认识,以至于在“分组找种子”这一环节中都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其观察能力既思维创造能力得到了高度和谐地发展。整个活动的气氛随幼儿思维的活跃而活跃起来。孩子们是在玩中找,找中学,议中学,想中学结束的。

科学教研活动方案 第4篇

设计意图:

给孩子们上了一节“中国真了不起”的课,孩子们异常兴奋。休息时,孩子们总在说:“我们中国真了不起,我们中国真伟大。”为了巩固幼儿的这种民族自豪感,结合了本班“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主题,同时也结合了我们大班子课题《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索意识》,我选择了盘扣这个小中见大的点,旨在通过这次活动巩固幼儿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崇尚之情,同时,也为了达到课题研究的目的,激发幼儿的探索意识,我设计了此次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盘扣,重点认识一字扣、蝴蝶扣、琵琶扣、双凤扣等几种常见的盘扣。

2、欣赏盘扣的艺术造型,知道盘扣是我们民族服装专用的一种钮扣,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崇尚之情。

3、能愉快地参加探索简易盘扣的制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意识,培养幼儿初步的探索能力。

活动准备:

1、镶有盘扣的各色服装。

2、彩色的、造型各异的盘扣图片及实物若干,布置一个盘扣大世界。

3、可供幼儿探索的彩带、布条等等。

活动过程:(x为教师指导用语)

一、播放民族音乐,让幼儿欣赏模特队的表演,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x 今天,我们小小模特队的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演出,我们一起来看看她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看的节目,好吗?

(欣赏时装表演)

x 模特队的小朋友表演得真精彩!看完后,我想问问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

幼a:我发现她们的衣服很漂亮。

幼b:我发现她们表演的很好。

幼c:我发现她们衣服的钮扣跟我们的不一样。

……

x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今天,模特队的小朋友穿的衣服就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服装,她们身上的钮扣是用彩带或者布条盘成的,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盘扣。

[评: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幼儿初步接触盘扣,为后面的探索活动打下基础。初次接触这种新鲜的钮扣,而且又是身边的小朋友通过表演带给她们的,幼儿很感兴趣。]

二、探索活动一:通过愉快探索,认识几种常见的盘扣

1、参观“盘扣大世界”,探索盘扣的材料、形状。

x 我们今天认识了盘扣,下面老师要带我们到一个很美的地方。你们听:

(画外音: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盘扣大世界”,这里有许多漂亮的盘扣和图片,小朋友们尽情欣赏吧。)

x 哇,多美呀,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幼儿分散探索,教师见机指导。)

x 小朋友可以看一看盘扣到底是什么做的,摸一摸它们,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好朋友。

(幼儿继续探索,并能互相交流。)

(画外音:“盘扣大世界”参观时间到此结束,小朋友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盘扣带回家。)

[评:通过看看、摸摸、讲讲,增强了幼儿的探索意识、交流意识,更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2、交流“盘扣大世界”所见,建构盘扣的基本知识。

x 刚才我们在盘扣大世界看到了那么多的盘扣,真的好美呀!我们小朋友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盘扣,告诉老师你喜欢什么盘扣?为什么?

幼a:我喜欢这种像孔雀的盘扣,因为我喜欢孔雀。

幼b:我喜欢这种盘扣,它是用花布做的。

幼c:我喜欢这种像蝴蝶的盘扣,因为蝴蝶很美丽。

幼d:我喜欢这种像琵琶的盘扣,我家就有一个琵琶。

幼f:我喜欢的盘扣是绿色的,像一棵白菜。

……

x 我们小朋友有这么多喜欢的盘扣,它们都是用布或者用彩带做的,也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真漂亮。但她们还没有名字呢,我们来给她们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吧。

x 老师喜欢这种像蝴蝶的盘扣,我给他起个名字叫蝴蝶扣。

幼a:我的这种就叫孔雀扣。(x也可以叫凤凰扣,因为两边都像,还可以叫双凤扣)

幼b:我给它起个名字叫琵琶扣。

幼c:我的这个盘扣像我们写的“一”字,我叫它一扣。(x一字扣更好听是不是?)

……

[评:让幼儿交流她们喜欢的盘扣,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在交流中,他们逐步建构了盘扣的基本知识,通过交流,孩子们的探索意识也得到了空前高涨。]

x 你们知道吗?盘扣是我们民族服装专用的一种钮扣,也只有我们中国才有呢。配上了盘扣,我们的民族服装就更漂亮了。

[评:通过点评,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三、探索活动二:创作简易的盘扣

1、出示少了钮扣的纸服装,引起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x 刚才,服装厂的叔叔给我们送来了一批小朋友的民族服装,但是你们看,这上面少了什么?(钮扣)

x 那我们小朋友想个办法吧?

幼:我们来给衣服做盘扣吧。

x 老师已经给我们小朋友准备了很多材料,我们一起来制作吧。

x 好,开动吧!

[评:幼儿在简单的探索盘扣之后,我设计了这一个更进一步的探索环节。幼儿天性喜欢动手,再加上今天接触的又是一样新颖的东西,探索的愿望就更加强烈。在拿到材料之后,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最终他们都探索出了很美丽的盘扣。尽管手法还嫌稚嫩,但他们能做到这样已经足够了。]

2、交流探索制作结果

l 我们小朋友都做出了漂亮的盘扣,去告诉你的好朋友,你做的盘扣叫什么。

l [评:交流的环节能使幼儿心情愉快,还能促使幼儿更进一步去探索。]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民族服装。

2、在区角中提供材料让幼儿继续探索盘扣的制作。

活动总评:

选择盘扣来设计活动,是因为它既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又因为色彩艳丽、造型别致而具有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盘扣是我们民族特有的。该活动从孩子们自身出发,首先能使他们感兴趣,能引起他们强烈的表达探索欲望,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孩子们是真正的主人,他们尽情探索,他们畅所欲言,既体验了活动的乐趣,同时还建构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增强了幼儿的探索意识,培养了幼儿初步的探索能力、创造能力。

通过开展这次活动,我认识到,要让幼儿真正获得活动的.乐趣,首先要选择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还要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活动环节,幼儿才能真正溶入活动;其次,教师设计活动时要考虑让幼儿多多实践也就是探索才能更好地组织活动。比如在活动中,我开始提供给幼儿操作的材料是穿着铅丝的空心丝带,但在活动中孩子们都反映铅丝太硬,不易制作,而且空心丝带制作起来过于粗糙,不精细。后来我用细毛线包着铜丝让幼儿制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都是实践中获得的经验。由此,我认识到,用心去思考,积极积累各方面的经验对于我们开展活动是很有帮助的。最后我觉得设计活动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活动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盘扣》就遵循这“幼儿是活动的真正主人”这样的原则,让幼儿尽情探索、自主讲述、自由制作。如果活动中都能做到这些,我相信活动会取得更上一层楼的效果。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我们都应遵循这一原则,力争使我们的活动、使我们的孩子得到更大的进步。

科学教研活动方案 第5篇

活动目标:

1.引发幼儿关注身边事物,具有初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能力。

2.能够将物品进行分类,并尝试做标识。

3.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事情,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重点:

能够将活动区物品按照不同方式分类。

活动难点:

尝试制作标识。

活动准备:

带领幼儿来到凌乱活动区(美工区、建构区、图书区)。

活动过程:

一、整理活动区。

1、交流整理方法。

互动问题:“活动区怎麽了?”“与我们活动前有什么不一样?”“应该怎麽办?”“由谁来整理?”“你想怎样整理?”

2、幼儿自由分组,整理活动区。

3、介绍自己小组工作。

互动问题:“请你讲一讲你们组整理了哪个活动区?你们是怎样整理?

4、教师分组小结:美工区是按照材料种类进行摆放整理;图书区是按照图书大小进行摆放整理;建构区是按照玩具类型进行摆放整理。

二、制作标识。

1、检验整理后活动区。

师幼共同进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2、交流制作标识方法。

互动问题:“活动区里物品种类和数量有很多,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们一看就知道物品应该摆放在哪?”

3、制作标识。

三、介绍标识使用。

互动问题:“请介绍一下你为哪个活动区物品设计了标识?我们应该怎样识别与使用呢?”

该活动设计主旨就是帮组幼儿掌握解决问题策略,但是从该活动设计整体来看,其设计过于以认知为目,让幼儿按照一定规律对活动区进行整理。缺乏对活动区整理多方式多途径探索,在策略选用上略显单一。

活动后急于制作标识,而在整理意义上以及整理策略应用上以及对探索过程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够更好凸显本节活动课主旨。且,授课内容稍显陈旧缺乏新意。

四、为该园提供可操作科学活动课程方案编制策略

为使该幼儿园科学活动课程方案编制更加科学,并且能够以培养幼儿“科学素养”作为依托更好发展该园幼儿教育事业,笔者提出以下几条建设性策略。

(一)实现课程结构复合化,材料提供多样化

要实现课程结构复合化就要求在科学活动课设置上呈现出细节化特点,哈尔滨市某机关幼儿园这种笼统不细致科学活动方案计划是不可取。

园内制定方案教师组织应该具备相应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在结构上进行细化与完善,使一节活动课可以延伸出多个脉络,促进幼儿发散思维发展。

材料提供上更应该以多样化但不分散,用途广而不浪费原则基础上为科学促进幼儿科学活动课程方案编制所用。

(二)重视科学态度培养,素养提升全面化

该园教师在提交报告中提到:园内教师通过观察、询问和引发幼儿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来了解幼儿需求和兴趣。在经过与幼儿讨论探究某种内容后,教师和幼儿一起设计,准备所需要材料。通过让幼儿自己来选择材料和决定用材料干什么,有利于幼儿运用原有经验澄清自己想法,按照自己想法和方式解决问题。

