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知识点总结(通用11篇)

时间:2023-05-10 10:44:08 范文大全

地球以平均15度/小时的角速度从西到东绕着地轴旋转。下面是范文狗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运动知识点总结,多篇合集,全方面满足您的需求,希望能帮到您!

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1篇

有关时间计算

①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对商取整数部分,尾数部分四舍五入;

②区时的计算:根据各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本时区区时,相邻的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即求某地区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时区,注意东加西减;

③地方时的计算:找出已知的经度与时间,经度差=东边地点的经度-西边地点的经度 (不跨180°经线计算,东经度为正,西经度为负值),时间差=经度差÷地球自转角速度15°/时或1°/4分,注意加减行程时间根据东早西晚。结果若小于0,则应加24小时,日期变为昨天。

④地方时的判断方法:日照图上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00,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00;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为0:00(切点为极昼)或12:00(切点为极夜)。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时间为12:00,其对应经线上的时间为0时。昼半球中点经线上的时间是12时,北京时间是指120E的地方时,国际标准时是指0度经线的地方时,太平洋标准时是指120W的地方时。

⑤日期界线有两条:自然界线即地方时0:00经线,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跨过它时日期应加上1天;人为界线即国际日期变更线,也就是180°经线(但两者有三处并不完全重合),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跨过它时日期应减去1天。注意今天与昨天范围的描述。

太阳高度及正午太阳高度计算

①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h=90°)向四周以同心圆的形式递减,到晨昏线上h=0°,昼半球h>0°,夜半球h<0°。解题方法一定要注意把等太阳高度线图转化为日照图,关键是注意中心点或为太阳直射点,或为夜半球中点。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是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计算时一般采用纬差法,即两地纬度相差多少,正午太阳高度也相差多少。 昼夜长短计算:弧比法----某地昼长等于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度数除以15°/时;日出日落法---日出时刻=12-昼长/2=夜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24-夜长/2;极昼区昼长为24小时,极夜区昼长为0小时,赤道上各地昼长永远是12小时,两分日全球各地昼长均为12小时;纬度法----纬度相同,昼夜长短相等,日出日落时刻相同;不同半球相同纬度的两地昼夜长短相反,即某地昼长=对应另一半球相同纬度大小地的夜长。12月22日20N—10时47分40N—9时09分,60N——5时31分。

地球自转速度计算

①地球上除南北极点外,其它各地角速度都相等,大致每小时15°;

②地球上赤道处线速度最大,南北极点为0,任意纬线上线速度Vф=V赤道cosф=1670cosф km/h ;

③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上除极点外的任一点都相等,线速度比对应地面上的点大。

太阳直射点的确定

①直射点经度即太阳高度最大(太阳上中天)的经线,地方时12:00的经线;

②直射点纬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90°的纬线,直射点的纬度大小与极昼或极夜出现的最低纬度大小互余,直射点纬度大小等于极昼的极点的太阳高度(或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常见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1)、极点:一天中在极点上看太阳,太阳在地平圈以上作圆周运动,表现为不升不落。极点上,一年中在极昼期太阳高度在0到23.5间变化。极点上所见的太阳高度与太阳直射纬度度数相等。

(2)、赤道:赤道上因全年昼夜等长,所以总是6点日出18点日落,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在90°和66.5°间变化。

(3)、极昼出现的最低纬度的地点,其纬度与该日太阳直射纬度互余。

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2篇

一.地球的自转

1.地球的自转: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是逆时针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的自转是顺时针旋转。

二.地球的公转

1、地球的公转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2.四季的形成: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①春季:3月21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到赤道上,这一天为春分日。3,4,5月为春季。

②夏季:6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这一天为夏至日。6,7,8月为夏季。

③秋季:9月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到赤道上,这一天为秋分日。9,10,11月为秋季。

④冬季:12月22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到南回归线上,这一天为冬至日。12,1,2月为冬季。

3.五带的划分

⑴五带的划分的依据: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①热带和北温带的界线是北回归线。

②热带与南温带的界线是南回归线。

③北温带与北寒带的界线是北极圈。

④南温带与南寒带的界线是南极圈。

⑵热带:终年炎热,有阳光直射的现象。

⑶南北温带:四季变化明显,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

⑷南北寒带:终年寒冷,无阳光直射,有极昼极夜现象。

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3篇

一、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由此,各地温度发生昼夜变化,生物形成昼夜节律(又称为“生物钟”现象)。

二、使地表温度相对均匀,不让一部分地面长时间受阳光加热而过热,一部分长时间收不到光照而过于寒冷,气候相对稳定的条件,生命存在的前提之一。

三、自转是地磁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地磁场保护着地表生物免受宇宙高能粒子的辐射。没有地磁场,被阳光直射的区域均不适合生物生存。此外,地磁场还与很多生物的生理活动有直接关系(如迁徙)

