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年级知识点总结(汇总23篇)

时间:2023-05-31 16:00:30 范文大全

本文为大家分享部编版年级知识点总结相关范本模板,以供参考。

部编版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1篇

一、多音字:

1都:① dōu(都是) ② dū (首都)

2为:① wéi (为人) ② wèi (因为)

3降:①jiànɡ (降落) ② xiánɡ (投降)

4背:① bēi(背包) ② bèi(背诵)

5兴:① xìnɡ(高兴) ② xīnɡ(兴奋)

6长:① zhǎnɡ (长大) ② chánɡ (长江)

7乐:① lè (快乐) ② yuè (音乐)

8曲:① qū ( 弯曲) ② qǔ (歌曲)

9、相:① xiānɡ (相信) ② xiànɡ(照相)

10、难:① nán(困难) ② nàn(灾难)

11、还:① hái (还有) ② huán(还书)

12、种:① zhònɡ(种田) ② zhǒnɡ(种子)

13、发:① fā (发现) ② fà (头发)

14、转:① zhuàn(转动) ② zhuǎn(转身)

15、干:① ɡān (干净) ② ɡàn(干活)

16、教:① jiāo(教书) ② jiào(教室)

17、漂:① piào(漂亮) ② piāo(漂流)

18、扎:① zā (扎风筝) ② zhā(扎实)

19、当:① dānɡ(当时) ② dànɡ(上当)

20、传:① chuán(传达) ② zhuàn(传记)

21、角:① jiǎo(角落) ② jué (角色)

22、假:① jiǎ (假如) ② jià (放假)

23、好:① hǎo (好人) ② hào (爱好)

24、少:① shǎo(多少) ② shào(少年)

25、行:① xínɡ(行走) ② hánɡ(银行)

26、处:① chù(到处) ② chǔ (相处)

27、朝:① cháo(朝代) ② zhāo(朝阳)

28、中:① zhōnɡ(中间) ② zhònɡ(打中)

29、重:① zhònɡ(重要) ② chónɡ(重新)

30、奔:① bēn (奔跑) ② bèn (嫦娥奔月)

部编版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2篇

第20课 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

一、联合国与国际安全

联合国

成立时间:。

总部:纽约。

主要机构:

①联合国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年举行一届大会。

②联合国安全理事会 (简称安理会),担负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主要责任,

由 中国 、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

组成,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

③联合国秘书处。

国际安全:根据安理会或联大的决议,联合国可以向冲突地区派出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和平。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经济全球化:

背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生产力和科技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国家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

特点: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

表现:

①国际投资和贸易迅速增长;

②跨国公司影响加大;

③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④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WTO)成立。

世界贸易组织:

成立时间:

宗旨: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保证就业、收入与需求的增长,提高人类生活水平。

职能: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

作用:

①促进了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发展,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之一。

②它与联合国一起成为支撑和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

③推动者世界和平与发展。


部编版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3篇

原文

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从小院的西墙爬上去,在房顶上占了一大片地方。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脚,那些脚巴在墙上相当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费一点儿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部编版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4篇

观察物体

1、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物体的形状。

2、观察物体有诀窍,先数看到几个面,再看它的排列法,画图形时要注意,只分上下画数量。

3、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4、从同一个位置观察不同的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

5、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一个物体。

简易方程

1、(P45)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加号、减号除号以及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

2、a×a可以写作a·a或a,a读作a的平方。2a表示a+a

3、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解方程原理:天平平衡。

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加、减、乘、除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依然成立。、

5、个数量关系式:加法:和=加数+加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除法:商=被除数÷除数被除数=商×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6、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

7、方程的检验过程:方程左边=……

8、方程的解是一个数;

解方程式一个计算过程。=方程右边

所以,X=…是方程的解。

部编版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5篇

一、反义词

大——小 多——少 来——回 高——矮 上——下 里——外 早——晚

远——近 来——去 黑——白 笑——哭 出——入 天——地 水——火

开——关 东——西 来——去 长——短 好——坏 冷——热 前——后

黑——白 左——右 东——西 南——北 高——低 是——非 远——近

外——内 无——有 慢——快 老——少 爱——恨 有——无 弯——直

降——胜 圆——扁 死——生 反——正 外——内 古——今 私——公

熟——生 歪——正 虚心——骄傲

诚实——虚伪 冷淡——热情 黑暗——光明 失败——成功 安全——危险

二、多音字组词:

