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本知识点总结(通用10篇)

时间:2023-08-22 16:00:32 范文大全

知识点,是对一个特定的知识领域的一个广泛的术语,通常是以口头形式出现,尤其是在课本或测验中,下面是范文狗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语文课本知识点总结,多篇合集,全方面满足您的需求,希望能帮到您!

语文课本知识点总结 第1篇

句式转换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仿写:犹如……)

改句:高原的秋雨,一条条,犹如明亮的琴弦,在天空和大地之间绷紧。

2、霎时,潮头奔腾而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将句中加点的词语换个说法,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改句:刹那间,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浪吼。

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改为陈述句)

改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就是鸟的天堂。

4、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仿写:……似乎……)

改写:凤凰花开时,每一朵就象一团小火焰,一树凤凰花似乎要将黑夜照亮。

5、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荡漾起波纹,好看得很。(改为感叹句。)

改句: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多么好看呀﹗

6、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仿写:……要是……就……)

改写:庄稼要是没得到农民们的细心照料,就不可能长得茁壮。

7、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改为双重否定句)

改句: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不能不感到惊奇。

8、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改为感叹句)

改句: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是伟大的工程﹗

9、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改为陈述句)

改句: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

10、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改为感叹句)

改句: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园和孩子们中间,感到无比的幸福啊!

11、伐木人用斧子把那棵树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改为“被”字句)

改句:那棵树被伐木人用斧子砍倒,拉到山谷里去了。

12、一棵树和一只鸟儿是好朋友。(扩写)

改句:一棵挺拔的杨树和一只声音婉转悦耳的白灵鸟是互相关爱的好朋友。

13、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必须有一个人在旁侍候,像饭馆里的堂倌一样。(仿写:……像……)

改句:丹顶鹤如雪的头上顶着鲜红的肉冠,像白金冠上嵌着一颗夺目的红宝石。

14、狗敏捷地跑上来,把大白鹅的饭吃完,扬长而去。(改为“被”字句)

改句:大白鹅的饭被狗敏捷地跑上来吃完,扬长而去。

15、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改为陈述句)

改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它会一天一夜不回家。

16、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改为陈述句)

改句: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直到把老鼠等出来。

17、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改为感叹句)

改句: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啊!

18、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改为反问句)

改句: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怎能不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呢?

19、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改为感叹句)

改句: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吧!

20、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造句:隐隐约约)

改句:透过晨雾,隐隐约约可以看到黛色的远山连绵起伏如波浪。

21、孩子们做作业。(扩句 提示:什么样的孩子们?怎样做?什么作业?)

改句:一群叽叽喳喳的孩子们围坐在绿绿的草地上做课外实践作业。

22、爷爷讲故事。(扩句 提示:谁的爷爷?在什么地方?怎样?讲什么故事?

改句:强强的爷爷坐在大榕树下绘声绘色地给小朋友讲三国故事。

23、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绾裤。(改为双重否定句)

改句: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不得不脱鞋绾裤。

24、紧走搭石慢过桥。(仿写俗语)

仿写:低头不见抬头见。

25、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改为肯定句)

改句:李博士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使针头从肌肤里脱落只能停止工作。

26、利用大地震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仿写:……终于……)

仿写:经过中国政府毫不松懈地努力,香港终于在1997年回归到祖国的怀抱。

27、谁知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仿写:……不但不……反而……)

仿写:春天来到了,巨人的花园不但不花红柳绿,反而更加风雪怒吼。

28、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么样呢?(改为陈述句)

改句: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29、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仿写:……像……)

改句:奶奶的笑容都变成可爱的小音符,在她皱纹里舞蹈着。

30、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着期待,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改为“被”字句)

改句:我小小的心被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的期待融化了,以至不知黄昏的到来。

语文课本知识点总结 第2篇

第一单元

语文知识:

⑴朱自清《春》、老舍《济南的冬天》、刘湛秋《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曹操《观沧海》、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湾《次北固山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近体诗、散曲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

⑵修辞方法:比喻、比拟

⑶词性:名词

⑷表现手法:联想与想象

⑸文章开头的结构作用[开篇点题,领起下文]、关键词句以及精彩语句的赏析与理解、人称的变换(《雨的四季》)

