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知识点总结(实用9篇)

时间:2022-12-09 14:00:25 范文大全

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不会对这些知识点感到陌生吧?知识点是信息传播的基础单元,知识点对于学生的学习导航起着关键的作用.下面是范文狗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初二知识点总结,多篇合集,全方面满足您的需求,希望能帮到您!

初二知识点总结 第1篇

一、力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

2、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

3、作用效果:

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二、弹力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方向:跟形变的方向相反。

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三、重力

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大小:G=mg,g=9.8N/kg。

3、方向:竖直向下。

4、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

四、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五、二力平衡

1、一个物体在两个力作用下,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叫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

六、摩擦力

1、定义: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摩擦力。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2、产生的条件:①两物接触并挤压;②接触面粗糙;③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

3、决定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体间的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摩擦有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4、(1)增大摩擦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滚动为滑动。(2)减小摩擦的方法:①减少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变滑动为滚动;④加润滑油。

七、压强

1、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压强。

2、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它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

3、压强的公式:

单位:Pa。1Pa=lN/m2。

4、(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5、液体压强由液体重力产生,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液体压强公式:p=ρgh。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6、大气压是由空气重力产生,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存在,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P0=1.013Xl05Pa=760mmHg。

7、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八、浮力

1、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方向:竖直向上的。

2、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F浮=F下-F上。

3、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气体)的重力。公式:。

4、计算浮力方法有三种:

(1)秤量法:F浮=G空重-F液示

(2)平衡法:F浮=G物,即ρ液V排g=ρ物V物g(适合漂浮、悬浮)

(3)阿基米德原理:

(压力差法:F浮=F向上的压力—F向下的压力)。

5、物体的浮沉条件:

浮力与物体重力比较:

F浮G,上浮③F浮=G,悬浮或漂浮

九、功

1、定义:力与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公式:W=Fs,单位:焦耳(J)。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①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3、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1)有力无距离,如:推而不动;

(2)有距离无力,如:人对抛出手的物体;

(3)有力有距离,但是力垂直距离。如:提水而走。

十、功率

1、功率的意义: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就是在单位时间里做的功。

2、功率的公式:①定义式P=W/t②推导式P=FV

3、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千瓦,符号kW。

十一、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①物体的质量;②物体运动的速度。

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大,物体具有的动能就越大。

十二、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①物体的质量;②物体被举高的高度。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十三、弹性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2、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程度。物体的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3、动能和势能统称机械能。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尽管动能、势能的大小会变化,但是机械能的总和不变。

十四、杠杆

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

2、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

3、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省力但费距离。

(2)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费力但省距离。

(3)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

十五、滑轮

1、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特点: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2、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二倍的省力杠杆;特点: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且多费一倍的距离。

3、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但是费距离。

十六、机械效率

1、有用功: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2、额外功:使用机械时对人们没有用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

3、总功:使用机械时,人们对机械做的功叫总功,W总=FS=W有用+W额外。

4、机械效率: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机械效率总是小于1。

(1)用同一滑轮组(动滑轮重量相同)提升重量不同的物体,提升的重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2)用不同滑轮组(动滑轮重量不同)提升重量相同的物体,动滑轮重量越大,机械效率越低;

(3)用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提升重量相同的物体,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

初二知识点总结 第2篇

1、运动系统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关节可细分为

关节面(由关节头、关节窝组成)、关节腔和关节囊。脱臼:关节头从关节窝中脱离。

2、动物的行为分为:

(1)先天性行为:生来就有的行为、由遗传物质决定;

(2)学习行为: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由环境因素决定。

3、社会行为的特征:

群体内部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和合作。如蜜蜂、蚂蚁、猴子、大象等

初二知识点总结 第3篇

一、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0度。

二、透镜

1、名词:薄透镜:透镜的厚度远小于球面的半径。

主光轴: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

光心:(O)即薄透镜的中心。性质: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

焦点(F):凸透镜能使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会聚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个点叫焦点。

焦距(f):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

三、凸透镜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表:

物距像的性质像距应用

倒、正放、缩虚、实

u>2f倒立缩小实像f

f2f幻灯机

uu放大镜

四、眼睛和眼镜

近视及远视的矫正:近视眼要戴凹透镜,远视眼要戴凸透镜.

五、显微镜和望远镜

初二知识点总结 第4篇

一.定义

1.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叫做被开方数.

2.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3.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4.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5.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无理数.

6.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7.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有序实数对之间也是一一对应的.

二.重点

1.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其中正的平方根就是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3.当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每移动两位,它的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一位.

4.当被平方数小数点每向右移动三位,它的立方根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5.数a的相反数是-a[a为任意实数],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三.注意

1.被开方数一定是非负数.

2.0,1的算术平方根是它本身;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3.带根号的无理数的整数倍或几分之几仍是无理数;带根号的数若开之后是有理数则是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都能写成分数的形式.

