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总结(合集5篇)

时间:2023-04-14 16:44:08 范文大全

有了什么想法,就把它记在心得体会中,把它牢牢地记在心里,这样心得体会就能帮助我们进行总结和积累。下面是范文狗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微电影总结,多篇合集,全方面满足您的需求,希望能帮到您!

微电影总结 第1篇

前言:一些失败的经历,而且我说的不一定是对的。

关于演员:

1.怪了怪了,没开拍倒挺自然,演得挺好,一喊开拍就完,片子最后用了几个喊开始之前的镜头,幸好提前录像了。

2.演员不说人话。表演不是念台词啊,也不是装的,要把自己的情绪融进去,不用夸张,但要自然。根本原因是导演的问题,没有帮助演员进入角色。

关于导演:

1.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帮演员进入角色。对于不大会演戏的演员,导演应该先演给他们看。死了,小善也要表演了。

2.控制好影评的节奏,别总是在拍完后才发现,应该紧凑的一场戏,镜头却不够用。

3.你真的需要助手、好的摄影师,在拍摄现场,一个人设计灯光构图还要带演员入戏,哪有那么多精力呀,难怪经常会漏掉一些细节。

关于剧本:

1.拍了这么多片子,基本上可以拍出不错的效果,拍摄技术层面解决了,但剧本还是个开始而已。

2.剧本的结构也有些体会了,是时候写点内涵一些或者感人的东西了。

3.别拍烂剧本。

关于拍摄:

1.皮肤的颜色和明度要和背景区分开,要是混在一起,后期怎么调呀?

2.拍摄前标记好重点的表演节拍,什么表演节拍用什么镜头,特别是对话戏,拍摄时就可以减少多余的镜头。

3.注意推拉摇移的运用,拍摄前就应该在关键的表演节拍标记了,别总是在拍完之后才发现自己完了推镜头之类。

4.关于稳定器,没拍的时候挺稳,一拍就不稳了,开拍前先练练手啦!

5.拍对话戏,注意什么时候用内反拍、外反拍、独立镜头和组合镜头,减少多余镜头。

关于灯光:

1.对于小清新的镜头,脸部曝光要偏亮,(后期调亮容易出噪点呀)但可能导致背景过曝,可以给脸部补光,

2.一般对话反拍镜头,主光源和机位分别在轴线的两边,脸部更有立体感。

3.除非那种脸部曝光多的镜头,一般要有明显的主光源,脸部明暗的变化造成不同的戏剧感。

4.没有灯光设备的孩子好好利用阳光,人在阳光下,侧光或者逆测光,别拍到天空,脸部一般可以曝光正常,注意光线和机位在轴线的两边。

5.在室内拍完大全景,拍近景的的时候,注意脸部可能要补光,主光的方向与大全景时差不多就好。

关于剪辑:

1.挺拿手,没什么要说的,主要是前期策划和中期拍摄的问题比较多。

【最后的最后】:

我没加入任何工作室,我以为等到创作时,再根据作品的需要组建一个剧组。

我以为有好的摄影师好的后期师,再加上好的演员好的导演,然后出一部好的片子,我以为有人会为了一部作品的需要而聚在一起,我以为那些加入工作室又合得来的同学会在我需要他们的时候出现。

我以为我们会出好作品,我以为你们会出现。我没想过你们搞了工作室就不再出现,我没想过到最后,只有我一个人为创作而生,为创作而死。

微电影总结 第2篇

由中央新影微电影文化发展基金全额投资的微电影《混搭帮》之《走火入魔》、《愿者上钩》,两部影片已创作完成,导演张丽颖对影片的创作发表了自己的感想:回想两个多月前,带着对专业热爱的初衷,满怀对故事化影片的创作热情,微电影《混搭帮》前两集的拍摄,在兴奋和期盼中展开。