幼儿科学素养建立不仅要在培养幼儿健康生活习惯,更重要是让幼儿具备科学态度和价值观,能够分辨和判断对自己有益事物,并能够做到对异事物保持一定警惕与戒备,至少能够达到保护自己目。

科学态度培养是建立在全面化教育升级上,将无用认知性知识内容减少,将实用,与幼儿息息相关或者是幼儿即将迎接未来生活所必须具备能量储备应该第一时间传递给幼儿。

(三)科学选用活动策略,培养方式创新化

幼儿已有生活经验是探索未知基础,因此在科学活动中该园教师表示提供给幼儿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感知过或触摸过材料,由此引发和保持幼儿对材料探索欲望。

但是在给予幼儿相应科学材料同时,应当更注重科学活动策略选用。适当时候应当提示幼儿有更为便捷或能够第一时间采用最有效策略。探索过程固然重要,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更应当注重幼儿安全以及幼儿心理调适是否能够适应当下所选择活动策略。

在科学活动过程中给予幼儿探索自由同时时刻观察其变化,寻找最合适策略建议给每个不同幼儿,形成创新、个性化培养方式,让活动策略又自由又科学,这势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如此也是提高整个幼儿科学活动课程方案编制有利手段。

科学教研活动方案 第6篇

活动目标:

观察各种不同的蛋、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课件产生探索各类蛋的兴趣、

知道鸭蛋、鹌鹑蛋、鸭蛋、乌龟蛋和蜗牛蛋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活动准备:

数种不同的蛋(如:鸡蛋、鸭蛋、皮蛋、茶叶蛋、鸵鸟蛋、鸽子蛋……)、

有关蛋的资料及课件。

活动过程:

1、事先请家长协助收集不同种类的蛋。

2、展示收集的蛋,请幼儿观察各种蛋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并加以比较。

3、让幼儿操作活动课件,知道和认识不同的蛋

4、将幼儿收集的蛋打(剥)开来,请幼儿看一看蛋里面是什么样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

5、将熟蛋切开,和幼儿分享;生鸡蛋则请大家轮流搅一搅,煮个蛋花汤。

活动评价:

能比较各种蛋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能说出蛋里面有什么。

延伸活动:

可以请幼儿带一本有关蛋的书来幼儿园里和大家分享。

找一个晴朗的日子,您可以带幼儿到园所附近的公园,请幼儿仔细地观察树叶或小池塘,或许会找到一些动物的蛋宝宝。

科学教研活动方案 第7篇

活动目标:

引发幼儿关注身边事物,具有初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能力。

能够将物品进行分类,并尝试做标识。

鼓励幼儿做力所能及事情,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重点:

能够将活动区物品按照不同方式分类。

活动难点:

尝试制作标识。

活动准备:

带领幼儿来到凌乱活动区(美工区、建构区、图书区)。

活动过程:

一、整理活动区。

1、交流整理方法。

互动问题:“活动区怎麽了?”“与我们活动前有什么不一样?”“应该怎麽办?”“由谁来整理?”“你想怎样整理?”

2、幼儿自由分组,整理活动区。

3、介绍自己小组工作。

互动问题:“请你讲一讲你们组整理了哪个活动区?你们是怎样整理?

4、教师分组小结:美工区是按照材料种类进行摆放整理;图书区是按照图书大小进行摆放整理;建构区是按照玩具类型进行摆放整理。

二、制作标识。

1、检验整理后活动区。

师幼共同进行检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2、交流制作标识方法。

互动问题:“活动区里物品种类和数量有很多,有什么好办法能让我们一看就知道物品应该摆放在哪?”

3、制作标识。

三、介绍标识使用。

互动问题:“请介绍一下你为哪个活动区物品设计了标识?我们应该怎样识别与使用呢?”

该活动设计主旨就是帮组幼儿掌握解决问题策略,但是从该活动设计整体来看,其设计过于以认知为目,让幼儿按照一定规律对活动区进行整理。缺乏对活动区整理多方式多途径探索,在策略选用上略显单一。

活动后急于制作标识,而在整理意义上以及整理策略应用上以及对探索过程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够更好凸显本节活动课主旨。且,授课内容稍显陈旧缺乏新意。

四、为该园提供可操作科学活动课程方案编制策略

为使该幼儿园科学活动课程方案编制更加科学,并且能够以培养幼儿“科学素养”作为依托更好发展该园幼儿教育事业,笔者提出以下几条建设性策略。

(一)实现课程结构复合化,材料提供多样化

要实现课程结构复合化就要求在科学活动课设置上呈现出细节化特点,哈尔滨市某机关幼儿园这种笼统不细致科学活动方案计划是不可取。

园内制定方案教师组织应该具备相应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在结构上进行细化与完善,使一节活动课可以延伸出多个脉络,促进幼儿发散思维发展。

材料提供上更应该以多样化但不分散,用途广而不浪费原则基础上为科学促进幼儿科学活动课程方案编制所用。

(二)重视科学态度培养,素养提升全面化

该园教师在提交报告中提到:园内教师通过观察、询问和引发幼儿提出问题进行讨论来了解幼儿需求和兴趣。在经过与幼儿讨论探究某种内容后,教师和幼儿一起设计,准备所需要材料。通过让幼儿自己来选择材料和决定用材料干什么,有利于幼儿运用原有经验澄清自己想法,按照自己想法和方式解决问题。

幼儿科学素养建立不仅要在培养幼儿健康生活习惯,更重要是让幼儿具备科学态度和价值观,能够分辨和判断对自己有益事物,并能够做到对异事物保持一定警惕与戒备,至少能够达到保护自己目。

科学态度培养是建立在全面化教育升级上,将无用认知性知识内容减少,将实用,与幼儿息息相关或者是幼儿即将迎接未来生活所必须具备能量储备应该第一时间传递给幼儿。

(三)科学选用活动策略,培养方式创新化

幼儿已有生活经验是探索未知基础,因此在科学活动中该园教师表示提供给幼儿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感知过或触摸过材料,由此引发和保持幼儿对材料探索欲望。

但是在给予幼儿相应科学材料同时,应当更注重科学活动策略选用。适当时候应当提示幼儿有更为便捷或能够第一时间采用最有效策略。探索过程固然重要,但是在此过程中教师更应当注重幼儿安全以及幼儿心理调适是否能够适应当下所选择活动策略。

在科学活动过程中给予幼儿探索自由同时时刻观察其变化,寻找最合适策略建议给每个不同幼儿,形成创新、个性化培养方式,让活动策略又自由又科学,这势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如此也是提高整个幼儿科学活动课程方案编制有利手段。

科学教研活动方案 第8篇

活动目标

1、在讨论、听辨水声的过程中,鼓励幼儿依据生活经验进行大胆的想象、猜测。

2、进一步引发幼儿对生活中不同的“水声”关注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文字卡片和图片(四种水声的:水滴、水泡、雨、海浪); 多媒体课件; 幼儿倾听过水声;

活动过程

一、和幼儿讨论生活中的水。

1、出示“水”字,引导幼儿说说生活中的水。

“老师这里有一个字,是什么呢,看看谁认识。”(出示水字)“对,是水。”

“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天天和它见面。那么你都见过什么样的水呢?”孩子应该会想到海水、矿泉水、洗手的水、洗衣粉水等等。

2、出示一瓶水,听听有声音吗?

提出质疑:水会有声音吗?你在哪里听到过吗?怎样让这瓶水发出声音呢?

小结:流动的水会发出声音。

二、听听、猜猜四种水的声音,引发幼儿对水声的关注。

1、播放多媒体课件(1):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引出滴嗒嘀嗒的字卡)

它们分别是小水滴、小水泡、大雨和海浪声。

滴嗒滴嗒声可能是什么水发出的呢?(引出水滴图片)

鼓励孩子猜出小水滴的声音并且配上相应图片。然后,鼓励孩子用动作来表现听到的水声并且积极联想“什么时候听到这样的滴嗒嘀哒、咕噜咕噜、哗啦哗啦、哗哗声呢?”。

谁来试试看小水滴滴嗒嘀嗒用什么动作来表现?

在这个过程中,始终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主动验证。相信孩子会感兴趣并且非常积极。最后采用诗歌性的语言和孩子一起小结,可以是“小水滴在唱歌,滴嗒滴嗒;小水泡在唱歌,咕噜咕噜;大雨在唱歌,哗啦哗啦;大海浪在唱歌,哗哗;水娃娃在唱歌,真呀真快乐!”

2、依次播放多媒体课件(2)(3)(4),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并配对字卡和图片,传遍相应动作。

3、采用诗歌性的语言进行小结。

三、游戏:我是水娃娃。

这个环节主要是启发孩子主动用动作表现小水滴、小水泡、大雨、海浪。孩子动起来一定会很开心,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和动力。

活动结束

提出挑战:除了这四种水声,还听到过什么水的声音呢?

出示刚才那瓶水,“能让它发出不同的声音吗?”

