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高中知识点总结(合集8篇)

时间:2023-02-03 10:44:11 范文大全

本文为大家分享文言文高中知识点总结相关范本模板,以供参考。

文言文高中知识点总结 第1篇

鸿门宴

一、通假字

距①关,毋②内③诸侯。

①距,通“拒”,把守。

②毋,通“无”,不要。

③内,通“纳”,接纳,进入。

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违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早些。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通“否”。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 通“纳”)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 通“座”)

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怨。

秋豪不敢有所近。 豪,通“毫”。

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 采,通“彩”,颜色。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具,通“俱”,全部。

坐,通“座”,座位。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②因击沛公于坐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通“骖”,古时乘车。

二、虚词、实词

(一)实词:

飨土卒(飨;犒劳)

夜驰之(之:到,往)

无所取(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

从沛公(从:跟从)

亡去不义(亡:逃跑;义:符合道义)

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料:估量:当:抵挡)

与臣游(游:交往)

籍吏民(籍:登记)

他盗之出入(出入:偏义夏词,进入)

具言(具:详细,完备)

若入前为寿(若:你;为寿:祝健康)

杀人如不能举(举;尽)

窃为大王不败也(窃;私下里)

坐须臾(须臾:片刻)

相去(去,距离)置车骑(置;放弃)

督过之(督过:责备)

留谢(谢:辞谢)

(二)虚词

固不如也(固:当然)

君安与项伯有故(安:怎么)

孰与君少长(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

人有大功而击之(而:却)

因言曰(因:趁机)

今者有小人之言(者:助词,不译)

不然,籍何以至此(然:这样)

因留沛公与饮(因:于是)

以示之者三(三:多次)

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

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人)

三、词类活用

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①沛公欲王关中。②秦地可尽王也。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②于是项伯复夜去。

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①亡去不义。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动用法,使……活命。

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

范增数目项王。 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若入前为寿。 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止,使动用法,使……停止。

头发上指。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刑人如恐不胜。 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①下,名词作动词,下来。

②道,名词作动词,取道。③间,动词作状语,小道,表示动作的处所。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间,动词作状语,从小路。

拔剑撞而破之。 破,使动用法,使……破裂。

籍吏民,封府库。 籍,名词作动词,登记。

沛公今事有急。 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

此亡秦之续耳。 续,动词作名词,后续者。

此其志不在小 小,形容词用如名词,小的方面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向南

四、文言句式

(一)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此亡秦之续耳

(二)被动句

若屑皆且为所虏

晋属今为之虏矣

(三)宾语前置句

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

不然,籍何以至此

客何为者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今日之事何如?

何辞为?

(四)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沛公欲王于关中。

具告之以事。

良曰:“长于臣。”

得复见将军于此。

五、古今异义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

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

今义:详细说来。

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山东省。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北、以南。

今义:分别指河北省和河南省。

六、一词多义

(一)为

人为刀姐,我为鱼肉 动词,是,

使子婴为相 动词,做,担当,

窃为大王不取也 动词,认为,

谁为大王为此计 动词,出,制定,

且为之奈何 动词,对付,

何辞为 句末语气词,呢,

为击破沛公军 介词,替,给,

(二)故

故听之 连词,所以

君安与项伯有故 形容词,旧时,此指交情

故遣将守关者 副词,特意

(三)辞

卮酒安足辞(推辞,不接受)

未辞也(告辞,辞别)

大礼不辞小让(讲究,计较)

文言文高中知识点总结 第2篇

一、通假字

曲终收拔当心画(画通划)

钿头银篦击节碎(篦通金字旁的篦,密齿梳)

二、古今异义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明年:古:第二年今:指今年的下一年)

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古:年纪大了今:长子、长兄等)

又闻此语重唧唧(唧唧:古:叹息声今:一般指虫鸣)

因为长句(因为:古:因此写了今:表原因)

