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的作用(热门7篇)

时间:2022-12-21 11:00:07 范文大全

城市社区工会在保障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方面,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在巩固基层政权方面,在推进改革发展方面,在推进基层民主方面,都起到了日益突出的作用。下面是范文狗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总结的作用,多篇合集,全方面满足您的需求,希望能帮到您!

总结的作用 第1篇

要字精简法

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简单、光合、水”。在记忆时,要不断反问自己,“简单”到什么程度?(有些藻类是单细胞,多细胞的也基本上没有分化);“光合”意味着什么?(有叶绿素,自养);“水”是指它们大多生活在水中。

2.鱼的主要特征: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即“水鳞鳃鳍,一(心)房一(心)室”。

趣味联想法

心脏的腔与两种血管相连的关系及血流方向可用六个字概括为“出室动、回房静”,即:动脉与心室相连,血液从心室出来经动脉流向全身;静脉与心房相连,血液经静脉流回心房。

还可以用趣味联想去记忆这六个字:出了“教室”要多多“活动”,回到家里自己的“房间”就该“静下来”读书写作业。

总结的作用 第2篇

1、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开花和结果。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自身条件:种子和胚是完整的;胚是活的(在寿命期内);种子不在休眠期。保存种子、不让其萌发

需要控制环境条件是:降低温度、环境干燥、减少氧气。

3、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首先吸收水分膨胀,同时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胚根发育成根;胚轴伸长,连接根和茎;最后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

4、根尖的结构和功能:

(1)根冠具有保护作用。

(2)分生区(分生组织):分裂产生新细胞,不断补充伸长区的细胞数量。

(3)伸长区(生长最快的部位):下部细胞较小,越往上细胞越大,最后成为成熟区细胞的一部分。(4)成熟区:表皮细胞一部分向外突出,形成根毛,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5、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6、芽的分类:顶芽和侧芽。芽的发育:幼叶发育成叶,芽轴发育成茎,芽原基发育成芽。枝条由幼嫩茎、叶、和芽组成的,其上的芽还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7、植物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需要量最多的是含氮的(缺氮时,植株矮小瘦弱,叶片发黄)、含磷的(缺磷时,植株特别矮小,叶片呈暗绿色,并出现紫色。)、含钾的(缺钾时,植株的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片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

总结的作用 第3篇

脱色剂

“探究叶绿体在光照下合成淀粉实验”中,将处理过的天竺葵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里,隔水加热,使叶片褪色(破坏和溶解叶片中所含的色素).这样就可在滴加碘液后,避免对观察叶片颜色变化的干扰。

漂洗剂

酒精是良好的有机漂洗剂.“脂肪的鉴定实验”中,用苏丹Ⅲ染液对脂肪组织进行染色后,可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来冲洗浮色,以免干扰对细胞内脂肪颗粒的观察。

提取剂和层析剂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可以用纯酒精作为提取色素的试剂和层析剂.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采用酒精沉淀法,利用DNA不溶于酒精,而蛋白质、脂肪及磷脂等能溶解其中,可以进一步提出含杂质较少的DNA丝状物。

固定剂

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一般采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体积比1:1混合而成的药液作为解离试剂。

盐酸能够使洋葱细胞的细胞壁软化,并使细胞间的中胶层物质溶解,从而达到分离细胞的目的。

酒精的作用是固定蛋白质,使细胞的原生质凝固,不发生变化,固定细胞的分裂相,以尽可能保持原来的结构供观察。

酒精也可与其它试剂混合成复合固定剂,如“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中的卡诺固定液就是由无水酒精3份:冰醋酸1份配制而成,适用于一般植物组织和细胞的固定,常用于根尖、花药压片及子房石蜡切片等。

消毒剂

所有的70%的酒精都是消毒剂。70%~75%浓度杀菌作用最强,此浓度的酒精与细菌的渗透压近似,在细菌表面蛋白未变性前能不断地向菌体内部渗入,使细菌所有蛋白脱水、变性凝固,最终杀死细菌,以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浓度低于70%,则渗透性降低,达不到灭菌消毒目的。

燃烧剂酒精灯中的燃料

不同体积的酒精作用也不相同,下面是不同体积下酒精的作用以及作用原理。

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

1)作用:洗去浮色。

2)原理 :苏丹Ⅲ是弱酸性染料,易溶于体积分数为50%酒精。

3)应用 :脂肪的鉴定实验。在该实验中,用苏丹Ⅲ对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后,在薄片上滴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可以洗去被染玻片标本上的苏丹Ⅲ染液浮色。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1)作用:① 解离; ② 析出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

