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活动方案(精选8篇)

时间:2023-03-09 10:44:12 范文大全

作为教师,经常要进行教案的编制工作,因为教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总体计划和实施方案。下面是范文狗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地理活动方案,多篇合集,全方面满足您的需求,希望能帮到您!

地理活动方案 第1篇

一、活动目的

1.发展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能力,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掌握;

2.帮助学生更好认识环境,培养他们关爱地球家园、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

3.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间凝聚力,增强教师的向心力,进一步融洽师生感情。

二、活动安排

1.第一学期: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选拔地理小组成员,择机成立活动小组;配合课本进程进行自然地理观测活动。

2.第二学期:有步骤的开展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小论文的写作。

三、具体项目

1.自然地理常规观测:测量地理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观测星空、月相、特殊天象等;

2.配合教材进度,进行专题研究:如研究城市规划、国际热点问题、环保专题等;

3.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演讲、指导;

4.与其他学校兄弟组织交流、合作。

四、指导老师

全体地理老师为活动指导老师,主负责人苏秀萍老师。

地理活动方案 第2篇

一、活动背景:

这一活动是初二地理新课结束时的活动内容,通过以往的实践经验可知: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又因初二地理会考在即,通过这一活动可以掀起学习地理的热潮。

二、活动目标:

1.在赛前准备的过程中,学生为了有更多的知识储备,积极认真复习课本,因此,可以促进学生对《七年级下册》基础知识的掌握。

2.学生为了拓展知识面,积极搜集、查阅资料,提高了学生搜集、提炼资料的能力。

3.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大家为了团队的荣誉而努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4.通过此活动,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自信、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活动对象:

初二级部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

3月16日下午第8节课

五、中国地理知识竞赛试题

六、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学生颇有收获,不仅是知识方面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对地理学习的热爱和对团队合作重要性的感受。有一位学生是这样写体会的:一场本该文质彬彬的学科知识竞赛变得“硝烟弥漫”,而每一个选手似乎都不怕牺牲,争先恐后地抢答冲锋……那一刻,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集体荣誉的力量,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中国地理知识的魅力无边……那一刻,我的感觉有些虚幻,我感觉自己也成了一名选手,惊喜、失落、兴奋、投入、思考、抢答……一切,乐在其中,寓学于乐。另外对学生传统学习观念的改变意义深远,有学生这样写到:这次比赛也为我们的地理学习敲响了警钟,学习知识必须灵活,必须会变通,死记硬背课本上的知识是行不通的。

此次活动也是古寨中学地理课外实践活动小组系列“生活中的地理”特色课外实践活动之一,既巩固了学生的课本知识,又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为学生走近生活搭建了广阔平台。通过参与活动,学生们获得了更多课本以外的鲜活知识和生活体验。这些宝贵的经历必定会令学生终身受益!

地理活动方案 第3篇

一、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

3、懂得多渠道收集课外资料。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

准备时间较长,暂定九月,汇报时间另订。

三、活动方式:

根据课室座位安排情况,以小组为单位,每两排组成一组,共分为四大组。以“野外考察员的困难”为主要内容,展开几个阶段的小组间的地理知识竞赛。

四、参与人员:

全体同学

五、活动流程:

活动刚开始,教师以一名“地理野外考察员”的身份登场,讲述他一天所遇到的困难。

困难一:迷失了方向

1、活动准备

在活动前的地理课,向学生提出“当你迷失野外,你该如何来辨别方向”这一问题,让学生课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或向有经验的长辈请教等各类方式收集有关方法,并以作业形式上交。

2、活动过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全组成员上交一份解决方法,教师当场逐一宣读,答对1个得1分,答错不得分。

3、活动小结

教师讲解野外辨别方向常用的几种方法。

附:

1)平时参考地图和指南针,同时积极观察周围的地形以及身边的植物来判断正确位置。

2)利用太阳

①冬季日出位置是东偏南,日落位置是西偏南;夏季日出位置是东偏北,日落位置是西偏北;春分、秋分前后,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②只要有太阳,就可以使用手表来辨别方向。按24小时制读出当时的时刻,将小时数除以二,将得到一个小时数。把手表水平放在手上或者地上,让手表的这