⑹朗读的方法:重音与停连

重点词语:

【春】朗润 赶趟儿 吹面不寒杨柳风 酝酿 宛转 黄晕 一年之计在于春 花枝招展 嗡 卖弄 喉咙 应和 嘹亮 烘托 静默 风筝 抖擞 健壮 呼朋引伴(划线词语在教材中有书下注解)[书下注解中“重音、停连”这两个词语来自课后题题干]

【济南的冬天】响晴 镶 单单 安适 着落 慈善 肌肤 秀气 宽敞 贮蓄 澄清 空灵 地毯

【雨的四季】花苞 静谧 高邈 莅临 造访 吝啬 淅淅沥沥 咄咄逼人 蝉 娇媚 棱镜 粗犷 睫毛 衣裳 铃铛 端庄 屋檐 凄冷 化妆 淅沥 干湿 草垛 绿茵茵

【古代诗歌四首】临 碣石 澹澹 竦峙 星汉 幸甚至哉 杨花 子规 龙标 五溪 夜郎 客路 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归雁洛阳边 昏鸦 断肠 天涯

(重点在理解含义、掌握字形)

需要背诵的篇目:

春;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后四篇古诗词为课标规定的必背篇目)

写作:

⑴概念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是表达、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每个人生存发展的基本能力。

⑵方法的指导:从身边的事写起,写自己做熟悉的事情写自己最想表达的情感与想法;要善于观察、积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养成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有趣、有意义、印象深刻。

⑶写作的作用:能训练人的思维。

⑷写作的要求:内容充实、文从字顺

第二单元

语文知识:

⑴史铁生《秋天的怀念》、莫怀戚《散步》、《散文诗二首(泰戈尔《金色花》、冰心《荷叶·母亲》)》、刘义庆《〈世说新语〉二则(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

⑵词义和语境

⑴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文章语言的品味、关键语句的理解、景物描写及其作用、对称句子的作用、

重点词语:

【秋天的怀念】憔悴 瘫痪 暴怒 沉寂 侍弄 捶打 央求 絮叨 诀别 淡雅 高洁 烂漫 翻来覆去 喜出望外

【散步】信服 分歧 取决 一霎 两全 粼粼 各得其所

【散文诗二首】匿笑 花瑞 菡萏 敧斜 蒂 梗 沐浴 祷告 姊妹 亭亭 徘徊 遮蔽 心绪 流转 荫蔽

【〈世说新语〉二则】内集 儿女 文义 俄而 骤 何所似 差可拟 未若 因风 期行 日中 舍去 乃 尊君在不 相委而去 家君 引 顾(实词、虚词的理解与用法)

写作:

⑴记事能力的培养方法与途径:反复学习、训练;写日记或周记的习惯

⑵记事的要求:写清楚;起因、经过、结果;理清来龙去脉,按顺序有条理地写;

⑶记事的目的:传达情感、分享经验;

⑷如何记事:写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的,说发自内心的话

⑸模仿课文写法

综合性学习:

⑴如何交友?

⑵展示自我(自我介绍)的方法

⑶综合性学习的评价

第三单元

语文知识:

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海伦·凯勒《再塑生命的人》、林海音《窃读记》、《论语十二章》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

⑵词性:动词

⑶词语的感情色彩

⑷默读的方法与要求,过渡段的作用

⑸出自《论语》的成语含义及用法

重点词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确凿 长吟 轻捷 拥肿(臃肿) 攒 敛 人迹罕至 无从 消释 宿儒 人声鼎沸 拗 盔甲 绅士 窜 觅 跪 云霄 倘若 鉴赏 啄食 和蔼 恭敬 质朴 博学 渊博 倜傥 淋漓

【再塑生命的人】不求甚解 混为一谈 花团锦簇 美不胜收 捡 感慨 搓捻 绽开 争执 惭愧 悔恨 激荡 奥秘 拼凑 企盼 截然不同 疲倦不堪 小心翼翼恍然大悟 油然而生

