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总结最全(推荐5篇)

时间:2023-04-11 15:22:02 范文大全

在我们普普通通的学生生涯中,见到知识点都会先收集起来!知识点就是知识的重点,核心,关键部分,是知识的一个模块。下面是范文狗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知识点总结最全,多篇合集,全方面满足您的需求,希望能帮到您!

知识点总结最全 第1篇

重视新增内容考查,新课标高考对新增内容的考查比例远远超出它们在教材中占有的比例。例如:三视图、茎叶图、定积分、正态分布、统计案例等。

立足基础,强调通性通法,增大覆盖面。从历年高考试题看,高考数学命题都把重点放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上,即关注学生在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必须掌握的核心观念、思想方法、基本概念和常用技能,紧紧地围绕“双基”对数学的核心内容与基本能力进行重点考查。

突出新课程理念,关注应用,倡导“学以致用”。新课程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加强应用意识的培养与考查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作为工具学科的数学学科特点的体现。有意训练每年高考试题中都出现的高频考点。

知识点总结最全 第2篇

1、生物的基本特性 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新陈代谢作用 应激性

2、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和变异 。

3、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和影响环境生物体的基本组成物质中都有蛋白质和核酸。

4、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5、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6、新陈代谢是活细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变化的总称。

7、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8、生物学发展三阶段:

描述性生物学、实验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学说》——为研究生物的结构、生理、生殖和发育奠定了基础。

9、《物种起源》——推动现代生物学的发展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10、孟德尔;DNA双螺旋结构。

11、生物科学发展生物工程、医药、农业、能源开发与环保疫苗制造——核心:基因工程。

12、抗虫棉;石油草;超级菌 生命的物质基础。

13、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 。

14、化学元素在不同的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相差很大。

15、分类:大量元素、微量元素 。

16、化合物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17、化学元素能够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18、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和差异性 。

19、化合物水、无机盐、糖类、脂类、蛋白质、核酸。

20、水——自由水、结合水。

21、无机盐的离子对于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22、糖类——单糖、二糖、多糖。

23、脂质——脂肪、类脂、固醇 。

24、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可以把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细胞。

25、维持细胞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细胞形态、功能。

26、糖类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也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27、脂肪是生物体内储存能量的物质;减少身体热量散失,维持体温恒定,减少内脏摩擦,缓冲外界压力。

28、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29、固醇——胆固醇、维生素D、性激素;维持正常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

30、蛋白质与核酸蛋白质和核酸都是高分子物质。

31、蛋白质是细胞中重要的有机化合物,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

33、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34、蛋白质结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和肽链的空间结构。

35、蛋白质功能:催化、运输、调节、免疫、识别。

36、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37、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38、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9、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分类:真核生物、原核生物。

40、细胞具有非常精细的结构和复杂的自控功能。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41、细胞膜结构:流动镶嵌模型——磷脂、蛋白质。

42、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 糖被的结构:蛋白质+多糖。

43、细胞壁:纤维素、果胶功能:流动性、选择透过性。

44、选择透过性:自由扩散(苯)、主动运输。

45、主动运输:能保证活细胞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除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有害物质。

46、糖被功能:保护和润滑、识别。

47、细胞质基质——营养物质。

48、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49、各种细胞器是完成其功能的结构基础和单位。

50、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51、叶绿体是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

52、内质网——光面:脂类、糖类合成与运输。

53、粗面:糖蛋白的加工合成。

54、核糖体。

55、高尔基体。

56、液泡对细胞的内环境起着调节作用,可以使细胞保持一定的渗透压和膨胀状态。

57、细胞核结构:核膜、核仁、染色质。

58、核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但不是半透膜。

59、染色质——DNA+蛋白质。

60、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和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功能。

61、核孔——核质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孔道。

62、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63、细胞核在生命活动中起着决定作用。

64、原核细胞主要特点是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

65、其细胞壁不含纤维素,而主要是糖类和蛋白质。

66、没有复杂的细胞器,但有分散的核糖体。

67、拟核裸露DNA 。

68、细胞相对较小 。

69、细胞增殖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70、有丝分裂。

71、细胞周期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72、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是有周期性的,也就有细胞周期。

73、动物与植物有丝分裂区别:前期、末期不同种类的细胞,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不同。

74、分裂间期最大特点:完成DNA分子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意义: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75、细胞分化仅有细胞的增殖,而没有细胞分化,生物体不能进行正常的生长发育。

