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防疫总结(汇编15篇)

时间:2023-04-11 09:44:13 范文大全

时光飞逝,转眼过去了一段时间,回首过去的工作经历,想必你也有不少感慨,不如就在这里坐下来,把工作总结写出来!你对工作总结有没有什么了解?下面是范文狗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动物防疫总结,多篇合集,全方面满足您的需求,希望能帮到您!

动物防疫总结 第1篇

为有效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确保我县今年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及食品安全方面的事件,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以“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方针为核心,以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为主线全面开展春季防疫工作。现将防疫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措施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防疫工作开展前,县政府和农牧局召开了春季工作防疫会议,从各个方面详细安排了动物防疫工作。并层层签订防疫责任书,逐级落实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确保了全县的免疫质量和密度。

(二)分片负责,责任到人。针对防疫期间个别乡镇站的免疫抗体监测结果较差的结果,在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追加和细化干部职工工作完成情况考核办法;同时抽调6名业务骨干在各乡镇蹲点,协助各乡镇站督促指导春防和二维码标识的佩戴工作。

(三)抓好物质储备,保障春防工作有序实施。为使我县春季动物防疫的顺利,组织储备了口蹄疫双价苗102.5万毫升,炭疽苗30万毫升,出败苗101万毫升,羊四联苗100万头份,羊痘苗90万头份,猪口蹄疫疫苗0.5万毫升等。为保证疫苗质量,杜绝浪费,严格规范储藏,对暂不使用的疫苗由县站统一贮存保管。

(四)开展培训工作,全面提高群众防疫意识。为进一步提高动物防疫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于4月6日-12日,举办了为期7天的全县动物防疫员技能培训班,主要围绕我县家畜传染病、常见病等的预防和防治进行了理论培训,县、乡两级专业技术人员和基层民间防疫员等共计121人参加了培训。

(五)强化各项制度,做好组织保障。严格防疫期间的各项工作制度,要求全县干部除特殊情况外,任何人不得随意请假,擅自离岗,无条件服从单位统一安排,并对基层乡站实行考勤通报制,使全县兽医技术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防疫工作中,认真扎实的完成防疫工作,有效保障了防疫期间的工作秩序和工作效率。春防期间共动员业务人员61人,民间防疫员69人,车辆26台,为圆满完成此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六)上下紧密配合,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为保障市场流通领域的安全运行和人体健康。联合有关部门加大市场监管整治力度,严格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消毒和查证验物。

(七)强化监督,规范指导。为确保春防工作落到实处,县动物疫控中心对全县五乡两镇的防疫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及时掌握防疫进度,了解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意见建议。

二、工作完成情况

(一)动物疫病预防免疫情况如下:

1.家禽免疫:免疫家禽2638羽。其中禽流感1319羽;新城疫免疫1319羽。

2.牲畜免疫:累计免疫牲畜口蹄疫67.48万头。其中羊W苗免疫57万只;牛W苗免疫10.36万头; 猪W苗0.12万头;免疫密度为100%。牛出败疫苗9.2万头;注射羊痘疫苗66.27万只;注射牛A型口蹄疫疫苗1542头;注射无毒炭疽疫苗17.29万头;注射羊四联疫苗59.88万只;注射猪三联疫苗0.12万头。

3、耳标补戴和录入:新增牲畜补戴耳标及二次免疫录入二维码标识共314206枚,其中牛59724枚,羊254120枚,猪362枚。

(二)内外寄生虫驱虫及防疫消毒:驱虫515086头只,圈舍消毒46300平方米。

(三)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根据禽流感防控工作安排,从三月份开始各乡镇兽医站每周2次对东大滩水库、青海湖周边水域、金沙湾、沙岛等候鸟栖息地进行巡查,同时县站也组织人员进行不定期督查。截至目前共督查4次,巡回检查12次,出动车辆29辆(次)出动人员48人(次)。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东大滩水库死亡黄鸭4只,经初步诊断为正常死亡,为防止污染,县站人员对死鸭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并要求乡镇站继续加大巡查力度,确保我县今年不发生禽流感疫情。

(四)疫病监测情况:为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严防疫情的发生,按照年初安排对规模饲养场、散养户的家畜进行监测,各种疫病监测工作现正在进行当中。

(五)免疫信息报送情况:集中免疫期间,我站进一步完善动物免疫信息周报制度,明确专人负责免疫信息的收集统计工作,并于每周三上报州牧科所。

(六)疫情上报情况:每月按时上报疫情报告,为准确掌握全县的疫情动态提供了体系保障。

(七)检疫监督情况:

1、屠宰检疫各类动物392头(只),运输检疫羊1607只,市场检验肉类31.37吨,检疫率及持证率均达100%。

2、认真组织开展仔猪、雏鸡引进专项整治行动,严厉地打击擅自从省外调入和无证经营畜禽行为。到目前为止出动检查37次;参加人员97人次;检查

运载生猪车辆14辆,检查生猪167头;检查运载家禽车辆5辆,检查家禽80羽;接到社会举报4次,处理4次;堵回运载无检疫证明的生猪车辆3起,生猪24头。

(八)兽药市场检查情况:根据省农牧厅《关于加大兽药市场整治力度进一步规范兽药经营使用行为的通知》(青农医[2010]20号)精神,会同州动物卫生监督所的人员在全县范围内就公布的假劣兽药名单及产品展开了全面的清查,共出动行政执法人员6人次,检查兽药经营门市部4家,动物门诊4个,小型养殖场1个,收缴销毁假劣兽药30余盒药物价值计484元。

三、存在的问题

1、春季家畜体质瘦弱,加之今年干旱导致弱畜因体质尚未恢复,群众对疫苗反应得顾虑较大,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牲畜决定注苗时间适当延缓,以免挫伤群众防疫积极性,影响了春防进度。

2、由于耳标掉标现象严重,有些牧民群众只愿意给牲畜注射疫苗,而不愿意给牲畜佩戴二维码标识,致使我县的动物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滞缓。

3、虽然应激死亡为少数牲畜,但由于其补偿经费数额有限,造成牧户对防疫工作有一定的抵触情绪,给防疫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4、防疫经费紧缺,影响防疫质量。

5、个别乡站业务人员少,导致防疫进度缓慢。

动物防疫总结 第2篇

为切实做好春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近日,____镇立足实际,本着早部署、快行动、严处理的原则,扎实开展春季动物疫病防控行动

针对当前非洲猪瘟防控暨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和打击私屠滥宰专项整治推进工作,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部署专题会议,下发春防工作文件,动防站、食药监、公安、城管、各村分管农业负责人、养殖大户、屠夫以及楚江畜牧科技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并签订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责任状。同时,通过召开会议宣传,QQ、微信推送信息等方式,大力宣传春防行动的意义和相关防疫知识,使广大群众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动物疫病春防行动中来。

__镇位于__西北部,离县城仅10余公里,交通便利,地理条件优越,物产丰富,有大型的苗木基地、渔场等,更有年出栏20XX头牲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近10家,还有一个B类生猪定点屠宰场。其地理位置重要性不言而喻,更给非洲猪瘟防控、动物防疫、打击私屠滥宰等工作带来不小挑战,但在党委、政府的统筹安排下,__镇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实行日报告制度,“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生猪定点屠宰场严格按照相关政策和要求逐步完善各种制度和报表工作;动物防疫更是有动防站和专门的防疫公司“__楚江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村级派专人带队,防疫采取“统一调配、整村推进”的模式。

楚江畜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任泽玖表示,春季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能够确保畜牧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为振兴乡村战略奠定坚实基础,为农户增收创造有利条件。

动物防疫总结 第3篇

根据上级精神,我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宣传发动到位、免疫密度到位。历经近2个月的集中强制免疫,圆满完成了我镇春季动物防疫工作。

一、春季防疫情况

春季动物防疫集中行动时间从4月初开始,到五月底结束。以口蹄疫、高致病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为防治工作重点,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依靠群众防治的方针,通过春季集中防疫行动,狠抓强制免疫,全镇春季口蹄疫强制免疫:猪2549头,密度100%,挂标率100%;耕牛190头,密度100%,挂标率100%。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12980羽,密度100%。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达到100%。检疫监督到位、应急处置到位。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春防工作的严峻性、紧迫性和重要性。及时下发了XX镇镇《关于做好春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强制免疫工作的紧急通知》(号),成立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领导组,召开了专题会议,对春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同时对规模养禽场进行了摸底登记工作,建立了规模养禽场

防控高致病禽流感工作政企、技企联系制度,对养殖大户由镇副科以上领导干部联系帮扶;镇技术干部定期深入规模养殖场进行强制免疫督查和技术指导。

2、明确目标,集中免疫。

通过召开村级防疫员会议,各村集中防疫力量进行防疫。按照“五个100%”的目标及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要求开展集中免疫。

3、规范操作,确保质量。

一是镇兽医站专人负责疫苗、耳标的发放、管理工作。二是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在防疫时规范操作,特别做到了一户一针头,注射深度到位,注射剂量充足,没有打“飞针”现象,保证了免疫质量。三是规范化处理免疫反应。在集中免疫期限期内,因个体差异,因免疫注射而造成的畜禽反应,都及时报告兽医站和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办公室,并组织了防疫员积极抢治。

三、下步工作打算

继续按照上级要求,切实增强对畜禽防疫工作的社会性、科学性、强制性、统一性的认识,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1、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坚持正面宣传、科学宣传和依法宣传的原则,发放科技明白纸,举办养殖户培训班,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等形式,广泛宣传科学预防知识,提高群众科学防治意识。

2、进一步加大防疫员的培训力度。

基层防疫员存在业务素质、责任意识不强现象,要多形式、多渠道进行培训,提高业务素质,落实责任制。

动物防疫总结 第4篇

一、__年春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

1、做好宣传,成立组织,召开会议

__镇主要领导在镇点名会上做了详细安排部署,要求各村做好宣传,做好协作。__镇成立了两个组织,一是“__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指挥部”,二是,“__镇__年春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督查领导小组”。__镇动物防疫办公室迅速召开会议,明确了工作目标,压实了工作责任。

2、制定行动计划及实施方案

__镇动物防疫办公室,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制定了“__镇__年春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行动计划的通知”,“__镇__年春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实施方案的通知”。

3、落实了规模养殖场政企、技企联系制度

__镇共有规模养殖场十个,都做了政企、技企联系制度,并且,都做了政企、技企联系制度挂牌。

4、实行包干责任制,坚持值班制度

__镇动物防疫办公室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每名村级防疫员,承包两个行政村,两个人为一组,分组进行。每周一上报上一周的免疫数量,以便上报,在此期间,两人为一组,坚持值班。