长 zhǎnɡ(长大) 乐 yuè(音乐) 行 xínɡ(飞行)

chánɡ(长江) lè(快乐) hánɡ(行业)

少 shǎo(多少) 着 zhe (看着) 都 dōu(都是) 只 zhī(一只)

Shào(少年) zháo(着急) dū (首都) zhǐ(只要)

三、同音字练习

1、公 ,工

( )园 ( )人 ( )正 手( ) ( )开

(1)我家有只大( )鸡。 (2 )小明的爸爸是木( ) 。

2、升,生,声

( )日 ( )旗 上 ( ) 花 ( ) 笑( ) 大( )

(1) 在走廊(lánɡ)上要小( )说话。 (2) 今天是妈妈的( )日。

3、做,坐,座,作

工( ) ( ) 业 ( )下 ( ) 位 事( ) 让 ( )

(1) 我家门前有一( ) 桥。 (2)我在家里写( ) 业。

(3) 我( ) 汽车时给老爷爷让 ( ) 位。

4、木 ,目

耳( ) ( )光 ( )头 ( )耳 树( )

(1 )妈妈让我吃( )耳。 (2)老师的 ( )光很慈祥(cí xiánɡ )。

5、 字 ,子, 自

写( ) ( )己 孩 ( ) 舍 ( ) 为人 汉( ) 猴 ( )

爸爸说:“儿( ),你要学会自( ) 写( ) 。”

6、 金,今,巾,进,近

毛( ) ( )天 远( ) ( )入 黄 ( ) 纸 ( )

(1).妈妈给我买了一条( ) .的头( ) 。

(2). ( )年我在离(lí)家很( )的学校上学。

(3)、我最 ( ) ( ) 步了。

7、 耳 ,儿 ,二

花( ) ( )只 ( )朵 ( )子 ( )光 ( )个 女 ( ) 木 ( )

(1)王爷爷有( ) 个女( ) 。 (2 ) 我在听( )机。

8、有,友

没( ) 朋( )

我( )一个好朋( )

四、比一比,再组词

几( ) 目 ( ) 生 ( ) 一 ( ) 又 ( ) 今( ) 里( )

己( ) 木 ( ) 升 ( ) 衣 ( ) 右 ( ) 巾( ) 力( )

木( ) 山 ( ) 田( ) 日( ) 木( ) 白( ) 左( )

本( ) 出 ( ) 电( ) 目( ) 禾( ) 自( ) 右( )

几( ) 口 ( ) 米( ) 里( ) 两( ) 马( ) 小( )

风( ) 回 ( ) 来( ) 果( ) 雨( ) 鸟( ) 水( )

人( ) 开 ( ) 小( ) 牛( ) 四( ) 大( ) 了( )

入( ) 升 ( ) 少( ) 生( ) 西( ) 天( ) 子( )

目( ) 毛 ( ) 羊( ) 月( ) 八( ) 九( ) 耳( )

自( ) 手 ( ) 半( ) 用( ) 入( ) 力( ) 儿( )

天 ( ) 正 ( ) 足 ( ) 公 ( ) 瓜 ( ) 力 ( ) 巴( )

无 ( ) 业 ( ) 走 ( ) 斤 ( ) 衣 ( ) 方 ( ) 也( )

部编版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6篇

.奇数偶数的性质:

关于奇数和偶数,有下面的性质:

(1)奇数不会同时是偶数;两个连续整数中必是一个奇数一个偶数;

(2)奇数跟奇数和是偶数;偶数跟奇数的和是奇数;任意多个偶数的和都是偶数;

(3)两个奇(偶)数的差是偶数;一个偶数与一个奇数的差是奇数;

(4)除2外所有的正偶数均为合数;

(5)相邻偶数公约数为2,最小公倍数为它们乘积的一半。

(6)奇数的积是奇数;偶数的积是偶数;奇数与偶数的积是偶数;

(7)偶数的个位上一定是0、2、4、6、8;奇数的个位上是1、3、5、7、

质数:指在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此整数自身外,没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

合数:比1大但不是素数的数称为合数。1和0既非素数也非合数。合数是由若干个质数相乘而得到的。

质数是合数的基础,没有质数就没有合数。

长方体:由六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长方体.长方体的任意一个面的对面都与它完全相同。