76、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胚胎时期达最大限度。

77、细胞稳定性变异是不可逆转的。

78、细胞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全能性表现最强的细胞是已启动分裂的干细胞。

79、受精卵具有最高全能性。

80、细胞癌变细胞畸形分化。

81、致癌因子:物理、化学、病毒。

82、癌细胞由于原癌基因从抑制变成激活状态,使细胞发生转化而引起的。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变化;细胞膜变化。

83、细胞衰老是细胞生理和生化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反映在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了变化。特征:水分减少,新陈代谢减弱;酶的活性降低;

84、色素积累,阻碍了细胞内物质交流和信息传递;

85、呼吸速度减慢,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86、在新陈代谢基础上,生物体才能表现(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

87、酶酶是活细胞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蛋白质、核酸)特征:高效性、专一性。

88、需要的适宜条件:适宜温度和PH 。

89、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形成途径:动物——呼吸作用 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

90、形成方式:ADP+PiATP在细胞内含量很少,但转化十分迅速,总是处于动态平衡。

91、光合作用意义:除了将太阳能转化成化学能,并贮存在光合作用制造的糖类等有机物中,以及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外,还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蓝藻在地球上出现以后,地球大气中才逐渐含有氧。

92、水分代谢渗透作用必备条件:

具有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

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蒸腾作用是水分吸收和矿质元素运输的动力。

矿质代谢矿质元素以离子形式被根尖吸收。

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是相对独立的过程。矿质元素的利用形式:N、P、Mg 、Ca、Fe 。

93、营养物质代谢三大营养物质的基本来源是食物 。

糖类:食物中的糖类绝大部分是淀粉。

脂类:食物中的脂类绝大部分是脂肪。

蛋白质:合成;氨基转换;脱氨基 。

关注:血糖调节、肥胖问题、饮食搭配。

只有合理选择和搭配食物,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才能维持健康,保证人体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甘油&脂肪酸大部分再度合成为脂肪。

94、动物性食物所含氨基酸种类比植物性食物齐全。

95、三大营养物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他们之间可以转化,但是有条件,而且转化程度有明显差异。

97、内环境与稳态内环境相关系统:循环、呼吸、消化、泌尿。 包括: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

98、内环境理化性质包括:温度、PH、渗透压等 。

稳态: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

相对稳定状态。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稳态意义:机体新陈代谢是由细胞内很多复杂的酶促反应组成的,而酶促反应的进行需要温和的外界条件,必须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酶促反应才能正常进行。

99、呼吸作用分类: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有氧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

生物体生命活动都需要呼吸作用供能意义:呼吸作用能为生物体生命活动供能;呼吸过程能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100、新陈代谢类型异化作用自养型:光能自养、化能自养、异养型、需氧型、厌氧型 。

101、动物生命活动调节基本形式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

102、植物向性运动是植物受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引起定向运动。

103、植物的向性运动是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其他激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

104、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是受单一激素调节,而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生长素是最早发现的一种植物激素。

105、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这与生长素浓度和植物器官种类等有关。

生长素的运输是从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

应用:促扦插枝条生根;促果实发育;防落花果。

106、动物——体液体液调节:某些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107、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

108、反馈调节:协同作用、拮抗作用。通过反馈调节作用,血液中的激素经常维持在正常的相对稳定的水平。下丘脑是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109、激素调节是通过改变细胞代谢而发挥作用。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血糖调节。

110、动物——神经生命活动调节主要是由神经调节来完成。

111、神经调节基本方式——反射。

112、反射活动结构基础——反射弧。

113、兴奋传导形式——神经冲动。

114、兴奋传导:神经纤维上传导;细胞间传递 神经调节以反射方式实现;体液调节是激素随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来调节。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分泌的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

115、反射活动——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

116、条件反射大大地提高了动物适应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

117、神经中枢功能——分析和综合 。

118、神经纤维上传导——电位变化、双向 细胞间传递——突触、单向 。

119、动物——行为动物行为是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器官共同调节作用下形成的。行为受激素、神经调节控制。

120、先天性行为:趋性、本能、非条件反射 后天性行为:印随、模仿、条件反射 动物建立后天性行为主要方式:条件反射 动物后天性行为最高级形式:判断、推理 。

121、高等动物的复杂行为主要通过学习形成。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处主导地位。 性激素与性行为之间有直接联系。