【窃读记】汗涔涔 尴尬 众目睽睽 煞有介事 贪婪 饥肠辘辘 惯技 贪懒 踉踉跄跄 惨淡 蹭 抵达 难堪 俯视 狼狈 原谅 枉然 弹簧 自卑 畅销 诅咒 威风凛凛 废寝忘食

【《论语》十二章】子 时习 不亦说乎 愠 君子 吾 日 三省 为人谋 忠 信 传 十有五 立 惑 天命 耳顺 从心所欲 逾矩 温故而知新 罔 殆 回 箪 堪 之 者 好 乐 饭疏食,饮水 肱 于 如浮云 焉 善者 川上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三军 夺 匹夫 笃志 切问而近思 仁(实词、虚词的理解与用法)

写作:

如何写好一个人:首先要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的特点;展开具体描写,要抓住人物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把人放在事件中来写(与人交往,个性化语言、动作行为和心理活动);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了解《朝花夕拾》的内容与各篇特典,以及读经典的作用与意义。

课外古诗词背诵:

李白《峨眉山月歌》、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基本涵义、文学常识、背诵默写。

第四单元

语文知识:

⑴毛泽东《纪念白求恩》、让·乔诺《植树的牧羊人》、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诸葛亮《诫子书》,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

⑵同义词、反义词

⑶词性:形容词

⑷圈点勾画

⑸文章首尾呼应的写法

重点词语:

【纪念白求恩】殉职 狭隘 热忱 拈轻怕重 麻木不仁 一班 见异思迁 鄙薄 不足道 冀 派遣 极端 冷清 纯粹 佩服 高明 出路 漠不关心 精益求精

【植树的牧羊人】干涸 坍塌 不毛之地 溜达 栋 拣 戳 慷慨 帐篷 废墟 呼啸 滚烫 张扬 琢磨 微薄 酬劳 硬朗 水渠 流淌 光秃秃 刨根问底 沉默寡言

【走一步,再走一步】灼 哄堂大笑 恍惚 抽噎 扒 趴 酷热 厌倦 附和 突兀 怦怦 嘲笑 晕眩 哭泣 呻吟 暮色 安慰 凌乱 参差不齐 惊慌失措 惊讶 畏惧

【诫子书】夫 静 以 淡泊 无以 明志 致远 广才 淫慢 励精 险躁 治性 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 枯落 多不接世 穷庐 将复何及(实词、虚词的理解与用法)

写作:

⑴思路的解释与要求

⑵阅读要理清思路

⑶作文要思路清晰,方法:整体构思;确定写作顺序;列提纲(朱光潜的写作经验)

综合性学习:

⑴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的关系;

⑵课外阅读的作用。

第五单元

语文知识:

郑振铎《猫》、梁实秋《鸟》、康拉德·劳伦兹《动物笑谈》、蒲松龄《狼》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

⑵词性:数词和量词、代词

⑶读思结合、勾画、摘录、概括中心

重点词语:

【猫】污涩 绫 小侣 怂恿 预警 怅然 蜷伏 逗 缕 倚 妄 消耗

忧郁 懒惰 安详 乞丐 叮嘱 惩戒 悲楚 断语 冤枉 虐待芙蓉鸟 畏罪潜逃

【鸟】羽翮 瞵视 昂藏 抟扶摇而直上 啭 吱 曳 喙 斑斓 丰腴 秾纤 顾盼

倏地 鸢鹰 客愁 跼蹐缩缩 感喟 戟张 褴褛 烟突 窗棂 鸱枭 栅栏 圆润 旭日 杜鹃 酸楚 白昼 俊俏 胸襟 干瘪 臃肿 迷惘 伫立 魁梧 蓦然 料峭 战栗 蓬松 不暇 据为己有 孤苦伶仃

【动物笑谈】嗔怪 怪诞不经 凫 大相径庭 需索 神采奕奕 蹒跚 敛 哺乳 羞怯 写照 匍匐 原委 鹦鹉 温驯 禁锢 滑翔 余晖 俯冲 柠檬

【狼】屠止缀行甚远 投以骨 从两狼之并驱如故窘 受其敌 顾积薪苫蔽成丘 弛 眈眈相向 少时 径去 犬坐于前 久之 瞑 意暇甚 暴 洞其中 隧入 尻 假寐 盖 黠 顷刻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实词、虚词的理解与用法)

