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重点总结(合集9篇)

时间:2023-08-04 11:00:09 范文大全

本文为大家分享初中历史重点总结相关范本模板,以供参考。

初中历史重点总结 第1篇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时代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方面成就斐然。

民族团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的关系有很大发展,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核心考点】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为完成祖国统一,-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我国新时期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海峡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开始于: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两岸交往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海峡两岸统一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原则。

年,-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年-会见连战,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年-同马英九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海峡两岸的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初中历史重点总结 第2篇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时代特征】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决策“特色”: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转移,“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实践“特色”:

(1)对内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国有企业改革(城市)。

(2)对外开放理论“特色”: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核心考点】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思想上: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政治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组织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

改革首先从农村

开始,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获得大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它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建立经济特区的作用:引进外资,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就业率,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新阶段。

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毛泽东思想,分别在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提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新的发展理念: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初中历史重点总结 第3篇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时代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方面成就斐然。

民族团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的关系有很大发展,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核心考点】

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西部大开发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快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为完成祖国统一,-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我国新时期对台基本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海峡两岸关系发生历史性变化开始于: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

两岸交往历史性的重要一步——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海峡两岸统一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原则。

年,-提出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年-会见连战,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年-同马英九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海峡两岸的统一一定能够实现。

人教版初中历史重点知识总结相关

初中历史重点总结 第4篇

洋务运动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背景:内忧外患(两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洋务派代表:中央——奕?;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时间:19世纪60—90S年代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自强”——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创办近代民用企业:“求富”——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兴办教育:①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京师同文馆)②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③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如:詹天佑)。

创办新式海陆军:

陆军——组件新式洋枪队,采用西式兵操练兵;

海军——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北洋舰队规模最大,1885年,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三、结果

失败。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失败原因:①根本原因:没有变革落后的封建制度②洋务派内部的腐败③外国势力的挤压。

四、评价

性质: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进步性: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局限性: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注:近代化: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科学化。

五、启示

不改变封建制度,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是不能成功的。

初中二年级历史上册重点相关

初中历史重点总结 第5篇

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背景

原因: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②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前期准备:1843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受-影响),和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

二、进程(1851-1864)

1、金田起义——开始

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2、永安建制——发展 【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口诀“东西南北翼,杨萧冯韦石,虽然都是王,皆受东王制”。

3、定都天京——壮大 【正式建立与清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概况:攻占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

颁布建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目的: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四有两无”)。

结果:没有实行。

评价: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

4、北伐、西征——高潮 【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5、天京事变——转折 【太平天国由盛转衰】1856年

6、重整国政——防御

(1)提拔洪仁玕总理朝政。《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2)提拔军事将领陈玉成、李秀成等。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

7、天京陷落——失败 1864年

三、失败原因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战略失误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曾国藩——湘军;李鸿章——淮军;华尔——洋枪队等】

四、历史意义

1、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坚持斗争14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五、启示

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六、其他

1、如何评价《天朝田亩制度》?为什么不能实现?

积极性:它反映了当时广大贫苦农民强烈地反对地主阶级残酷剥削的要求,以及获得土地、追求平等平均的理想社会的渴望。

局限性:《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2、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初中历史重点总结 第6篇

鸦片战争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的原因:

在中英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为扭转不利局面,英国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

鸦片泛滥的危害:

白银大量外流直接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严重摧残吸食者的体质;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道光帝派林则徐去广东禁烟。林则徐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

虎门销烟: 林则徐

意义: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鸦片战争: 中国PK英国

重大事件: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虎门——关天培殉国;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吴淞——陈化成殉国。

失败原因:统治者昏庸愚昧;经济落后;武器陈旧

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中英《南京条约》内容及危害:

总:《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①五口通商:广州、福州、上海、宁波、厦门(广福上宁厦)——位于东南沿海地区,便于英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②割地:香港岛——破坏中国领土主权;

③赔款:2100万银元——加重人民负担;

④议税: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破坏中国关税主权。

《南京条约》的附件: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

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初中历史重点总结 第7篇

外交成就与科技

【时代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外交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外交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辉煌的外交成就,国际影响与日俱增,为社会主义建设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科学技术:导弹、原子弹的研制成功和人造卫星的上天,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说明我国在尖端科技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和推广大大提高了世界粮食的产量。

【核心考点】

我国的外交政策特点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

(1)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2)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世纪70年代外交成果:

(1)1971年,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

(2)1972年,中日建交;

(3)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

改革开放后,中国推行全方位外交,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两弹一星”分别指的是核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被称为“两弹元勋”的是邓稼先。

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东方红一号。

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袁隆平。

屠呦呦获得20XX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的团队发现了青蒿素

初中历史重点总结 第8篇

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西方列强想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参与国:英法(主凶);俄美(帮凶)

借口:英——亚罗号事件;法——马神甫事件/西林教案

时间:1856-1860年(咸丰帝在位)

结果:

(1)《天津条约》

概况:1858年,清政府与俄、美、英、法签订。

内容:①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②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③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影响:侵略势力已经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一带。

(2)《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概况:清政府与英、法、美签订。

内容: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3)《北京条约》

概况:1860年,清政府与英、法签订。

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

②增开天津为商埠

③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④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法美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罪行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沙俄趁火打劫——共侵占我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其中《瑷珲条约》——割占领土最多60多万平方千米

初中历史重点总结 第9篇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时代特征】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决策“特色”: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转移,“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实践“特色”:

(1)对内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国有企业改革(城市)。

(2)对外开放理论“特色”: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核心考点】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思想上: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政治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组织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

改革首先从农村

开始,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获得大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它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建立经济特区的作用:引进外资,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就业率,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我国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新阶段。

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分别在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提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新的发展理念: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初中历史重点总结(合集9篇)】相关文章:

1.初中历史重点总结(合集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