理科生学习资料QQ:17322450

2)原理 ① 解离原理: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1∶1混合,能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来;

② 析出提取含杂质较少的DNA的原理:DNA不溶于酒精,尤其是体积分数为95%的冷冻酒精,而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可以溶解于酒精。

3)应用 ① 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②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

1)作用:消毒杀菌。

2)原理: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能够顺利地渗入到细菌体内,吸收细菌蛋白的水分,使其脱水变性凝固而失去功能,以达到消毒杀菌的目的。

高于体积分数为75%浓度的酒精与细菌接触时,就可能使得菌体表面迅速凝固,形成一层薄膜,阻止了酒精继续向菌体内部渗透,待到适当时机,薄膜内的细胞可能将薄膜冲破而重新复活。

在此高浓度下,酒精迅速凝固蛋白质的作用往往随着其浓度升高而增强,因此,其消毒杀菌的效果也就越差。

若酒精的浓度低于75%,也因不能顺利地渗入到细菌体内而彻底杀死细菌。如果使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既能使组成细菌的蛋白质凝固,又不能形成薄膜,这样,酒精可继续向内部渗透,从而达到较好的消毒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溶液的杀菌能力不是绝对很强,它对芽孢就不起作用。

3)应用:学习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在接种开始时,待用肥皂将双手洗干净后,再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棉球擦拭双手,然后在进行接种操作。

无水酒精

1)作用:提取色素。

2)原理:叶绿体中的各种色素均是有机物,能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各色素在无水酒精中的溶解度较大,且酒精无毒,方便操作。

3)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高中生物实验酒精的全部作用——工业酒精(一般是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1)作用:燃烧加热。

2)原理:酒精是富含能量的有机物,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热量。

3)应用 :此处包括各类必须加热的实验,如生物组织中还原糖的鉴定、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学习微生物培养的基本技术、自身固氮菌的分离等实验。

总结的作用 第4篇

第一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特征: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场

1848年欧洲革命时期,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主要特点: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进行斗争,开始斗争矛头指向资本主义制度

19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变化的显著特征:生产和资本集中,产生垄断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特征: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

日本垄断组织产生的最大特点:在政府保护下产生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与彼得一世改革时俄国社会状况的相同特点:工业发展落后于西欧国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达到高潮的标志:英吉利共和国的成立

英国资产阶级最终夺取政权的标志:1688年宫廷政变

北美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进入高潮的标志:波士顿倾茶事件

北美独立战争前,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的主要标志: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英语逐渐成为通用语言

南方奴隶主挑起美国南北战争的标志:南方军队炮轰萨姆特要塞

19世纪末美国垄断的标志:大量的托拉斯

美国侵华新阶段的标志:“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

18世纪晚期,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高潮的标志:雅各宾派(资产阶级民主派)掌权

标志近代世界体系开始真正形成的两大历史事件: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

衡量一个国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机器制造业已实现了机械化

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19世纪30、40年代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和西里西亚织工起义

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标志:《共产党宣言》发表

标志法国资产阶级最后战胜封建势力的事件:1830年七月革命

年,俄国七月流血事件标志着: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结束,政权完全落到资产阶级手里

五、实质 本质 性质

英国圈地运动的实质:促使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分离的资本原始积累

1640年英国议会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这种要求的实质:资产阶级要求掌握国家政权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一次内战,大块拍卖土地的政策,其实质在于:把封建土地所有制变成资本主义所有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两次内战之间的议会同军队斗争的实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农民的矛盾

1649年建立的英吉利共和国的性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专政

英国“光荣革命”的实质:资产阶级向封建贵族夺权

英国《权利法案》的实质: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启蒙运动中的“自由”和“平等”要求的实质:反映发展商品经济和对自由劳动力的要求

《人权宣言》的实质: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

拿破仑的失败和维也纳体系建立的实质:法国的资本主义还不具备战胜欧洲封建势力的力量

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性质:金融资产阶级和大工业家的帝国

彼得一世改革的实质:农奴主阶级实行富国强兵的改革

日本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政策的实质:清除封建割据状态

美国内战前南方种植园经济的实质:使用奴隶从事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经济

19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局部调整

六、依据 条件 前提 背景

拿破仑能在1799年夺权的历史条件:资产阶级希望他稳定政局

19世纪晚期,德国经济长足发展的根本前提:统一市场开辟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条件: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暴露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前提条件:武装倒幕取得最后的胜利