写作:

《如何突出中心》

⑴什么是中心:是文章中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作者的主旨所在。

⑵中心很重要:有了中心,写文章也就有了主心骨;没有中心或者中心不明确,文章就会像一盘散沙,叫人不知所云。

⑶作文的基本要求:围绕中心写作;

⑷如何突出中心: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开门见山,点明主旨;可采用卒章显志;前呼后应、铺垫渲染、抑扬对比等技巧。

第六单元

语文知识:

⑴安徒生《皇帝的新装》、《诗二首(郭沫若《天上的街市》、吴望尧《太阳船》)》、袁珂《女娲造人》《寓言四则(伊索寓言《赫尔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吕氏春秋《穿井得一人》,列子《杞人忧天》)》一般性文学常识(出处、作者);散文诗、笔记体小说(或曰志人小说)的一些必要的文体知识;

⑵神话的起源

⑶寓言的特点

⑷速读的方法

重点词语:

【皇帝的新装】钦差大臣 爵士 笨 赐 聘 炫耀 称职 愚蠢 现款 妥当 理智

呈报 滑稽 圈定 狡猾 陛下 头衔 勋章袍子 不可救药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诗二首】缥缈 焚 溅 镀金 闪烁 港湾

【女娲造人】莽莽榛榛 抟 剧务 力不暇供 揉 荒凉 寂寞 蓬勃 澄澈 掺和 非凡 气概 灵敏 泥潭 绵延 神通广大 灵机一动 眉开眼笑

【寓言四则】添头(出自《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溉汲 及 国人 道 闻 对

得一人之使 亡 晓 积气 若 行止 奈何 只使 中伤 积块 四虚 躇步跐蹈 舍然(分别出自《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注意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与用法)

雕像 庇护 爱慕 虚荣 较量 凯歌 杞人忧天

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

⑴什么是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活动。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与之相关的另一事物,而想象则是在头脑中创造出未曾有过的新的形象。

⑵联想与想象的区别与联系:在概念上有区别,但在实际写作中往往又交织在一起,结合着用。

⑶善用联想与想象的作用: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有助于打开思路,激发灵感,写出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文章。

⑷运用联想与想象需要注意什么:一是联想要自然恰切;二是想象要合情合理;三是联想和想象要有新意。

⑸如何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仔细观察,勤于思考,积极探索,对世界始终保持旺盛的好奇心。

综合性学习:

⑴什么是文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以其独特的美感形式,陶冶性情,滋润心灵,伴随我们成长。

⑵与优秀的文学作品对话的作用:丰富人生经验,提高审美品位,让自己变得纯净、高贵而深刻。

⑶在正式场合发言的要求:①充分准备,满怀自信,克服胆怯心理;②声音洪亮,发音清晰,尽量说普通话;③注意用语规范。

名著导读:

《〈西游记〉:精读和跳读》

⑴西游记是一本什么样的书?(简要介绍)

⑵什么是精读与跳读:精读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跳读则是主动地舍弃、有意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这两种方法在同一阅读过程中是可以交替使用的。

⑶精读就是细读、精思、鉴赏。

⑷跳读到底要跳过哪些内容: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

⑸精读与跳读的目的:抓住一部作品的重要内容、精彩片段,加以解读欣赏,而忽略那些无关紧要或并不精彩的内容,从而提高阅读的效率。⑹

课外古诗词背诵:

刘禹锡《秋词(其一)》、李商隐《夜雨寄北》、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谭嗣同《潼关》,基本涵义、文学常识、背诵默写(《夜雨寄北》为课标规定必备篇目)。

语文课本知识点总结 第3篇

南州六月荔枝丹

一、词语积累

缯(zēng):古代对丝织品的统称。

绡(xiāo):生丝织的绸子。

醴(lǐ)酪(lào):甜酒和奶酪。酪,半凝固状的乳制食品。

不了了之:用不去了结的办法去了结。

钻牛角尖: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这里没有贬义,是说认真钻研的精神。

绛(jiàng):深红色。

渣滓(zǐ):物品提出精华之后剩下的东西。

龟(jūn)裂:呈现许多裂纹。

劳民伤财:既使人民劳苦,又耗费钱财。现多指滥用人力物力。

兼程:一天走两天的路。

花期:植物开花的时期。

完全花:花的四部分—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俱全的花。

花序:花在花轴上排列的方式,分有限花序和无限花序两大类。前者如聚伞花序,后者如总状花序、穗状花序、伞形花序。

阙下:即都下,指宋王朝的首都开封。阙,本来是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用的楼,又泛指帝王的宫殿。