122、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能促进性腺发育和性激素分泌,进而影响动物性行为。 大多数本能行为比反射行为复杂。(迁徙、织网、哺乳) 生活体验和学习对行为的形成起决定作用。 判断、推理是通过学习获得。 学习主要是与大脑皮层有关。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生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

123、有性生殖使产生的后代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单子叶:玉米、小麦、水稻 双子叶:豆类(花生、大豆)、黄瓜、荠菜 。

124、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具有遗传和变异作用。

125、个体发育从受精卵开始发育到性成熟个体的过程。植物个体发育花芽形成标志生殖生长的开始。受精卵经过短暂休眠;受精极核不经休眠。胚柄产生激素类物质,促进胚体发育。

126、动物个体发育胚胎发育、胚后发育,含色素的动物极总是朝上,保证胚胎发育所需的温度条件。

127、生物的个体发育是系统发育短暂而迅速的重演。爬行类、鸟类、哺乳类的胚胎发育早期具有羊膜结构,保证了胚胎发育所需的水环境,具有防震和保护作用,增强了对陆地环境的适应能力。

128、遗传物质基础DNA的探索:转化因子的发现→转化因子是DNA→DNA是遗传物质→DNA是主要遗传物质 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复制方式——半保留复制。基因的本质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129、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影响脱氧核苷酸是构成DNA的基本单位。 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 DNA分子结构:DNA双螺旋结构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

130、碱基不同排列构成了DNA的多样性,也说明了生物体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的原因。 DNA双螺旋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复制能够精确、准确地进行,保持了遗传的连续性。

131、生物变异不可遗传:不引起体内遗传物质变化 可遗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

132、多倍体产生原因,是体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完成了复制,但受外界影响,使纺锤体形成受破坏,从而染色体加倍。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133、通过有性生殖过程实现的基因重组,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134、多倍体育种营养物质增加,但发育延迟、结实少。单倍体育种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一个稳定的纯系品种,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优生措施禁止近亲结婚;遗传咨询;适龄生育;产前诊断。

135、进化基本单位---——种群 。

136、进化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137、突变和基因重组只是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生物进化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 不同种群之间一旦产生生殖隔离,就不会有基因交流。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138、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方向;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必要条件。

139、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 光:光对植物的生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作用。 光对动物的影响很明显。(繁殖活动) ;温度:温度对生物分布、生长、发育的影响 水:决定陆地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生物因素种内关系:种内互助、种内斗争 ;种间关系: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 。

140、种群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数量变化:“J”曲线、“S”曲线。

141、研究数量变化意义:在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害虫防治方面。影响种群变化因素:气候、食物、被捕食、传染病。

142、人类活动对自然界中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143、生物群落垂直结构、水平结构 。

144、生态系统结构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成分间联系——食物链、食物网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是流经该系统的总能量。 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沿着食物链、网进行的。据此实现对能量的多极利用,从而大大提高能量利用效率。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生态系统稳定性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 一个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存在相反的关系。生态系统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越低,抵抗力稳定性越低。

知识点总结最全 第3篇

一、生字:弄清读音与字形

读音细分类

平舌音:蓑suō 醉zuì

翘舌音:棹zhào毡zhān蚱zhà澄chénɡ汁zhī遮zhē锄chú傻shǎ痴chī

前鼻音:毡zhān啃kěn患huàn

后鼻音:嗡wēnɡ樱yīnɡ蚌bànɡ澄chénɡ窘jiǒnɡ妨fánɡ

零声母:媪ǎo袄ǎo

整体认读:樱yīnɡ痴chī

字形要记牢

澄:右上部的顺是横撇、点、再写两撇,捺;

卸:9画,第7笔是“提”;

傻:右上部分里面是“×”不是“夕”。

多音要字分清

jué咀嚼──jiáo嚼烂 xìnɡ高兴──xīnɡ兴奋 bànɡ蚌壳──bènɡ蚌埠

jì系鞋带──jì关系 bāo剥莲蓬──bō剥削 huǎnɡ明晃晃──huànɡ晃动

yuè清平乐──lè快乐 zuān钻研──zuàn钻石 wú亡赖──wǎnɡ死亡

pū铺路──pù当铺 chénɡ澄清──dènɡ澄沙

形近字看仔细

蓑(蓑衣)──衰(衰老)遮(遮挡)──蔗(甘蔗)醉(醉汉)──醒(觉醒)