5、督查领导小组落实了督查通报

督查领导小组于__年5月22日,对全镇15村进行督查,并以文件形式进行通报。

6、认真做好疫苗管理制度及空瓶回收制度

__镇动物防疫办公室抽一名村级动物防疫员专门管理疫苗储存、发放、记录及空瓶回收。

7、组织村级动物防疫员完善免疫台账质料

通过__镇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共同努力,全镇生猪存栏31867头,口蹄疫免疫了31230头,免疫率98%,牛羊存栏24485头,牛羊口蹄疫免疫了23996头,免疫率98%,羊存栏23495只,小反刍兽疫免疫了223025只,免疫率98%,禽存栏万羽,禽流感免疫了万羽,免疫率98%。

二、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1、坚持排查及日报告制度;村级动物防疫员按照防疫辖区,对辖区内的生猪养殖场(户)进行日排查,一日两报制度,对出栏、补栏、死亡进行详细排查,存栏500头以上的有4户,存栏50-500头的有 31户,存栏50头以下的有 79 户;并且做好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宣传,__镇非洲猪瘟防控办公室,始终坚持按时一日三报制度,并且采用的是电子扫描上报,六月来,没有假期和星期天,没有迟报和漏报现象,不论忙闲一直坚持。

2、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非洲猪瘟防控办公室设在__镇动物防疫办公室,带班人员是党政班子成员,值班人员是村级动物防疫员,两人排一组,按周排班,轮流值班,始终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

3、坚持对生猪运输车辆检查;公路检查站设在__与__交界处455省道东王营村,组成人员由政府、公安、工商、卫生、畜牧、城管各部门人员组成,检查站依然坚持24小时值班检查制度。

三、动物检疫工作

动物出栏必须检疫,这是国家规定的,主要检测重大动物疫病和寄生虫以及违禁药品添加,__镇__年上半年,共检疫生猪8600头,到场检疫66次。

四、能够认真做好各种报表工作

1、能够认真做好畜牧生产月报表和规模养殖场季度报表工作

畜牧生产月报表和规模养殖场季度报表,根据村级动物防疫员摸排统计辖区内的存栏数、出栏数、能繁母畜数等数据,全镇汇总上农业农村局,始终报着数据准,数据实,易早不易迟,尽量按时间节点上报。

2、能够认真做好肉牛监测、生猪规模场监测月报表

肉牛监测、生猪规模场监测月报表,是国家级统计报表,是监测一个村的生产情况和一个规模养殖场的生产情况,它包括从出生到出栏,从购进到出栏,饲草饲料用量,增重情况,所用费用,收益情况等,都得详细记录,不然就要出现逻辑性错误。

3、能够认真做好老兽医工龄补助核减表

一月一次的老兽医工龄补助核减表,都能认真排查上报表工作。

五、能够认真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能繁母羊合作养殖、能繁母羊自养、能繁母猪自养、能繁母牛自养脱贫项目进行巡查,对四家养羊企业,进行月巡查,季预警,发现问题,立即整改,对能繁母羊自养、能繁母猪自养进行全面核查,对缺只现象,督促栏。

六、能够认真做好动物疫情监测工作

利用村级动物防疫员和社会兽医对疫情动态进行监测,一旦出现重大动物疫病疑似病例应立即逐级上报,不能越级上报,也不能隐瞒不报。

七、能够认真做好畜禽规模养场监管工作

畜禽规模养场监管是对肉、蛋、奶这些食品安全,从原头抓起。在生产全过程的监管,它包括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和兽药来源,

有无违禁药品添加,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情况等一系列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按要求每月进行两到三次监管。

八、能够认真做好畜禽规模养殖场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监督管理工作

对全镇六家养猪企业的病死畜无害化处理进行全程监督管理工作,并且留有照片全程录像,进行上报。全年共有6期,无害处理328头。

动物防疫总结 第5篇

根据县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安排,我镇及时召开会议,下发文件,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统筹兼顾狂犬病、鸡__疫、猪流行性腹泻、流行性乙型脑炎、猪链球菌病、奶牛布病结核病等动物疫病防控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为期20天的春防集中行动。按照国家强制免疫计划要求,我镇累计免疫生猪24110头、牛4900头、羊300头、鸡183600羽、鸭6000羽,免疫率达到100%。免疫档案、耳标佩戴率达到100%,病死畜禽无害的处理率100%,切实提高综合防控水平确保全年防控目标实现,加大消毒灭源力度,严防病后扩散,督促指导畜禽饲养场屠宰加工、流通和交易消毒灭源工作。全镇对畜禽栏舍消毒面积103300平方米,镇加强对春防集中防疫行动的组织领导,认真落实人员,给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站工作经费2万元,用于工作经费万,应急处置储备万,监测经费万,防疫物资购买万,其它万元。确保春防集中行动顺利推进,做到了应免尽免,不漏村、不漏户、不漏畜禽、不漏针,免疫抗体合格率保持在80%以上。

动物防疫总结 第6篇

__年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农牧业局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重大动物疫情稳定这一中心任务,全面开展了畜禽免疫、动物疫情监测、流行病学调查、畜间布病溯源灭等项工作,重点加大对H7N9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小反刍兽疫疫情防控工作、完成了自治区兽疫工作实际量化考核验收和国家对马传贫验收、监测和档案整理工作。通过县、乡、村三级兽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圆满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实现了全年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零疫情,布病高发态势得到初步遏制,并出现可喜下降趋势,并成功阻止了小反刍兽疫疫情的传入和蔓延,实现了“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不发生公共卫生安全事件”的工作目标,有效保障了畜牧业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

一、主要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全县共完成家畜免疫万头只口次,家禽免疫万羽次。其中:牲畜口蹄疫免疫万头只次(猪口蹄疫万头,牛O型口蹄疫万头次,牛三价万头次,(秋防所有牛用牛三价苗)羊口蹄疫万只次);小反刍兽疫万只,猪蓝耳病免疫万口次,猪瘟免疫万口次。

炭疽免疫万头只口;禽流感免疫万羽次,鸡新城疫免疫万羽次。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密度达到100%。同时根据我县实际情况开展了多发病防治工作,共免疫仔猪副伤寒万头,狂犬万条,羊痘万只,羊三联万只。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坚持预防为主,全面开展畜禽免疫工作

强制免疫是当前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有效措施,也是春秋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核心工作,是避免和减少疫情发生的关键。面临国内外动物疫情的严峻形势,我们本着“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治、果断处理”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把畜禽免疫做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点,对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实行强制免疫,对新城疫、炭疽、羊痘、羊三联等其它动物疫病实行常规计划免疫。规模养殖场实行程序免疫,散养畜禽采取春秋集中免疫和常年补免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健全了周补免制度。按照《年兴安盟动物疫病免疫计划》(兴农牧字发[]74号)的要求,在春季2月17日开始适时组织开展春季集中免疫,在免疫过程中严格免疫程序,做到“五个统一、六个不漏”,对漏针和新补栏的畜禽及时进行了补免,尤其加强了规模养殖户(场)和养殖小区免疫监督管理,确保在免疫过程中不漏掉一个应免畜禽,做到真苗、真打、真有效。由于实行了高密度免疫,确保强制免疫畜禽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其中重大动物疫病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了100%的国家要求。同时在春季集中免疫后及时进行了免疫效果监测,对群体抗体合格率达不到70%的或接近临界值的地区要求进行再次集中补免,确保群体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做到应免尽免,不留死角。

(二)加强疫情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为及时掌握动物疫病免疫状况、流行规律和疫情动态,增强动物疫情预警预报能力,科学判断动物疫病发生风险和流行趋势,按照《年兴安盟动物疫病监测计划》要求,本着“常规监测与应急监测相结合、定点监测与全面监测相结合、抗体监测与病原监测相结合”的原则,切实加强了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布病、羊痘、炭疽等主要动物疫病监测力度。实行重大动物疫病全年监测,确保监测工作的常态化。扩大监测范围,要求各乡镇每个月及时报送血清,在春季集中免疫后及时开展集中监测。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活畜禽交易市场、肉鸡养殖小区、奶牛养殖小区、老疫区等重点场所和区域的监测工作,尤其是加强了人畜共患病的监测力度,通过监测提高了疫情预警的准确性、时效性,有效地防止我县境内疫情发生和境外疫情传入。强化落实村级防疫员疫情观察报告制度,加强举报疫情核查,及时排查疫情隐患,查找防控工作漏洞,制定科学应对措施。今年兽医实验室共检测羊布病血清11080份,血清学检测鸡血清700份、猪血清320份、奶牛血清320份、羊血清800份。经检测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新城疫、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抗体合格率监测结果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标准。

(三)认真组织开展畜间流调工作

根据自治区和兴安盟《年高致病性禽流感和口蹄疫等主要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的.要求,县乡两级业务部门结合本地的实际,积极开展畜间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重点开展了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蓝耳病、布病、结核病、炭疽、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病学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科学制定适合我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为切实做好畜间布病溯源灭点工作,今年进一步加大了畜间布病流行病学调查力度,我中心积极与卫生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根据20__年8月份至年6月人间布病网报信息,从人间病例和畜间流产两方向入手,及时对各乡镇畜间布病流行情况进行调查,经调查确定待定疫点190个,疫点涉及乡镇(场)10个、村78个、羊万只。

(四)切实强化应急管理工作

进一步强化应急防控工作机制,规范工作程序。一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对各乡镇村级防疫员开展了畜禽免疫、疫苗运输和贮存、自身防护、应急处臵等方面的培训,极大地提高了村级防疫员应急处臵能力;二是加强应急值班值宿,尤其是节假日和重大活动期间分别制定了重大动物疫情专项应急预案,严格执行24小时专人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做到责任明确、人员到位、联络畅通,确保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迅速报告,有效反应,及时应对,采取措施,有效地防止疫情扩散、蔓延,迅速扑灭疫情。三是积极增强应急物质储备能力。按照应急预案要求,我中心购进储备各类疫苗57万毫升(头份),其中小反刍疫苗20万毫升、禽流感疫苗2万毫升、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2万毫升、牲畜口蹄疫疫苗5万毫升、猪三联疫苗2万毫升、羊痘2万毫升、鸡新城疫疫苗2万毫升、布病10万毫升、小反刍疫苗47万毫升、其它疫苗12万毫升,消毒药品吨,购入一次性采血器、水鞋、急救箱、保温箱、防护服、护目镜、胶皮手套等重大动物疫情应急物资,确保在突发疫情时能及时有效应对。

(五)全力抓好消毒灭源工作

消毒灭源是根除重大动物疫病疫源的有效措施,按照《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及防治技术规范要求,结合我县疫病流行规律实际情况,年初我们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消毒灭源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强制消毒制度。我们充分利用春季集中免疫及高温季节的有利时机,积极开展了消毒灭源工作。