造化:自然,天然。

幅员:领土面积。幅,宽度;员,周围。

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

啖(dàn):吃。

萌蘖(niè):指植物长出新芽。萌,生萌,发芽。蘖,树木砍去后又长出来的新芽。

二、作者简介

贾祖璋是我国的生物学家、科普作家。1901年生,浙江省海宁县人。当过小学教师、中学教师、编辑。他创作、编写、翻译了29部生物学著作。现任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科学专著有《鸟类研究》《普通鸟类》《鸟类概论》《世界禽鸟物语》《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物素描》《碧血丹心》《生命的韧性》等。1980年出版《生物学碎锦》,《南州六月荔枝丹》即选自该书。

三、内容结构

(一)主要说明荔枝果实的形态特点。(1-10)

从对小学时学过的《荔枝图序》质疑写起,引出下文。(1)

荔枝的形态特点(2-9)

①荔枝的外部形态(2-5)

荔枝外壳构造

荔枝外壳的颜色

荔枝的形状

荔枝的大小及重量

②荔枝的内部构造(6-9)

荔枝的壳膜

荔枝的果肉

荔枝的贮藏

荔枝的果核

荔枝的花(10)

语文课本知识点总结 第4篇

文学常识、要点

1、独坐敬亭山──唐 李白 字太白,后人称为诗仙,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2、望洞庭──唐刘禹锡 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3、忆江南──唐白居易 是一首词,“忆江南”是词牌名。

4、乡村四月——宋 翁卷 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赞美之情。

5、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赞颂了农村劳动人民的勤劳,表达作者对天真、可爱的儿童的喜爱。

6、渔歌子——唐张志和 意境优美,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情趣。

走进课文

一、风景特点篇

1、桂林山水——奇秀险、静清绿

2、双龙洞——雄伟、惊险、神奇

3、七月的天山——奇妙无比、引人入胜

4、大海——波澜壮阔

5、西湖——水平如镜

6、泰山——峰峦雄伟

7、香山——红叶似火

8、荷兰——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

9、乡村生活——自然和谐、充满诗意、无拘无束

10、乡下风景——独特迷人、优美恬静

11、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的山水天下第一 甲:第一

12、、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小船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行驶, 人好像在画卷中游览观赏一样。

语文课本知识点总结 第5篇

形近字

墓 饺 清 扫 柏 杨 映

幕 校 晴 归 伯 扬 秧

冷 拼 写 篮 乃 瞄 冻

拎 饼 家 蓝 奶 苗 练

替 生 红 想 胖 情 坡

潜 声 细 响 伴 睛 披

缓 绕 梢 射 各 弯 坐

暖 晓 悄 谢 条 湾 座

吹 推 列 受 此 床 旧

欢 难 烈 爱 些 庆 就

挂 慢 补 摸 针 孝 求

蛙 漫 扑 莫 什 考 救

恩 视 根 寸 恨 士 利

思 现 跟 衬 狠 土 丽

该 母 武 便 仙 名 机

孩 每 威 硬 灿 明 虎

鸟 鸦 吐 朗 鹰 星 代

岛 鸭 杜 郎 雁 猩 袋

要 室 林 退 斑 正 师

腰 到 麻 腿 班 征 狮

哨 始 考 晴 竖 要 去

梢 使 老 睛 坚 耍 丢

语文课本知识点总结 第6篇

【如何学好初三语文】:关于古诗鉴赏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07年某省语文卷中,在考查学生诗歌赏析的时候,首次采用了批注的方法,这一点对学生的要求更高了。此种题型回避了以前老师对整首诗的现成的理解,避免了学生的死记硬背,这一点尤其值得初三学生重视。广大初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尝试着真正理解诗歌的意境,掌握老师教给我们的赏析诗歌的方法,能有自己对诗歌独到的体验、理解和感受,真正提高自己文学欣赏的水平,不可机械地去背记一些所谓的重点诗句的含义、写景的作用、哲理诗句的理解。