媚(妩媚)──眉(眉毛)锄(锄头)──助(帮助)毡(毡帽)──沾(沾染)

卸(装卸)──御(抵御)嚼(咀嚼)──爵(爵位)妨(妨碍)──访(访问)

漠(沙漠)──寞(寂寞)袄(夹袄)──妖(妖娆)袍(长袍)──泡(灯泡)

祸(祸害)──锅(铁锅)淘(淘气)──陶(陶器)绞(绞杀)──狡(狡猾)

愧(愧疚)──槐(槐树)瓢(瓢虫)──飘(飘动)篷(帐篷)──蓬(莲蓬)

二、词语:注意读写与运用

词语要理解

天赋:自然具备,生来就有。

进化: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演变。

眉目:事情的头绪。

困窘:形容为难;感到难办。课文指我面对老师的误解和同学的嘲笑,不知道怎么办好。

情不自禁:感情激动,控制不住自己。禁:控制。

一本正经:形容态度庄重严肃,郑重其事。有时含讽刺意味。

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心意,想怎样就怎样。

绞尽脑汁:形容费尽心思。

词语要会用

绞尽脑汁──这道数学题太难了,我绞尽脑汁都没有做出来。

随心所欲──任何人都不能随心所欲地做事,在班规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情不自禁──看着中国队夺得了冠军,我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一本正经──期中成绩公布后,我问朋友:“你的成绩如何?”他一本正经地说:“对不起!无可奉告!”这家伙,居然还吊我胃口!

词语巧辨析

近义词是朋友

侵犯──侵害 情趣──情调 清脆──悦耳 重临──重来

想念──惦念 寂寞──孤寂 存心──故意 喧闹──喧哗

闪烁──闪耀 驱逐──驱除 商量──商讨 汲取──吸取

天赋──天性 轻盈──轻巧 惩罚──处罚 迷恋──痴迷

绞尽脑汁──费尽心机 随心所欲──为所欲为 一动不动──纹丝不动

反义词是对手

侵犯──保卫 幼稚──老练 清脆──沙哑 明亮──黑暗

整齐──杂乱 轻松──沉重 漂亮──丑陋 承认──否认

独立──依赖 澄澈──浑浊 淘气──老实 轻盈──笨拙

随心所欲──任人摆布 一本正经──油嘴滑舌 情不自禁──无动于衷

三、句段:品味含义与特点

佳句品其味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品读: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一个“弄”字,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宽阔无边的草场为牧童的出场提供了场景,悠扬悦耳的笛声,烘托出牧童劳作后轻松闲适的心境。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2)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品读: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品读:重劳力在溪东的豆地里锄草,半大的孩子在编织鸡笼,最小的孩子在溪边趴着剥莲蓬玩耍。诗人着力于“小儿”的描绘,“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最喜”表达了他对小儿的喜爱之情,这喜爱之情缘于小儿的可掬憨态:在溪头趴着,悠闲地剥着莲蓬,何等的调皮,何等的自在啊!

(4)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品读:暑去寒来,骆驼队来了又走了,走了又来了,童年也在这岁月的流逝中远去了。童年的幼稚不再,童年的故事不再。这句话清晰地传达出作者对童年的眷恋,我们仿佛能听见她轻轻的叹息,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叹。

(5)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品读:作者童年那段日子显然永远留在她的记忆中,让她怀念不已,让她回味不已。在回忆中,发现童年的一切,并没有走远,骆驼队仿佛就在眼前,驼铃声仿佛也响在耳边,童年的一切,又在心头出现。

修辞一点通

(1)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品读:看得多细呀,看它们的脸,看它们的牙,看它们的态度;看得多入神啊,看着看着,自己的牙齿都动起来。这个排比句写出了孩子的真实想法,活现出了孩子好奇的表情,天真的神态。

(2)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品读:这句话巧用了双关手法,一方面它讲出了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真实情况,阿基米德、哥白尼等都有过这样的遭遇;另一方面是“我”用幽默与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此事的看法——谁让我有这样重大的发现呢?被轰出教室也就不足为奇了。作者把自己跟世界上有重大发明与发现的人相提并论,这真是能安慰自己的理由。这也可以看做是作者对童年发现一事的评说,话语里包含着愤慨之意。

(3)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品读:拟人、排比句把孩子心中事物的形象活现出来了,倭瓜、黄瓜、玉米、蝴蝶都是有灵性的,都是做得了自己的主的,是自由快乐的,不受约束的,由着自己的性子生长的。这样的感受,当然与作者的自由快乐是分不开的,用自由而富有灵性的心感知到的事物,才会如此无拘无束!

