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精选17篇)

时间:2023-02-19 14:22:31 范文大全

本文为大家分享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相关范本模板,以供参考。

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篇

走向新世纪的对外关系

20XX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主题:新世纪 新挑战 参与 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APEC)

1、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历史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的解体,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国际关系显现出多极化的发展趋势,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面对国际形势变化的新特点,中国政府冷静观察,把握机遇,因势利导,积极参与双边和多边领域的对话与合作,努力开创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2、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⑴时间:1991年

⑵性质:是亚太地区重要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

⑶作用:亚太经合组织以促进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经济交往、发展和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系、减少成员之间的贸易壁垒为宗旨。该组织成立后,在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协调成员间经济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3、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时间:1991年

4、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活动原则:积极参与、求同存异、推动合作

5、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作用: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多年来,中国始终本着积极参与、求同存异和推动合作的精神全面参加亚太经合组织的各项活动,对促进该组织的发展以及亚太地区的交流与合作作出重要的贡献。

6、中国在亚太经合组织中的贡献:

⑴20XX年,中国成功主办了亚太经合组织年会。

⑵20XX年10月在上海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7、两个会议的影响(亚太经合组织年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为亚太经合组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人们对恢复世界经济增长的信心。

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1、历史背景:

冷战结束后,中国、俄罗斯与中亚各国面临着一系列共同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为体,不仅涉及各国的安全、贸易发展和国家利益,同同时也直接影响到亚洲乃至世界的稳定和发展。

2、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

20XX年6月,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宣言,宣布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3、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性质:

“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性合作组织。

4、上海合作组织成立的意义:

这一组织的诞生,不仅促进了各成员国之间的睦邻互信和友好合作,对维护本地区安全与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也为国际社会摈弃冷战思维,探索新型国家关系、新型安全观和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

1、目前世界局势

⑴背景:世界交替之际,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

⑵特点: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2、中国外交的努力、中国外交的调整(中国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的贡献)(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的内容):

⑴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⑵积极参与联合国和其它国际事务

⑶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⑷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⑸反对一些形式的恐怖主义

⑹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政治经济新秩序

3、中国维护世界与地区和平的具体事例:

⑴1997年11月,访问美国,访问期间,中美两国元首就21世纪中美关系发展框架和方向达成重要共识。

⑵1998年4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访问欧洲,与欧洲联盟轮值主席国英国首相布莱尔、欧盟委员会桑特在伦敦举行中国——欧盟领导人首次会晤,双方确定中欧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

⑶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一向重视联合国的作用,对联合国的和平事业一直采取积极支持的立场。近年来,中国多次派人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和联合国组织的大选监督、武器核查等工作。

⑷1995年,中国在北京成功主办了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对推动世界妇女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2篇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大跃进”

1、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⑴提出的背景

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没有历史先例和足够准备

②当时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

③国内反“右派”斗争的展开,导致对社会主义时期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做了过于严重的估计

④战胜资本主义的“赶超”战略滋长了急于求成的情绪,以致脱离客观实际

⑵推出的时间及内容

①时间:1958年

②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⑶结果:“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全民“大炼钢铁”

⑷评价:这条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要求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求富求强的强烈渴望,但由于过分强调“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助长了浮夸蛮干的风气。

2、“大跃进”

⑴时间:1958年

⑵核心内容:全民“大炼钢铁”

⑶结果:生产造成严重破坏,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⑷特点:以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高指标、高速度,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展开,首先在农业上发动起来,而后扩展到工业领域。

人民公社

1、时间:1958年

2、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掀起:

1958年根据“工农商学兵相互结合、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原则,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将农业生产合作社迅速转变为人民公社。

3、评价人民公社化运动:

虽然刮“共产风”的时间较短,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也几度调整,但对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经营方式和所有制形态的探索,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4、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后果:

大半人民公社超出了当时的生产和群众觉悟水平,搞平均主义实际上损害了群众利益,最终造成生产混乱,生产力下降。

5、人民公社的特点:一大二公

国民经济的调整

1、历史背景:从1959年起,特别是1960年夏以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的严重后果逐渐显露出来。

2、时间:1960年开始——1965年初(1964年底)

3、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4、国民经济调整的结果:在1964年底至1965年初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宣布:经济调整的任务已基本完成,我国将进入一个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目标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新时期。

5、在会上做了自我批评(检查)