动物防疫总结 第7篇

根据上级精神,我镇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宣传发动到位、组织培训到位、大户监管到位、免疫密度到位。历经近1个半月的集中强制免疫,圆满完成了我镇春季动物防疫工作。

一、春季防疫情况

春季动物防疫集中行动时间从3月28日开始,到5月5日结束。以口蹄疫、猪瘟、高致病猪蓝耳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犬狂犬病等重大动物疫病为防治工作重点,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依靠群众防治的方针,通过春季集中防疫行动,狠抓强制免疫,全镇春季口蹄疫强制免疫:猪9527头,密度100%,挂标率100%;耕牛114头,密度100%,挂标率100%。猪蓝耳病9527头、猪瘟9527头、致病性禽流感免疫224023羽、密度100%。_疫22万多羽,狂犬病免疫504头,密度达85%以上.及时处理免疫副反应8起,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达到100%。检疫监督到位、应急处置到位。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镇党委、政府充分认识春防工作的严峻性、紧迫性和重要性。于3月27日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并下发了(_合囗镇春季动物防疫工作方案),成立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领导组,对春防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同时对规模养殖场进行了摸底登记工作,建立了规模养殖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联系制度,对养殖大户由镇副科以上领导干部联系帮扶;镇技术干部定期深入规模养殖场进行强制免疫督查和技术指导。在春防过程中,镇政府牵头组织了专项督查工作并监督通报了督查整改情况。

(二)明确目标,集中免疫。

通过召开村级防疫员会议,各村集中防疫力量进行防疫。按照“五个100%”和五同步的目标要求及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的要求开展集中免疫。

(三)规范操作,确保质量。

一是镇动物防疫站专人负责疫苗、耳标的发放、管理工作。二是以下兵团作战方式动物防疫人员在防疫时规范操作,特别做到了一户一针头,注射深度到位,注射剂量充足,没有打“飞针”现象,保证了免疫质量。三是规范化处理免疫反应。在集中免疫期限期内,因个体差异,因免疫注射而造成的畜禽反应,都及时报告动物防疫站和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办公室,并组织了防疫员积极抢治。

三、下步工作打算

继续按照上级要求,确实增强对畜禽防疫工作的社会性、科学性、强制性、统一性、长期性的认识,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常年补防机制。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坚持正面宣传、科学宣传和依法宣传的原则,发放科技明白纸,举办养殖户培训班,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等形式,广泛宣传科学预防知识,提高群众科学防治意识。

(二)进一步加大防疫员的培训力度。

基层防疫员存在业务素质、责任意识不强现象,要多形式、多渠道进行培训,提高业务素质,落实责任制。

动物防疫总结 第8篇

为有效防止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确保我县今年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及食品安全方面的事件,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以“加强领导、密切配合、依靠科学、依法防治、群防群控、果断处置”的防控方针为核心,以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和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为主线全面开展春季防疫工作。现将防疫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措施

(一)精心组织,加强领导。防疫工作开展前,县政府和农牧局召开了春季工作防疫会议,从各个方面详细安排了动物防疫工作。并层层签订防疫责任书,逐级落实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确保了全县的免疫质量和密度。

(二)分片负责,责任到人。针对防疫期间个别乡镇站的免疫抗体监测结果较差的结果,在认真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追加和细化干部职工工作完成情况考核办法;同时抽调6名业务骨干在各乡镇蹲点,协助各乡镇站督促指导春防和二维码标识的佩戴工作。

(三)抓好物质储备,保障春防工作有序实施。为使我县春季动物防疫的顺利,组织储备了口蹄疫双价苗万毫升,炭疽苗30万毫升,出败苗101万毫升,羊四联苗100万头份,羊痘苗90万头份,猪口蹄疫疫苗万毫升等。为保证疫苗质量,杜绝浪费,严格规范储藏,对暂不使用的疫苗由县站统一贮存保管。

(四)开展培训工作,全面提高群众防疫意识。为进一步提高动物防疫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于4月6日-12日,举办了为期7天的全县动物防疫员技能培训班,主要围绕我县家畜传染病、常见病等的预防和防治进行了理论培训,县、乡两级专业技术人员和基层民间防疫员等共计121人参加了培训。

(五)强化各项制度,做好组织保障。严格防疫期间的各项工作制度,要求全县干部除特殊情况外,任何人不得随意请假,擅自离岗,无条件服从单位统一安排,并对基层乡站实行考勤通报制,使全县兽医技术人员全身心地投入到防疫工作中,认真扎实的完成防疫工作,有效保障了防疫期间的工作秩序和工作效率。春防期间共动员业务人员61人,民间防疫员69人,车辆26台,为圆满完成此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六)上下紧密配合,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为保障市场流通领域的安全运行和人体健康。联合有关部门加大市场监管整治力度,严格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疫消毒和查证验物。

(七)强化监督,规范指导。为确保春防工作落到实处,县动物疫控中心对全县五乡两镇的防疫工作进行了全面督查,及时掌握防疫进度,了解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反馈意见建议。

二、工作完成情况

(一)动物疫病预防免疫情况如下:

家禽免疫:免疫家禽2638羽。其中禽流感1319羽;新城疫免疫1319羽。

牲畜免疫:累计免疫牲畜口蹄疫万头。其中羊W苗免疫57万只;牛W苗免疫万头; 猪W苗万头;免疫密度为100%。牛出败疫苗万头;注射羊痘疫苗万只;注射牛A型口蹄疫疫苗1542头;注射无毒炭疽疫苗万头;注射羊四联疫苗万只;注射猪三联疫苗万头。

3、耳标补戴和录入:新增牲畜补戴耳标及二次免疫录入二维码标识共314206枚,其中牛59724枚,羊254120枚,猪362枚。

(二)内外寄生虫驱虫及防疫消毒:驱虫515086头只,圈舍消毒46300平方米。

(三)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控:根据禽流感防控工作安排,从三月份开始各乡镇兽医站每周2次对东大滩水库、青海湖周边水域、金沙湾、沙岛等候鸟栖息地进行巡查,同时县站也组织人员进行不定期督查。截至目前共督查4次,巡回检查12次,出动车辆29辆(次)出动人员48人(次)。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东大滩水库死亡黄鸭4只,经初步诊断为正常死亡,为防止污染,县站人员对死鸭进行了无害化处理,并要求乡镇站继续加大巡查力度,确保我县今年不发生禽流感疫情。

(四)疫病监测情况:为及时掌握疫情动态,严防疫情的发生,按照年初安排对规模饲养场、散养户的家畜进行监测,各种疫病监测工作现正在进行当中。

(五)免疫信息报送情况:集中免疫期间,我站进一步完善动物免疫信息周报制度,明确专人负责免疫信息的收集统计工作,并于每周三上报州牧科所。

(六)疫情上报情况:每月按时上报疫情报告,为准确掌握全县的疫情动态提供了体系保障。

(七)检疫监督情况:

1、屠宰检疫各类动物392头(只),运输检疫羊1607只,市场检验肉类吨,检疫率及持证率均达100%。

2、认真组织开展仔猪、雏鸡引进专项整治行动,严厉地打击擅自从省外调入和无证经营畜禽行为。到目前为止出动检查37次;参加人员97人次;检查

运载生猪车辆14辆,检查生猪167头;检查运载家禽车辆5辆,检查家禽80羽;接到社会举报4次,处理4次;堵回运载无检疫证明的生猪车辆3起,生猪24头。

(八)兽药市场检查情况:根据省农牧厅《关于加大兽药市场整治力度进一步规范兽药经营使用行为的通知》(青农医[20xx]20号)精神,会同州动物卫生监督所的人员在全县范围内就公布的假劣兽药名单及产品展开了全面的清查,共出动行政执法人员6人次,检查兽药经营门市部4家,动物门诊4个,小型养殖场1个,收缴销毁假劣兽药30余盒药物价值计484元。

三、存在的问题

1、春季家畜体质瘦弱,加之今年干旱导致弱畜因体质尚未恢复,群众对疫苗反应得顾虑较大,根据实际情况对部分牲畜决定注苗时间适当延缓,以免挫伤群众防疫积极性,影响了春防进度。

2、由于耳标掉标现象严重,有些牧民群众只愿意给牲畜注射疫苗,而不愿意给牲畜佩戴二维码标识,致使我县的动物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滞缓。

3、虽然应激死亡为少数牲畜,但由于其补偿经费数额有限,造成牧户对防疫工作有一定的抵触情绪,给防疫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

4、防疫经费紧缺,影响防疫质量。

5、个别乡站业务人员少,导致防疫进度缓慢。

动物防疫总结 第9篇

20xx年我地区的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集中防控工作,塔尔气镇给予高度重视,认真贯彻上级文件精神,根据防控工作的严峻形势以及我地区的实际情况,我镇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了地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从部署到组织,从组织到落实,全面有序地开展了我地区的.防控工作,现将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防控措施,确保防控工作全面有序开展。

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我镇加强了对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应急预案,及时调整了办事处动物疫病防控领导小组成员,组织召开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落实了各项责任制,建立了主管领导亲自抓,畜牧站专业技术人员、村级防疫员分片负责具体抓的工作制度,同时要求各相关部门、居委会各负其责、积极配合畜牧综合站全力做好秋季动物疫病集中防控工作。工作中做到了片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层层落实责任制,确保防控工作全面有序进行。

二、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群防群控的氛围

为全面做好我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高广大群众对动物疫病危害性的认识及对防控工作的支持,我镇利用有线电视台图文频道滚动播放动物疫病防控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及防控工作通知等,在辖区主要街道张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公示,增强透明度,加大社会监督。同时要求各防疫员在深入养殖户家中具体开展工作时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并发放宣传单,提高广大群众对疫病的认识及防控的重要意义,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形成良好的群防群控氛围。

三、严抓工作落实,确保防疫密度和质量

防疫员严格按照地区会议要求开展了工作,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操作,做到了真苗真打真有效,严禁打“飞针”,对免疫抗体抽样检测不合格的,要严肃追究片区责任人的责任,确保防疫质量达标,免疫密度达100%。秋季,集中免疫A型口蹄疫、亚I双价口蹄疫、布鲁氏菌病牛各3094头,羊各2396只,猪口蹄疫、猪瘟、猪三针各330口,高致病性禽流感及新城疫禽各169羽。

四、充分发挥防疫网络作用,建立预警机制

我地区在各规模养殖点及各家庭农牧场设立了疫情监测点,并在出入辖区的林业堵卡站协调林业做好了出入辖区牲畜的检查,同时加强了对市场等流通五一节的检查监控工作,地、林、铁各部门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办事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办公室24小时有专人值班,并要求各相关部门领导保持通讯畅通,形成了一张纵横交错、不留空档和死角的防疫网络,做到了有情况以早、快、严、小控制疫情,确保了疫情防控工作万无一失。