暮去朝来颜色故(颜色:古:容貌今:色彩)

凄凄不似向前声(向前:古:刚才今:朝向前方(面))

三、一词多义

(1)言

感斯人言(言:话语)

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

自言本是京城女(言L:说)

(2)命

遂命酒(命:吩咐,命令)

命曰[琵琶行](命:取名)

(3)为

因为长句(v写、作)

初为【霓裳】后【六幺】(为:弹奏)

为君翻作【琵琶行】(为:介词,为、替)

(4)暂

凝绝不通声暂歇(暂:副词,短暂)

如听仙乐耳暂明(暂:副词,顿时、忽然)

(5)幽

别有幽愁暗恨生(幽: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难(幽:形容低微,隐晦,不畅达)

野芳发而幽香(幽: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昏暗)

(6)语

琵琶声停欲语迟(语:说话,回答)

今夜闻君琵琶语(语:曲)

(7)暗

寻声暗问弹者谁(轻声地)

别有幽愁暗恨生(隐藏的)

偏听则暗(糊涂,愚昧)

四、词类活用

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遂命酒(酒:名词作动词,摆酒席)

歌以赠之(歌:名词作动词,作诗)

商人重利轻别离(重、轻:形容词作动词,看重、轻视)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

转徒于江湖间(于江湖间,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于穆,曹二善才,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

2、省略句

问其人,本(是)长安倡女

送客(于)湓浦口

使(之)快弹数曲

沉吟放拔插(于)弦中

3、被动句

感斯人言

文言文高中知识点总结 第3篇

名词作动词

1.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为歌曰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左右既前,斩荆轲

2.皆白衣冠以送之

3.乃朝服,设九宾

使动用法

1.使使以闻大王

2.使毕使于前

3.自引而起,绝袖

意动用法

1.太子迟之

2.群臣怪之

四、文言句式:

判断句

1.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1.秦王购之(以)金千斤

2.欲与(之)俱

3.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4.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被动句

1.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2.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宾短语后置

1、常痛于骨髓(介宾短语后置)

2、嘉为先言于秦王(介宾短语后置)

3、燕王拜送于庭(介宾短语后置)

4、使毕使于前(介宾短语后置)

定语后置

1.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2.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文言文高中知识点总结 第4篇

一、通假字

①距,通“拒”,把守。

②毋,通“无”,不要。

③内,通“纳”,接纳,进入。

张良出,要项伯。 要,通“邀”,邀请。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通“背”,违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蚤,通“早”,早些。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不,通“否”。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内 通“纳”)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坐 通“座”)

令将军与臣有卻。 卻,通“隙”,隔阂,嫌怨。

秋豪不敢有所近。 豪,通“毫”。

吾令人望其气……成五采。 采,通“彩”,颜色。

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具,通“俱”,全部。

坐,通“座”,座位。

①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②因击沛公于坐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参,通“骖”,古时乘车。

二、虚词实词

(一)实词:

飨土卒(飨;犒劳)

夜驰之(之:到,往)

无所取(所取:所字结构,掠夺的东西)

从沛公(从:跟从)

亡去不义(亡:逃跑;义:符合道义)

料大王土卒足以当项王乎(料:估量:当:抵挡)

与臣游(游:交往)

籍吏民(籍:登记)

他盗之出入(出入:偏义夏词,进入)

具言(具:详细,完备)

若入前为寿(若:你;为寿:祝健康)

杀人如不能举(举;尽)

窃为大王不败也(窃;私下里)

坐须臾(须臾:片刻)

相去(去,距离)置车骑(置;放弃)

督过之(督过:责备)

留谢(谢:辞谢)

(二)虚词

固不如也(固:当然)

君安与项伯有故(安:怎么)

孰与君少长(孰与:与……相比,哪一个更……)

人有大功而击之(而:却)

因言曰(因:趁机)

今者有小人之言(者:助词,不译)