为了让此次的拍摄尽可能的精致,前期多次修改剧本,精心设计分镜,并请来富有电影电视剧拍摄经验的制作团队过来帮忙,我向团队成员表达了此次拍摄的唯一初衷,不牵扯广告植入,不受制片方制约,可以尽可能发挥。为了这一简单的想法,全体摄制组成员用他们的行动,默默地让我感觉到了支持的力量。尽管之前也有过影视剧的拍摄经验,但对于微电影的制作经验,并不充足,在一切按步就班的进行中,一些预料之外的困境也接踵而来。尽管从几十处场景中选出了大部分拍摄场景,但是“地下室”和“老中医诊所”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拍摄场地,为了追求富有电影感的画面,最终决定在棚里搭出这两个景,并且用一定量的道具和灯光,装点出了应有的氛围,最终使得这两处场景的拍摄,得以顺利实现。

选取演员历来是影视剧的难题,而对于资金有限的微电影的来说,更显得局促和忧虑。尤其是本片是带有喜剧色彩的幽默风格,对演员更有一种独特的要求,大部分演员完成常规的影视剧表演没有问题,但是能够表现出喜剧效果的演员却为数不多。倘若此片的喜剧效果出不来,那么整体的观赏效果则会大打折扣。经历了多次筛选和朋友推荐,再加上原有的积累,几位主要角色演员的'档期终于聚在了一起,实在是令人欣慰。

紧张的拍摄时间,摄影、灯光、美术、录音等各部门用他们敬业的态度和专业素质,和我一起度过了夏日的暴晒和熬夜的身心交瘁,煎熬中伴随着坚毅,和演员们一起抠戏,碰撞中伴随着创作的快感,这也是一种幸福。

片子即将出炉,伴随着创作完成的兴奋感,也总结出一些创作上的不足。领导第一次审片,观看到有趣的段落时发出爽朗的笑声,令我感到安慰,但对创作不足的分析明晰而透彻,更让我感觉收获很多。其中一点重要的感受,就是情节的合理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喜剧来讲,尤为重要。当观众对情节的合理性存在质疑,哪怕只有一点点,那么纵然情节设置有多曲折多复杂,观众也很难为之所动,纵然喜剧情节的设置有多巧妙,对观众产生的“笑果”也会大打折扣。编剧往往会想尽一切办法编织情节,让情节变得有趣,但也要时刻保持着一根弦,合乎情理是观众产生共鸣的基石。

另外,对话与行动直接影响着片子的情绪与节奏。根据此次的经验,不建议微电影有过长的对话,张力老师指出,对话过多就意味着节奏容易拖,因为对话一句压一句,一句说不完,一个镜头就没法转换。相反,动作和情绪段落的节奏感更容易把握,相对于对话也更有力度。我们大都听说过,电影不能过多地依赖于旁白,要学会用画面讲故事。而现在的经验则更进一步,最好不要局限于对话,要用行动和情绪讲故事。

除此之外,对表演的真实、服化道的真实以及镜头的动感等多方面,仍需要更进一步的把握,总之,这是一次有价值的实践,其经验总结又化为一股力量,让我有继续创作的冲动。

微电影总结 第3篇

对于拍摄短片的感受,可以罗列出以下一些问题。

首先是关于拍摄短片的类型和题材的问题。没有明确自己是拍摄哪一种类型,到底是纪录片还是实验影像?其实这个问题也跟自己没有去仔细斟酌选择好的题材有关,到底自己做的《民族题材》是要表达积极的还是批判的?没有清晰的意识,对于自己的短片的根本思想模糊不清,单单只考虑到呈现给观众的画面,而没有考虑到更深层的意义,而往往一个好的作品内涵才是最重要的,并不全是画面和一些浮华的东西。

其次是关于撰写剧本的问题。从这次拍摄来看,剧本写很混乱,只有自己能看懂,因为剧本的问题,所以在拍摄的过程中就出现了许多麻烦。总结了几个方面原因:其一是没有仔细去研究规范化的剧本,并且去躬心实践。其二是知识结构不够广,选择了《民族题材》创作,但是对民族这个词的概念研究不够深,挖掘不出更深的东西来写。其三是思想结构不稳,过多的考虑画面导致根本思想飘忽不定,出现了为了表达镜头画面而改变中心思想的重大错误。其四是文学写作水平不够高,写出来的东西没有文化水平,包括其中问少数民族的问题水平也很底,问出来的问题无关紧要,没有群体性和针对性。虽然是学艺术的,但是艺术与文学是相关的`,文学水平对片子是有很高的提升的。