试试看。回家可以继续试验。

科学教研活动方案 第9篇

一、主题的提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而是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即原有认知结构)与从环境中主动选择和注意的信息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引发的认知结构的重组。心理学研究还表明,学生总是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来建构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他们在进行学习活动时,头脑里并不是一片空白,通过以往的学习实践或日常生活,他们已经历史地形成了对于学习的诸多问题的基本知识经验,这些知识经验有时与正确的科学概念并无冲突,但有时则与正确的科学概念大相径庭,他们的这些知识经验称为教学中的“前概念”。

学生的许多前概念是潜在的,这对他们的许多科学活动如观察、理解、应用知识及解决问题等都产生重要影响,有时起消极作用。而我们传统的教学往往只关注于新知识的传授,但科学概念的传授并不能自动地校正学生原有的甚至是错误的概念,在教学之后,学生往往仍然坚持原来的观点,所以,为了帮助学生实现由前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必须寻找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实施教学。

二、活动的目的

通过校本教研活动,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进行成因分析,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思考和探索,力争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探讨出有效解决学生前概念对教学效果的影响的合理办法,也促使教师在今后的课堂教学能关注学生科学的前概念。

三、活动内容和步骤

1、组织讨论拟订校本教研活动主题。

2、理论学习。

教师根据自己对于主题的理解采取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主反馈的办法来提高自己。教研组集体学习有关前概念教学有关书籍如《概念转变的科学教学》及有关论文、案例,要求在学习过程中做好读书笔记与反思,同时将一些优秀的资料在组内交流、学习,以实现资源共享。

3、邀请专家,专业引领。

鉴于目前学校教师对科学“前概念”教学的理解,缺乏专业引领,定期邀请教研员薛老师为我们指导解疑。

4、利用课例进行研讨。

根据活动计划确定开课教师,采用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制定教学设计,课后针对主题进行探讨、反思。

5、小结反思。

要求教师将个人参加校本教研活动中感触最深的一件事、一个教学片断,并能通过论文、案例的形式撰写出来,并在全组内进行交流。

校本教研活动工作行事历:

预备周

校本教研主题确定

理论学习、确定课例题目内容。

课例《能量的的相互转化》教学设计探讨;

集体备课《能量的的相互转化》主备人:

公开课《能量的的相互转化》主讲人:

集体备课《动能和势能》主讲人:

公开课:《动能和势能》主讲人:

理论学习、反思

集体备课《日食和月食》主备人:

理论学习、反思

公开课:《日食和月食》主讲人:

集体备课《电流的测量》主备人:

同课异构《电流的测量》。

校本教研总结、交流。

如:周四下午校本教研时间与市、区教研活动冲突,时间调整为周三上午。

科学教研活动方案 第10篇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丰富小学生的暑假生活,重在过程,贵在参与。激发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展示小学生的创造才能,张扬个性,促进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活动主题

探索与创新

三、活动内容

1、小学生创造活动

2、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

3、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和竞赛活动

4、开展读书(名著、科普书籍等)活动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

各校要高度重视小学生科技节活动,通过各种形成进行宣传发动。努力营造小学科技教育的浓厚氛围,掀起小学科技教育活动的高潮,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围绕“探索、创新”的主题,发动广大师生主动参与,扎实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二)组织实施阶段

在前期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暑假时间,做好活动部署安排,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小学生扎实开展科技节系列活动。

1、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和竞赛活动

要通过办黑板报、科技画廊、科普知识讲座和向学生推荐科普书籍等形式宣传科普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科学发展史和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有关知识,了解科学技术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了解科技进步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激发学生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要在广泛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的基础上,组织各种形式的科普知识竞赛活动。竞赛内容包括:科学发展史(古代、近代、现代科技)、古今中外科学家的知识和各年级教科书中的知识。中心校届时将组织“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

2、小学生创造活动。

主要包括四类:

(1)发明创造类:指小学生运用有关的科学理论知识做出的新颖独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

(2)创意设计类:指小学生因原材料、工艺等限制未能做出发明创造的实物,但根据科学原理和发明创造方法完成的创新设计。

(3)科学幻想画类:指小学生着眼于新世纪人类生产、生活因科技的发展可能呈现的巨大变化,通过科学幻想,绘出未来科技、生活的美丽画卷。作品要求:作品可用油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等绘画技巧、风格及使用不同材料表现(不包括非画类的其它美术品与工艺品);作品规格一律为400mm×600mm,横竖均可;要求装镜框或装裱,便于现场展示。

(4)科学论文类:指小学生源于科技活动撰写的科学成果论文。如:实验报告、考察报告、观察(观测)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

3、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

主要包括五类:

(1)电脑绘画:运用各种绘画软件或图形、图象处理软件制作完成的绘画作品,包括主题性单幅画或表达统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或者是针对一定目的和用途制作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美术作品。单纯的摄影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

(2)电脑动画:运用各类动画软件,通过角色(鼓励原创角色)绘制、音效处理与动画制作,完成的二维或三维的电脑动画作品。作品可以是表现一定故事情节的动画小品,也可以是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动画节目。作品容量应不大于20MB(非压缩文件)。基于数码录像方式制作的写实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

(3)电子报刊:运用各类文字、动画、图形、图象处理软件,创作的电子报或电子刊物。电子报应该有(真实或虚拟的)报名、刊号、出版单位或出版人、出版日期、版面数(最少在4个版面以上)、导读栏等报纸类刊物所包含的要素。在导读栏中应设置超级连接。电子刊物应有刊物封面、封底、目录页、(真实或虚拟的)刊名、刊号、主办单位、主编和编委、出版日期等刊物所包含的要素。除封面和封底外应有4页以上正文页,在目录页应设置超级链接。

(4)网页:使用语言或网页制作工具编制的阐述某个主题或传递某类信息的作品。作品容量应不大于50MB(非压缩文件)。

以上各类作品制作,要求小学生独立进行创意、设计并自己动手实现创作,指导老师可以给予指导,但不能直接参加制作。

4、开展读书活动

要充分利用暑假期间组织引导学生开展以“读名著、颂名诗、看名片、学名人”为主要内容的校园读书活动,以强化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科学态度,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能力,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同时在学习中开阔视野,掌握科学知识。各校自行组织,并将组织情况书面报告中心校。

五、几点要求

1、坚持普及,注重实效,扎实开展好学校各项科技活动。各中小学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与实施课程改革及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面向所有中小学生,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科技节活动方案的设计也要突出创新。学校对新颖独特,具有实用价值的发明创造、优秀的创意设计和科技论文,要及时发现、重点引导,提高科技活动的质量。要以科技节活动为契机,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科技节,促进科普知识的长期推广,形成浓厚的学科技、用科技的氛围。科技节期间可以组织发动学生自选科技内容、制作科技展板,在层层选拔的基础上举办一次由学生设计、制作的科技展览。

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

(一)科技活动方案的重要性

科技活动方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活动方案是科技活动的蓝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科技活动方案要体现科技活动的培养目标,科技活动的原则、科技活动的内容安排。

科技活动方案一般有以下两种:

①整体科技活动方案:一所小学要有一个整体科技活动计划,一般是一个学年有个大体的计划,一个学期有一个详细的科技活动计划;一个科技社团要有一个整体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思路,每个学期要有具体的科技活动的方案;一个年级活动课程要有整体计划,每个学期要有整体科技活动方案。

②一次科技活动的方案:每次科技活动都要有科技活动方案,这个方案要十分

具体。

科技活动方案是人类科技活动和学生心理需求的结合

我们在前面已经论证了小学科技活动是人类科技活动的一部分,又是小学教育的一部分,科技活动要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要传播当代科技信息。怎样把当代先进的科学思想和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结合起来,激发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技活动,是编制科技活动方案中的一大难题。

当代高科技有哪些?一般认为,当代科学前沿有:揭示物质之谜、宇宙探索、地球科学、生命和智力起源、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当代技术发展的主要前沿有:电脑技术、通信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技术、新材料技术、激光技术、航天和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交通运输技术、环境保护技术、人体工程技术和新医药技术等等。

科学就是探索未知,科学前沿是人类探索未知的前沿,要不要让学生知道?传统的教育观认为,没有定论的假说是不能上教材的。对此,不少教育家提出过质疑。科学是全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科学是人类探索未知的过程,在科学的道路上,人们要前赴后继,为什么不把科学前沿的信息及时地告诉学生;为什么不把科学的猜想、科学的幻想、科学的疑问告诉学生;在制定科技活动方案时,我们要有意识地把科学前沿信息编进去,而且要通过有趣的活动进行。

例如,要学生看一个打了小眼的纸箱子,学生都说什么也没看到,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打开箱子怎样探索“黑箱”的真相。让学生查找“ 黑箱系统 ”这个科学词汇,“黑箱”这个词汇,激发了学生对科学前沿的兴趣。

对于类似这种科学上无定论的现象,要不要告诉下一代呢?当然要告诉学生,问题是怎样设计科技活动方案、怎样激发小学生去探索。如怎样探索飞碟之谜,切实的一种方法就是先研究一下碟状飞行物能不能飞。在科学探索中,就是先做一个模型。科技辅导员通过半年的研究,利用简单的方法在卡片纸上画出图,让小学一年级学生剪剪贴贴,做个模型,看看飞碟能不能飞。

接着就让学生讨论,如果遇到飞碟应该怎么办?宇宙人来了怎么办?这个科技活动的设计难点就在于怎样设计出小学一年级学生可以制作的飞碟模型,而且要90%的学生可以制作成功。这就要求科技活动的设计者既要深刻理解碟状飞行物飞行物,又要十分了解小学生。

科技活动方案是教育者的创造性劳动成果

首先,要参与人类的科技活动,在科技活动中有所体会,要搜集大量的科技资料获取知识背景材料。这是设计科技活动方案的第一步。教育者要先受教育,科技活动的指导者要亲自参与科技活动,成为科技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无疑,参与人类的科技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其次,要深入研究小学生,深入研究自己的学生,研究他们的心理情况,研究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现状,研究他们的个性特长。无疑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科技活动方案的体现,也就是劳动成果的表现,包括科技活动方案、科技活动教材、科技活动器材、科技活动电脑软件、科技活动场所设计等等。

(二)整体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思路

整体活动目标的确立

设计科技活动方案的第一步是确立科技活动的目标,科技活动的目标要符合总的科技活动的培养目标,又要具体可行。

整体科技活动的目标,一般以这项活动的教育结果——小学生在这项活动里的收获来表示。

例一 某小学天文小组的整体科技活动目标: 激发组员对天文的兴趣,扩大知识面,参与天文探索,培养探索精神、观察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例二 某农村小学饲养小组的整体科技活动目标: 结合本村养猪的实际情况,激发组员对参与本村养猪科技开发活动的兴趣,要组员在本村养猪科技开发活动中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整体知识背景的研究

要确定科技活动的整体方案, 就要对相关的知识背景材料进行研究,例如,要编写计算机科技活动的设计方案, 就要搜集计算机科技资料、研究本校的计算机设备情况, 选择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网络情况??