长、宽、高:长方体的每一个矩形都叫做长方体的面,面与面相交的线叫做长方体的棱,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长方体的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部编版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7篇

加数+加数=和

如:3+13=16中,3和13是加数,和是16。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是多少用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如:19-6=13中,19是被减数,6是减数,差是13。

(一)熟记表内加法和减法的得数

(二)知道以下规律

1、加法

(1)两个数相加,保持得数不变:如果相加的这两个数有一个增大了,则另一个数就要减小,且一个数增大了多少,另一个数就要减少多少。

(2)两个数相加,其中的一个数不变,如果另一个数变化则得数也会发生变化,且加数变化了多少,结果就变化多少。

(3)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得数不变。

2、减法

(1)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保持减数不变:如果被减数增大,结果也增大且被减数增大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则结果也减小,且被减数减小多少,结果也减小多少。

(2)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被减数不变:如果减数增大,结果就减小,且减数增大了多少,结果就减小多少;如果减数减小,则结果增大,且减数减小了多少,结果就增大多少。

(3)一个数减另一个数,保持的数不变:被减数增大多少,减数就要增大多少;被减数减小多少,减数也要减小多少。

20以内进位加法口诀表

9+1=108+2=107+3=106+4=105+5=104+6=103+7=102+8=101+9=10

9+2=118+3=117+4=116+5=115+6=114+7=113+8=112+9=11

19+3=128+4=127+5=126+6=125+7=124+8=123+9=12

9+4=138+5=137+6=136+7=135+8=134+9=13

9+5=148+6=147+7=146+8=145+9=14

9+6=158+7=157+8=156+9=15

9+7=168+8=167+9=16

9+8=178+9=17

9+9=18

部编版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8篇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1933年)

一、从繁荣到危机(1929——1933年)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在资源配置效率上的不协调)

直接原因:股票投机活动(黑色星期四)

2、特点:①范围广;②时间长;③破坏性大。

二、罗斯福新政(1933年)

1、目的和手段:国家干预的手段扭转经济形势,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2、主要措施

(1)整顿金融体系。通过《紧急银行法案》,恢复银行信用

(2)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公平竞争,协调各部门的活动;规定最低工资、限制工时;《全国劳工关系法》

(3)通过《农业调整法》,调整生产和销售,限制产量,保护农产品价格

(4)以工代赈,兴建大量公共工程。

(5)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应急的救济机构等。

3、意义

(1)积极:美国经济缓慢恢复过来,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新政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美国人民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2)局限:未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部编版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9篇

第12课 亚洲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一、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背景:一战期间,印度提供了人力、军费、物资。因饥荒大量死人。导致英印矛盾激发。

2、领导人:甘地。时间:1920年

3、内容:抵制在殖民政府和法院工作,拒绝在英国学校读书,提倡手工纺织以抵制英国商品,拒绝纳税等。

4、文明不服从运动(1930年)

主要方式:采取不服从方式。

内容:要求降低田赋、释放政治犯、废除食盐专卖

5、影响: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控制群众斗争方式,防止了暴力革命,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二、土耳其凯末尔革命

1、背景:一战后,土耳其素丹政府接受《色佛尔条约》,损失大量领土,经济濒于崩溃

2、战争概况(1921——1923年):领导人:凯末尔。

结果:与协约国签订了《洛桑条约》,废除《色》的一些不平等条款,保持了土耳其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

3、共和国建立(1923年):1923年,凯末尔当选总统

措施: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政教分离,国民议会有立法权;废除男女不平等,提高妇女地位;实施五年计划;扩大世俗教育,教授西方科技;拉丁字母代替阿拉伯字母。

4、影响:一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一次胜利。巩固了国家独立,结束封建统治,使土耳其走上了民族复兴之路。

部编版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10篇

【修辞方法】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辨析、运用的修辞格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八种,教材中常出现的修辞格还有借代、引用、反语等。对要求掌握的修辞格,首先要熟记其定义、理解其要点。中考重点考查的是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四种修辞手法。

比喻: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比喻的三种类型:明喻、暗喻和借喻。

不要把有“像”、“好像”的句子都看成比喻句。多数情况下,‘像“、“好象”、“仿佛”表示比喻,但是要注意以下几种情况不是比喻:

(1)表示比较的。如:他长得很像他哥哥。

(2)表示推测、揣度的。如:他刚才好像出去了。

(3)表示例举。如:本次考试很多同学的进步很大,像张昊、李疏桐等等。

(4)表示想象。如: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作用:揭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有音乐美感。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设问: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反问: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引用: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两种。

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替整体。

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按说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部编版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11篇

唇音:

b字好像收音机,收听广播b、b、b(播),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p字好像水出盆,妈妈泼水p、p、p(泼),

双唇送气清塞音

m字好像两扇门,蒙上眼睛m、m、m(摸),

双唇鼻音

f像一根小拐棍,爷爷靠它f、f、f(扶),

齿唇清擦音

舌尖音:(舌尖中音,也叫舌翘音)

d字好像小马蹄,跑起路来d、d、d(得),

舌尖中不送气清塞音

t像一把小雨伞,下雨打开t、t、t(它),

舌尖中送气清塞音

n像火车进隧道,赶快鸣笛n、n、n(呢),

舌尖中鼻音

l像一根大木棍,打跑老狼l、l、l(乐),

舌尖中边音

舌根音(也叫舌面后音):

g像9和弯镰刀,收割庄稼g、g、g(割),

舌面后不送气清塞音

k像大锤和凿子,雕刻石头k、k、k(刻),

舌面后送气清塞音

h像倒立小酒杯,装满美酒h、h、h(喝),

舌面后清擦音

舌面前音:

j像一只小公鸡,圆圆眼睛j、j、j(鸡)

舌面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q像一面小红旗,迎面飘扬q、q、q(旗)

舌面前送气清塞擦音

x像西瓜切四半,娃娃吃瓜笑x、x、x(嘻)

舌面前清擦音

平舌音:(舌尖前音)

z像一个数字2,娃娃写字乐z、z、z(滋)

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

c像一只小刺猬,弯起身体c、c、c(刺)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s像树上蚕宝宝,吐出织茧s、s、s(丝)

舌尖前清擦音

r像田里小禾苗,向着太阳r、r、r(日)

舌尖前浊擦音

舌尖后音:(也叫翘舌音)

部编版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12篇

第19课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一、万隆会议

时间:1955年

地点:印度尼西亚

1、背景:亚非国家取得独立,面临巩固独立、发展经济的问题

2、内容: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3、万隆精神:亚非国家和地区团结合作、友好相处,共同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争取和巩固民族独立,保卫世界和平

4、影响:提高了亚非国家的民族自信,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从万隆会议开始,发展中国家作为一只新兴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

二、非洲年

1、开始:首先在北非开始,1951年利比亚独立

2、发展:1952年,埃及纳赛尔领导埃及获得独立。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

3、高潮: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

4、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摆托了殖民主义的枷锁。

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1、古巴:卡斯特罗,1959年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2、巴拿马:1999年,巴拿马收回巴拿马运河全部主权。

部编版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13篇

笔画

1、 知识点:

啥是笔画?就是构成字的每一笔,还是不懂?那么我说几个,估计您就恍然大悟了,"一"(横)、"|"(竖)、"丿"(撇),"、"(点)……对的就是这些,语文书最后一页一般有这么一个表。

2、掌握的要点和程度:

如果单从考试出发,那么就要知道老师说的"横折弯钩"、"竖折折钩"、"撇折"这些笔画怎么写。

如果从认字角度出发,一般大概了解就好了,不需要真的背得滚瓜烂熟。当然,你孩子可以做到,,做不到,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只要会写字,这些问题就不大,但是如果想考高分,针对一年级的考试,那么掌握还是必须的。

但是这个真不影响以后的学习(不是指考试,是指以后的高年级语文学习),因为这个本身就是为了方便不会写字的人,了解和知道如何写一个中文字的,中文字就由什么构成的,否则就好像我们看韩文一样,鬼画符,当然,我们身处这个中文环境,从小到大的接触,这些不了解,不影响你的写字,至于字写得好不好看,会不会写作,和这个真没多大关系。

当然,若果以后你需要学习书法,要在汉字研究上下功夫,那么这个和下面讲的部首和笔顺,都是你关注的重点。毕竟中文是象形文字,不是字母文字,这个和掌握26个英文字母有本质的区别。

3、重要程度:

对于一年级的考试来说,也是重点中的重点,五颗星。对于以后的学习,可以勉强打上两颗星。了解就好。

部编版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14篇

一、生字:均(jūn) 匀(yún) 茎(jīng) 柄(bǐng) 蛟(jiāo)