以上就是数学网为大家提供的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实数希望能对考生产生帮助,更多资料请咨询数学网中考频道。

初二知识点总结 第5篇

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大气层是不均匀的 初中政治,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真空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C = 3×108 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

5、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6、光的反射: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7、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8、 理解:

(1) 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

(2) 发生反射的条件: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入射点;结果:返回原介质中

(3) 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减小而减小,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零度

9、两种反射现象

(1) 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

(2) 漫反射: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注意: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10、 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11、 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2、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的距离相等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13、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14、 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初二知识点总结 第6篇

1、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的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集中的DNA区域、无成形的细胞核、无叶绿体。

2、细菌的生殖方式:分裂生殖(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3、真菌(酵母菌、青霉、曲霉、蘑菇等)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有真正的细胞核、无叶绿体

4、真菌的生殖方式:孢子生殖

5、细菌、真菌的作用:酵母菌制面包馒头、酿酒;乳酸菌制酸奶、泡酸菜;醋酸菌制醋;霉菌制豆腐乳、酱等

6、病毒的分类:动物病毒、植物病毒、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

7、病毒的结构: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8、病毒的生活:寄生在活细胞中、靠自己的遗传信息制造新病毒

初二知识点总结 第7篇

第十六章分式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分式:形如A/B,A、B是整式,B中含有未知数且B不等于0的整式叫做分式(fraction)。其中A叫做分式的分子,B叫做分式的分母。

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母不等于0

3.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不为1的数)约去,这种变形称为约分。

4.通分:异分母的分式可以化成同分母的分式,这一过程叫做通分。

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用式子表示为:A/B=A_C/B_C A/B=A÷C/B÷C(A,B,C为整式,且C≠0)

5.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和分母没有公因式时,这个分式称为最简分式.约分时,一般将一个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6.分式的四则运算:1.同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用字母表示为:a/c±b/c=a±b/c

2.异分母分式加减法则: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化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按同分母分式的加减法法则进行计算.用字母表示为:a/b±c/d=ad±cb/bd

3.分式的乘法法则:两个分式相乘,把分子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子,把分母相乘的积作为积的分母.用字母表示为:a/b _ c/d=ac/bd

4.分式的除法法则:(1).两个分式相除,把除式的分子和分母颠倒位置后再与被除式相乘.a/b÷c/d=ad/bc

(2).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以这个分式的倒数:a/b÷c/d=a/b_d/c

7.分式方程的意义: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8.分式方程的解法:①去分母(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②按解整式方程的步骤求出未知数的值;③验根(求出未知数的值后必须验根,因为在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的过程中,扩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可能产生增根).

分式和分数有着许多相似点。教师在讲授本章内容时,可以对比分数的特点及性质,让学生自主学习。重点在于分式方程解实际应用问题。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反比例函数:形如y= (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他形式xy=k

2.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属于双曲线。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直线y=x和y=-x。对称中心是:原点

3.性质: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一、第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

当k<0时双曲线的两支分别位于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4.|k|的几何意义:表示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的点向两坐标轴所作的垂线段与两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

在学习反比例函数时,教师可让学生对比之前所学习的一次函数启发学生进行对比性学习。在做题时,培养和养成数形结合的思想。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定理:经过证明被确认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3.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例: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

勾股定理是直角三角形具备的重要性质。本章要求学生在理解勾股定理的前提下,学会利用这个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发展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感受

第十九章四边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平行四边形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4.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5.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6.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7.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平分且相等。AC=BD

8.矩形判定定理: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9.菱形的定义: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10.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11.菱形的判定定理:1.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12.S菱形=1/2×ab(a、b为两条对角线)

13.正方形定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或邻边相等的矩形。

14.正方形的性质: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既是矩形,又是菱形。

15.正方形判定定理:1.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2.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16.梯形的定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17.直角梯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

18.等腰梯形的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

19.等腰梯形的性质: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20.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同一底上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本章内容是对平面上四边形的分类及性质上的研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动手多动脑,把自己的发现和知识带入做题中。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多鼓励学生自己总结四边形的特点,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把握。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权的理解:反映了某个数据在整个数据中的重要程度。

2.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median);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mode)。

4.极差:组数据中的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range)。

5.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就越稳定。

本章内容要求学生在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统计意识和数据处理的方法与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以生活实例为主,让学生体会到数据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初二知识点总结 第8篇

1. foot---feet 脚 <复> tooth---teeth 牙齿 <复>

2. have a cold 感冒

3. have a stomachache 胃疼

4. have a sore back背疼

5. have a sore throat喉咙疼

6. have a fever发烧

7. lie down and (have a)rest 躺下休息 have a rest 休息

8. hot tea with honey 加蜜的热茶

9. see a dentist 看牙医 see a doctor 看医生

10.drink lots of water多喝水

11.lots of ,a lot of, a lot

a lot of=lots of,可以修饰可数名词复数和不可数名词,一般用在肯定句中。:

There are lots of ( a lot of) books in our library.