整体小学生情况的调查

要确定科技活动的整体方案,就要对整体小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查。

例一,某小学对学生科学素质进行调查的结果是操作能力比较差,该校就把本学年的科技活动重点确定为培养操作能力, 并且拟定了一系列的活动措施。

例二,某科技活动站计算机活动小组对组员情况的调查结果是,大部分组员已经掌握了WPS的基本操作,但是对Word不大熟悉、对计算机的结构不大熟悉,他们就把活动方案的重点放在Word上。

科学教研活动方案 第11篇

设计意图:

一天早上,我班的叶雨辰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民间玩具--陀螺,看着这个不停转动的玩具,小朋友都好奇的围过来,提出了许多的疑问:“它为什么能够不停的旋转?”其实孩子们的游戏简单而让人快乐,他们随手拿起身边的物品使之转动,便会开心不已。我们试图通过集体活动,将幼儿生活中的无意探索变为有意探索,并在科学探索和生活实际之间建立初步的联系,从而使幼儿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探索无处不在。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实验、探索,解决疑惑,建构新知识,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培养了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和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通过游戏体验、感受、理解转动的意思,探索使各种物体转动的方法,体验活动的乐趣。

感受转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关注转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幼儿第一次探索用的物品:生活中、活动室里常见的能转动起来的物品,包括纸杯、盘子、积木、废弃的光盘、磁带、勺子、筷子、绳子、饮料瓶、呼啦圈、风车等,物品数量多于幼儿人数。

幼儿第二次探索用的物品分组摆放,包括:塑料齿轮玩具,当中有孔的积木、纽扣、光盘,绳子;牙签,不同形状的、中心用针戳洞的纸片;纸杯、筷子、勺子,两只小碗中各盛半碗水。

活动过程

一、游戏:迷迷转

引题并介绍游戏玩法。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玩一个“迷迷转”的游戏吧。游戏的玩法是这样的:大家张开双手,边念儿歌边自转,“转转转,迷迷转,转到天空我不动!”儿歌结束时就站在原地不动,并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动作。然后我念数字1~10。如果我念到10,大家还能保持不动的话就算胜利。

师幼一起游戏。

(中班幼儿受知识经验所限,有时会将“转动”与“滚动”相混淆。我们知道“转动”是围绕着一个轴运动,“滚动”则是物体整体不断翻转着移动。这个游戏是让幼儿通过自身行动来体验、感受、理解“转动”。)

二、探索让各种物品转动起来

交代任务。

师:这些物品看见大家玩得那么开心,也想玩“迷迷转”的游戏。请大家帮帮忙,让这些物品转动起来吧!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

观察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当幼儿已经想办法使物体转动起来时,教师宜用提问帮助幼儿提升经验:“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如当幼儿把笔放在手心并搓动使笔转动时,教师可以问:“你用的是什么方法?这个动作叫……”

②当幼儿已经使一种材料转动起来时,教师可以鼓励全体幼儿尝试更多的材料:“请试一试不同的材料。”

③有些材料可有多种使之转动的方法,如,风车可用吹气、跑动等方法使它转动。幼儿尝试了一种方法后,教师可以用提问拓展幼儿的思维:“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别的方法能使它转动吗?”

交流与分享。

师:你用什么方法把什么转动起来了?

师幼一起总结探索方法。

师小结:你们用转、搓、拧、拍、跑……那么多方法使物品转动起来了,真了不起!

引出转动和“力”有关。

(教师可以演示并提问:“如何让风车转动?”幼儿可能会回答:“吹。”这时,教师故意不用力吹,使风车转动不起来,然后问幼儿怎么办。当幼儿提出“用力”时,教师顺势出示文字“力”,并追问:“我们刚才所想的那么多方法都要用力吗?”最后总结:“原来这些转动的方法都和‘力’有关。”)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获得粗浅的科学知识。我们知道,转动需要两个要素:轴和力。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感知“力”这个要素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三、通过创造性地组合,探索让两种物品一起转动起来

(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在幼儿掌握一定的使物体转动的方法之后,对幼儿运用方法解决问题提出的挑战。)

交代任务。

师:请你用一样物品帮助另一样物品转动起来。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观察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当幼儿出现初步的组合意识时,教师要及时捕捉并鼓励。如:幼儿用绳子穿进光盘的中心时,教师可以提醒幼儿用力甩动绳子。一方面帮助幼儿成功,另一方面自然引导幼儿进一步体验转动要素“力”。

②当幼儿已经通过组合使两个物体转动起来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你在哪里也看见过这种转动”,引发幼儿回忆转动与生活的关系。如当幼儿用筷子在水中搅拌,使水转动起来时,教师可以提出上述问题。

小结转动与生活的关系。

(选择一两位幼儿演示创造性地转动物品,由此自然引导到生活中的转动。比如,请幼儿演示用筷子或绳子让光盘转动,并提问:“光盘除了这样转动,还可能在哪里转动?”幼儿会联想到光盘还可以在播放器上转动。这时,教师追问:“光盘在播放器上转动后可以怎样呢?”幼儿会依据自己的经验回答。教师再适时总结:“转动给我们带来美妙的音乐、精彩的动画片,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如果想拓展幼儿的思维,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家里除了播放器会转动,还有什么会转动?”引发幼儿联想生活中更多的转动现象,从而自然达成第二条目标。)

师:原来转动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快乐……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转动都是有好处的呢?让我们今后在生活中再去仔细观察和发现吧!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幼儿在第一次操作上用转、搓、拧、拍、跑等方法让一物转起来,并用完整的话语表述出来。此次操作幼儿完成的不错,但是在准备的物体中还有幼儿没有用到的。幼儿在本次活动中初步认识到“力”的存在,知道力能让一些物体转动起来了,可是由于我没有及时引导幼儿探索其余物体能不能转动就直接进行了第二次操作活动以致幼儿没能理解“二次探索”的意义,使幼儿拿着两个相同的物体,是这二次探索过程显得很被动。让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没有得道充分的发挥,因此在最后环节中幼儿想不出生活中还有什么会转动的问题。

科学教研活动方案 第12篇

教学目标:

1、产生孩子探究科学的兴致及探究知识欲望

2、启发孩子积极参加实践动手操作教学,并得到有关系“光与影子”的感性经验,即:光线照射在物品上,物品挡住光线就产生了影子

3、进一步提高孩子的观测和察看。比较。辨别能力

教学预备:

1、每个人一個小手电筒,一张白纸片、

2、小猫咪。太阳公公。阴天(多云),电灯图片各一张。投影器两台。小玩具。毛绒玩具。积木。

3、五颜六色小鸟。五颜六色小狗狗数个。幼儿教师范例(大号)1份。糨糊。小手巾数个。录音机一台。磁带1盒、

教学过程:

一、孩子自由玩影子

幼儿教师预备两台投影器,孩子分为2组自由在投影器前玩影子,(放伴乐Music)

幼儿教师关掉投影器,安宁稳定孩子心情,提问:为何会产生影子哩?(导入教学课题)

二、清楚影子是怎么样产生的

1、小小实验

幼儿教师打开投影器,随意放一物品(毛绒玩具。积木等)于屏幕上,让孩子观测和察看,产生影子没?

幼儿教师关掉投影器,随意放一物品(小玩具。)于屏幕上,让孩子观测和察看,产生影子没?

提问:谁能告知教师影子是怎么样产生的?

总结:光线照射在物品上,物品挡住了光线,就产生了影子

2、协助小猫咪

(展示小猫咪与图片)教师:有只顽皮的小猫咪想与自个儿的影子做游戏,但是小猫咪不晓得在哪张图片里会找着自个儿的影子,孩子你能告知它,在啥情况下能找着自个儿的影子吗?

孩子自由表达看法,师选一孩子代表,进而加强有关系“光与影子”的感性经验:唯有光线直射在物品上,物品挡住了光方可产生影子、

三、影子的舞蹈

1、游戏“小鸟跳舞”

幼儿教师动手操作已制作好的游戏教学材料开展表演,激起孩子效仿的兴致,可是暂不说明动手操作的步骤

2、给予孩子动手操作教学材料:手电筒。白纸片。小鸟。糨糊等。引导孩子自个儿想方法让“小鸟跳舞”

3、孩子动手操作。幼儿教师观测和察看,清楚孩子的动手操作情况。勉励孩子自个儿动脑子处理好问题、

4、组织沟通探讨:

(1)请个别孩子把自个儿的探究结果告知大伙儿,并演示过程。

(2)探讨:为何有的“小鸟”会跳舞?有些不会哩?