个时刻对准太阳所在的方位,这时手表表面12点所指的方向是北方,6点所指的方向是南方。

③立竿见影,在地上垂直树立一根杆子,上午影子指向西北,下午影子指向东北,影子最短时是正中午,这时影子指向正北方。

3)利用星星

以北极星为目标。首先找勺状的北斗七星,以勺丙上的两颗星的间隔延长5倍,就能再此直线上找到北极星,北极星所在的方向就是正北方。

4)利用地物判断方位。

①独立的大树通常南面枝叶茂盛,树皮光滑,北面树枝稀疏树皮粗糙。其南面,通常青草茂密,北面叫潮湿,长有青苔。

②建筑物和土堆等,北面积雪多融化慢,而土坑等凹陷地方则相反。

③中国北方较大的庙宇,宝塔的正门和农村独立的房屋的门窗多向南开放。④森林中空地的北部边缘青草较茂密。树桩断面的年轮,一般南面间隔大,北面间隔小。

⑤在中国北方草原,沙漠地区西北风较多,在草丛附近常形成许多雪龙,沙龙,其头部大,尾部小,头部所指的方向是西北。

⑥草原上蒙古包的门多向南开放。

困难二:天气骤变,如何判断天气情况

1、活动准备

课前已学习大气章节,要求学生积极收集关于气候气象谚语的资料以及其判断的原因,越多越好,比赛时所在小组进行筛选统计。

2、活动过程

教师讲述自己遇到了天气骤变,为了确定能否继续进行野外考察,所以将遇到的情况向学生描述并讲述自己所认为的判断原因。而描述主要以谚语形式进行,其中有正确的和错误的。小组间进行抢答判断教师讲错的地方以及为什么不能这么判断天气的原因,答对得3分,答得不全得2分,答错或将正确的判断为错误扣1分。

七、活动小结

教师针对大家出现的问题,进行引导和教学。结合课本部分知识点,在讲述的同时,巩固课本知识。教会学生判断和讲解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由于最后一个环节的'问题教师并没有要求学生课前一定要准备,所以预计会出现小组间答案悬殊,对错较为明显的情况。主要目的就是在于希望提高学生对于地理课堂的关注。而对于学生所选位置,教师的讲解也将使学生更加认识到地理在我们身边,生活处处有地理。

八、奖励

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以及优胜奖。颁发奖状。一等奖的小组将获得丰厚奖品。

地理活动方案 第4篇

一、活动背景:

二、活动目标:

1.在赛前准备的过程中,学生为了有更多的知识储备,积极认真复习课本,因此,可以促进学生对《七年级下册》基础知识的掌握。

2.学生为了拓展知识面,积极搜集、查阅资料,提高了学生搜集、提炼资料的能力。

3.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大家为了团队的荣誉而努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

4.通过此活动,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自信、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活动对象:

初二级部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

3月16日下午第8节课

五、竞赛试题

六、活动反思:

地理活动方案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养成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习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知识面,促进地理学科和其它学科知识间的相互渗透与联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活动目标:

1.发展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能力,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掌握;

2.帮助学生更好认识环境,培养他们关爱地球家园、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3.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间凝聚力,增强教师的向心力,进一步融洽师生感情。

三、参加对象:

七、八年级学生

四、活动措施:

1、制作:制作地理模型,绘制地图,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制作地球仪、等高线模型,生态环境模型等。

2、编写调查报告:即针对某一典型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通过收集图片、文字、数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形成报告。如环境保护、节约用水等方面。

3、学写小论文:开设上网查阅、沙尘监测、实验室及野外考察活动等实践学习活动,学习撰写小论文,利用学校的网站发表小论文,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地理事物、乐于收集地理资料的良好习惯,扩大知识面。

4、创编地理板报、地理手抄报:以环保、地理小常识、地理科普知识为主

五、组织方案:

1、由每班有兴趣爱好的学生自愿报名参加。

2、每班推荐一名组长来负责各成员任务。

六、活动要求:

1、报名参加的同学不能半途而废,每次活动全体成员必须准时到场。

2、根据各组实际情况,各小组长要定好活动计划活动内容,记好活动记录。

3、各小组活动确保五落实:组织落实人员、落实场地、落实时间、落实安全、落实任务。

4、各组计划要切实可行、具体,不能放任自流,小组长必须临场安排指导。

七、活动时间及地点:

正常情况下,每两周举办一次,时间为周四的活动时间,地点按照活动内容而定。如遇特殊情况,提前另行通知。

地理活动方案 第6篇

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学习地理知识不仅能完善我们的知识面,还能更好的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服务。学习对我们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是对我们每个初中生的基本目标,是初中地理新课程的目标。胸怀祖国,眼望世界是对我们初中学习地理的一个目标。我们不仅要很好的学习书上应该学习的知识,还应更好的学习与了解地理课外有用的知识。为此我校特举行本次地理课堂内外知识竞赛,普及地理知识,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具体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学习有用知识,丰富精彩生活