五、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为切实做好地区的重大动物疫情防控工作,不打无准备之战,我地区做好了应急物质的储备,制定了应急预案,做好了应急准备工作。

六、树立长期作战思想,坚持不懈做好防控工作

对于地区重大动物疫情的防控,要坚持春秋集中免疫与月补针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克服麻痹思想,树立长期作战思想,同时,要严把牲畜调运关,严格按照《塔尔气镇20xx年流调方案》,对新购入的畜禽加强补免补注工作,对调出的畜禽加强产地免疫,坚持不懈地做好地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确保全年不发生任何疫情。

七、加强动物免疫档案管理

规范动物免疫台账及免疫档案的填写,有计划地对免疫动物进行免疫效果抗体检测和动物流行病学的调查,科学指导防疫工作。

总之,20xx年我镇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尽管存在着一些困难,但在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下,在广大养殖户的配合下,在防疫员的认真工作下,在各相关部门与人员的密切配合下,我站切实做好了我地区的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确保了地区畜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保障我地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充分发挥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动物防疫总结 第10篇

在县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xx乡20xx年度动物防疫工作全面结束了,根据年初的工作计划和业务部门下达的任务指标,对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乡政府成立xx乡动物防疫工作领导小组、xx乡重大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明确了工作职责。

2、乡政府与各村签订了动物防疫责任状,明确了责任人。

3、兽医站与村级防疫员签订了合同书,约束其规范的动物防疫工作操作规程。

二、定期对各村防疫工作进行抽查、检查和督导,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改正。

今年在巡查抽检时,对兴隆山、五三、曙光三个村防疫员进行诫勉谈话。

三、工作完成情况

1、动物防疫:牛口蹄疫三价苗接种xx头次,密度达100%;羊口蹄疫双价苗接种xx只/次,密度达100%;牛羊布病灌服xx头次,免疫率100%;羊炭疽xx只/次,在老疫区做到了应免尽免,羊三联接种xx只,小反刍兽疫接种xx只,免疫率达100%;猪口蹄疫接种xx头,猪蓝耳病,猪瘟完成xx头,密度均达100%;鸡新城疫完成xx羽份,禽流感xx羽份,密度达100%。

2、布病防控人畜共患病新朔源灭点工作

对老疫点进行了全面消毒,按照疫控中心提供的名单,进行流行疫病调查,疑似疫点1个,通过采血化验,对检测出的阳性羊进行了扑杀。

3、档案建设方面,按照工作要求,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收发文存档、动物免疫档案的填报与汇总。

4、免疫效果检测工作,及时报送血清、粪样等,为实验室化验提供依据。

动物防疫总结 第11篇

我镇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已于10月中旬全面结束,各项防疫工作都已达到了上级要求,圆满地完成了动物防疫任务,现将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县政府统一安排,我镇从9月中旬开始,开展了以禽流感、猪瘟、口蹄疫、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狂犬病为重点的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整个过程分为动员部署、调查摸底、集中免疫和疫情监测四个阶段。到目前为止,全镇共计免疫猪783头,挂标783头;牛182头,挂标182头;羊449只,挂标449只;鸡4375只;犬142只。对羊进行了小反刍兽疫和羊痘的补防,规模养殖户,散养户免疫率达到100%,并确保了防疫质量。

1.加强领导,全面动员。为切实落实好动物防疫工作,镇上成立了由政府镇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包村干部为组员的动物防疫领导小组。各村成立防疫领导小组,兽医站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技术培训及防疫药品的发放。2014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实行包村包组责任制,实行责任追究制,为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动物依法防疫的认识水平,我们采取了在人员集中的场所贴标语、发放传单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宣传《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知识,营造秋季动物防疫浓厚氛围。

2.明确任务,狠抓落实。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根据动物防疫的要求,突出重点,积极制定动物防疫相关措施:一是对重大动物疫病的强制免疫,确保免疫密度达到100%;二是建立健全养殖档案,免疫登记册和动物防疫工作巡回检查制度。我镇认真贯彻动物防疫会议精神,积极组织,集中力量,全面实施秋季动物防疫工作。根据我镇今年的实际情况,我们首先做好调查摸底,对镇内养殖户的家畜(禽)存栏情况进行了解,确保防疫员不跑空路,提高了防疫的效率。同时严格要求防疫员按照免疫方案和程序对家畜(禽)进行免疫,并配带标识。对新补栏的畜禽及时补免,全部实施强制免疫。

3.加强督查,确保成效。为确保动物防疫工作落实到位,镇政府抽调人员对全镇动物防疫工作开展巡回检查,把各项防控工作落到实处,落实到个人。

二、存在问题

1.个别户对动物防疫认识不够,要加大宣传力度。

2.对后补栏的畜禽及时进行补针。

3.个别村的养殖情况调查还存在统计不完整。

今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虽然已经结束,但我们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点,我们将继续认真贯彻有关动物防疫工作的指示精神,学习先进经验,狠抓薄弱环节,力争使我镇动物防疫工作更上一个台阶,为我镇的畜牧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按照《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县城工作目标任务考核管理办法和责任追究办法的通知》精神和创卫目标工作任务,我局结合本单位实际,把创国卫工作和爱国卫生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努力营造人人参与,自觉参与的浓厚氛围,不断深化文明机关创建,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紧密融合,工作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卫生程度和文明程度得到极大提高,使全局干部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推进了各项招商工作展现新面貌,实现新突破。现将本单位创国卫及爱国卫生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健全领导机构,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确立了以局党组书记、局长为组长,纪检组长副副组长,各科室抽调人员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全局创国卫及爱国卫生工作,安排了宣传教育、督导检查等工作。坚持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负责、干部具体实施的原则,明确了工作任务和责任人,健全了组织机构,层层抓好了落实。

二、制定方案,明确责任

按照创国卫及爱国卫生工作的内容和标准,我局在年初制定了《县经济合作局2015年创建工作方案》,并对此项工作进行长期规划,确定了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具体措施,并与年度目标责任同安排、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实现了创建工作工明确,责任到人。实行层层负责制,局长亲自挂帅主抓,班子成员分头抓,将有关工作任务分解到各科室,做到了组织健全、职责明确、考核严明,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完善制度、周密部署

一是坚持创国卫及爱国卫生工作专题研究制度。在每周例会学习学习相关爱国卫生知识的基础上,坚持每月一次专题研究创国卫工作,同时把创国卫工作与日常工作相结合,做到同部署、同检查、通考核,用优美的环境扮亮单位外部形象。二是坚持科室轮流卫生值周制度。按照局制定的《县经济合作局卫生管理制度》,采取单位卫生责任区各科室轮流打扫,划分的卫生责任区全员参与打扫,形成人人动手、个个参与,创造了良好环境靠大家的氛围,卫生责任公平分配,有力地推动了创国卫及爱国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坚持卫生坚持评比制度。由领导小组负责环境卫生检查评比工作,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方式,对打扫卫生不彻底的科室要求返工,并对全体人员提出了全时段保洁要求,发现脏、乱、差现象立即着手清扫,保证办公室外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四是对照创国卫标准,除按时对清洁区进行打扫外,每月对检查评比情况进行汇总,对完成创国卫目标好的科室进行通报表彰,对完成不力的科室给予批评。

四、突出重点,全面开展各项工作

(一)爱国卫生工作

采取灵活多样、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知识,在局机关设立了无烟会议室、无烟办公室,在醒目处张贴有卫生保洁宣传用语和标志,有效地培养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文明卫生习惯。一是完善卫生制度,坚持每日小扫除,每周大扫除,每月检查评比,根据检查情况,进行打分并通报,年终纳入目标考核,有效杜绝了乱堆、乱倒、乱丢现象发生,确保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各项责任落在人头。二是狠抓环境建设,始终把“改善办公环境、提高办公效率、塑好单位形象”摆在首位,全局投入2000余元购买盆栽花卉对办公场所进行绿化,并鼓励干部养花种草,绿化环境,净化空气,使办公环境更加美化、绿化。三是抓“四害”工作,采取“随时发现、随时消灭”的原则,及时灭鼠灭蚊灭蝇。在局办公区内组织了一次灭鼠防病活动,春季购买鼠药,做到单位不漏室,干部不漏户,使鼠密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标准以内,确保了除“四害”工作落实,有效预防了传染病发生。

(二)健康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制作了健康教育宣传栏,并悬挂于楼口醒目位置,使干部职工了解一些健康知识,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并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渠道,以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进行全方位、不间断的宣传,干部们的创卫意识、文明意识、卫生意识明显增强。二是在干部职工中经常性地开展健康保健知识学习,提倡健康生活和健康行为,提倡戒烟少酒,减少疾病发生,保证全局干部职工的身心健康。三是要求各科室安排布置学习内容,并认真组织干部学习健康教育工作相关文件和资料。通过认真学习和了解,全局职工的健康意识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对健康保健知识的知晓率达95%以上,同时普遍掌握了各种疾病的预防和救治方法,了解了常见疾病如中风、高血压、冠心病、肝炎等的一般症状及日常生活中的保健知识,对各种疾病的发生前兆有了深刻认识。学习使广大职工形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行为习惯,全年没有发生一起严重传染性疾病。四是对干部职工进行健康教育培训,减少和控制职业伤害、职业病及相关疾病发生。同时特别加强对女职工的保健教育。五是我局在9月投入6000余元,组织干部进行体检,使干部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并有计划地组织干部参加各类强身健体的文体活动,如跳绳、乒乓球、爬山比赛等,对促进职工的身体健康起到积极作用,同时也丰富了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

(三) 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我局根据县爱卫会病媒生物防制的统一安排,结合单位实际,购买了灭鼠药、灭蝇药、84消毒液、灭螂药等物品,集中物力人力集中杀灭四害。定期检查单位内部卫生环境,彻底清除蚊、蝇孳生场所和卫生死角,清除积水,不乱倒乱丢垃圾。完善防蝇设施,定点、定人、定时对孳生场所进行药物喷洒消灭。经常检查墙角、墙缝的鼠洞,及时堵塞,药物消杀过程中,做到统一投药时间,全方位饱和投药,不漏片,不留死角,并加强办公搂的防鼠、灭鼠设施。此外,对整治结果进行检查,建立检查制度,做好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记录,最大限度控制病媒生物的孳生,为广大职工创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工作环境。全年,我局投入800余元钱,购买了扫把、垃圾铲、84消毒液、杀虫剂、粘鼠板、灭蝇纸等消杀药品、器具,在厕所、楼梯死角等容易滋生病媒的场所进行了5次消杀工作,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 控烟工作