四、地转偏向力的形成,地转偏向力又是全球几大风带和洋流的形成原因之一,没有地转偏向力世界气候不可想象。

自转规律:速度、周期

地转偏向力:

河岸侵蚀

风向偏转:如南亚西南季风的形成

洋流流向偏转:如秘鲁寒流离岸

实验模拟:伞

光照图(侧视、俯视、斜视、变形、局部)与晨昏线(与经线、纬线的关系)

晨昏线与某经线的交点(日出或日落)

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春秋分

除春秋分外,晨昏线与某纬线的切点(即晨线与昏线的分界点)地方时为0时或12时

日出先后顺序(晨昏线的移动)

地方时与区时的换算

地方时计算

我国太阳接近正南:接近12时

春分时我国各地升旗时间

已知该地正午时的北京时间,确定该地经度

已知经度求时区:

区时计算

夏令时

日界线:

今天或昨天范围占全球的比例

计算经过多长时间进入新的一天

由某天范围计算某经度地方时

由某地区时计算某天范围

地球公转示意图

公转方向

局部:某一节气光照图(注意图中所绘的公转方向)

画某一天地球位置:如2001年10月4日

太阳直射点

太阳直射点经度的确定:地方时为12:00所在经线

纬度确定:正午太阳高度为90°

移动方向:某季节某日内:由东向西

黄赤交角地轴与黄道平面夹角

黄赤交角变为0°

黄赤交角变为35°

昼夜长短的变化(随纬度的变化,随季节的变化)

某段时间昼夜长短的变化

某日昼夜长短随纬度的变化

由昼夜长短确定纬度高低(注意半球)

由昼夜长短确定节气或月份(注意半球)

由某段时间的变化确定季节或月份

昼长变化幅度大小:纬度越低,幅度越小

由日出时刻确定昼长:昼长=(12-日出时刻)×2飞机上日出早

由昼长确定日出时刻:日出时刻=12-昼长/2

由夜弧确定日出时刻

由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确定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两者互余

由某纬度日出时刻确定月份(季节):由日出时刻确定昼长。记住夏至、冬至南北纬20°昼长

两个日期昼长最接近:距某节气日数相等

观察日食必须在白天

南北半球同纬度昼夜长短“相反”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

计算并比较不同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大小

由某日不同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确定其纬度高低

已知节气计算影长:如楼间距

由影长、杆长计算确定太阳高度角

影长最大: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正午太阳高度方向

由影长及方位确定当地纬度

由正午太阳高度计算所在纬度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角度的调整

日出日落方位太阳视运动

太阳直射点以北的太阳方位:0:00正北,6:00正东,12:00正南,18:00正西

太阳直射点以南的太阳方位:0:00正南,6:00正东,12:00正北,18:00正西

借助手表定向:手表时针角速度30°/小时

由光照图或其它确定某一节气或时间,该时间段

近日点、远日点、公转速度快慢

日出、日落时刻(与6:00、18:00的关系)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

晨昏线(圈)与极圈的关系

极昼极夜

物体影长在一年中最大或最小:如澳大利亚某地房屋朝北窗户阳光射入室内面积接近一年中最小值

气候:气温高低某地该季节降水最多、最少(注意该地气候类型及所在半球)如季风、地中海气候梅雨

农业:油菜花盛开-春;麦翻金浪-初夏冬小麦播种-秋

植被:热带、温带草原绿或黄森林火险等级最高枫叶正红-秋桃红柳绿-春春暖花开寒梅绽放

水文:河流丰水期或枯水期河流与湖泊、地下水的互补

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4篇

第五章 曲线运动目录

曲线运动

平抛运动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

圆周运动

向心加速度

向心力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一、曲线运动

1、曲线运动的特征

(1)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

(2)由于运动的速度方向总沿轨迹的切线方向,又由于曲线运动的轨迹是曲线,所以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变化。即使其速度大小保持恒定,由于其方向不断变化,所以说: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3)由于曲线运动的速度一定是变化的,至少其方向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中速度必不为零,所受到的合外力必不为零,必定有加速度。(注意:合外力为零只有两种状态: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速度方向一定变化,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反之,变速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1)从动力学角度看: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2)从运动学角度看:物体的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3、匀变速运动: 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的运动。也可以说是:合外力不变的运动。

4、曲线运动的合力、轨迹、速度之间的关系

(1)轨迹特点:轨迹在速度方向和合力方向之间,且向合力方向一侧弯曲。

(2)合力的效果:合力沿切线方向的分力F2改变速度的大小,沿径向的分力F1改变速度的方向。

①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锐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增大。

②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钝角时,物体的速率将减小。

③当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的速率不变。(举例:匀速圆周运动)

二、绳拉物体

合运动:实际的运动。对应的是合速度。

方法:把合速度分解为沿绳方向和垂直于绳方向。

三、小船渡河

例1:一艘小船在200m宽的河中横渡到对岸,已知水流速度是3m/s,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5m/s,

求:(1)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应该怎样渡河?最短时间是多少?船经过的位移多大?