再次是实施拍摄的问题。从拍摄《民族题材纪录片》的能力。

没有一个不干扰被摄对象的概念,总是希望被摄者按照自己的期望来表演,这其实是纪录片最忌讳的问题。其次是没有与被摄对象沟通的能力,使被摄者面对镜头变的拘谨而不自然。再次是没有一个适应环境的能力,不知道跟被摄者周围的人物接触和沟通,比如老师讲课的时候,不知道和老师交涉等。最后是没有一个持之以恒的精神,遇到问题和困难就退缩,就像老师说的,没有湖南人的精神,要吃得苦、耐的烦、不怕死、霸的蛮。从拍摄的技术上来看也有很多问题。首先是对于器材的选择不熟练,这关键是对各种器材的性能不了解,没有花心思去研究,甚至有些机器不会用,这是很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其次是对焦的问题,跟焦的时候不太精确,有时候出现跑焦的问题,这也是跟器材的熟练程度有关。有时候在太暗的情况下光圈开的太大,导致对焦很困难,不会处理这样的问题等。再次是机器端的不够稳,这是跟拍摄的太少有关,因为纪录片大部分是手持拍摄的,并且被摄对象的动向没有预见性,是随机性的,随时有变动,所以对于手持拍摄的姿势要求很高。总之实施拍摄是拍摄短片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出现的问题最多的环节,有待以后慢慢学习和实践。

最后是关于剪辑和编辑的问题,在剪辑的过程中对于软件的熟悉度还远远不够,没有花心思的研究和学习上面,关键还是拍摄的过程中出问题,导致对剪辑的信心不是很大,没有很大的兴趣。在剪辑的问题上以后还要加倍的补回来,虚心学习。

总之这次拍摄的问题非常的多,究其原因,还是心思不在学习上面,没有进取心和上进心。白白浪费了一学期。在最后的大学一年里面要加倍努力,时刻勉励自己。

微电影总结 第4篇

1.微电影制作方法有新点子新手法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是很关键的。被人们用滥的手法很容易过时,有一点新鲜的手法可以抓住观众的注意力。

2.微电影制作方法的新点子新手法清单忘记新点子是轻而易举的,把你疯狂的鬼点子新点子记下来。这样当你在拍摄时你只需要看看清单就可以。

3.摄像机角度当你要运用新的表现手法时,结合摄相机的角度是很重要的(如特写,广角,移动等)。想想你怎样用2-3个镜头完成这个想法,并把这几个镜头串连成一个流畅的整体。确保当你移动镜头时保持目标物在屏幕上的足够大小,不要害怕太近,很多时候目标物都太远太小。当你拍摄移动镜头时,从上下前后左右多个角度混合拍摄。把你的思想融进你的镜头中。当你拍摄时思考你想要传达什么,要抓住你的想法,什么样的镜头才是最好的。不要害怕反复尝试同一个镜头。要知道多样性是生活的调味品。这个方法技巧很重要。

4.录像长度拖沓的录相从来都不好。确保你的录相长度与你片子中的新东西相配。如果你没有许多新的想法1分钟长镜头的比拖沓的4分钟强。

5.拍摄场地找到一个好的拍摄场地可能很难,尤其当你很年轻又没有车时。当你发现新的好地点,把它们记下来,并确保能去那里拍摄。

6.拍摄用轨道车当你拍摄时确保你所乘坐的轨道车舒适并且适合场地。仅仅有一个好的带硬轮子的轨道车是不够的,你得确保它滚动时平滑,这样拍出来的镜头才能保持一致。

7.音乐在拍摄之前就选择好音乐是再好不过了,这样的话你可以边听音乐边想象你的镜头。

8.剪辑剪辑赋于你的视频生命。剪掉死时间。很多时候我们看见一个剪辑片段没有必要地拖沓数秒。一毫秒都很关键。最好是边拍摄边剪辑,因为拍摄一部分然后剪辑帮助你看清这个片子的方向,它带给你更多的想法,让你知道下一步该怎样做的更好。在全片都剪辑好了后,发行之前,等一天,然后带着全新思想再看一遍,看看有什么新的印象。不要把开篇字幕弄得太长。保持开篇字幕的新鲜,简洁,扼要。选择好的颜色,远离劣等的开篇动画。