努力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的戒烟意识,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我局在各个办公室粘贴了控烟标识牌,狠抓戒烟宣传,整理汇总了《县经济合作局控烟宣传资料》,普及提高戒烟意识和水平。在戒烟知识宣传方面,主要围绕戒烟方法,吸烟对自己和他人造成的身体危害,进行全面的宣传教育工作。定期的利用散发戒烟倡议书等各种形式,对干部职工开展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干部职工的控烟知识。

一年来,我局在上级的关心和支持下,以创国卫及爱国卫生工作为抓手,工作环境取得了有效改善,办公场所更加干净卫生,干部们工作的热情和劲头更足。但是也还存在着经费不足的问题,影响创国卫工作的全面有序开展,希望上级能在此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将持久做好创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及爱国卫生工作,为我县的创先争优工作做出更大贡献。

乡镇秋冬动物防疫工作总结(二)

根据县委办、政府办工作安排,现将xx县卫生系统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计划上报如下:

一、xx县卫生系统基本情况

我县目前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3所。其中县人民医院1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县妇幼保健站1所,乡镇卫生院7所,村卫生室13所,社区卫生服务站3所,民营医院1所,计划生育指导站2所,个体诊所4所。 现在床位数252张,其中县医院床位数200张(实开放数150张),乡镇卫生院床位数32张(实开放数20张),民营医院床位数20张(实开放数0张)。全县各医疗卫生单位共有干部职工26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39人,占卫生系统总人数的92%;副高级以上职称32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13.4%,中级职称43人,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18%;执业医师67人,占医生总数的63.8%;执业助理医师29人,占医生总数的27.06%;执业护士100 人,占护理人员总数的100%。

二、20xx年xx县卫生系统工作情况

1、扎实开展新农合工作。2015年全县新农合参合人数11260人,参合率99%。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人均855元,其中:中央268元,自治区61元,自治州30元,县级补助381元,个人缴纳115元。农牧民个人缴费仅占全年筹资总额的13%,县财政投入占全年筹资总额的45%。截止9月末,共筹集资金957万元。其中:中央财政到位292万元,自治区财政到位71万元,州财政到位34万元,县财政到位430万元(含透支预算拨付资金300万元),个人缴费(含代缴人员)129万元,利息收入1万元。截止10月,我县共有参合患者16300人次享受医疗费用补偿,补偿总额为662万元,参合群众受益率144.76%。其中:门诊补偿支出(含普通门诊、慢性病门诊、结核病门诊)32万元元,住院补偿支出(含普通住院、住院分娩、特殊重大疾病及其他重大疾病住院补偿)630万元。

2、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所购药品全部通过自治区医药集中采购平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所配备使用的药品,均由自治区确定的4家药品配送企业,从自治区确定的基本药品目录中予以配送,并实行“零差率” 销售,新农合将基本药物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各基层医疗机构的取暖费、人员办公经费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和一般诊疗费后全部由县财政负担。加大基本药物宣传力度,为各乡镇卫生院安装led电子显示屏。积极推行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确保临床合理使用,使基本药物真正成为看病首选药物,逐步改变以药养医、药价虚高等现象,让人民群众切实受益。截止目前共计采购目录内药品70多万元,直接让利各族干部群众达11万元。

3、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一是加快促进我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1月份抽调乡镇卫生院业务人员成立三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xx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截止10月,我县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为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慢性病、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了健康体检,入户随访。建立健康档案28768份,建档率达95%以上,重点人群随访率达100%。二是健全县、乡、村三级疫情报告网络,实行24小时监测和报告制度,传染病月报率达100%。全县按属地化管理1-10月份全县按属地化管理共报告法定管理传染病254例。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类传染病183例;丙类传染病35例,其他传染病36例。每日4次及时审核传染病报告卡,并按要求每年对疫情网络进行系统维护。每月对辖区各级医疗机构进行传染病防控技术指导与督导,杜绝传染病漏报、迟报及瞒报。每月、每季度定期对传染病疫情进行分析及传染病报告质量综合评价。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等重点人群的疫情监测和管理,每学期开学初对辖区所有中小学及托幼机构开展传染病防控技术指导与督导。对辖区中小学及托幼机构发生的传染病疫情进行有效、规范处置并做好消毒处理指导。加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对38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定期随访。扎实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积极开展人间鼠疫防治工作,培训宣传人数80人,发放地方病宣传材料900余张,受教育人数近300余人;入户碘盐随机抽样检测300人份、高危孕妇尿碘监测61人、学生甲状腺b超检查和尿样检测242人;开展犬驱虫督导检查工作,采集900份犬粪包虫病筛查样本,并对508名学生进行了b超检查与抽血检测,筛查200只羊,无疑似阳性样本; 58名学生进行了氟斑牙检测。截止目前可疑肺结核患者门诊登记127人,查痰80例,查出活动性肺结核病人33例,其中新发涂阳4例,新发涂阴29例,完成全年任务的 84.61%。及时追踪网络报告结核病患者,追踪到位率100%。发放结核病防治宣传宣传材料1000余份。三是开展免疫规划专项整治工作,截止7月30日,全县共摸底目标儿童3698人(常住2934、流动833人),自专项整治启动以来截至9月30日累计新入册636人(其中迁出189人)。1-10月全县出生儿童418人、建卡建证418人,建卡率100%。开展了两轮脊灰强化免疫活动,共计服苗4166人次。开展入托入学查验补种工作(3月),补种人数340人,各类疫苗416剂次。全县乙肝疫苗接种率98.4%、卡介苗接种率100%、脊灰疫苗接种率99.36%、百白破疫苗接种率96.52%。白破疫苗接种率85.58%。含麻类疫苗接种率99.43%。a群流脑疫苗接种率98.74%。a+c群流脑疫苗接种率90.16%。甲肝疫苗接种率98.64%。四是按照《xx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规定,为0-6岁儿童及孕产妇免费开展保健服务。开展一般的体格检查及合理营养及心理健康健康指导。截止目前,纳入规范管理的儿童数为7岁以下儿童3016人。孕产妇402人,活产数407人,住院分娩402人,办理出生医学证明104人。五是强化慢性病管理,对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指导。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门诊首诊测血压。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进行随访体格检查及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截止目前,各医疗卫生单位已登记管理高血压患者1045人,登记管理糖尿病患者390人。

4、继续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扎实开展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新生儿疾病筛查、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和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两癌筛查等项目。截止目前为我辖区农村产妇178人发放住院分娩补助,发放金额8.9万元,全县414名待孕及早孕妇女发放叶酸1239瓶,新生儿疾病筛查112人,新生儿听力筛查101人,孕期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281人。对全县娱乐场所艾滋病防治高危人群干预人数达313人;随访管理艾滋病感染者10例,自愿咨询和检测共192人。看守所被监管人员中的高危人群免费检测112人,艾滋病扩大检测工作共检测5000人。

5、卫生监督工作。截至目前,截至目前,全县被监督单位130家,办理卫生许可证29户,公共场所持证率为100%。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平台上报日常性监督次数为281次,公共场所监督覆盖率为100%。出动监督人员230人次,监督车辆52次,下达整改意见书260份。抽检消毒餐饮具4次,检测样品100份,抽检合格率为100%。开展食品安全联合执法检查6次,对生活饮用水抽检3次,检测样品12份,抽检合格率为100%,对全县对31家公共场所进行量化评级,评得a级2家、b级23家,c级6家。查处违法案件9起,取缔黑诊所1个,罚款24100元。其中公共场所4起,处罚金额2900元;医疗卫生5起,处罚21200元,案件查处率及上报率均为100%。建立私立医院、诊所例会制度,召开例会2次。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制作宣传版面2幅,主题横幅1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300余份,现场咨询人次30人次。开展法律、法规培训班3期,培训达423人次。开展饮用水宣传周活动,制作宣传展板1块,发放宣传资料1200余份,现场咨询人次26人次。开展涉水产品净水器专项检查,检查净水器经销店6家,共检查了6种品牌10余种型号的'净水器,未发现媒体曝光的13个不合格产品。

6、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工作。以巩固国家卫生县城为契机,加大爱国卫生工作力度。一是加大卫生基础设施投入,投资近千万元对县城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填埋场进行了升级改造。对县城西环路、文化路、590专线和团结路、胜利路进行改扩建,路两侧安装太阳能路灯,群众出行条件不断改善。加大了新苑市场、楼兰商贸城、楼兰果蔬市场的改造工程。对全县范围内的主次干道的人行道,包括城乡结合部以及10余条背街小巷进行了硬化改造升级。相继完成了道路、广场、小区的绿化建设任务。二是城乡环境卫生工作进一步提高。投入101万元新增果皮箱160个、垃圾箱250个,完成86个垃圾箱的更换,新增垃圾屋3座。全县垃圾容器以及主要街道果皮箱覆盖率均达91%以上,县城主次干道道路路面硬化率达100%,认真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城区乱摆、乱贴等现象得到有效控制。三是加强健康教育工作。投入资金在商业步行街建立健康教育一条街,制作健康教育宣传栏120块。各单位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卫生知识知晓率≥80%。四是开展以“灭鼠”为主的除四害工作。先后共计出动宣传车6次,展出宣传板百余块,发放病媒生物防制宣传资料1000余份、工作手册600余册,现场接受群众咨询1500千余人次,投入资金对全县辖区内鼠、蚊、蝇、蟑等病媒生物进行消杀。五是积极开展卫生先进单位创建活动。截止目前全县已创建自治区级卫生红旗单位 30个、州级46个、县级26个,州级卫生示范小区5个,州级卫生社区6个,获得各级卫生红旗单位称号的单位占全县单位总数的66%以上。六是加大农村改厕力度和农村环境卫生工作。全年深入农村进行环境卫生检查35次,下发通报13期,推动了村容村貌的整洁。加大了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目前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2%以上,累计建计建成无害化卫生厕所680多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65%,无害化极大地改善了广大农牧民的家庭卫生环境。