(4)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品读:这句话采用拟人、比喻手法,突出了溪水的平静、清澈。

句子加工厂

(1)我们的童年难道不是一首充满幸福和欢乐的歌吗?

改成陈述句: 我们的童年是一首充满幸福和欢乐的歌。

(2)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改成“被”字句: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被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

(3)老师对同学们说:“梦里飞行,说明你们是在长身体呀。”

改成转述句:老师对同学们说,梦里飞行,说明同学们是在长身体。

(4)同学们听说我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还不笑塌房顶!

改成肯定句:同学们听说我三年前就发现了进化论,一定会笑塌房顶!

(5)我的幼稚心灵中却充满了和大人不同的想法。

句子瘦身:心灵中充满了想法。

(6)童年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红花绿草是她的衣裙,彩蝶小鸟是她的伙伴。

句子仿写:

童年是一首动人的小曲,喜怒哀乐是她的旋律,欢声笑语是她的音符。

童年是一个缤纷的梦境,蓝天大海是她的背景,未来希望是她的足迹。

四、积累:丰富词汇与句段

人生名言记心间

_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_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

_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

_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偶成》

_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_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_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_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_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冯梦龙

_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李白

_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背诵《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片段

《牧童》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前一句意思: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牧童悠扬的笛声。全诗意思: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牧童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地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后一句意思: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全诗意思:两个儿童坐在一只如扁舟般的小船上,奇怪的是他们在船上却不用篙和棹。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怪生:怪不得 (“怪生”除了有“怪不得”的意思,还包含着诗人了解原因后的恍然,也包含着理解了两个童子撑伞行为而由此产生的好笑有趣的心理。“怪生”一词看似平常,作者体味到的趣和童子行为的趣就在其中了。)

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妙想,童言无忌。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意思:大儿子,在小溪东岸的豆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最逗人喜爱是调皮可爱的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这首词反映了朴素、温暖而有风趣的农村生活。

《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扬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知识点总结最全 第4篇

一、直线与方程

(1)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x轴正向与直线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直线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度。因此,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α<180°

(2)直线的斜率

①定义:倾斜角不是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正切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直线的斜率常用k表示。即。斜率反映直线与轴的倾斜程度。

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注意下面四点:(1)当时,公式右边无意义,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倾斜角为90°;

(2)k与P1、P2的顺序无关;(3)以后求斜率可不通过倾斜角而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直接求得;

(4)求直线的倾斜角可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先求斜率得到。

(3)直线方程

①点斜式:直线斜率k,且过点

注意:当直线的斜率为0°时,k=0,直线的方程是y=y1。

当直线的斜率为90°时,直线的斜率不存在,它的方程不能用点斜式表示.但因l上每一点的横坐标都等于x1,所以它的方程是x=x1。

②斜截式:,直线斜率为k,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为b

③两点式:()直线两点,

④截矩式:

其中直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即与轴、轴的截距分别为。

⑤一般式:(A,B不全为0)

注意:各式的适用范围特殊的方程如:

平行于x轴的直线:(b为常数);平行于y轴的直线:(a为常数);

(5)直线系方程:即具有某一共同性质的直线

(一)平行直线系

平行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

(二)垂直直线系

垂直于已知直线(是不全为0的常数)的直线系:(C为常数)

(三)过定点的直线系

(ⅰ)斜率为k的直线系:,直线过定点;

(ⅱ)过两条直线,的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

(为参数),其中直线不在直线系中。

(6)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当,时,;

注意:利用斜率判断直线的平行与垂直时,要注意斜率的存在与否。

(7)两条直线的交点

相交

交点坐标即方程组的一组解。

方程组无解;方程组有无数解与重合

(8)两点间距离公式:设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点,

(9)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一点到直线的距离

(10)两平行直线距离公式

在任一直线上任取一点,再转化为点到直线的距离进行求解。

二、圆的方程

1、圆的定义:平面内到一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叫圆,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圆的半径。

2、圆的方程

(1)标准方程,圆心,半径为r;

(2)一般方程

当时,方程表示圆,此时圆心为,半径为

当时,表示一个点;当时,方程不表示任何图形。

(3)求圆方程的方法:

一般都采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后求。确定一个圆需要三个独立条件,若利用圆的.标准方程,

需求出a,b,r;若利用一般方程,需要求出D,E,F;

另外要注意多利用圆的几何性质:如弦的中垂线必经过原点,以此来确定圆心的位置。

3、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相离,相切,相交三种情况:

(1)设直线,圆,圆心到l的距离为,则有;;

(2)过圆外一点的切线:①k不存在,验证是否成立②k存在,设点斜式方程,用圆心到该直线距离=半径,求解k,得到方程

(3)过圆上一点的切线方程:圆(x-a)2+(y-b)2=r2,圆上一点为(x0,y0),则过此点的切线方程为(x0-a)(x-a)+(y0-b)(y-b)=r2

4、圆与圆的位置关系: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设圆,

两圆的位置关系常通过两圆半径的和(差),与圆心距(d)之间的大小比较来确定。

当时两圆外离,此时有公切线四条;

当时两圆外切,连心线过切点,有外公切线两条,内公切线一条;

当时两圆相交,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有两条外公切线;

当时,两圆内切,连心线经过切点,只有一条公切线;

当时,两圆内含;当时,为同心圆。

注意:已知圆上两点,圆心必在中垂线上;已知两圆相切,两圆心与切点共线

圆的辅助线一般为连圆心与切线或者连圆心与弦中点

三、立体几何初步

1、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

(1)棱柱:

几何特征:两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与底面全等的多边形。

(2)棱锥

几何特征:侧面、对角面都是三角形;平行于底面的截面与底面相似,其相似比等于顶点到截面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3)棱台: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相似的平行多边形②侧面是梯形③侧棱交于原棱锥的顶点

(4)圆柱:定义: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其余三边旋转所成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全等的圆;②母线与轴平行;③轴与底面圆的半径垂直;④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

(5)圆锥:定义: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

几何特征:①底面是一个圆;②母线交于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

(6)圆台:定义:以直角梯形的垂直与底边的腰为旋转轴,旋转一周所成

几何特征:①上下底面是两个圆;②侧面母线交于原圆锥的顶点;③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7)球体:定义:以半圆的直径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半圆面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

几何特征:①球的截面是圆;②球面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2、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

定义三视图:正视图(光线从几何体的前面向后面正投影);侧视图(从左向右)、

俯视图(从上向下)

注:正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长度;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侧视图反映了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3、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斜二测画法

斜二测画法特点:①原来与x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x平行且长度不变;

②原来与y轴平行的线段仍然与y平行,长度为原来的一半。

4、柱体、锥体、台体的表面积与体积

(1)几何体的表面积为几何体各个面的面积的和。

(2)特殊几何体表面积公式(c为底面周长,h为高,为斜高,l为母线)

(3)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公式

(4)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V=;S=

4、空间点、直线、平面的位置关系

公理1:如果一条直线的两点在一个平面内,那么这条直线是所有的点都在这个平面内。

应用:判断直线是否在平面内

用符号语言表示公理1:

公理2:如果两个不重合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符号:平面α和β相交,交线是a,记作α∩β=a。

符号语言:

公理2的作用:

①它是判定两个平面相交的方法。

②它说明两个平面的交线与两个平面公共点之间的关系:交线公共点。

③它可以判断点在直线上,即证若干个点共线的重要依据。

公理3:经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推论:一直线和直线外一点确定一平面;两相交直线确定一平面;两平行直线确定一平面。

公理3及其推论作用:

①它是空间内确定平面的依据

②它是证明平面重合的依据

公理4: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空间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①异面直线定义: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

②异面直线性质:既不平行,又不相交。

③异面直线判定:过平面外一点与平面内一点的直线与平面内不过该店的直线是异面直线

④异面直线所成角:作平行,令两线相交,所得锐角或直角,即所成角。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0°,90°],若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我们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

求异面直线所成角步骤:

A、利用定义构造角,可固定一条,平移另一条,或两条同时平移到某个特殊的位置,顶点选在特殊的位置上。

B、证明作出的角即为所求角

C、利用三角形来求角

(7)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角相等或互补。

(8)空间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直线在平面内——有无数个公共点.