不然,籍何以至此(然:这样)

因留沛公与饮(因:于是)

以示之者三(三:多次)

因击沛公于坐(因,趁机)

若属皆且为所虏(若属:你们这些人)

三、词类活用

沛公军霸上。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①沛公欲王关中。

②秦地可尽王也。

③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素善留侯张良。 善,形容词作动词,友善、交好。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①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②于是项伯复夜去。

义,名词作动词,恪守信义。

①亡去不义。

②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项伯杀人,臣活之。 活,使动用法,使……活命。

吾得兄事之。 兄,名词作状语,像兄长一样。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使动用法,使……跟从,率领。

范增数目项王。 目,名词作动词,使眼色。

若入前为寿。 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常以身翼蔽沛公。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止,使动用法,使……停止。

头发上指。 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刑人如恐不胜。 刑,名词作动词,以刀割刺,指施加肉刑。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①下,名词作动词,下来。 ②道,名词作动词,取道。

③间,动词作状语,小道,表示动作的处所。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间,动词作状语,从小路。

拔剑撞而破之。 破,使动用法,使……破裂。

籍吏民,封府库。 籍,名词作动词,登记。

沛公今事有急。 急,形容词作名词,危急的事。

此亡秦之续耳。 续,动词作名词,后续者。

此其志不在小 小,形容词用如名词,小的方面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东、南,名词作状语,向东、向南

四、特殊句式

(一) 判断句;

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此亡秦之续耳

(二)被动句:

若屑皆且为所虏

晋属今为之虏矣

(三)宾语前置句:

然不自意能先人关破秦

不然,籍何以至此

客何为者

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今日之事何如?

何辞为?

(四)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

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

沛公欲王于关中。

具告之以事。

良曰:“长于臣。”

得复见将军于此。

五、古今异义: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古义:婚姻,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

今义:结婚的事,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的变故。

今义:副词,很。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古义:现在别人(指沛公)

今义: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文言文高中知识点总结 第5篇

一词多义

“之”

①公从之 (代佚之狐的建议)

②许之 (人称代词,郑文公)

③将焉取之 (增加的土地,代词)

④子犯请击之 (秦国,代词)

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⑥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以”“而”

①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

②敢以烦执事 (介词,拿)

③越国以鄙远 (连词,表承接)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 (连词,表转折)

⑤以乱易整,不武 (介词,拿、用)

“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

③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④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

“其”

①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

②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

③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

二.通假字

①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通“供”,供给)

③秦伯说 (同“悦”)

④失其所与,不知 (同“智”,明智)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

②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

③若不阙秦 (使动用法,使……削减)

④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⑤越国以鄙远 (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

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动用法,使……灭亡)

⑦烛之武退秦师 (使动用法,使……撤兵)

四.古今异义

①夫人(古义为“那个人”,今义为“妻子”的尊称)

②行李(古义为“出使的人”,今义为“出门时所带包裹”)

五.特殊句式

(1)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佚之狐言于郑伯

(2)省略句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 (省略介词“于”)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省略主语)

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介词宾语,以之)