6、积极稳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今年自治州又将我县确定为2015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县委、政府充分认识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自《xx县办好人民满意医院工作实施方案(试行)》文件下发后,县人民医院于2月28日召开了动员大会,对实施内容进行了责任分解。医务科、护理部已制定详细的学习培训计划,远程会诊中心利用华西医科大学远程教育平台,已制定并下发了学习计划,全院医护人员每天根据自己的专业进行选择性培训,并制定严格的考勤和考核制度,每月进行“三基”考试考核。请医疗专家休息时间到我院查访、坐诊、开展手术、讲课等工作。加快推进远程会诊进程,截止目前,已进行疆内外远程会诊121例,其中疆外18例,疆内103例。按照二甲医院标准,积极购买超声高频外科集成系统、电动手术台、白内障超声乳化仪等医疗设备, 4月28日开通120急救中心,自120急救中心开展工作以来,已出诊146余次,成功抢救患者28人次,完善了运行病历质量监控。开展了新技术新项目工作,截至目前开展了50例腹腔镜手术,胃肠镜检查360人次。建立医疗教学培训基地,提升了住院医师的服务能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10名,派出8人到区外进修学习。邀请解放军91中心医院著名眼科专家开展白内障手术58例;眼部整形手术22例。邀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XX市同济医院妇产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胃肠外科、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胃肠镜室五位专家在我县开展授课、大型义诊活动,共义诊人次235人;无痛胃肠镜检查20人次。积极引导专业医护人员参加职称考评,10名专业医护人员取得了高级职称。认真做好河北邢台、自治区三级医院、91部队医院、巴州人民医院与县人民医院长期对口协作关系,争取到援若和援疆医疗专家20名。逐步实行预约诊疗服务,优化门诊诊疗流程,推行电子病历和电子处方简化信息化建设,简化患者就医手续,缩短群众等候时间。继续做好“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及“药品零差率”销售制度,截止目前,药品销售859万元,共让利群众129万元。不断完善绩效管理方案,聘用医务人员与在岗在编人员实行同工同酬,绩效工资与医德医风、工作数量、质量、劳动纪律等挂钩。

7、完成乡、村二级医疗机构在线管理系统安装并切实发挥作用。为切实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解决我县农牧民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等问题,县政府投资50万元为我县基层医疗机构购买安装医疗机构在线管理系统,目前设备已全部安装到位,his系统运行正常。

8、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体系基础设施条件。总投资189万元建筑面积1308平方米的xx县铁干里克镇卫生院改扩建项目及周转宿舍新建项目,目前已完成主体建设、封顶验收工作,截止目前已付工程款30%,66万元,目前进行室内外装修,预计年内投入使用。疾控中心病毒核酸检测试验室建设项目,总投资30万元,目前完成招投标,合同资料正在准备中,近期可签订。鼠疫监测点建设项目,新建鼠疫监测实验室工作间(666.6平方米),投资100万元,目前已完成招投标、合同签定工作。

三、20xx年重点卫生工作计划

1、开展慢病示范区创建工作。通过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部门行动综合控制慢性病社会和个体风险等手段,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早诊断早治、疾病规范化管理,以减少慢性病负担,总结经验,推广有效管理模式,全面推动我县慢性病防控工作,把我县建成自治区级综合慢病示范区。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加强慢性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规范开展慢性病综合检测、干预和评估,完善慢性病管理体系。探索适合我县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

2、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扩大新农合参合覆盖面,使参合率始终不低于97%,特困人群、残疾人参合率力争保持100%。继续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政府补助水平,推进支付方式改革,进一步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积极探索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门诊费用总额预付制等新的支付方式。完善新农合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经办管理水平。进一步控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保证基金安全。

3、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继续加快县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发挥县医院的龙头作用。购置核磁共振设备(mri)、眼科oct、胃肠镜氩气刀、心电运动平板系列、发电机、体外碎石机等先进医疗设备,新建核磁共振室(mri室)、大型发电机房。建设630平米职工、病员食堂,计划投资126万元,建设一所630平米设备齐全、环境优雅的职工、病员食堂。加强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投入220万元,安装移动医疗、移动护理系统、移动护理信息发布平台、移动护理管理平台、临床路径系统、医学影像系统、三维重建、医生护士数字认证系统、移动门诊输液管理系统、协同办公系统、银医通等十二大系统。真正实现医院信息化管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基础设备采购工作,尽快发挥相应职能。二是加快建设城镇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本公共卫生工作督导,使城镇各族群众都能得到公共卫生的均等化服务。三是做好卫生项目建设工作。新建xx县铁干里克村卫生室、xx县吾塔木乡牧业村卫生室、xx县库尔干村卫生室,继续加快建设xx县疾控中心病毒核酸检测试验室、鼠疫监测点项目,争取年底投入使用。四是认真做好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加大培训进修和人才引进力度,以全科医生培养、乡村医生在岗培训为重点,加强基层卫生人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业务培训,提高队伍整体医疗技术水平。以更优惠的条件招聘部分紧缺的专家型、管理型人才来我县工作,缓解紧缺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的需求。五是强化宣传教育工作,动员社会参与,提高全社会参与意识,多方面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六是大力实施县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继续做好面向农牧区高中起点专科层次医学学历教育毕业人员分配工作,充实乡镇医护人员队伍,满足乡村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七是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工作的宣传教育工作。

4、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一是逐步完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二是继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采取多种形式引进医院急缺人才,合理配置科室人员结构,进一步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同时,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加强院内人员的培养力度,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综合服务水平。三是继续推进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人事分配制度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绩效管理制度又是医院制度管理的重要平台,要加大推进力度。四是继续完善医疗服务价格的监管和控制,杜绝多收费、乱收费、漏收费现象,确实减轻患者的就诊负担,做到明明白白消费、清清楚楚就医。五是继续推进“先住院后结算”服务模式及“药品零差率”惠民政策。六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绩效考核制度。七是建立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县、乡、村三级网络建设,实现信息共享。八是进一步深化中层干部竞聘工作,实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九是实施远程会诊费用由新农合报销80%。

5、全面推进卫生工作全面发展:持续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完善基本药物网上集中采购工作。社区卫生服务站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工作的开展,扎实做好重点人群的服务工作,对重点人群的规范随访管理率力争达100%。着力抓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加强常规疫苗和强化疫苗的接种工作,提高接种率。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艾滋病母婴传播阻断、农村孕产妇叶酸增补预防神经管缺陷、新生儿筛查、“两癌”筛查等项目,确保全县各族妇女儿童健康。继续做好重大疾病防控工作,建立疾病预防控制医师培训、人员准入制度,完善岗位责任制。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管理,切实做好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完善各项应急预案,提高疾病防控和处置能力。持续推行等级卫生监督员管理制度,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水平。加大对“黑诊所”和非法行医打击力度,加大对医疗卫生机构操作规程、合理用药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各项卫生工作顺利开展。

动物防疫总结 第12篇

省市秋季动物防疫工作会议后,我局高度重视,广泛宣传发动,早部署、早安排,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目前全县的防疫工作已经结束,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秋防工作

1、高度重视,早安排、早部署。为了把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我局及时召开了由各乡镇农办主任参加的秋防工作会议,对全县秋防工作进行具体安排部署。印发了《xx县20xx年秋季防疫实施方案》,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秋防工作的开展。通过大家共同努力,今年秋季使用猪口蹄疫疫苗13 万毫升、牛羊口蹄疫疫苗28万毫升、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210万毫升、猪瘟疫苗13万毫升、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13万毫升、免疫证明3.55万张、养殖档案94本、耳标钳子28把,猪耳标5万套、牛1.2万套、羊5万套。共免疫禽421万只、猪6.5万头、牛4.8万头、羊9.2万只。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免疫密度均达100%。

2、落实经费,搞好防疫。为保证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县政府把防疫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共8万元,建立健全疫苗台帐。

二、防疫措施

1、防检结合,促进秋防工作。首先,严把产地检疫关,切实做到临栏检疫,加大免疫标识监督力度,对无免疫证明、无免疫标识的动物不得出具产地检疫证明;其次,严把屠宰检疫关,对进入屠宰场的动物严格查验产地检疫证明,没有产地检疫证明的不准进场,对屠宰的动物实施同步检疫,做到随宰随检,有宰必检,确保动物产品质量;再次,严把流通环节监督关,加强动物、动物产品交易市场、超市冷库的监督检查,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确保人民群众食肉安全。

2、消毒灭源工作。为了更好的防疫灭病,结合秋防工作在全县开展了消毒灭源工作。目前全县消毒40万平方米,使用生石灰2吨、火碱500公斤,其他消毒药品1.5吨。

3、采取包片制度。我局把全县的乡镇按照方位进行划分,每片一个领导负责,每片的每个村都有相应的工作人员包村,把责任落实到人。

动物防疫总结 第13篇

依据20xx年国家、省、州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精神,依照xx省动物疫病预防节制中心《关于下达xx省20xx年度动物疫情测报站(边陲动物疫情监测站)监测任务的看护》(云疫控〔20xx〕3号)、《xx动物疫病预防节制中心关于印发20xx年xx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查询访问计划的看护》(德动防[20xx]2号)等文件要求,在xx市市委、市当局的正确领导下,在xx农业局(畜牧兽医局)的关切、支持下,我市结合实际订定了《xx市20xx年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实施》,认真依照“防风险、保平安、匆匆成长”和“两个确保”的总体目标,坚持“当局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和“属地治理”原则,狠抓落实各项防控步伐,通过全体动物防疫人员的配合尽力,顺利完成了全年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现将全年如下。

一、 增强组织领导,落实动物防疫责任

今年我市市当局先后于20xx年1月26日和8月8日召开全市的春、秋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市分管农业的副市长、市农业局领导和相关股室站所、乡镇(农场)分管农业领导及兽医人员、全市村子级动物防疫员等180多人参会。两次会议认真总结了我市上一年、上一季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并阐发了我市面临的严峻动物疫病防控形势并实时支配安排了春秋两季的具体工作。

今年我市继承全面推行“当局主导、分片包干、集中免疫、整村子推进”的动物免疫模式,切实开展好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依照“当局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原则,各乡镇对本辖区内动物防疫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负责人,实行乡镇领导包片、驻村子干部包村子、技巧人员包注射的治理机制,实现层层有人管,层层抓落实,全市动物防疫责任制落实有序推进。

二、 保障经费投入,晋升工作动能

(一) 地方财政防疫经费预算

今年我市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经费虽经多次增取但仍未列入本市财政预算。

(二) 中央、省级动物防疫等补助经费落实环境

目前,我动物疫控中心收到省级下达的动物疫病防治防疫体系扶植项目资金8万元、xx省跨境动物疫病防控机制扶植项目资金60万、跨境动物疫病区域化治理试点工作边陲防控才能扶植项目资金73万。目前,几个项目都已完成了规划编制和上报批复工作,项目相关扶植内容正在有序实施中。

三、 多措并举,防控得力

(一)强化根基免疫,确保免疫密度

20xx年第四季度我市生猪存栏8.9015万头,牛存栏3.6257万头、羊存栏0.9021万只,犬存栏1.3102万只,家禽存栏164.9962羽(鸡156.1746万羽,鸭7.1953万羽,鹅1.6263万羽);20xx年第二季度末我市生猪存栏9.1308万头,牛存栏3.1098万头、羊存栏0.783万只,犬存栏2.77万只,家禽存栏154.5417万羽(鸡146.6353万羽,鸭6.5403万羽,鹅1.3661万羽)。以下群体免疫密度盘算以此两组数字为基数。