(3)幼儿教师总结:要让“小鸟”跳舞,“小鸟”的翅膀与白纸片间务必有距离,不是牢牢地粘在一块儿的,换句话讲只将“小鸟”身体的中心部分粘上就可以,翅膀不需要粘上

5、让孩子查验自个儿的作业,改错误,并体会成功的愉快

四、引导孩子进而探究影子舞蹈的秘密。

1、展示小狗狗,例如果想让小狗狗跑动起来,孩子想想,应当将小狗狗身体的哪部分粘在纸上?

2、孩子自个儿动手探究,幼儿教师巡视来回指导予以准确的协助、

3、深入体会

请孩子述说动手操作方式并演示,启发孩子观测和察看与体会这一些物品是怎么样教学的?(手电筒左右挪动时,影子也左右挪动,手电筒上下挪动时,影子也上下挪动)

4、幼儿教师总结:当手电筒挪动时,光线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这个时候影子亦会发生改变,這樣它们便跳起舞来啦、

五、手影小故事表演

幼儿教师教几种手影:孔雀、小鸟、小兔子、小狗狗、螃蟹,孩子自由练习

组织孩子用手影或身体造型来表演自编的小故事。(放伴乐Music)

1、在室外找影子:例如树影、房影、人影等。让孩子在阳光下与阴暗处各自跑跑,瞅瞅自个儿的影子,比较清楚阳光下有影子,阴暗处则没影子。说一说怎么样方可产生影子。

2、想想,何时哪个地方发现过影子?(在灯光、火光、月光、手电光照射下有影子);请孩子各自在灯光、火光、手电光照射下观测和察看影子有何不一样,为何?

3、画影子:早上正午、午后站在同一地点,2人1组相互帮忙,把地面上的影子画下来。比比,自个儿与别人的影子是不是一样?在三个不一样时期,自个儿的三个影子有何改变?想想影子为何会变?

4、幼儿教师与孩子一块玩踩影子游戏,使孩子清楚影子可伴随着物品的挪动而挪动。

5、展示幻灯机、投影器,幼儿教师与孩子一块表演手影游戏,让孩子观测和察看影子伴随着手形的改变而改变。

6、议一议:人运用光与影子的关系制造出啥产品?(幻灯机、Movie机、照相机等)

7、我们运用影子可开展哪一些教学?(夏季乘凉、踩影子游戏、开展手影与皮影教学)

8、通过教学构成对影子的科学认知,培育孩子不惧夜晚的大胆精神,并喜爱影子的教学。

科学教研活动方案 第13篇

活动目标:

观察各种不同的蛋、通过观察和操作活动课件产生探索各类蛋的兴趣、

知道鸭蛋、鹌鹑蛋、鸭蛋、乌龟蛋和蜗牛蛋的形状、颜色和大小、

活动准备:

数种不同的蛋(如:鸡蛋、鸭蛋、皮蛋、茶叶蛋、鸵鸟蛋、鸽子蛋……)、

有关蛋的资料及课件。

活动过程:

1、事先请家长协助收集不同种类的蛋。

2、展示收集的蛋,请幼儿观察各种蛋的形状、大小和颜色,并加以比较。

3、让幼儿操作活动课件,知道和认识不同的蛋

4、将幼儿收集的蛋打(剥)开来,请幼儿看一看蛋里面是什么样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

5、将熟蛋切开,和幼儿分享;生鸡蛋则请大家轮流搅一搅,煮个蛋花汤。

活动评价:

能比较各种蛋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能说出蛋里面有什么。

延伸活动:

可以请幼儿带一本有关蛋的书来幼儿园里和大家分享。

找一个晴朗的日子,您可以带幼儿到园所附近的公园,请幼儿仔细地观察树叶或小池塘,或许会找到一些动物的蛋宝宝。

科学教研活动方案 第14篇

一、设计意图:

孩子们在游戏及日常生活中,会发现一些奇怪的现象如船为什么会浮在水上走?为什么有些东西回会浮在水面而有些东西沉在水里?等等,为了使幼儿满足幼儿的的好奇心,在探索身边的的科学,接触沉与浮的现象,并对沉与浮的现象做出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因此设计了这个科学学习活动。

二、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2、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操作和用语言较完整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引导幼儿尝试用简单的图画记录观察和探索的结果。

三、活动准备:

1、小泡沫板、石头、玻璃珠、雪花片、小球、塑料瓶、操作盘放在桌子的中间。

2、记录表、笔、水盆。

四、活动过程

1、教学活动的导入

幼儿进入课室室后,坐在座位上。

老师:小朋友,我们来看看托盘中都放着哪些东西?

2、猜测物体沉浮状态并记录

老师:小朋友,请你们猜一猜,这些东西放入水中后,有哪些东西会沉到水底,有哪些东西会浮在水面上?

老师:请你把猜想的写到记录表上,记录表已将托盘中的材料画好,表示下沉,表示上浮。请你在相应的位置上画上勾,等会我们再来比比,你猜的和操作结果到底是不是一样的。

3、实际操作物体,并记录沉浮状现象。教师给予指导。

老师:小朋友刚才都将自己的猜测记在了记录表上,那小朋友的猜得到底对不对呢?请小朋友对照记录将材料一个一个地放入水中,并将这个材料是沉还是浮记录在记录表相应的位置上。

4、幼儿对自己的实验总结及与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实验过程、实验结果。教师给以鼓励。

科学教研活动方案 第15篇

核心目标

1、继续了解水果的外形特征和果味特点,知道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2、尝试按不同标准进行水果分类,能大胆说出自己的分类理由。

有重点地感知几种水果,注意与小班经验的衔接。

也可以以任务的形式让幼儿带水果,如带红色、壳是硬的水果(荔枝);弯的、果肉是白的(香蕉)等。有利于幼儿更好理解水果的特征,帮助他们对水果进行分类。

幼儿可以自己制作水果拼盘、水果色拉,在操作过程中感受不同水果的特点。

材料与环境

幼儿每人自带1只最喜爱的水果,教师准备各种水果实物。每组一盆水果拼盘。

主要环节

1、组织幼儿玩“摸口袋”游戏,幼儿从口袋里摸一样水果,说出这种水果的名称,并请带相同水果的幼儿从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介绍自己的水果。

2、展示幼儿

带来的各种水果,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找出水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引导幼儿将水果进行分类,并介绍自己分类的方法。如按颜色分、按形状分等。

4、请每组幼儿品尝各种水果,闻一闻、尝一尝,说说各种水果的味道,鼓励幼儿用合适的词语表达。

工作坊

科学区:将幼儿带来的各种水果装饰成水果娃娃,置于自然角供幼儿欣赏。

展示区:收集各种果园的图片,引导幼儿观看果树的生长情况和生长环境。

设计区:鼓励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水果,并进行展览。

游戏天地

玩“水果店”游戏,鼓励幼儿用橡皮泥捏出或画出各种水果,请买水果的幼儿不说水果名称,只描述水果的特征,“营业员”猜出水果名称。

日常生活利用散步时间带幼儿参观水果店,认识更多水果品种。

科学教研活动方案 第16篇

活动目标

1、能说出常见物体的颜色。

2、对颜色变化感兴趣、喜欢实验活动。

3、发展表现美的能力。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1、重点: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的关注。

说明:能够意识到色彩美是幼儿感受美的一个重要方面。色彩是直观的,但是,如果幼儿不能有意已去感受,就会视而不见。因此,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的关注,比认识几种具体的颜色更为重要。幼儿时周围的色彩产生了兴趣,就能主动去认识各种颜色,即时认识活动就成了幼儿自身的需要。

2、难点:引起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说明:启蒙教育不是为了追求某种即时效果,而是为了给幼儿今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所以活动应该定位于让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而不是对实验结果的兴趣。但是对于中班幼儿要通过活动,取得以小见大的效果是有一定难度的。

活动准备

颜料和调色用具。活动室的布置要色彩丰富、协调。

活动过程

1、通过认识颜色的活动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的关注。

(1)分散观察。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人的眼饰、周围物品中丰富多彩的颜色,并初步了解一些颜色的名称。

(2)集体活动。首先让幼儿回忆观察的颜色,教师出示相应的色块,并让幼儿进行颜色的指认和命名活动。然后让幼儿谈谈最喜欢的颜色、什么东西和自己喜欢的颜色是相同的……。

2、通过使用颜色的活动,让幼儿进一步熟悉颜色,体验色彩的美,引起对颜色的兴趣。

(1)涂色活动。为幼儿提供各种需要涂色的画,如树、水果、花……,让幼儿涂上相应的颜色,要求与实物本来的颜色相似。

(2)配色活动。让幼儿在空白的玩具、服装、树叶图上涂色,鼓励幼儿自己配色。活动后组织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谈谈最喜欢哪幅画的颜色。

3、通过实验活动引起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1)调色活动。先让幼儿自由探索,用颜料进行调色实验,体验发现的乐趣。然后组织幼儿讨论、交流调色的经验,谈谈颜色的变化。教师还可进一步操作实验让幼儿发现调色的结果是丰富多变的,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2)制作活动,让幼儿通过制作和玩耍七彩风轮,引起悬念,产生求知欲。

科学教研活动方案 第17篇

设计意图:

给孩子们上了一节“中国真了不起”的课,孩子们异常兴奋。休息时,孩子们总在说:“我们中国真了不起,我们中国真伟大。”为了巩固幼儿的这种民族自豪感,结合了本班“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主题,同时也结合了我们大班子课题《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索意识》,我选择了盘扣这个小中见大的点,旨在通过这次活动巩固幼儿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对民族文化的崇尚之情,同时,也为了达到课题研究的目的,激发幼儿的探索意识,我设计了此次科学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盘扣,重点认识一字扣、蝴蝶扣、琵琶扣、双凤扣等几种常见的盘扣。

2、欣赏盘扣的艺术造型,知道盘扣是我们民族服装专用的一种钮扣,激发幼儿对民族文化的崇尚之情。

3、能愉快地参加探索简易盘扣的制作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意识,培养幼儿初步的探索能力。

活动准备:

1、镶有盘扣的各色服装。

2、彩色的、造型各异的盘扣图片及实物若干,布置一个盘扣大世界。

3、可供幼儿探索的彩带、布条等等。

活动过程:(x为教师指导用语)

一、播放民族音乐,让幼儿欣赏模特队的表演,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x 今天,我们小小模特队的小朋友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演出,我们一起来看看她们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看的节目,好吗?