(3)宾语前置

夫晋,何厌之有 (“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

文言文高中知识点总结 第6篇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唿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翻译: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音乐。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寻着声源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千唿万唤她才缓缓地走出来,怀里还抱着琵琶半遮着脸面。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轻轻地拢,慢慢地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像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琵琶声一会儿像花底下宛转流畅的鸟鸣声,一会儿又像水在冰下流动受阻艰涩低沉、呜咽断续的声音。好像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像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突然间好像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像铁甲骑兵厮杀刀枪齐鸣。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像撕裂了布帛。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她沉吟着收起拨片插在琴弦中;整顿衣裳依然显出庄重的颜容。她说我原是京城负有盛名的歌女;老家住在长安城东南的虾蟆陵。弹奏琵琶技艺十三岁就已学成;教坊乐团第一队中列有我姓名。每曲弹罢都令艺术大师们叹服;每次妆成都被同行歌妓们嫉妒。京都豪富子弟争先恐后来献彩;弹完一曲收来的红绡不知其数。钿头银篦打节拍常常断裂粉碎;红色罗裙被酒渍染污也不后悔。年复一年都在欢笑打闹中度过;秋去春来美好的'时光白白消磨。兄弟从军姊妹死家道已经破败;暮去朝来我也渐渐地年老色衰。门前车马减少光顾者落落稀稀;青春已逝我只得嫁给商人为妻。商人重利不重情常常轻易别离;上个月他去浮梁做茶叶的生意。他去了留下我在江口孤守空船;秋月与我作伴绕舱的秋水凄寒。更深夜阑常梦少年时作乐狂欢;梦中哭醒涕泪纵横污损了粉颜。

我听琵琶的悲泣早已摇头叹息;又听到她这番诉说更叫我悲凄。我们俩同是天涯沦落的可悲人;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自从去年我离开繁华长安京城;被贬居住在浔阳江畔常常卧病。浔阳这地方荒凉偏僻没有音乐;一年到头听不到管弦的乐器声。住在湓江这个低洼潮湿的地方;第宅周围黄芦和苦竹缭绕丛生。在这里早晚能听到的是什么呢?尽是杜鹃猿猴那些悲凄的哀鸣。春江花朝秋江月夜那样好光景;也无可奈何常常取酒独酌独饮。难道这里就没有山歌和村笛吗?只是那音调嘶哑粗涩实在难听。今晚我听你弹奏琵琶诉说衷情,就像听到仙乐眼也亮来耳也明。请你不要推辞坐下来再弹一曲;我要为你创作一首新诗《琵琶行》。

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回身坐下再转紧琴弦拨出急声。凄凄切切不再像刚才那种声音;在座的人重听都掩面哭泣不停。要问在座之中谁流的眼泪最多?我江州司马泪水湿透青衫衣襟!

简介:

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它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

诗的开头写“秋夜送客”,“忽闻”“琵琶声”,于是“寻声”“暗问”,“移船”“邀相见”,经过“千唿万唤”,然后歌女才“半遮面”地出来了。这种回荡曲折的描写,就为“天涯沦落”的主题奠定了基石。

背景:

《琵琶行》创作于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为七言古诗。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谕诗,触怒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被贬。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满怀郁愤。次年(既元和十一年)送客湓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出这首传世名篇。

字词:

1、左迁:贬官。

2、凡:共。

3、间关:鸟鸣声。

4、虾蟆陵:下马陵,其附近乃歌女聚居地。

5、秋娘:歌妓们的通称。

6、争缠头:竞相赠送财物。

7、钿头银篦:妇女头上饰物。

8、浮梁:江西景德镇。

9、呕哑嘲哳:形容声音嘶哑杂乱刺耳。

10、向前:刚才。

11、青衫:唐官员以等级穿着不同颜色衣裳。青衫是最低一级的服色。

练习题:

1、“无管弦”三字在情节的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无管弦”三字,既与后面的`“终岁不闻丝竹声”相唿应,又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铺垫。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反映出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被贬谪九江后的苦闷与凄凉的心境。

3、“今夜闻君琵琶语”中“语”如果换成“曲”,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语”既指曲声,也含有琵琶女通过音乐所表露出的心曲,比“曲”的含义更深广。

4、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全诗写音乐写了几个回合?音乐声中塑造了怎样的琵琶女和诗人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全篇写音乐三个回合:一闻乐,闻声不见人,情相触;再闻乐,见人再闻声,情相通;三闻乐,知人重闻声,情相融。琵琶声中塑造出诗人自身横遭贬谪、抑郁寡欢的形象,琵琶女漂泊沦落、凄苦哀怨的形象;青衫泪中表现出诗人与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平等心情。