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3篇

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一个五年计划

1、过渡时期总路线:1949年—1956年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⑴目的:恢复国民经济的任务完成后,如何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向 社会主义过渡

⑵时间:1953年—1957年底

⑶内容: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第一个五年计划

⑴指导思想:过渡时期总路线。

⑵基本目的: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

⑶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其他各项事业,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

⑷时间:1953—1957

⑸巨大成就(结果):到1957年底,各项主要指标大幅度超额完成,取得了令人振奋的巨大成就。钢铁、煤、电力、机器制造、交通运输以及水利建设等各个方面捷报频传,不仅工业基础得到极大改善,也初步改变了工业分布偏于沿海的不合理布局。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步伐在扎扎实实的向前迈进。

3、一五计划的巨大成就具体事件:

⑴至1957年,全国钢年产量已上升到535万吨。

⑵1953年7月,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在吉林长春兴建。

⑶到1957年底前,川藏、新藏公路也都先后改建或建成,全线通车。

⑷1954年,南昌飞机厂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1956年,新型喷气式飞机在沈阳试制成功。

⑸1957年10月,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三大改造”

1、时间:1953年

2、内容:“一化三改”,即社会主义工业化(简称“一化”)以及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三改”)

3、实质: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变革,使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的优势地位,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经济基础。

4、历史意义:“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变革,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此,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评价: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总体上看是成功的。但在改造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偏差。这主要表现在1955年夏以后,对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时间内遗留了一些问题。但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完全正确的。

6、途径:

⑴农业:引导农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将个体农业经济改造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⑵手工业:引导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

⑶资本主义工商业:也就是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国家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通过有步骤地和平赎买的办法,将它们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使资本家私有制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公有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制定目的:为了适应向社会主义过渡新形势的需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2、时间:1954年9月

3、制定者: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性质(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5、主要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性质、基本政治制度和各项政策,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并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把过渡时期总路线规定的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总目标确定了下来。

6、历史意义: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⑵宪法的颁布,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

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4篇

邓小平理论的内涵:

(1)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后,提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1982 年,中共十二大上,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1987 年,中共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1992 年,南巡讲话,指出特区姓“社”不姓“资”,发展才是硬道理。

一句话评价邓小平: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

(1)1992 年,中共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2)1997 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并确立它为党的指导思想,

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5篇

人民海军的建立: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南海三个舰队。目前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逐步扩大。

人民空军是在陆军基础上建立起来,空军刚诞生就面临抗美援朝的考验,在朝鲜战场击落敌机三百多架,取得了辉煌战绩。随着科技发展,空军装备了一批新型飞机。

导弹部队是现代化军队不可缺少的,又称为第二炮兵,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1966年,中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导弹部队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等,具有较强的战斗力。(我国实行的是科技强军战略)

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6篇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一、《红楼梦》★★★★

地位:清代小说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是曹雪芹的《红楼梦》。

作者:前80回,作者曹雪芹,后来经高鹗整理续写了后40回。

问世:在乾隆晚期时排印面世。

内容:以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故事为主线,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现实和尖锐矛盾,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奢靡与丑陋,揭示了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特色:《红楼梦》全书背景广阔,情节复杂,头绪纷繁,人物众多,在艺术上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价值: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的文学名著。

二、昆剧与京剧艺术

昆剧

(1)发展: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明朝时,表演艺术日趋成熟,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剧种。

(2)代表:代表作有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清朝前期,政治历史剧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成为昆曲的传世之作。

(3)衰落:清朝中期以后,逐步陷入因循守旧的境地,成为统治阶级和社会上层的玩物。由于脱离民众和现实生活,昆曲逐渐走向衰落。

京剧

(1)乾隆时,北京成为戏班荟萃之地。1790年,四大徽班先后到北京为乾隆帝祝寿献艺。

(2) 徽调吸收其他地方戏的优点,加以创造和改进,在道光年间形成一个新的剧种“皮黄戏”。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被称为“京戏”或“京剧”,成为最主要的剧种,流传四方。

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7篇

探索中的良好开端与失误

(1)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会议正确分析了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指出了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这次会议是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失误原因:党和人民对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2)“左”的错误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建设成就和模范人物

(1)建设成就:

①1959年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②新兴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发展起来。

(2)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

①铁人王进喜;②两弹元勋邓稼先;③“党的好干部”焦裕禄;④人民的好战士雷锋。(学习他们艰苦创业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事迹。)