1、强制免疫环境

(1)疫苗注射。20xx年共完成强制免疫613.2336万头羽只次。此中:猪口蹄疫苗应免数为17.1507万头次,实际免疫17.1507万头次,群体免疫密度95.11%,应免密度100%;牛口蹄疫疫苗应免数为6.4183万头次,实际免疫数为6.4183万头次,群体免疫密度95.29 %,应免密度为100%;羊口蹄疫疫苗应免数为1.6073万头次,实际免疫数为1.6073万头次,群体免疫密度为95.38%,应免密度为100%;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应免数为306.5297万羽次,实际免疫306.5297万羽次, 群体免疫密度为95.93%,应免密度为100%;鸡新城疫疫苗应免数为280.0549万羽份,实际免疫280.0549万羽份,群体免疫密度为92.49%,应免密度为100%;小反刍兽疫应免数为1.4727万头次,实际免疫1.4727万头次,群体免疫密度为87.4%,应免密度为100%。

(2)强制免疫应激反映。全年生猪口蹄疫反映264头,反映率0.14%;反映死亡137头,反映死亡率为0.08%。牛口蹄疫疫苗免疫反映0头。羊口蹄疫疫苗免疫反映1只,反映率0.006%,反映死亡1头,反映死亡率0.006%。

(3)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反映死亡治疗补助发放环境。20xx我市继承实行第一光阴现场兑付方法,快速处置惩罚村子防疫员免疫历程中呈现畜禽反映死亡的问题,削减养殖户的经济损失。全年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反映治疗及反映死亡补助共兑付3.9519万元,此中死亡补助3.452万元, 治疗补助0.4999万元。

2、动物老例免疫环境。20xx年全年共实施动物老例免疫注射288.8598万头只次。此中:实施牛出败疫苗免疫2.4062万头次;牛气肿疽疫苗免疫0.1133万头次;猪瘟疫苗免疫7.4214万头次;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免疫数7.3644万头次;实施猪肺疫疫苗免疫7.3384万头次;实施仔猪副伤寒疫苗免疫0.9545万头次;实施猪伪狂犬疫苗免1.0049万头次;实施禽霍乱疫苗免疫261.8368万羽次;实施狂犬病疫苗免疫0.4199万只次。

3、驱虫和消毒环境

(1)驱虫环境。20xx年完成畜禽驱虫314.1028万头(羽)次,与客岁同期317.3702万头(羽)次相比,削减3.2674万头(羽)次,低落1.03%。

(2)消毒环境。 20xx年共使用消毒药品9.673吨,消毒面积达360.7万平方米。

(二)增强疫情监测,进步风险预警

1、免疫抗体和病原学监测。

(1)免疫抗体监测。全年共监测各种血清样品6809份,此中合格5350份,总体抗体合格率为78.57%。此中:

①O型口蹄疫共监测份1678血清,免疫抗体合格1246份,合格率74.26%(此中:猪848份,合格606份,合格率71.46%;牛508份,合格378份,合格率74.41%;羊322份,合格262份,合格率81.36%。),与客岁同期(73.6%)相比,上升0.66个百分点。

②猪瘟共监测394份血清,免疫抗体合格233份,合格率59.14%,与客岁同期(81.2%)相比,降低22.06个百分点。

③H5 (Re-8) 亚型禽流感共监测1353份鸡血清,免疫抗体合格1204份,合格率88.99%。与客岁同期(76.4%)相比,上升12.59个百分点。

④H7N9亚型禽流感共监测1353份鸡血清,免疫抗体合格1003份,合格率74.13%。

⑤鸡新城疫共监测1353份血清,免疫抗体合格1159份,合格率85.66%,与客岁同期(85.9%)相比,降低0.24个百分点。

⑥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共监测359份血清,免疫抗体合格224份,合格率62.40%,与客岁同期(77.4%)相比,降低15个百分点。

⑦小反刍兽疫共监测319份血清,免疫抗体合格281份,合格率88.09%。与客岁同期(88.1%)相比,降低0.01个百分点。

动物防疫总结 第14篇

2019年全州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在各个县(市、区)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协同配合下,我州2019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始终按照国家、省关于做好2019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和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要求,认真落实动物疫病各项防治措施,确保畜牧业健康发展,现将秋防工作和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总结如下:

一、动物防疫工作组织情况

(一)及时出台文件,确保秋防工作有序开展

根据农业部总体要求和我州实际工作需要,黔南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了《关于开展2019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的通知》黔南疫控发[2019]25号文件,明确了2019年秋季动物防疫的起止时间等工作事项,确保秋防工作按时完成。

(二)领导重视、及时组织落实

自我国发生首例非洲猪瘟疫情以来,9月9日,州政府召开防控非洲猪瘟视频会,会上分管副州文永生和州农委班主任就非洲猪瘟的防控及秋防工作做出了部署,提出了具体要求,黔南州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及时下发了《黔南州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指挥部关于做好非洲猪瘟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黔南动指发[2019]1号文件,对非洲猪瘟排查、监测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落实。9月27-29日,为贯彻落实部、省、州有关会议精神,做好非洲猪瘟疫病防控工作,提升全州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州农委组织召开了黔南州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实验室检测技术培训会,全州12县市疫控中心主任、兽医实验室主任(负责人)、技术干部共40余人参训。会议强调各县(市)认真抓好秋防工作和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监测和排查工作。

(三)重业务,强素质

今年秋防以来,全州共举行各类动物防疫培训班168次,培训兽医队伍人数5183人次,通过培训,提升了我州动物防疫技术干部的业务知识,增强为养殖业保驾护航的本领。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经费落实情况

2019年秋季全州各个县市共落实动物防疫经费214万元,确保秋季动物防疫各项工作得到落实和开展。

(二)防疫物资采购

为确保2019年秋季动物防疫各项工作得到切实落实,州中心于9月采购了猪瘟疫苗2万头份,同时补充采购了消毒药、诊断试剂和非洲猪瘟采样送检耗材等,确保应急物资充足。

(三)全州疫苗的到位情况

根据2019年8月3日省疫控中心《关于下达2019年秋季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的通知》(黔疫控发[2019]27号)文件和《关于下达2019年秋季常规动物疫病疫苗的通知》(黔疫控发[2019]34号)精神,所有疫苗于2019年9月1日前全部入库州动物疫控中心库房,各县(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组织疫苗的运输、存储和发放工作,确保动物防疫所用生物制品的质量管控。全州秋季动物防疫疫苗如下: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64万毫升;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202万毫升;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133万毫升;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35万毫升;禽流感H5+H7二价灭活疫苗905万毫升;小反刍兽活疫苗47.5万头份;猪瘟活疫苗2万头份;山羊痘活疫苗40万头份;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疫苗30万毫升;山传染性胸膜炎疫苗9万头份;兽用肾上腺素13件。

(四)免疫工作完成情况

全州2019年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坚持以口蹄疫、禽流感、小反刍兽疫和狂犬病四种重大动物疫病为重点免疫病种,继续推行国家要求的强制免疫,全州免疫实行集中免疫与补充免疫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有序的实施小反刍兽和H7N9的剔除计划,对于猪瘟和猪蓝耳病的免疫不再做强制性要求,各个县市对于猪瘟和猪蓝耳病的防控实行因病设防,但是要求对曾经发生和流行过的区域实行免疫接种。全州秋季动物防疫工作在12个县(市)359名技术干部的带领下组织了1747名村级防疫员对辖区1420个村进行动物接种免疫,采取的免疫方式主要由村干部带领防疫员实行整村推进,实行一畜一针或者同群一针,部分养殖量大的县市通过以乡镇为单元逐步在防疫合作社运作之下,通过采取政府向合作社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对于大型规模养殖场则由规模养殖场自行安排免疫。截止到2019年10月20日全州秋防工作已经全面结束,完成工作情况如下:

1.强制免疫工作完成情况:

全州共免疫口蹄疫204.05万头,其中猪O型口蹄疫免疫接种139.35万头,免疫密度达到100%;牛口蹄疫免疫O型口疫免疫接种41.2万头,免疫密度达到100%;羊口蹄疫免疫23.5万只,免疫密度达到100%;全州共免疫禽流感H5+H7亚型二价苗912.98万羽,其中鸡838.62万羽、鸭35.59万羽、鹅15.59万羽、其它禽类23.18万羽、应免密度达100%,免疫小反刍兽19.17万头,免疫密度达到100%。

2.常规免疫工作完成情况:

猪瘟免疫接种39.41万头;高致病性猪蓝耳免疫接种6.31万头;鸡新城疫免疫234.16万羽。

3.狂犬苗免疫情况

目前贵定县、福泉市、荔波县已购买一部分狂犬疫苗开展狂犬苗免疫注射,罗甸县、惠水县正在采购疫苗,其它各县市狂犬苗免疫工作还处于方案制订及政府批复阶段。

(五)非洲猪防控情况

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明确每日值班人员,实行日报告制度。开展多次非洲猪瘟知识宣传活动,向群众发放《生猪交易市场非洲猪瘟预警告知书》、张贴《非洲猪瘟防控知识挂图》宣传资料,同时耐心为群众解惑答疑,通过简单生动的图片和文字,让老百姓能够高度重视非洲猪瘟,科学认识非洲猪瘟,积极预防非洲猪瘟。截止目前,非洲猪瘟排查情况:共设检查站(卡)100个,组织排查人数47487人次,排查生猪6075639头次,目前未见有疑似异常的情况; 发放告知书、宣传资料20190余份。禽流感排查情况:共组织排查人数5542人次,共排查家禽数772.21万羽次。

(六)监测工作

为了给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有力的防控依据,使我州兽医实验室检测工作常态化,秋防期间,兽医实验室开展了常规监测、紧急监测及飞行检查等工作,主要情况如下:

1.常规及紧急监测情况

秋防工作以来,兽医实验室开展了常规及疑似动物疫病送检检测工作,期间共采用荧光RT-PCR、Elisa等方法检测猪组织样品23份,禽双棉拭子303份,禽血清43份,监测结果为:猪瘟病毒阳性 22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阳性 1 份,禽流感全部为阴性。H5亚型抗体合格率为 16.2 %,H7亚型抗体合格率为 11.6 %。

2.飞行检查工作

为了对秋防免疫效果进行评估,州中心下发了《关于开展2019年下半年黔南州动物疫病“飞行检查”采样工作的通知》,对猪、牛/羊、家禽中小型规模养殖场、市场进行了采样,共采集样品 720份,实验室检测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部分县(市)重视不够,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意识不到位,遇到新问题还是仍然沿用老办法处理,不善于学习,不能做到与时俱进。