(欣赏时装表演)

x 模特队的小朋友表演得真精彩!看完后,我想问问小朋友,你发现了什么?

幼a:我发现她们的衣服很漂亮。

幼b:我发现她们表演的很好。

幼c:我发现她们衣服的钮扣跟我们的不一样。

……

x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今天,模特队的小朋友穿的衣服就是各种各样的民族服装,她们身上的钮扣是用彩带或者布条盘成的,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盘扣。

[评: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幼儿初步接触盘扣,为后面的探索活动打下基础。初次接触这种新鲜的钮扣,而且又是身边的小朋友通过表演带给她们的,幼儿很感兴趣。]

二、探索活动一:通过愉快探索,认识几种常见的盘扣

1、参观“盘扣大世界”,探索盘扣的材料、形状。

x 我们今天认识了盘扣,下面老师要带我们到一个很美的地方。你们听:

(画外音:小朋友们,欢迎你们来到“盘扣大世界”,这里有许多漂亮的盘扣和图片,小朋友们尽情欣赏吧。)

x 哇,多美呀,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幼儿分散探索,教师见机指导。)

x 小朋友可以看一看盘扣到底是什么做的,摸一摸它们,把你的发现告诉你的好朋友。

(幼儿继续探索,并能互相交流。)

(画外音:“盘扣大世界”参观时间到此结束,小朋友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盘扣带回家。)

[评:通过看看、摸摸、讲讲,增强了幼儿的探索意识、交流意识,更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

2、交流“盘扣大世界”所见,建构盘扣的基本知识。

x 刚才我们在盘扣大世界看到了那么多的盘扣,真的好美呀!我们小朋友也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盘扣,告诉老师你喜欢什么盘扣?为什么?

幼a:我喜欢这种像孔雀的盘扣,因为我喜欢孔雀。

幼b:我喜欢这种盘扣,它是用花布做的。

幼c:我喜欢这种像蝴蝶的盘扣,因为蝴蝶很美丽。

幼d:我喜欢这种像琵琶的盘扣,我家就有一个琵琶。

幼f:我喜欢的盘扣是绿色的,像一棵白菜。

……

x 我们小朋友有这么多喜欢的盘扣,它们都是用布或者用彩带做的,也有各种各样的颜色,真漂亮。但她们还没有名字呢,我们来给她们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吧。

x 老师喜欢这种像蝴蝶的盘扣,我给他起个名字叫蝴蝶扣。

幼a:我的这种就叫孔雀扣。(x也可以叫凤凰扣,因为两边都像,还可以叫双凤扣)

幼b:我给它起个名字叫琵琶扣。

幼c:我的这个盘扣像我们写的“一”字,我叫它一扣。(x一字扣更好听是不是?)

……

[评:让幼儿交流她们喜欢的盘扣,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在交流中,他们逐步建构了盘扣的基本知识,通过交流,孩子们的探索意识也得到了空前高涨。]

x 你们知道吗?盘扣是我们民族服装专用的一种钮扣,也只有我们中国才有呢。配上了盘扣,我们的民族服装就更漂亮了。

[评:通过点评,激发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三、探索活动二:创作简易的盘扣

1、出示少了钮扣的纸服装,引起幼儿继续探索的兴趣。

x 刚才,服装厂的叔叔给我们送来了一批小朋友的民族服装,但是你们看,这上面少了什么?(钮扣)

x 那我们小朋友想个办法吧?

幼:我们来给衣服做盘扣吧。

x 老师已经给我们小朋友准备了很多材料,我们一起来制作吧。

x 好,开动吧!

[评:幼儿在简单的探索盘扣之后,我设计了这一个更进一步的探索环节。幼儿天性喜欢动手,再加上今天接触的又是一样新颖的东西,探索的愿望就更加强烈。在拿到材料之后,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最终他们都探索出了很美丽的盘扣。尽管手法还嫌稚嫩,但他们能做到这样已经足够了。]

2、交流探索制作结果

l 我们小朋友都做出了漂亮的盘扣,去告诉你的好朋友,你做的盘扣叫什么。

l [评:交流的环节能使幼儿心情愉快,还能促使幼儿更进一步去探索。]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认识各种民族服装。

2、在区角中提供材料让幼儿继续探索盘扣的制作。

活动总评:

选择盘扣来设计活动,是因为它既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又因为色彩艳丽、造型别致而具有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盘扣是我们民族特有的。该活动从孩子们自身出发,首先能使他们感兴趣,能引起他们强烈的表达探索欲望,活动中,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孩子们是真正的主人,他们尽情探索,他们畅所欲言,既体验了活动的乐趣,同时还建构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增强了幼儿的探索意识,培养了幼儿初步的探索能力、创造能力。

通过开展这次活动,我认识到,要让幼儿真正获得活动的乐趣,首先要选择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还要设计幼儿感兴趣的活动环节,幼儿才能真正溶入活动;其次,教师设计活动时要考虑让幼儿多多实践也就是探索才能更好地组织活动。比如在活动中,我开始提供给幼儿操作的材料是穿着铅丝的空心丝带,但在活动中孩子们都反映铅丝太硬,不易制作,而且空心丝带制作起来过于粗糙,不精细。后来我用细毛线包着铜丝让幼儿制作,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都是实践中获得的经验。由此,我认识到,用心去思考,积极积累各方面的经验对于我们开展活动是很有帮助的。最后我觉得设计活动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活动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盘扣》就遵循这“幼儿是活动的真正主人”这样的原则,让幼儿尽情探索、自主讲述、自由制作。如果活动中都能做到这些,我相信活动会取得更上一层楼的效果。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我们都应遵循这一原则,力争使我们的活动、使我们的孩子得到更大的进步。

科学教研活动方案 第18篇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万象更新的开学之际,我们工作室全体成员联同特邀工作室顾问——皇岗中学沈志良校长、教科室高山主任及于杨老师,在皇岗中学会议室欢聚一堂,召开了新学期第一次教研工作会议。

一、立足学生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皇岗中学沈志良校长致辞,充分肯定工作室上学年取得的成绩,尤其是《显微镜的认识与使用》福田区中小学科学工作室教师教学技能培训活动效果显着,受各级部门领导及兄弟工作室好评;工作室与大墩中学交流活动中通过研讨课活动切实帮助年轻教师解决调入问题,成绩令人欣慰。新的年度,新的气象,希望工作室以发展教师培训,传递老教师经验,帮助年轻老师成长为方向继续努力。鼓励工作室的全体研究人员在这个优秀的团队中提高自身素质,争取出成绩,为自己的工作积累更多成果。立足学生的发展,以人为本,在工作室的平台上发挥团队的凝聚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发挥团队智慧,创造性开展工作

工作室主持人谢宝凤老师代表工作室全体成员感谢领导对工作室建设的关怀和指导,表示新的学年发挥团队的智慧,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立足课堂,进行做中学实践研究。确定本学期工作重点及各项目负责人,鼓励大家发挥各自的'智慧,构建高效课堂,分享教育智慧,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长,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前行。

三、立足课堂研讨,开展“做中学”课题研究

工作室助手张晶老师整理上学期工作室工作总结。分别就工作室成员在教学研讨课、做中学实践活动、教师辅导学生获奖情况、工作室间交流、外出交流学习几个方面做出了总结及建议,认为应该把教学研讨课作为工作室发展重点,对优秀课、有亮点的课应推广成区级、市级公开课,扩大工作室的影响力。提出了本年度的工作计划,让大家好好打一场有准备的战。

四、隐形的翅膀——团队支持的力量

由沈晖老师组织大家进行了一次有趣又深入内心的团队拓展活动。活动涉及“隐形的翅膀”——团队支持的力量”以及“给自己的情书”等六个环节,活动历时90分钟,这次体验式活动令工作室成员对心理学在生活和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有了更直观的体会。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知道在教育过程中,一个良好团队的建立有以下必要条件:

1、在团队建立初期,大家都很陌生,需要一些优秀的团队组织和活动,提供一些团队积极体验。

2、建立一个良好团队需要每个人的自我开放。

3、建立一个良好团队需要我们对不同特点的团队成员给予充分的理解与接纳。

4、建立一个良好团队需要一位优秀的领导者。

5、建立一个良好团队的领导者需要每个成员的共同支持。

大家在活动中逐渐打开心窗,感觉与同伴更加紧密相连,在“隐形的翅膀“环节中都因感受到团队的力量而深受感动。同时也感受到在有了团队的支持时,自己也更容易为生活的烦恼找到解决之道。大家为自己写下一份不必公开的情书,意外地收获到一些可以让自己充满力量的方法,让幸福成为可能。

整个教研活动节奏紧凑、充实而有意义,让大家获益良多,即使前面重任重重,大家都如同充满了电一般精神喜悦地离开,准备更加努力积极地投身到新的工作中。希望我们这个充满活力的团队在新的一年能更好发挥应有的辐射作用。全体成员对在新的一年在心灵和业绩中取得双重成长充满了期待。