二、活动目的:

1.宣传地理相关知识,激起同学们的地理意识;

2.普及地理知识,增加同学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活动时间:20xx年12月18日第三节课

四、活动地点:阶梯教室与多媒体教室

五、活动对象:水口中学初一年级

六、活动安排:

〈一〉准备工作:政史地组老师在各个班级学生中宣传,动员学生参加这次比赛。

〈二〉活动流程:

1.各班报名参赛,不限人数;

2.开始考试,具体安排如下:老师准备试卷,每个学生自备笔,时间安排在45分钟。考试结束后,由老师阅卷之后,领导作总结,公布比赛结果,由老师给选手颁发荣誉证书及奖品;

七、活动规则:

1.本次活动题目为地理课堂内外的知识。.

2.答题规则:时间:45分钟;字迹工整。

3.活动奖项:在参赛学生中根据成绩的多少并在不同年级内评比,初一年级评选一等奖4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1名。

八、注意事项:本次竞赛本着学习第一,重在参与的`精神;

地理活动方案 第7篇

一、活动目的与宗旨:

为贯彻学习有用的地理的教学理念,促进高中学生提高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兴趣,改进地理学习方法,增强地理学习能力;掀起高中地理学习的高潮,促进学校开展多样化的地理活动,活跃学习气氛,特进行本次学科竞赛。

二、主办方:泸溪一中教研室、高一年级、高二年级

三、承办方:泸溪一中地理教研组

四、活动时间:20xx年11月28日---12月10日

五、活动的具体要求

1.知识竞赛活动高一和高二年级两个分别开展,高一年级进行小论文写作竞赛。

2.竞赛知识范围:

高一年级:地理必修一第45面图2—25和第50面2—32。学生通过看二副图任选一副图写出500字以上的小论文

3、高一每班推选3篇论文参评,由高二老师评定等级。

4、奖项设计高一:一等奖5人。二等奖10人。三等奖15人。

六、比赛具体工作安排

1.拟定活动通知并上送教研室由黄生荣、刘代良

2.赛题的收集采集由曹清、杨霞

3.论文评选高二年级地理备课组

地理活动方案 第8篇

一、活动目的

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懂得多渠道收集课外资料,懂得展示美的事物,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也越来越强,因此计划到库车县气象站参观和学习。

二、活动方式

以班级为单位,根据学生自愿组合的原则,8-10人为一组,组内选择主要负责人。内容有两个,一是地理教具DIY,二是争当天气预报员。每一组只能选做其一。

三、活动内容

1、地理教具DIY

1)目的: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制作关于地理方面的教具,既能感受DIY的乐趣,又可以在制作过程中了解地理知识、原理,在学习中享受乐趣。

学习完“地球上的大气”一章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南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挂图。在制作过程中,使学生充分的理解并掌握南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与高、低压、地转偏向力的关系,效果应该不错。

2)工具:剪刀、铅笔、钢笔、彩色笔、颜料、硬性纸张等。学生可以自由创意,自由选取工具进行创作,版面美观、立意新颖的队伍取胜。

3)要求:围绕南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为主题,设计相关的挂图。自由创作。

4)奖励: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其余为优胜奖。颁发奖状。一等奖的作品将挂在教室展览。

2、争当天气预报员

1)目的: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联系实际巩固学到的气象气候方面的基础知识,又可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同时,也培养锻炼了学生的气象观察能力。

2)形式:参赛的小组称呼为气象观测小组,根据当地气候气象谚语:让小组成员观察预报当地的气候、天气,如气候预报,“雷打清明后,洼地能种豆”。“春雨渐暖,秋雨渐寒”。气象预报:“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要来到”等等,

3)要求:各小组积极搜集气候气象谚语的资料,越多越好。资料统一交给组长进行参赛。(参赛前资料要注意保密哦)以搜集的资料丰富度,参赛者对谚语的解释清晰度为主要评判标准,最重要的还是看谁说的谚语最多者取胜。

4)奖励

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其余为优胜奖。颁发奖状。

四、活动时间

(待定)

【地理活动方案(精选8篇)】相关文章:

1.地理活动方案(精选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