词语: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

多音字:空、重、铺

二、理清思路

1.爬山虎的生长地方

2.叶子的特点

3.脚的特点:(1)脚的样子(2)脚是怎么爬的(3)脚和墙的关系

三、通过课文

1.通过课文我们体会到作者观察的方法是(细致、长期连续观察)。

2.爬山虎的脚是这样爬的:触墙,细丝头上变圆片巴住墙,细丝由直变弯,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

部编版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15篇

★重点★①圆的重要性质;②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③与圆有关的角的定理;④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定理。

☆内容提要☆

一、圆的基本性质

圆的定义(两种)

有关概念:弦、直径;弧、等弧、优弧、劣弧、半圆;弦心距;等圆、同圆、同心圆。

“三点定圆”定理

垂径定理及其推论

“等对等”定理及其推论

与圆有关的角:⑴圆心角定义(等对等定理)

⑵圆周角定义(圆周角定理,与圆心角的关系)

⑶弦切角定义(弦切角定理)

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切线的性质(重点)

切线的判定定理(重点)

切线长定理

三、圆换圆的位置关系

五种位置关系及判定与性质:(重点:相切)

相切(交)两圆连心线的性质定理

两圆的公切线:⑴定义⑵性质

四、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

相交弦定理

切割线定理

五、与和正多边形

圆的内接、外切多边形(三角形、四边形)

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及性质

圆的外切四边形、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正多边形及计算

中心角:初中数学复习提纲

内角的一半:初中数学复习提纲(右图)

(解Rt△OAM可求出相关元素,初中数学复习提纲、初中数学复习提纲等)

六、一组计算公式

圆周长公式

圆面积公式

扇形面积公式

弧长公式

弓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及相关计算

七、点的轨迹

六条基本轨迹

八、有关作图

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内切圆

平分已知弧

作已知两线段的比例中项

等分圆周:4、8;6、3等分

部编版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16篇

第17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欧洲的联合

1、背景:原有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科技、发展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

2、欧洲共同体:1967年,简称“欧共体”,由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组成。

3、作用:加强了经济合作,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4、欧盟: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而基础之上成立了欧洲联盟。

二、美国的发展与日本的崛起

1、美国的发展

(1)原因:拓展世界市场,应用最新科技,革新生产技术. 刺激了经济发展

(2)发展:七八十年代放缓。90年代以后,以信息化和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经济”

2、日本的崛起

(1)原因:①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颁布“和平宪法”

②美国的扶持,朝鲜战争的大量军需订单;

③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先进的技术。

(2)成就:1968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

(3)影响:国际地位提升,谋求成为政治大国而增加军费,引起亚洲邻国不安。

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1、欧洲:英、法、联邦德成为“福利国家”

2、美国:修订《社会保障法》,提高最低工资,资助贫困学生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日渐完善。

3、影响:缓和阶级矛盾,创造利于经济发展的社会环境。但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部编版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17篇

字:睡、掉、哇、脏、画

词:端详、参加、评奖、报纸、仔细

重点句子:

1、玲玲得意的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着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2、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吧的一下掉到了地上,把画弄脏了,玲玲哇地哭了起来。

3、爸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

4、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

5、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好事。”

《玲玲的画》课后练习题

1、给下列词语注音。

另外()

端详()

评奖()

时候()

及时()

2、给形近字组词

叭()铃()狗()脑()

趴()玲()钩()恼()

狗()详()坏()楼()

够()洋()杯()数()

3、照样子,变成新字再组词。

例:八→叭(喇叭)

平→()()羊→()()

庄→()()令→()()

4、在括号内填上恰当的词。

()地端详()地哭()地看

()地说()地走()地跑

5、照样子写句子

(ABB)懒洋洋:()、()、()、()

6、按课文内容填空:爸爸看了,()地说:“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的那么()。只要(),()往往能变成()。”

部编版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18篇

第18课 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一、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1、经互会:苏联同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影响:帮助东欧国家克服战后经济困难。但将各国经济纳入苏联模式,取消各国共产党自主权。

2、中苏关系:1950年中苏缔结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

二、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1)措施: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经济上:垦荒运动,种玉米;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