总结的作用 第5篇

在学习上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关心学生,在思想上理解学生,这就是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极其考验耐心的工作,日常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无不渗透着班主任的心血。如何带好一个集体,我也在不断探索、不断的尝试。在探索、尝试中,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凝造家的温馨,发挥家的力量

家是最温馨的去处,浓浓的亲情使家人的相处最*。一个好的班集体,同学之间应该是礼貌、友爱,亲如家人的,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一份对他人的关怀,对班集体的热爱。我经常引导学生在实际活动和具体事件中去亲身体验,用心感悟,只要人人把自己的同学当作自己的亲人,班集体便成了温馨的家。我经常对孩子们说,我们的班级是我们的家,我们是一家人,是这个“家”的一员,谁也不能缺。作为一家人,我们应该时时把“家”放在第一位,为“家”考虑,为“家”争光。形成“这个‘家’因为有我而骄傲”的意识。作为“一家之长”的我要从内心去爱他们,关心他们。工作当中我始终认为: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来爱学生。是的,当学生感觉到老师真心的爱,体会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那么,班集体才能真正成为团结向上,充满温暖,充满爱意的集体,有极强凝聚力的集体。

二、树主人翁意识,做好班级主人

我发现我作为班主任干涉太多,学生的能力无形当中少了很多锻炼的机会,久而久之使班级学生形成一种依赖、惰性思想。结合学生年龄特征,我决定本学期改变班主任工作策略:由扶到放。一下子放,学生肯定要摔跤,所以我将思想关作为第一突破口。于是我提出“做班级的主人”的目标。首先要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什么是主人翁?通过班会课,学生积极讨论,我随机提出新学期目标,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做班级的小主人。说来容易做来难,于是我首先从班干部身上下功夫。我想,小干部作为同龄人,在班级学生中的作用往往是班主任不可替代的。同时,班干部作为联系班主任与学生的桥梁,作为班主任的助手,他们工作能力的高低,工作方法的对错,在同学中威信的高低,往往能够决定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与风气。我深知,干部队伍的组建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存在,班主任必须精心培养,平时工作中我注意:其一,大力表扬干部优点,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帮助小干部树立威信;其二,在鼓励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的同时,要更严格要求干部个人在知识、能力上取得更大进步,在纪律上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其三,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通过干部这个小集体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集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形成集体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亦即"以面带面"。

三、教育学生努力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教育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遵守学习纪律,指导学生制定好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

四、本学期主要成绩:

1、三次被评上文明班级。

2、“庆*”讲故事比赛二等奖。

3、学校冬季运动会第一名。

4、教室环境布置最佳奖。

5、“迎新年,我来露一手”才艺展示总分第一名。

五、不足和展望:

1、克服学生的“自我中心主义”。

2、学生差异较大,在提中拉上促下方面要继续关注。

3、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尤其是学困生学习态度、习惯的纠正和养成。

4、要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自律意识,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注重方法的多样性。本学期的日常工作简单例举一、二,不足之处尚待以后摸索改进。

任其职,尽其责,我会以一个班主任的责任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总结的作用 第6篇

显、隐性的判断:

①性状分离,分离出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②杂交:两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

③随机交配的群体中,显性性状》隐性性状;

④假设推导:假设某表型为显性,按题干的给出的杂交组合逐代推导,看是否符合;再设该表型为隐性,推导,看是否符合;最后做出判断;

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

①测交:若只有一种表型出现,则为纯合子(体);若出现两种比例相同的表现型,则为杂合体;

②自交:若出现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不出现(或者稳定遗传),则为纯合子;

注意:若是动物实验材料,材料适合的时候选择测交;若是植物实验材料,适合的方法是测交和自交,但是最简单的方法为自交;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

①测交:选择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与隐性个体杂交,若子代出现1:1(或者1:1:1:1),则符合;反之,不符合;

②自交:杂合(或者双杂合)的个体自交,若子代出现3:1(1:2:1)或者9:3:3:1(其他的变式也可),则符合;否则,不符合;

③通过鉴定配子的种类也可以;如:花粉鉴定;再如:通过观察雄峰的表型及比例推测蜂王产生的卵细胞的种类进而验证是否符合分离定律。

自交和自由(随机)交配的相关计算:

①自交:只要确定一方的基因型,另一方的出现概率为“1”(只要带一个系数即可);

②自由交配:推荐使用分别求出双亲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再进行雌雄配子的自由结合得出子代(若双亲都有多种可能的基因型,要讲各自的系数相乘)。

注意:若对自交或者自由交配的后代进行了相应表型的选择之后,注意子代相应比例的改变。

遗传现象中的“特殊遗传”:

①不完全显性:如Aa表型介于AA和aa之间的现象。判断的依据可以根据分离比1:2:1变化推导得知;

②复等位基因:一对相对性状受受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但每个个体依然只含其中的两个)的现象,先根据题干给出的信息确定出不同表型的基因型,再答题。

③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或者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现象;

⑤致死现象,如某基因纯合时胚胎致死,可以根据子代的分离比的偏离情况分析得出,注意该种情况下得到的子代比例的变化。抑或是发育到某阶段才会出现的致死现象,计算时注意相应比例的变化;

遗传图解的规范书写:

书写要求:

①亲代的表现型、基因型;

②配子的基因型种类;

③子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包括特殊情况的指明)、比例;

④基因型的规范书写:常染色体上的、X染色体上的(包括同源或者非同源区段)(前常后X),要用题干中提到的字母,不可随意代替;

⑤相关符号的正确书写。

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的区分和判断:

①据子代相应表型在雌雄中的比例是否完全相同判断;

②正反交的结果是否相同,相同则为常染色体上,不同则为X染色体上;

③根据规律判断,即伴性遗传存在女患其父、子必患;男患其母、女必患等等特点;

④设计杂交组合根据子代情况判断:

“乘法原理”解决自由组合类的问题:

解题思路:对于多对等位基因或者多对相对性状类的遗传问题,先用分离定律单独分析每一对的情况,之后运用“乘法原理”对两种或者多种同时出现的情况进行整合。

染色体数、型异常的配子(或者个体)的产生情况分析:

结合遗传的细胞学基础部分内容,通过减数分裂过程分析着手,运用简图展现过程。

几种常见的来源:

①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的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

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之后,某同源染色体未分离,移向某一极;

③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之后,由姐妹染色单体发展形成的两条染色体未分离,移向同一极;

(注意:在分析某异常配子形成时,②与③一般不同时考虑)

遗传系谱图类题目的分析思路与考查类型归纳:

遗传系谱图是遗传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公认的难点,平时练习时要多注意归纳总结,概括出此类题试题的规律和解题思路,从而可以达到从容应对。

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特点

遗传方式的推导方法

(1)判断显隐性遗传:

①先找典型特征:隐性—父母不患病而孩子患病,即“无中生有为隐性”。显性—父母患病孩子不患病,即“有中生无为显性”。

②没有典型性特征:则两种均有可能。其中代代发病一般最可能为显性,隔代发病最可能为隐性。

(2)确定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还是X染色体遗传病

①先找典型特征:隐性,女患其父、子必患;显性,男患其母、女必患。只要找到正常的就只能为常染色体上的。没有则两种均有可能

②没有典型特征:若两种都符合,则:男女发病率不同为伴X遗传。男女发病率相同为常染色体遗传。

③如果按以上方式推导,几种假设都符合,则几种都有可能。

还可以选择假设--推导的方法(反证法):先假设在X染色体上,代入进行推导,若不符合,则在常染色体上;若符合再假设在常染色体上,一般都是符合的,则两种情况都可能不能确定,此时只有结合题干的相关信息进一步的预测或确定。

子代某表现型概率的计算

①多对性状同时考查,单独考虑每一对的情况;

②确定亲代的基因型的种类和比例;

(结合亲本的性状,联系亲本的“上代”、“同代”、“下代”的情况去综合考虑亲本的可能基因型,时刻注意比例的变化。)

③运用相乘、相加得出子代的表现型或者基因型情况。


总结的作用 第7篇

《权利法案》的最主要作用: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专政

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最重大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生产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局势产生的最大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对国际局势产生的最大影响: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19世纪中期,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起决定作用的是:资本主义在欧美国家取得全面胜利

在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法国1794年热月政变、1799年雾月政变、1830年七月革命和1848年二月革命的相同结果:维护了资产阶级的统治秩

【总结的作用(热门7篇)】相关文章:

1.总结的作用(热门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