三种位置关系的符号表示:aαa∩α=Aa‖α

(9)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平行——没有公共点;α‖β

相交——有一条公共直线。α∩β=b

5、空间中的平行问题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线线平行线面平行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和这个平面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线面平行线线平行

(2)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1)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线面平行→面面平行),

(2)如果在两个平面内,各有两组相交直线对应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线线平行→面面平行),

(3)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1)如果两个平面平行,那么某一个平面内的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面面平行→线面平行)

(2)如果两个平行平面都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面面平行→线线平行)

7、空间中的垂直问题

(1)线线、面面、线面垂直的定义

①两条异面直线的垂直:如果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是直角,就说这两条异面直线互相垂直。

②线面垂直: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垂直,就说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③平面和平面垂直:如果两个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是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就说这两个平面垂直。

(2)垂直关系的判定和性质定理

①线面垂直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判定定理: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这个平面。

性质定理:如果两条直线同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

判定定理: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他们的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9、空间角问题

(1)直线与直线所成的角

①两平行直线所成的角:规定为。

②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两条直线相交其中不大于直角的角,叫这两条直线所成的角。

③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过空间任意一点O,分别作与两条异面直线a,b平行的直线,形成两条相交直线,这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不大于直角的角叫做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①平面的平行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规定为。

②平面的垂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规定为。

③平面的斜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

求斜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思路类似于求异面直线所成角:“一作,二证,三计算”。

在“作角”时依定义关键作射影,由射影定义知关键在于斜线上一点到面的垂线,

在解题时,注意挖掘题设中两个主要信息:

(1)斜线上一点到面的垂线;

(2)过斜线上的一点或过斜线的平面与已知面垂直,由面面垂直性质易得垂线。

(3)二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

①二面角的定义:从一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这条直线叫做二面角的棱,这两个半平面叫做二面角的面。

②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顶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二面角的平面角。

③直二面角:平面角是直角的二面角叫直二面角。

两相交平面如果所组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么这两个平面垂直;反过来,如果两个平面垂直,那么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

④求二面角的方法

定义法:在棱上选择有关点,过这个点分别在两个面内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得到平面角

垂面法:已知二面角内一点到两个面的垂线时,过两垂线作平面与两个面的交线所成的角为二面角的平面角

知识点总结最全 第5篇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

水和无机盐:水可以运输能量,无机盐包括钙,磷,铁,碘,锌。

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唾液腺有导管,它所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

消化系统:消化道:一条很长的管道。消化腺分为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内壁的小腺体,如肠腺。

营养物质的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呼吸系统: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呼吸道的作用: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页,右肺有三叶。在你不知不觉中,你的肺在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一个人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

血液的组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运输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红细胞:血细胞中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运载氧气。

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吞噬细菌。

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可以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叫做体循环。

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于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血型。

肾: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膀胱:暂时储存原尿。

视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到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象。视网膜上有对光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神经系统是由脑、骨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神经元: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内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

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人体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突起可分轴突和树突。

大脑:人的大脑最发达。大脑半球的表层叫做大脑皮层,由灰质构成。

脑小脑:小脑的作用在于调节全身肌肉的活动,用以维持的身体的平衡。

脑干:有生命中枢之称。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弧是参与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在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所经过的传导途径。

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近视戴凹透镜;物象落在视网膜后方远视戴凸透镜。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不足呆小症。

激素的调节作用:胰岛素:我国在1965年用人工方法合成,世界第一次。

生长激素:不足侏儒症;过多巨人症。

人体的血液循环: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组成。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双循环体循环中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正常人的脉搏与心率基本一致。约为75次/分,正常变动范围每分钟60~100次。

血管和心脏: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心脏是推动血液流动的泵。

动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管壁厚、弹性大。

血管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手臂的青筋是静脉。

毛细血管: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适当参加体育锻炼能促使心肌发达,增强心脏功能。饮酒对心脏和血管有害。

血浆: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主要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数量最多,无细胞核,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血液血细胞白细胞:数量少,有细胞核,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量最少,无核,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人类的血型包括A型、B型、O型、AB型四种,在输血时一般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若血型不同,输血后红细胞会凝结,阻碍血液循环。

在紧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只有糖类、蛋白质、脂肪能为人类进行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含糖较多的是谷类、豆类;含蛋白质较多的是瘦肉、鱼、蛋等;含脂肪多的是猪肉、蛋黄等;齿龈经常出血的缺维生素C。佝偻病缺钙,贫血症缺铁。

【知识点总结最全(推荐5篇)】相关文章:

1.知识点总结最全(推荐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