(2)影响:未从根本上突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政治经济体制。

2、勃列日涅夫改革

(1)经济上推行“新政策”,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

(2)影响:改革仍然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轻工业与新兴产业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顽疾。

三、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1、戈尔巴乔夫改革

加速经济改革,效果不佳,转到政治体制改革。

取消苏共领导地位,多党制,倡导“公开性”和“政治多元化”

2、东欧剧变

(1)原因:各国改革效果不佳,社会矛盾尖锐。西方国家“和平演变”。受戈尔巴乔夫政治多元化影响。

(2)措施:政治上,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经济上,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

3、苏联解体

1991年,戈尔巴乔夫辞职,叶利钦控制全局。年底解体。

部编版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19篇

《己亥杂诗》龚自珍

1、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抒发诗人复杂的感情。

2、请你谈谈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作者怎样的心志?

3、诗的首句用“白日斜”烘托离愁,像这样以黄昏落日衬托愁绪的诗句还有: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和崔颢《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4、这首诗中“离愁”一词直接点出了诗人辞官离京时的心境,“浩荡”一词则写出了愁思的无穷无尽。

5、你以前两句诗中读出诗人离京时怎样的心境?

既有失落、伤感和离愁,也有回归的轻松愉快。

6、说说诗句中“吟鞭”和“落红”的含义是什么?

“吟鞭”指诗人的马鞭,“落红”比喻自己离开官场。

7、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落红”比喻年老辞官的自己;“花”比喻青年人才以及国家。这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为国为民尽最后一份心力的愿望。

8、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是说落花不是无情的,化作春泥也要守护着新花。这里以落花为喻,移情于物,运用比喻表明诗人的心志,虽然辞官归乡,但仍然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惜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9、《己亥杂诗》中,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富有哲理的句子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全诗共写了哪几种心境?

(1)离别的忧伤(2)回归的愉快(3)积极的人生态度

11、诗人在诗中是如何表现离愁深重的?

第一句写离别的忧伤,用“浩荡”一词直接表现离愁深重;又用冷色调的“白日斜”烘托离愁之重。

12、诗的后两句表达自己对社会、对生活的眷恋深情,让人联想到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和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部编版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20篇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二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

1、东方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

2、全面爆发: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3、主要战场:欧洲西线、北非、苏德、太平洋战场

4、战争进程

(1)1940年攻陷法国

(2)扩大: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巴巴罗萨计划)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3)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虎!虎!虎!),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2、转折点:1942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德战场)。

3、1943年墨索里尼政权垮台。

4、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美英联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二战进入最后决战阶段。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雅尔塔会议

(1)目的: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最后胜利;解决战后问题。

(2)时间:1945年2月,苏(斯大林)、美(罗斯福)、英(丘吉尔)。

(3)内容:①彻底打败德国,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②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③苏联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2、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3、战争结束:1945年5月德国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1945年8月美投放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8月15宣布投降。9月2日签署投降书,二战结束。

4、二战的影响:给人类社会和世界文明带来灾难(人口、财富、环境)。但击败了法西斯拯救了世界文明,恢复了世界和平,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

部编版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21篇

复习目标

熟练掌握音序和部首两种查字典的方法,能在字典中选择恰当的意思。

掌握本册要求会写的186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正确书写。

掌握本册所学的194个我会认的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能口头运用。

掌握本册语文园地词语盘点里的词语,会正确书写,会运用。

复习辨析近义词和词语的归类练习,掌握部分词语的反义词。

进行缩句和按要求改写句子的复习,能将“把”字句改写为“被”字句。

复习比喻句和拟人句,进一步培养遣词造句的能力。

熟练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背诵指定的课文或片断。

熟记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中的四字词语、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古诗名句等。

能背诵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意思以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揣摩词句的意思。

12、能把握文章的叙述顺序,领悟表达方法。

13、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做到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标点正确。

14、能按一定的顺序描写,书写规范、整洁。

复习重难点

多关注学困生的读写训练,从而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

多抓阅读与写作。阅读中抓字、词、句的理解,作文中写通顺的句子,正确运用各类标点符号。

对字词进行逻辑分类;结合语境理解字词;会修简单的病句。体会比喻句和拟人句的用法。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或体会。

复习措施

(1)以新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主,根据学生目前存在的问题,作系统性的复习,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切实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复习,使能力强、能力强中等、能力弱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2)采用多种方法,如学生出题,抢答,抽查,互批等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3)突出重点,讲练结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的复习工作,在做题中加强对知识的掌握。