科学教研活动方案 第19篇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点,丰富小学生的暑假生活,重在过程,贵在参与。激发小学生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展示小学生的创造才能,张扬个性,促进中小学科技教育的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活动主题

探索与创新

三、活动内容

1、小学生创造活动

2、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

3、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和竞赛活动

4、开展读书(名著、科普书籍等)活动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

各校要高度重视小学生科技节活动,通过各种形成进行宣传发动。努力营造小学科技教育的浓厚氛围,掀起小学科技教育活动的高潮,确保活动落到实处。围绕“探索、创新”的主题,发动广大师生主动参与,扎实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二)组织实施阶段

在前期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暑假时间,做好活动部署安排,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小学生扎实开展科技节系列活动。

1、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和竞赛活动

要通过办黑板报、科技画廊、科普知识讲座和向学生推荐科普书籍等形式宣传科普知识,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科学发展史和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有关知识,了解科学技术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了解科技进步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激发学生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要在广泛开展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的基础上,组织各种形式的科普知识竞赛活动。竞赛内容包括:科学发展史(古代、近代、现代科技)、古今中外科学家的知识和各年级教科书中的知识。中心校届时将组织“小学生科普知识竞赛”。

2、小学生创造活动。

主要包括四类:

(1)发明创造类:指小学生运用有关的科学理论知识做出的新颖独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即通常人们所说的“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

(2)创意设计类:指小学生因原材料、工艺等限制未能做出发明创造的实物,但根据科学原理和发明创造方法完成的创新设计。

(3)科学幻想画类:指小学生着眼于新世纪人类生产、生活因科技的发展可能呈现的巨大变化,通过科学幻想,绘出未来科技、生活的美丽画卷。作品要求:作品可用油画、国画、水彩画、水粉画、铅笔画、蜡笔画、版画、粘贴画等绘画技巧、风格及使用不同材料表现(不包括非画类的其它美术品与工艺品);作品规格一律为400mm×600mm,横竖均可;要求装镜框或装裱,便于现场展示。

(4)科学论文类:指小学生源于科技活动撰写的科学成果论文。如:实验报告、考察报告、观察(观测)报告、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

3、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

主要包括五类:

(1)电脑绘画:运用各种绘画软件或图形、图象处理软件制作完成的绘画作品,包括主题性单幅画或表达统一主题的组画、连环画,或者是针对一定目的和用途制作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美术作品。单纯的摄影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

(2)电脑动画:运用各类动画软件,通过角色(鼓励原创角色)绘制、音效处理与动画制作,完成的二维或三维的电脑动画作品。作品可以是表现一定故事情节的动画小品,也可以是一个具有完整意义的动画节目。作品容量应不大于20MB(非压缩文件)。基于数码录像方式制作的写实画面不属于此项作品范围。

(3)电子报刊:运用各类文字、动画、图形、图象处理软件,创作的电子报或电子刊物。电子报应该有(真实或虚拟的)报名、刊号、出版单位或出版人、出版日期、版面数(最少在4个版面以上)、导读栏等报纸类刊物所包含的要素。在导读栏中应设置超级连接。电子刊物应有刊物封面、封底、目录页、(真实或虚拟的)刊名、刊号、主办单位、主编和编委、出版日期等刊物所包含的要素。除封面和封底外应有4页以上正文页,在目录页应设置超级链接。

(4)网页:使用语言或网页制作工具编制的阐述某个主题或传递某类信息的作品。作品容量应不大于50MB(非压缩文件)。

以上各类作品制作,要求小学生独立进行创意、设计并自己动手实现创作,指导老师可以给予指导,但不能直接参加制作。

4、开展读书活动

要充分利用暑假期间组织引导学生开展以“读名著、颂名诗、看名片、学名人”为主要内容的校园读书活动,以强化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科学态度,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能力,完善学生的思维方式,同时在学习中开阔视野,掌握科学知识。各校自行组织,并将组织情况书面报告中心校。

五、几点要求

1、坚持普及,注重实效,扎实开展好学校各项科技活动。各中小学要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与实施课程改革及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面向所有中小学生,广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科技节活动方案的设计也要突出创新。学校对新颖独特,具有实用价值的发明创造、优秀的创意设计和科技论文,要及时发现、重点引导,提高科技活动的质量。要以科技节活动为契机,建立有自己特色的科技节,促进科普知识的长期推广,形成浓厚的学科技、用科技的氛围。科技节期间可以组织发动学生自选科技内容、制作科技展板,在层层选拔的基础上举办一次由学生设计、制作的科技展览。

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

(一)科技活动方案的重要性

1.科技活动方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活动方案是科技活动的蓝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科技活动方案要体现科技活动的培养目标,科技活动的原则、科技活动的内容安排。

科技活动方案一般有以下两种:

①整体科技活动方案:一所小学要有一个整体科技活动计划,一般是一个学年有个大体的计划,一个学期有一个详细的科技活动计划;一个科技社团要有一个整体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思路,每个学期要有具体的科技活动的方案;一个年级活动课程要有整体计划,每个学期要有整体科技活动方案。

②一次科技活动的方案:每次科技活动都要有科技活动方案,这个方案要十分

具体。

2.科技活动方案是人类科技活动和学生心理需求的结合

我们在前面已经论证了小学科技活动是人类科技活动的一部分,又是小学教育的一部分,科技活动要培养小学生的参与意识、要传播当代科技信息。怎样把当代先进的科学思想和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结合起来,激发小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科技活动,是编制科技活动方案中的一大难题。

当代高科技有哪些?一般认为,当代科学前沿有:揭示物质之谜、宇宙探索、地球科学、生命和智力起源、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研究。当代技术发展的主要前沿有:电脑技术、通信技术、生物技术和农业技术、新材料技术、激光技术、航天和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交通运输技术、环境保护技术、人体工程技术和新医药技术等等。

科学就是探索未知,科学前沿是人类探索未知的前沿,要不要让学生知道?传统的教育观认为,没有定论的假说是不能上教材的。对此,不少教育家提出过质疑。科学是全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科学是人类探索未知的过程,在科学的道路上,人们要前赴后继,为什么不把科学前沿的信息及时地告诉学生;为什么不把科学的猜想、科学的幻想、科学的疑问告诉学生;在制定科技活动方案时,我们要有意识地把科学前沿信息编进去,而且要通过有趣的活动进行。

例如,要学生看一个打了小眼的纸箱子,学生都说什么也没看到,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打开箱子怎样探索“黑箱”的真相。让学生查找“ 黑箱系统 ”这个科学词汇,“黑箱”这个词汇,激发了学生对科学前沿的兴趣。

对于类似这种科学上无定论的现象,要不要告诉下一代呢?当然要告诉学生,问题是怎样设计科技活动方案、怎样激发小学生去探索。如怎样探索飞碟之谜,切实的一种方法就是先研究一下碟状飞行物能不能飞。在科学探索中,就是先做一个模型。科技辅导员通过半年的研究,利用简单的方法在卡片纸上画出图,让小学一年级学生剪剪贴贴,做个模型,看看飞碟能不能飞。

接着就让学生讨论,如果遇到飞碟应该怎么办?宇宙人来了怎么办?这个科技活动的设计难点就在于怎样设计出小学一年级学生可以制作的飞碟模型,而且要90%的学生可以制作成功。这就要求科技活动的设计者既要深刻理解碟状飞行物飞行物,又要十分了解小学生。

3.科技活动方案是教育者的创造性劳动成果

首先,要参与人类的科技活动,在科技活动中有所体会,要搜集大量的科技资料获取知识背景材料。这是设计科技活动方案的第一步。教育者要先受教育,科技活动的指导者要亲自参与科技活动,成为科技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无疑,参与人类的科技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其次,要深入研究小学生,深入研究自己的学生,研究他们的心理情况,研究他们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现状,研究他们的个性特长。无疑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科技活动方案的体现,也就是劳动成果的表现,包括科技活动方案、科技活动教材、科技活动器材、科技活动电脑软件、科技活动场所设计等等。

(二)整体科技活动方案的设计思路

1.整体活动目标的确立

设计科技活动方案的第一步是确立科技活动的目标,科技活动的目标要符合总的科技活动的培养目标,又要具体可行。

整体科技活动的目标,一般以这项活动的教育结果——小学生在这项活动里的收获来表示。

例一 某小学天文小组的整体科技活动目标: 激发组员对天文的兴趣,扩大知识面,参与天文探索,培养探索精神、观察力、操作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例二 某农村小学饲养小组的整体科技活动目标: 结合本村养猪的实际情况,激发组员对参与本村养猪科技开发活动的兴趣,要组员在本村养猪科技开发活动中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2.整体知识背景的研究

要确定科技活动的整体方案, 就要对相关的知识背景材料进行研究,例如,要编写计算机科技活动的设计方案, 就要搜集计算机科技资料、研究本校的计算机设备情况, 选择计算机软件,了解计算机网络情况??