【如何学好初三语文】:关于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的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根据20XX年中考文言文命题的趋势,我们可以预测到20XX年的文言文命题将呈现“稳中求新,落实基础,课内课外兼顾,联系更加紧密”的特点。我觉得初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可从以下几点着手:

立足课内,注重积累。虽然文言文的命题有课内推向课外的趋势,但是课外的知识仍然是以课内的知识为基础的。从近几年扬州中考的情况来看,所考查的内容都落实在课内曾出现过的知识点上。如20XX年扬州中考语文卷课外文言文的考查,涉及到一个课外的解释:“使者反”的“反”的解释。这个解释只要课内知识掌握了就一定会解答。

及时总结,寻找规律。文言文的学习,需要积累,但又不可全面开花,死记硬背,应在认真复习的基础上,注意归纳和总结,做到举一反三。如一些常用的虚词、一些词类活用的现象、一词多义的用法、通假字,这些都有规律可循,只要平时做一个有心人,及时总结,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重翻译,做一些专题训练。对于一些重点篇目、对于一些主旨句、对于一些整句、警句,对于书中注解里特别提到的一些句子,初三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注意这些句子的翻译。

【如何学好初三语文】:关于现代文阅读

语文新课标强调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就中考而言是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征,着重考查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同时,初三学生还要学习掌握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语文课本知识点总结 第7篇

第一单元

jiě (解放) bēn (奔跑) chōng (冲浪) cáng (躲藏)

解 奔 冲 藏

xiè (解数) bèn (投奔) chòng (冲床) zàng (宝藏)

jī (几乎) chǔ(处理) sù (住宿) jǐn(尽管)几 处 宿 xiǔ(一宿) 尽

jǐ(几个) chù (到处) xiù(星宿) jìn (尽情)

luò (落叶) sā(撒娇) zuān (钻研) láo (唠叨)

落 撒 钻 唠

là (落下) sǎ(撒种) zuàn (钻石) lào (唠磕)

gǔ (骨干) sàn (散步) dì (土地) shù (数学)骨 散 地 数

gū (花骨朵) sǎn (散文) de (渐渐地) shǔ(数一数)

第二单元

fèng (石缝) dàn (子弹) jiē(结实) jiān (房间)缝 弹 结 间

féng (缝补) tán (弹琴) jié (团结) jiàn (黑白相间)

gēng (更正) hǎo (好人) dá (一打) bēi (背书包)更 好 打 背

gèng (更加) hào (好学) dǎ (打扫) bèi (背书)

tā (踏实) zēng (曾孙) mēng (蒙骗) chǔ (相处)踏 曾 蒙méng (蒙蒙细雨) 处

tà (脚踏实地) céng (曾经) měng (蒙古) chù (到处)

kōng (天空) yīng (应该) lù (露珠) kǎ (卡车)空 应 露 卡

kòng (空地) yìng (答应) lòu (露面) qiǎ(发卡)

liǎo (了解) dā(答应) dāi (待会儿) yāo (要求)了 答 待 要

le (来了) dá (回答) dài (等待) yào (主要)

tiāo(挑选) jiān (房间) dé (得到)挑 间 得 děi (就得)

tiǎo (挑战) jiàn (间接) de (飞得高)

第三单元

chéng (盛饭) dǎo (倒闭) shěng (节省) báo (薄雾)盛 倒 省 薄

shèng (盛开) dào (倒车) xǐng (反省) bó (单薄)

dīng (钉子) fēn (分别) ɡān (干净) hǎo (好人)钉 分 干 好

dìng (订书机) fèn (水分) ɡàn (干活) hào (好学)

kōng (天空) yuè (音乐) wéi (为人) xiáng (投降)

空 乐 为 降

kòng (空地) lè (快乐) wèi (因为) jiàng (降落)

gōu (勾画) dān (单位)

勾 单 shàn (姓单)

gòu (勾当) chán (单于)