9.调色FinalCut程序有一个叫做3向调色的效果。用这个功能可以赋于镜头更多的对照和饱和度。合理运用这些程序中的调色效果可以使画面更生动。这些方法都是从比较细节中捕捉。

微电影总结 第5篇

今年四月,由于未来大势底定,而自己对于这样的结果不太满意,所以相对身边各个朋友不断的传出好消息,心中的失落感是更加明显的。但待在原地自怨自艾毕竟不是我的性格,遂决定在毕业前要给自己两个挑战,而不是留在宿舍玩电子游戏或到大陆各处和风景合照

其中一挑战是在毕业前要将一个故事拍成微电影。主要是为了一偿以前参加广告比赛的遗憾,当时因为和队友对于广告的尺度有不同意见,最后自己退让,导致脑海中带着一点挑逗性的广告却因各种妥协,变成惨不忍睹的东西

因此这次的毕业之作找的合作伙伴,一定是要充分沟通,理解我想法的人。后来才碰上一群好伙伴,愿意不计任何利益,纯粹为了我个人的梦想而帮忙。最后在八月中旬,三集影片便会上传完毕

这一段经历,有几点心得如下:

1、 钱,有时候能让事情变简单

在人员方面,这一次上至男女主角、群众演员,下至摄影师、剪辑师,全都是不支薪,义务相助。因此在时间安排上首先就要让位於他们的其他活动,亦即一直都是第二顺位。甚至有时候会碰上紧急事件,导致他们无法完成微电影项目的工作

而我,一方面碍于人家的人情相助,虽然项目进度受影响却只能让他们去做自己的事而不好说什么。另一方面,自己能力不足,要是有谁临时退出,摄影、剪辑等工作我无法胜任,也就是项目的风险承受力很低

在场地、物资方面,则是四处奔走,询问好心人士的相助。虽然最后得到允许,但加了诸多条件,比如时间上必须非常的早(7点拍攝啊亲!!!)

种种,假如有一笔足够的资金,对于对方的付出,支付合理报酬,双方便都能对之后的'工作有清楚的责任意识。我想,这便是“顺手帮忙”和“工作”的感觉吧?

2、 有颗乐于助人的心,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时候会得到别人的帮助

一开始为了摄影师、剪辑师的问题伤透脑筋,刚好收到人大台生会的通知,有新闻学院的学弟们希望拍摄一部台湾学生在大陆念书的微电影,希望能采访几个台生,了解他们在大陆的一些经历以及想法

抱持着多尝试新东西的想法,我接受了采访,也谈了很多。没想到采访结束之后收到他们的信息,表示希望能出演他们的微电影。因为有拍摄经验,所以知道承接下去不是一件轻松的活,老实说当下想推掉,但又觉得多给自己压力,也许能发现新东西,於是有了二次合作的机会

正如所想,在配合拍摄的过程中,自己对于演员的工作有更深的体会,结交了新领域的朋友,除此之外,对于摄影的镜头、剧本的撰写,都因为参与他们的拍摄而有了新的想法,还得到了他们新闻相关科系学生的指导,收益颇丰

连剪辑师、摄影师的人都是有了他们才得以完成。要是当时怕麻烦而拒绝的话,不仅没有这些经验,连自己项目的工作人选,可能都要花费大番苦心四处寻找吧?

3、 没有什么东西拿不到,只看你是否足够想要

这次的经验起始于自己想完成梦想的简单想法,老实说,没有各种器材、不具备各种摄影、剪辑、PS等硬性能力、更没有登高一呼众人响应的人脉,还是个穷逼。有的,只有一个想法,一部剧本

但之后凭着一股信念,把人一个个谈下来,场地、物件一步步跑到位,当然中间比较辛苦,但排除这些,会发现,只要有足够想要的欲望,会驱使人去客服一切困难,更好的是,往往解决对方的困难,就能得到对方的帮助

最后,在这次运行项目的经验,发现没有一定技术能力会是很痛苦的事情,不仅万事拜托人,有时候一些极关键的东西也得交到他人手中去代为完成,弄得自己提心吊胆,自身能力还是关键啊!

【微电影总结(合集5篇)】相关文章:

1.微电影总结(合集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