2.部分县(市)对重大动物疫情处置程序不清楚,业务工作不熟练,没有按照疫情处置规程进行操作,与相关部门信息沟通不及时,部门协调不和谐。

3.部分基层兽医干部人员队伍知识陈旧,思想僵化,兽医队伍的整体素质急需提高。

4.部分县(市)领导重视不够,经费筹集不足,不能充分保证各项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 特别是狂犬病的强制免疫工作推动缓慢。

5.兽医队伍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基层防疫员报酬低,导致了基层动物防疫队伍越来越不稳定,人员流动频繁,人才流失严重。

动物防疫总结 第15篇

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养殖业几乎占据全县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养殖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全县现有农业人口万人,养殖农户万户(其中规模养殖为507户,牲猪规模养殖占存栏总数的33%以上),现存栏生猪万头,存栏牛万头,存栏羊万只,存栏家禽万羽。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省市防治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20xx年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目标考核要求,按照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以确保全年清静无疫为工作目标。全县动员,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精心组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了各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落实,全县全年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动物疫情。现将情况汇报综合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意识

一是加强领导。为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专门成立了动物防疫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对全县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领导,由主管副县长任组长。在县防指的统一领导下,各乡镇政府高度重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把动物防疫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相应成立了由乡镇长、分管农业的副乡镇长(副书记)为组长、动物防疫站等有关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县委、县政府将动物防疫工作列入对各乡镇政府年度“农村工作”考核范畴。县政府与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畜牧水产局与和乡镇动物防疫站、各乡镇人民政府与所辖村及居委会都层层签订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责任状。县防指在年初和春秋两季及年终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指示精神。

二是认真落实工作责任制。为了把秋冬季动物防疫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根据“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工作原则,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全面落实了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县长为县动物防疫工作第一责任人,各乡、镇长为本辖区动物防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乡镇向县政府递交了动物防疫工作责任状,实行县、乡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领导机制和有关部门分工协作,蹲点干部、村支两委、动物防疫员联合包村包场(户)、群众积极参与、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对所有畜禽养殖大户都明确了动物防疫工作行政责任人和技术责任人,猪常年存栏在20头、羊存栏20只、牛10头以上或家禽常年存笼100羽以上的规模养殖户,由分管农业的副乡镇长为动物防疫工作行政责任人。动物防疫站站长为技术责任人,防疫员为直接责任人,各乡镇还将动物防疫工作列入了责任区和干部的目标管理考核。

二、齐抓共管,强化防控措施

一是层层召开专题会议。县防指在县政府会议室分别召开了春季和秋冬季动物防疫工作动员大会,县重大动物疫病防制指挥部成员单位负责人、各乡镇主管农业的副乡镇长、乡镇动物防疫站站长等参加动员大会。会上,县防指对我县春季和秋冬季动物防疫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并就春季和秋冬季动物防疫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是动物防疫工作主体,强调了责任追究制。各乡镇也分别召开了村干部、动物防疫员等参加的春秋两季动物防疫工作专题会议。

二是精心制订动物防疫工作方案。为了搞好全县动物疫工作,县防指认真总结了20xx年度动物防疫工作经验教训,深入农户,反复调研,根据省、市工作要求,精心拟制了切实可行的春季和秋冬季动物防疫工作实施方案,以县防指名义下发。

三是认真做好物资准备。今年以来,县疾控中心采购储备了40万ml高致病性猪蓝耳疫苗、250万ml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40万ml牲畜口蹄疫苗和40万头份的猪瘟疫苗及部分常规疫苗、免疫耳标等防疫物资。在财政非常拮据的情况下,千方百计争取县委政府重视,新建了一个小型冷库,为每个乡、村动物防疫员重新配备了疫苗冷藏箱、卡耳钳、免疫注射器、酒精、药棉等,共耗资万元。同时,还储备了消毒药品2吨、消毒器10台、防护服100套、口罩500个、雨靴20双、手套1000副等防护物资,确保应急需要。并在今年春季和冬季分别对乡村动物防疫员进行了两期业务培训,编制了《xx县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手册》。各乡镇在年初与村级动物防疫员签订了免疫劳务合同;县畜牧水产局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乡、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和防疫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了村级动物防疫员信息库,落实了每个村级动物防疫员年人均免疫劳务补助3000元。

四是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利用会议、广播、电视、横幅、标语、宣传车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意义、工作要求、相关政策和措施。同时,我县自08年春创建动物防疫短信平台以来,在宣传和指导养殖农户的养殖业生产、动物防疫、市场导向等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已深受广大养殖农户欢迎,今年县防指继续通过信息平台在春秋两季大面积动物防疫工作中向辖区内各重点养殖小区、养殖规模户发送动物防疫短信息42806条。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动物防疫工作家喻户晓,众所周知,强化群众防疫意识,提高了养殖大户的综合防控能力,营造起良好的社会大防疫氛围。

五是健康有序开展动物免疫工作。根据省市防指统一安排,我县有序开展了春秋两季突击免疫、冬季加强免疫和平时的常年免疫工作。对常年存栏猪20头、羊20只、牛10头以上、家禽100羽以上的养殖户由畜主自主实施免疫为主,乡镇动物防疫站监督其实施到位。同时发放统一的免疫证,做好防疫档案。散养畜禽免疫由村级动物防疫员实施。各乡镇以村为单位,实行以村支书、驻村干部,村级动物防疫员三结合方法,进行地毯式免疫,做到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牲畜口蹄疫、禽流感、鸡新城疫应免尽免,确保防疫不留死角。根据新形势下动物防疫工作需要,在动物防疫工作中我们转变防疫理念,由过去单纯注重密度转向密度免疫质量并重,突出免疫效果,县疾控中心还抽调5名业务骨干分赴各乡镇开展防疫技术培训,指导村级防疫员严格按技术规范实施免疫,确保免疫质量,力争减少疫苗应激反应,杜绝防疫事故发生,并督促养殖大户、防疫员按要求佩挂耳标,建立防疫档案,落实追朔体系建设要求。到目前为止我县政府动物防疫工作初见成效,全县共免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万头、猪瘟免疫万头、牲畜口蹄疫猪免疫万头、牛万头、羊万只、家禽禽流感免疫万羽,应免密度都达到了100%,狂犬病免疫万条,密度为%。全县重大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到目前为止,全年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动物疫情。

三、严格督查,狠抓落实

为了确保春秋季两动物防疫工作落到实处,县防指办公室抽调人员,组成工作督导组,深入动物防疫工作第一线,围绕“协调、督查、指导、反馈”八字方针开展春秋防疫两季督导工作。坚持每天有人在乡镇督查,及时掌握工作动态,及时发现问题,通报情况,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偏差;各乡镇在强化责任的同时,也采取了强有力的督查措施。主要领导亲自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第一线调查和督促工作,及时了解各村的免疫进展情况,现场解决工作难题,有力地促进了动物防疫各项工作的落实。

四、规范管理,加大兽医体制改革力度

我县兽医体制改革按照中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自20xx年以来,成立了乡镇动物防疫站,组建了专职动物防疫员队伍,20xx年聘用了120名村级动物防疫人员。在对乡、村两级动物防疫人员进行岗前和集中培训的同时,还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管理办法和岗位责任追究制度。县防检站也在20xx年一分为二,通过县编办行文正式成立了xx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xx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并明确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含县兽医局职能,管理乡镇动物防疫站,具有行政职能;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则行使兽医卫生、兽药、饲料监管等执法职能。动物防疫经费投入也在逐年增加,县财政每年用于动物防疫的各项经费(不含人员工资)不少于40万元。

五、狠抓落实,确保了乡镇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顺利完成

为了整合乡镇动物防疫站资源,提高乡镇站工作效率,提升动物防疫水准和服务质量,我县在去年合并东湖与马迹成立东湖联站、萱洲与贺家合并成立贺家联站的基础上,今年又将望峰与岭坡合并成立了岭坡联站,福田与沙泉合并成立沙泉联站,贯塘与新桥合并成立新桥联站,并将项目建设地点分别定在沙泉乡、岭坡乡和新桥镇。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我们成立了专门的项目领导小组和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并与县财政联合下发了《xx县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安排的通知》,严格项目资金管理,做到项目资金专户、专帐、专人管理、专款专用,绝不挤占挪用。9个建设项目目前已全部完成了工程预算并通过了财政评审,现已全部开工建设,已完成的建设项目有开云、江东、贺家等8个乡镇站。

六、积极开展监测工作,全面掌控免疫质量

根据市局统一安排,我局组成精干队伍,对全县猪、牛、羊、禽开展抗体水平抽样监测,共抽取猪血清样280个,羊血清样40个,禽血清样500个,送市集中检测,以便全面真实地掌握我县畜禽免疫质量状况。

七、存在的问题:

我县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县畜牧工作人员一年的不懈努力,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使县域畜牧业经济得到了可持续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是在免疫工作中造成的副反应畜禽、死亡的经济补偿和诊疗的药品费用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长期下去,将对强制免疫工作造成或多或少的不利影响。

二是乡、村两级动物防疫员在强制免疫工作中,被犬咬伤、摔伤的情况时有发生,其人员安全防护经费得不到有效解决。

三是由于我县的财政状况紧张,免疫劳务补助目前无法兑现,使乡村两级动物防疫员的正常工作待遇和福利得不到有效保障。

八、当前工作安排:

1、严防麻痹松劲情绪,继续集中精力开展冬季加强免疫工作,重点突出禽流感免疫工作,并认真做好新填栏(笼)家畜和家禽的免疫工作,确保全县牲畜口蹄疫和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应免尽免,消除防疫死角,堵死防疫漏洞,杜绝重大动物疫情发生。

2、进一步理顺动物防疫体制,加强对动物防疫站和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管理、考评,确保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经常化,同时要树立新的防疫工作理念,实现动物防疫工作由数量型向数量和质量并重型转变,加强抗体水平监测工作,提高科学防控水平,夯实防疫屏障,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

九、20xx年工作设想

指导思想:一个坚持,两个确保,达到三个“百分之百”。即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确保县域畜牧业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达到应免畜禽的免疫率、免疫挂标率、和入户率“三个百分之百”。

工作重点:以规模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户免疫及疫情监控为主线,扎实做好城镇、居住密集区、交通沿线和老疫区的动物免疫工作。卓有成效地开展春防、秋防、冬季加强免疫及全年常规免疫,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夯实防疫屏障。

保障措施: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状,完善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以纪律约束人,用制度规范、管理人和事。

【动物防疫总结(汇编15篇)】相关文章:

1.动物防疫总结(汇编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