语文课本知识点总结 第8篇

一、生字组词

潮cháo(热潮、观潮、心潮澎湃)

据jù(据守、据说、据为己有)

堤dī(河堤、大堤、千里之堤)

阔(广阔、宽阔、高谈阔论)

笼lǒng(箱笼、笼罩、笼络人心)

罩zhào(罩住、口罩、罩起来)

盼pàn(期盼、盼望、左顾右盼)

滚gǔn(翻滚、滚动、滚瓜烂熟)

顿dùn(顿悟、顿时、茅塞顿开)

逐zhú(追逐、逐渐、随波逐流)

渐jiàn(渐渐、渐变、循序渐进)

犹yóu(犹豫、犹如、虽死犹生)

崩bēng(崩溃、崩盘、土崩瓦解)

震zhèn(地震、震动、震耳欲聋)

余yú(剩余、余波、高兴之余)

二、多音字

笼:lónɡ(鸡笼、蒸笼)lǒnɡ(笼罩、笼络)

闷:mēn(闷热、闷声不响)mèn(烦闷、闷闷不乐)

号:háo(号叫、风号浪吼)hào(号令、括号)

隆:lōnɡ(轰隆、黑咕隆咚)lónɡ(隆隆、兴隆)

观:ɡuān(观看、奇观)ɡuàn(道观、白云观)

薄:bó(薄弱、单薄、薄雾)báo(薄纸、薄片、薄纸)bò(薄荷)

三、近义词

顿时——立刻奔腾——奔驰

依旧——依然屹立——矗立

犹如——如同宽阔——宽广

语文课本知识点总结 第9篇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我国新文学第一篇短篇小说是:狂人日记

第一位开拓“童话园地”的作家是:叶圣陶

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第一篇报告文学作品是:(夏衍)包身工

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 .其作品是; 龙须沟

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 墨

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丘和孟子,分别被尊至圣和亚圣。

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词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 以王维,孟在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五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反对旧礼教,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两篇《狂人日记>>的作者分别是:俄罗斯的果戈里 我国的鲁迅

世界文学中有两大史诗:伊利亚特 奥德赛

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 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 既嫁从夫 夫死从子

四德:妇德 妇言 妇容 妇功/品德 辞令 仪态 女工

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 群为臣纲 夫为妻纲

五常:仁 义 礼 智 信

三姑六婆:三姑:尼姑 道姑 卦姑

六婆:媒婆 师婆(巫婆) 牙婆 虔婆 药婆 接生婆

三皇五帝:三皇:伏羲 燧人 神农

五帝:黄帝 颛琐 帝喾 尧 舜

三教九流:三教:儒 道 释

九流:儒家 道家 阴阳 法 名 墨 纵横 杂 农

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三性: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三一律:欧洲古典广义戏剧理论家所制定的戏剧创作原则,就是地点一致,时间一致,情节一致。

语文课本知识点总结 第10篇

开柙出虎: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

虎兕出柙: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主管者应负责任。

既来之,则安之:原意是既然把他们招抚来,就要把他们安顿下来。后指既然来了,就要在这里安下必来。

分崩离析: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_瓦解。

祸起萧墙:指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五十步笑百步: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

饿殍(piǎo)遍野: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豁然开朗:从黑暗狭窄变得宽敞明亮。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不深入钻研。

卓有成效:有突出的成绩和效果。

坚忍不拔;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永垂不朽: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义愤填膺(yīnɡ):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心急如焚: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形容非常着急。

息息相关:呼吸也相互关联。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无济于事:对事情没有什么帮助或益处。比喻不解决问题。

摇摇欲坠:形容十分危险,很快就要掉下来,或不稳固,很快就要垮台。

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

大放厥(jué)词: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语焉不详:指虽然提到了,但说得不详细。

一帆风顺:船挂着满帆顺风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任何阻碍。

不可思议:①佛家语。指思维和言语所不能达到的微妙境界。道教也借用此语。②形容事物无法想象或难以理解。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恫?(ɡuān)在抱:把人民的疾苦放在心里。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遮天蔽日: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白头偕老: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语文课本知识点总结(通用10篇)】相关文章:

1.语文课本知识点总结(通用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