There is a lot of water on the ground

a lot,是一个副词词组,跟动词连用;表示十分的.意思;Thanks a lot.

12. have a toothache牙疼

13. That’s a good idea好主意

14. go to bed 去睡觉 go to bed early 早上床睡觉

15. feel well感到好 feel ill 感到不舒服

I don’t feel well= I’m not feeling well

我感觉不舒服.

16. start doing/ to do sth开始做某事

TO DO 是一件事情完成了,开始做另外一件事情DOING是原来的那件事情做到一半,现在又开始做了,是同一件事情。

17. two days ago两天前

18. get some rest 多休息, 休息一会儿

19. I think so我认为是这样

20. be thirsty口渴

21. be hungry 饥饿

22. be stressed out紧张

23. listen to music听音乐

24. healthy lifestyle健康的生活方式

25. traditional Chinese doctors传统中医

26. need to do sth 需要做某事

27. a balance of yin and yang阴阳平衡

28. for example例如

29. too much yin太多的阴, 阴气太盛

too much + 不可数名词 太多的…

much too +形/副 实在太… 极其,非常

too many + 可数名词复数 太多的…

30.be good for sth./ doing sth. 对什么有益 ,对什么有好处

be bad for sth./ doing sth. 对什么有害

be good to 对…好

be good at =do well in 在……方面好,擅长

31.get good grades 取得好成绩

32.angry 用法

be angry with sb生某人的气

be angry at/ about sth 就某事生气

33.Chinese medicine 中药

34.be popular in + some place 在某地很流行

Chinese medicine is now popular in many western countries.

现在中药在许多西方国家受欢迎。

35.in western countries在西方国家

36.It’s easy to do sth做某事是容易的。

It’s important to do sth . 做某事很重要。

37.balanced diet平衡饮食

38.get tired 感到疲倦 be/get tired

39.go out at night在晚上出去

40.stay healthy 保持健康 =keep healthy=keep in good health

41.at the moment此时,此刻= now

42.enjoy sth. =like sth. (名词)喜欢某物,

enjoy doing sth.喜欢做某事=like dong sth

enjoy oneself (myself, yourself,herself, himself, themselves, ourselves, itself(反身代词) 玩得高兴,过得愉快=have a good time = have a wonderful time =have fun

43. conversation practice会话练习

44. host family 寄宿家庭

45. have a lot of headaches经常疼痛

I’m tired and I have a lot of headaches. 我很疲劳,而且经常头痛。

46. a few + 可数名词复数 少许…

a little + 不可数名词/形/副 一点…

47.He shouldn’t eat anything

=He should eat nothing. 他不应当吃任何东西.

48.sleep 8 hours a night每晚睡眠八小时

50.take medicine 吃药 服药

初二知识点总结 第9篇

一、光的传播

1、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而月亮不是光源。

2、光在同种均匀的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生活中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事例有: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排队瞄准等。

3、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最快的,真空中的光速c=3.0×108m/s,光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二、光的颜色

1、色散: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的现象,这说明白光不是单色光。

2、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发射的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光决定的。颜料三原色是:品红、黄、青。

三、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有两类:一类是镜面反射,反射面是光滑的,如黑板“反光”;另一类是漫反射,反射面是粗造的,如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4、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5、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如:汽车的后视镜,公路拐弯处的反光镜,主要作用是扩大视野;还有凹面镜,如:太阳灶、手电筒的反光罩,作用是使光汇聚起来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它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

2、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骗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增大。

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光线将远离法线,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空气垂直射入水或玻璃等其它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3、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五、看不见的光

光谱上红光以外的部分叫红外线,它用于红外夜视仪,红外线测温仪;光谱上紫光以外的部分叫紫外线,紫外线验钞机。

六、透镜与凸透镜成像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凸透镜,它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2、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凹透镜,它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3、凸透镜的焦点:跟主光轴平行的光,通过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一点叫凸透镜的焦点,用字母“F”表示

4、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和应用

(1)焦距:用字母f表示,是指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物距:用字母u表示,是指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像距:是指像到透镜的距离,用字母v表示

(2)凸透镜成像规律和应用列表

物距u像距v像的性质应用

u>2ff

u=2fu=2f倒立等大的实像

① 照相机利用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② 投影仪利用物距大于1倍焦距小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③ 放大镜利用物距小于1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七、眼睛与透镜

1、眼睛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眼球好像一架照相机,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眼的屈光本领过强,或眼轴偏长,来自物体的光成在视网膜的前面。近视眼需要配戴凹透镜来矫正

3、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眼的屈光本领过弱,或眼轴偏短,来自物体的光成在视网膜后面。近视眼需要配戴凸透镜来矫正

【初二知识点总结(实用9篇)】相关文章:

1.初二知识点总结(实用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