文言文高中知识点总结 第7篇

《荆轲刺秦王》

一、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捧着。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出现。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卒起不意 卒惶急无以击轲 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持千金之币物 古义:礼物 今义:钱币。

秦王方还柱走 古义:跑 今义:步行。

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侍卫 今义:指中医。

左右既前,斩荆轲 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进兵北略地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函封之

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动词

樊於期乃前曰 又前而为歌曰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左右既前,斩荆轲

皆白衣冠以送之

乃朝服,设九宾

使动用法

使使以闻大王

使毕使于前

自引而起,绝袖

意动用法

太子迟之

群臣怪之

四、文言句式:

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欲与 ( 之 ) 俱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宾短语后置

1、常痛于骨髓 ( 介宾短语后置 )

2、 嘉为先言于秦王 ( 介宾短语后置 )

3、燕王拜送于庭 ( 介宾短语后置 )

4、使毕使于前 ( 介宾短语后置 )

定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五、重点实虚词

1、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打开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出发

发尽上指冠 头发

2、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不过

荆轲顾笑武阳 回头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被

为之奈何 对付,处理

乃为装遣荆轲 准备

乃令秦武阳为副 做为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为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发出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 并且,表递进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而,表因果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却,表转折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就,或不译,表承接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

六、固定用法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然则将军之仇报 (既然这样,那么)

荆轲有所待( 有……的)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以故荆轲逐秦王 (因此)

文言文高中知识点总结 第8篇

一、通假字

秦王必说见臣 说,通“悦”,yuè,高兴。

日以尽矣 以,通“已”,已经。

今日往而不反者 反,通“返”。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 奉,通“捧”,捧着。

图穷而匕首见 见,通“现”,出现。

秦王还柱而走 还,通“环”,绕。

卒起不意 卒惶急无以击轲 卒,通“猝”,仓促,突然。

二、古今异义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古义:品德高尚之人,此指樊将军。今义:年长之人。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 古义:可以用它来……。今义:表可能、能够、许可。

持千金之币物 古义:礼物 今义:钱币。

秦王方还柱走 古义:跑 今义:步行。

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侍卫 今义:指中医。

左右既前,斩荆轲 古义:周围侍从。今义:表方向或大约。

三、词类活用现象:

名词作状语

进兵北略地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函封之

发尽上指冠

名词作动词

樊於期乃前曰 又前而为歌曰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左右既前,斩荆轲

皆白衣冠以送之

乃朝服,设九宾

使动用法

使使以闻大王

使毕使于前

自引而起,绝袖

意动用法

太子迟之

群臣怪之

四、特殊句式

判断句

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省略句

秦王购之 ( 以 ) 金千斤

欲与 ( 之 ) 俱

见燕使者(于)咸阳宫

而(群臣)卒惶急无以击轲

被动句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介宾短语后置

1、常痛于骨髓 ( 介宾短语后置 )

2、 嘉为先言于秦王 ( 介宾短语后置 )

3、燕王拜送于庭 ( 介宾短语后置 )

4、使毕使于前 ( 介宾短语后置 )

定语后置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五、重点实虚词

1、发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打开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 出发

发尽上指冠 头发

2、顾

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是,不过

荆轲顾笑武阳 回头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被

为之奈何 对付,处理

乃为装遣荆轲 准备

乃令秦武阳为副 做为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为

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 发出

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 并且,表递进

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因而,表因果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却,表转折

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 就,或不译,表承接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相当于“地”或不译,表修饰

六、固定用法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 “有以”,意为:有用来……的办法 )

然则将军之仇报 (既然这样,那么)

荆轲有所待( 有……的)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复音虚词“所以”常引出表原因、手段等的分句,译为:……的原因。)

而卒惶急无以击轲 ( “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

以故荆轲逐秦王 (因此)

【文言文高中知识点总结(合集8篇)】相关文章:

1.文言文高中知识点总结(合集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