(4)课堂上教会学生抓住课文的知识要点,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5)加强检查的落实,动用小组长和班干部的协助,实施一帮一政策,加强合作与督促,力求重要的内容人人过关。

(6)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争取更多的力量帮助学生。

部编版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22篇

一、复习指导思想:

1、查漏补缺通过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练习,加强学生的记忆,深化认识,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知识素养。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理解由感性认识提升到一个理性的认识上来。

2、灵活解题,提高综合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复习、练习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帮助学生找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和解题规律,重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达到举一反三、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应用数学能力。

3、在复习、练习过程当中,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数感和数学思维的梳理和培养,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4、养成学生认真做题、细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数学情操。

二、复习内容:

1、数与代数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2、图形与几何第二单元、角的度量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3、统计与概率第六单元、统计

4、数学思想方法第七单元、数学广角(合理安排)

三、复习目标:

对万级、亿级的数,十进制计数法,用“万”、“亿”作单位表示大数目以及近似数、改写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建立有关整数概念的认知结构;

进一步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笔算,进一步提高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以及探索规律的操作技能,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

掌握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特征,认识角,能正确画出平行线和垂线(过直线外一点和直线上一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统计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并能根据给定的数据整理制作统计图,分析结果。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的价值。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经历回顾本学期的学习情况,以及整理知识和学习方法的过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进一步培养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四、复习的具体措施:

(一)“大数的认识”1、利用数位顺序表,复习数位、数级、计数单位、十进制计数法等有关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这些基本概念。2、复习读数法则,着重复习中间、末尾有0的数该怎样读,再完成总复习第1题。3、复习写数方法,也是着重复习中间、末尾有0的数该怎样写,再完成总复习第2题。4、复习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及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完成总复习第3、4题。

(二)“乘法和除法”

1、复习乘、除法口算,把因数和积的关系、商变化的规律和乘、除法口算结合起来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口算算理,并灵活运用这些规律进行口算,使口算更正确、快速。完成总复习第5、8题。

2、复习笔算乘、除法,让学生说一说进行乘、除法笔算需要注意什么,如因数中间、末尾有0的乘法应注意什么,除法试商、调商的原则是什么等等,然后再完成总复习第6、7题。

3、复习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复习使学生理解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必要性,体会估算策略的多样化。完成总复习第9、10题。

(三)“空间与图形”

1、进行适当的系统整理,使学生明确每个图形的概念,弄清图形间的联系和区别,学会用数学化的语言来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

2、利用图示把各种图形的关系画出来,使学生看得更直观、清晰。再完成总复习第11、12题。

(四)“统计”

复习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联系和区别,画复式条形统计图需要注意什么。完成总复习第13题。

部编版年级知识点总结 第23篇

我会写:

宿:住宿 寄宿 宿舍 宿敌 风餐露宿

徐:徐徐 徐缓 徐步 清风徐来 不疾不徐

篱:篱笆 竹篱茅舍 寄人篱下

疏:稀疏 疏忽 疏远 疏导 志大才疏

杂:杂色 杂事 杂技 夹杂 人多手杂

稀:稀疏 稀客 稀少 稀有 稀粥 稀饭

蜻:蜻蜓 蜻蜓点水

蜓:蜻蜓 蜻蜓点水

茅:茅草 茅屋 茅庐 茅厕 茅舍 茅棚

檐:屋檐 房檐 帽檐 廊檐 飞檐走璧

翁:老翁 渔翁 翁婿 主人翁 塞翁失马

锄:锄草 锄田 铁锄 锄头 锄.

赖:依赖 抵赖 诬赖 赖账 百无聊赖

剥:剥削 剥夺 剥离 盘剥 生吞活剥

多音字:

宿:sù宿舍 xiǔ一宿 xiù星宿

剥:bō剥削 bāo剥皮

形近字:

徐(徐缓)途(路途) 篱(篱笆)离(离开)

疏(疏远)蔬(蔬菜) 蜻(蜻蜓)晴(晴朗)

茅(茅屋)矛(矛盾) 赖(依赖)懒(懒散)

课外扩展:

描写农家生活的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诗意: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司其事。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事,却也在桑树荫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

【部编版年级知识点总结(汇总23篇)】相关文章:

1.部编版年级知识点总结(汇总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