3.整体小学生情况的调查

要确定科技活动的整体方案,就要对整体小学生的情况进行调查。

例一,某小学对学生科学素质进行调查的结果是操作能力比较差,该校就把本学年的科技活动重点确定为培养操作能力, 并且拟定了一系列的活动措施。

例二,某科技活动站计算机活动小组对组员情况的调查结果是,大部分组员已经掌握了WPS的基本操作,但是对Word不大熟悉、对计算机的结构不大熟悉,他们就把活动方案的重点放在Word上。

科学教研活动方案 第20篇

【设计思路】

一次,孩子们在吃间点香蕉的时候,蔡玺昆小朋友问我:“于老师,香蕉里的这些小黑点是什么?”我告诉他这是香蕉的种子,其他孩子们听到后特别感兴趣,他们一边吃一边找种子在哪里。这时陈文臻又问我:“于老师,昨天我妈妈在炒茄子的时候,我看见里面也有一些小点,那是不是茄子的种子。”听了问题后,孩子们的兴致立刻膨胀了起来,见此情况我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发动孩子从家里带自己喜欢的蔬菜和水果到幼儿园,一起寻找种子,于是“找种子”的活动便产生了。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提出问题并且自己寻求问题答案的意识和能力。

2、培养幼儿对种子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3、让幼儿了解各类蔬菜和水果及名称。

4、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各类蔬菜和水果的种子,同时了解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

【活动准备】

1、各类水果、蔬菜若干

2、盘子若干

3、油菜、芹菜、白菜、萝卜、韭菜、香菜、葱等蔬菜的种子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鼓励幼儿把自己带来的蔬菜和水果的名称相互介绍一下,让幼儿了解各类蔬菜和水果及名称。

(二)引导幼儿将蔬菜、水果分类

引导幼儿按照豆类、瓜果类、青菜类等进行分类。

(三)提出问题,幼儿分组进行找种子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问题:你要给什么蔬菜或水果找种子?它有没有种子?种子在哪里?找到的种子是什么颜色、形状,大小如何?

找种子的过程中,提醒幼儿辣椒、葱比较辣,注意别弄到眼睛上,以免辣到眼睛。同时提醒幼儿把找到的种子分别装到盘子里。

(四)各组一起讨论找种子的情况及结果

1、有的蔬菜有种子,如:茭瓜、南瓜、西红柿、茄子、黄瓜、辣椒、豌豆、菜豆、扁豆等。

2、有的蔬菜没有种子,如:油菜、芹菜、白菜、萝卜、韭菜、香菜、葱等。

3、西瓜、香蕉、葡萄、苹果、梨、橘子、枣、山楂、石榴、柿子等水果都有种子。

4、种子的颜色:有白色的、红色的、黑色的、紫色的、黄色的,还有带复色斑纹的。

5、种子的形状:豌豆的种子是圆球形的;菜豆的种子是肾形的;而扁豆的种子却像被脚踩扁了似的;西红柿辣椒的种子一粒粒的小、圆而且特别多;茄子、香蕉的种子黑又小不容易发现;茭瓜、南瓜的种子与西瓜种子相似,但颜色不一样;苹果、梨的种子非常相似等。 教师小结:有些蔬菜虽然现在找不到种子,如油菜、芹菜、白菜、萝卜、韭菜、香菜、葱等,但是这些蔬菜是有种子的。当这些蔬菜成熟到一定程度(也就是慢慢边老直到开花结种)的时候,这些蔬菜也就有了种子。引导幼儿观看、认识这些蔬菜的种子。

(五)延伸活动: 借助孩子们吃水果间点这一日常环节,来支持孩子找种子的探索活动。

让孩子在熟悉的生活活动中逐渐积累相关经验。

【活动反思】

活动中充分让幼儿动口动脑,既培养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发展了思维,各种各样的种子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常见但又不被注意的东西,因此调动幼儿主动参与搜集各种丰富的材料,结合幼儿的实际经验,调动幼儿多感官参与,鼓励幼儿自由的观察、操作、发现、比较、讨论与探究,充分展示了一个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发现学习的动态活动过程。使幼儿带着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探究欲望,对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及异同展开了多角度地联想和思考,在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加深了认识,以至于在“分组找种子”这一环节中都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其观察能力既思维创造能力得到了高度和谐地发展。整个活动的气氛随幼儿思维的活跃而活跃起来。孩子们是在玩中找,找中学,议中学,想中学结束的。

科学教研活动方案 第21篇

设计意图:

一天早上,我班的叶雨辰小朋友带来了一个民间玩具--陀螺,看着这个不停转动的玩具,小朋友都好奇的围过来,提出了许多的疑问:“它为什么能够不停的旋转?”其实孩子们的游戏简单而让人快乐,他们随手拿起身边的物品使之转动,便会开心不已。我们试图通过集体活动,将幼儿生活中的无意探索变为有意探索,并在科学探索和生活实际之间建立初步的联系,从而使幼儿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探索无处不在。让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实验、探索,解决疑惑,建构新知识,激发了幼儿的求知欲,培养了幼儿主动探索的精神和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体验、感受、理解转动的意思,探索使各种物体转动的方法,体验活动的乐趣。

2.感受转动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关注转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

1.幼儿第一次探索用的物品:生活中、活动室里常见的能转动起来的物品,包括纸杯、盘子、积木、废弃的光盘、磁带、勺子、筷子、绳子、饮料瓶、呼啦圈、风车等,物品数量多于幼儿人数。

2.幼儿第二次探索用的物品分组摆放,包括:塑料齿轮玩具,当中有孔的积木、纽扣、光盘,绳子;牙签,不同形状的、中心用针戳洞的纸片;纸杯、筷子、勺子,两只小碗中各盛半碗水。

活动过程

一、游戏:迷迷转

1.引题并介绍游戏玩法。

师:孩子们,我们一起玩一个“迷迷转”的游戏吧。游戏的玩法是这样的:大家张开双手,边念儿歌边自转,“转转转,迷迷转,转到天空我不动!”儿歌结束时就站在原地不动,并做一个与众不同的动作。然后我念数字1~10。如果我念到10,大家还能保持不动的话就算胜利。

2.师幼一起游戏。

(中班幼儿受知识经验所限,有时会将“转动”与“滚动”相混淆。我们知道“转动”是围绕着一个轴运动,“滚动”则是物体整体不断翻转着移动。这个游戏是让幼儿通过自身行动来体验、感受、理解“转动”。)

二、探索让各种物品转动起来

1.交代任务。

师:这些物品看见大家玩得那么开心,也想玩“迷迷转”的游戏。请大家帮帮忙,让这些物品转动起来吧!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

观察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当幼儿已经想办法使物体转动起来时,教师宜用提问帮助幼儿提升经验:“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如当幼儿把笔放在手心并搓动使笔转动时,教师可以问:“你用的是什么方法?这个动作叫……”

②当幼儿已经使一种材料转动起来时,教师可以鼓励全体幼儿尝试更多的材料:“请试一试不同的材料。”

③有些材料可有多种使之转动的方法,如,风车可用吹气、跑动等方法使它转动。幼儿尝试了一种方法后,教师可以用提问拓展幼儿的思维:“除了这种方法,还有别的方法能使它转动吗?”

3.交流与分享。

师:你用什么方法把什么转动起来了?

4.师幼一起总结探索方法。

师小结:你们用转、搓、拧、拍、跑……那么多方法使物品转动起来了,真了不起!

5.引出转动和“力”有关。

(教师可以演示并提问:“如何让风车转动?”幼儿可能会回答:“吹。”这时,教师故意不用力吹,使风车转动不起来,然后问幼儿怎么办。当幼儿提出“用力”时,教师顺势出示文字“力”,并追问:“我们刚才所想的那么多方法都要用力吗?”最后总结:“原来这些转动的方法都和‘力’有关。”)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获得粗浅的科学知识。我们知道,转动需要两个要素:轴和力。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感知“力”这个要素更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三、通过创造性地组合,探索让两种物品一起转动起来

(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是在幼儿掌握一定的使物体转动的方法之后,对幼儿运用方法解决问题提出的挑战。)

1.交代任务。

师:请你用一样物品帮助另一样物品转动起来。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指导。观察要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当幼儿出现初步的组合意识时,教师要及时捕捉并鼓励。如:幼儿用绳子穿进光盘的中心时,教师可以提醒幼儿用力甩动绳子。一方面帮助幼儿成功,另一方面自然引导幼儿进一步体验转动要素“力”。

②当幼儿已经通过组合使两个物体转动起来时,教师可以通过提问“你在哪里也看见过这种转动”,引发幼儿回忆转动与生活的关系。如当幼儿用筷子在水中搅拌,使水转动起来时,教师可以提出上述问题。

3.小结转动与生活的关系。

(选择一两位幼儿演示创造性地转动物品,由此自然引导到生活中的转动。比如,请幼儿演示用筷子或绳子让光盘转动,并提问:“光盘除了这样转动,还可能在哪里转动?”幼儿会联想到光盘还可以在播放器上转动。这时,教师追问:“光盘在播放器上转动后可以怎样呢?”幼儿会依据自己的经验回答。教师再适时总结:“转动给我们带来美妙的音乐、精彩的动画片,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如果想拓展幼儿的思维,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家里除了播放器会转动,还有什么会转动?”引发幼儿联想生活中更多的转动现象,从而自然达成第二条目标。)

师:原来转动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快乐……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转动都是有好处的呢?让我们今后在生活中再去仔细观察和发现吧!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充分发挥了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幼儿在第一次操作上用转、搓、拧、拍、跑等方法让一物转起来,并用完整的话语表述出来。此次操作幼儿完成的不错,但是在准备的物体中还有幼儿没有用到的。幼儿在本次活动中初步认识到“力”的存在,知道力能让一些物体转动起来了,可是由于我没有及时引导幼儿探索其余物体能不能转动就直接进行了第二次操作活动以致幼儿没能理解“二次探索”的意义,使幼儿拿着两个相同的物体,是这二次探索过程显得很被动。让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没有得道充分的发挥,因此在最后环节中幼儿想不出生活中还有什么会转动的问题。

【科学教研活动方案(集合21篇)】相关文章:

1.科学教研活动方案(集合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