(2)欲使航行位移最短,船应该怎样渡河?最短位移是多少?渡河时间多长?

船渡河时间:主要看小船垂直于河岸的分速度,如果小船垂直于河岸没有分速度,则不能渡河。

(此时=0°,即船头的方向应该垂直于河岸)

解:(1)结论: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头的方向应该垂直于河岸。渡河的最短时间为:

;合速度为:;合位移为: 或者

(2)分析:

怎样渡河:船头与河岸成向上游航行。最短位移为:;合速度为:;对应的时间为:

例2:一艘小船在200m宽的河中横渡到对岸,已知水流速度是5m/s,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4m/s,

求:(1)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应该怎样渡河?最短时间是多少?船经过的位移多大?

(2)欲使航行位移最短,船应该怎样渡河?最短位移是多少?渡河时间多长?

解:(1)结论:欲使船渡河时间最短,船头的方向应该垂直于河岸。

渡河的最短时间为:;合速度为:;合位移为: 或者

(2)方法:以水速的末端点为圆心,以船速的大小为半径做圆,过水速的初端点做圆的切线,切线即为所求合速度方向。

如左图所示:AC即为所求的合速度方向。

相关结论:

四、平抛运动基本规律

平抛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切规律在竖直方向上都成立。

,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位移与水平方向夹角正切值的2倍。

平抛物体任意时刻瞬时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长线与初速度方向延长线的交点到抛出点的距离都等于水平位移的一半。(A是OB的中点)。

五、匀速圆周运动

三种转动方式:

六、竖直平面的圆周运动

“绳模型”如上图所示,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情况。(注意:绳对小球只能产生拉力)

“杆模型”,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过最高点情况(注意:轻杆和细线不同,轻杆对小球既能产生拉力,又能产生推力。)

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5篇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银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徵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

(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著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 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

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 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

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

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

①昼夜更替

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

③水准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

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1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8、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 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於纬度和地势 ③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术力量强;

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19、公转 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四季的更替

④五带的形成

20、公转与自转形成了黄赤交角(23°26′):

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

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2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

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 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

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

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

22、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23、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

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广州>上海,

24、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夜长

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6:00

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18:00

25、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昼夜现象出现

地球自转的球体—-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

地球倾斜的公转的.球体—-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

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6篇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为止。

(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惯性。

(3)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通过思维的逻辑推理而发现的。它告诉了人们研究物理问题的另一种新方法:通过观察大量的实验现象,利用人的逻辑思维,从大量现象中寻找事物的规律。

(4)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不受外力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即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因此说,人们只能"利用"惯性而不能"克服"惯性。(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表达式F合=ma

(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

(2)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F合=ma,F合是力,ma是力的作用效果,特别要注意不能把ma看作是力。

(3)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间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注意力的瞬间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

(4)牛顿第二定律F合=ma,F合是矢量,ma也是矢量,且ma与F合的方向总是一致的。F合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ma也可以进行合成与分解。

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1)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指出了两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因而力总是成对出现的,它们总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种性质的力。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叠加。

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宏观低速的物体和在惯性系中。

超重和失重

(1)超重:物体有向上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超重。处于超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mg,即FN=mg+ma。(2)失重:物体有向下的加速度称物体处于失重。处于失重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N(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mg。即FN=mg-ma。当a=g时FN=0,物体处于完全失重。(3)对超重和失重的理解应当注意的问题

①不管物体处于失重状态还是超重状态,物体本身的重力并没有改变,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不等于物体本身的重力。②超重或失重现象与物体的速度无关,只决定于加速度的方向。"加速上升"和"减速下降"都是超重;"加速下降"和"减速上升"都是失重。

③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单摆停摆、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压强等。

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7篇

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轨迹是圆,角速度,周期,线速度的大小(注:因为线速度是矢量,"线速度"大小是不变的,而方向时时在变化)和向心加速度的大小不变,且向心加速度方向总是指向圆心。

线速度定义:质点沿圆周运动通过的弧长ΔL与所用的时间Δt的比值叫做线速度,或者角速度与半径的乘积。

线速度的物理意义:描述质点沿圆周运动的快慢,是矢量。

角速度的定义:半径转过的弧度(弧度制:360°=2π)与所用时间t的比值。(匀速圆周运动中角速度恒定)

周期的定义: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转过一周所用的时间。

转速的定义:作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单位时间所转过的圈数。

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8篇

一、课堂上认真听课。学生一天中基本上都是在课堂上度过,如果课堂都无法做到认真听讲,这就相当于盖房子连砖都没有一样。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要聚精会神听课,全神贯注,不要开小差。课堂中学习的内容也都是物理学习的重点,只有认真听课,才能打好基础。

二、做好课前预习。 我们都知道笨鸟先飞的道理,由于我们基础差,物理学习一定要走在别人前头,建议基础差的同学课前一定要预习,这样与之相关的旧知识可以复习一下,新知识如果不懂可以标记出来课堂重点去听,这样可以带着问题去听课,由于已经自学过一遍,听课的时候更容易跟上老师讲课的进度,不会出现听不懂而失去信心不愿意听的现象。

三、课本先吃透,掌握基本知识点和定理。不少同学学习物理普遍存在课本都没掌握,甚至最基础的公式、定理都没记住,谈何灵活应用。同时课本上的物理知识不建议死记硬背,一定要理解记忆,特别是定理,要深入理解它的内涵、外延、推导、应用范围等,总结出各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

四、重视物理错题。对于每天出现的错题,课上老师重点讲解的错题及总结的错题,要及时的进行深入研究、并及时归类、总结,做到同样的错误不一错再错。

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9篇

1、联系的观点

原理内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孤立存在的事物是没有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同时,事物的联系又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2、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二者不可分割,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二者互相影响,整体处于统率的决定地位,整体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到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部分也制约整体,有时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树立全局观念,又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3、发展的观点

原理内容: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

4、规律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方法论: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实事求是

5、对立统一的观点

原理内容: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做矛盾,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肯定事物对立的一面,又要看到事物统一的一面.

6、矛盾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反对一点论.

7、矛盾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8、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遵循从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主次矛盾相互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但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又要学会统筹兼顾.

10、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观点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11、内外因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方法论:分析和解决问题时,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12、量变和质变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坚持适度的原则;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

13、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既要充满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

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10篇

1、找出学不好物理的原因

高二学生学物理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上课听不懂,下课自学也学不明白,就不会做题;二是上课听懂了,但是下课不会做题。

首先针对第一中情况进行分析:上课听不懂的主要原因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没有跟上老师的思路。解决这种情况的方法是课前预习,对即将要学的知识有个大致的了解,这样一来老师讲的时候自己脑子里就有了大概的思考方向,容易跟上老师的思路;上课之前把影响注意力的东西都收下去,把上课要用到的东西准备好,以免被别的东西分散注意力或者找东西分神,错过老师讲的内容。

第二种情况主要是对上课所学知识理解不深刻,或者说是知识有了片面的认识,等到做题的时候需要运用这部分知识的时候就不会了。因此理科生在上物理课的时候,要注重概念、定理及公式的深刻理解与运用,不能只重视记忆。

2、注重综合学习

高二物理知死活都是分章节的,高三复习的时候也是分模块的,每个章节(模块)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因此高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知识的综合学习,通过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建立知识网络,系统全面的学习。

3、提高物理知识的运用能力

知识的运用的意思是会做题。没学过一个知识点,就要做做题巩固,对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思考,结合之前学过的内容用几种不同的解法解答,这样一来不仅巩固了新知识,还复习了旧知识。


运动知识点总结 第11篇

1.地球的公转:地球自西向东绕太阳不停地旋转,周期为365.2422天

2.太阳高度:太阳光与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

(1)一天中太阳高度正午最大,杆影最短。(由于地球自转)

(2)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夏季最大,杆影最短,冬季正午太阳高度最小, 杆影最长。

(3)同一时间,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两侧减小,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小。

3.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0)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 1、一年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 2、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太阳两次直射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 3、回归线上直射一次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 4、其他地区无直射

4.昼夜长短的变化:

(1)赤道全年昼夜等长

(2)北半球其他地区:夏至日白天最长,冬至日白天最短,北半球夏至日时,南半球冬至日。

(3)夏季,南极圈,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冬季出现极夜。(纬度越高,昼夜变化最大)

5.五带的划分:

(1)根据接受太阳辐射热量多少划分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

(2) 热带:在南北纬23.5°之间,,有直射阳光,终年炎热,昼夜长短变化小.

温带:在南北纬23.5°与南北纬66.5°之间,既无直射阳光,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寒带:在南北纬66.5°到90°之间,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

(3)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四季更替、 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公转,

【运动知识点总结(通用11篇)】相关文章:

1.运动知识点总结(通用11篇)

2.地球运动知识点总结(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