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8篇

一、赫鲁晓夫改革

时间:1953--1964年。

内容:针对斯大林时期存在的弊端,进行政治、经济改革。

评价: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未从根本上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二、戈尔巴乔夫改革

时间:1985年

前期重点:经济改革,没取得成效。

后期重点:政治改革。

影响:苏联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一党制变为多党制,国家权力分散。各加盟共和国脱离苏联的趋势随之加强,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三、苏联解体(1991年底)

原因:

(1)根本原因:长期以来极端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

(3)外部原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4)其它原因:反马克思主义思潮泛滥;社会矛盾、民族矛盾激化等。

催化剂:八一九事件(加速了苏联解体)

认识:社会主义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汲取苏联的经验教训,坚定不移地坚持和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9篇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原因: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诸位帝王,重视农业生产,推行垦荒政策,使农业得到恢复并有较大发展,为清朝前期的兴盛奠定了基础。

概况

(1)耕地面积增加;对黄河、淮河等大河及大运河治理。

(2)改进种植技术,改良新品种,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

(3)经济作物的种植有较大发展,品种增加,棉花、甘蔗、烟草、茶叶、药材等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

作用:农业生产的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农业产品品种和产量的增加,也对手工业和城镇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二、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手工业发展

(1)清朝前期,丝织、棉织、印染、制瓷等方面,品种繁多,产品精良。

(2)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等。

商业发展

(1)清朝前期商业发达,商品贸易十分兴盛,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

(2)出现了一批工商业市镇及商业大城市。

(3)在商业活动中,形成了商帮,如山西的晋商、江南徽州府的徽商,商帮的活动对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人口的增长

增长:清朝前期的统治者采取一系列恢复社会经济的措施,使经济发展,国力增强,社会安定,人口的数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乾隆末年,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

问题:人地矛盾逐渐突出,开荒垦田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地力下降。庞大的人口也造成社会压力,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

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0篇

两弹一星:

(1)两弹一星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

(2)原子弹爆炸成功: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3)导弹的研制:1964年6月,我国设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北地区试验成功。1966年10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实现核爆炸,我国有了可用于实战的导弹。

(4)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1970年,我国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5)神舟系列飞船:1999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20XX年成功地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20XX年,成功地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

杂交水稻:

1973年袁隆平首次成功培育被称为“东方魔稻”的籼型杂交水稻。获得20XX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863计划”:1986年3月,四位老科学家提出,邓小平作重要批示,重点发展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等七个领域,1996年又将海洋高技术列为计划的第八个领域。

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1篇

明朝的灭亡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政治腐败:明代中后期,政治腐败。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皇室内部又钩心斗角,纷争不已,大臣结党营私,争权夺利。

社会动荡: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皇室、贵族等疯狂兼并土地,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原因

(1)根本原因: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2)直接原因:陕西北部连年大旱,官府催征如故。

过程

(1)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后,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2)1644年,攻进北京城内,末帝崇祯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被农民起义推翻。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满洲兴起:(1)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

(2)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清军入关:明朝灭亡后,明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2篇

人民政权的巩固

整顿经济秩序

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政权经受了军事、政治、外交、经济等多方面的严峻考验。特别是工作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对处理全国性、特别是大城市中的经济问题还缺乏经验,如何迅速制止市场物价混乱,整顿经济秩序,进而为恢复国民经济创造条件,是一项既复杂艰难又十分紧迫的任务。

2、措施:

⑴采取果断的行政措施,严厉打击银元投机。

⑵在全国范围大规模调运基本生活、生产物资到城市,敞开供应,平抑物价。

⑶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

3、结果(成效):几个月后,迅速收到成效,社会秩序稳定,人民欢欣鼓舞。

4、意义: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

5、影响:几个月后,迅速收到成效,社会秩序稳定,人民欢欣鼓舞。事实证明,人民政权完全有能力在经济上管理好自己的国家。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意义“不下于淮海战役”。稳定经济秩序之后,为全国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向工业化目标奋进,奠定了基础。

抗美援朝

1、抗美援朝的原因:美国打着联合国的旗帜武装干涉朝鲜,并公然入侵台湾海峡,把战火延烧到中国的东北边境。在美国无视中国政府严正警告、国家面临外部侵略严重威胁的紧急情况下,应朝鲜党和政府的请求,同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承担起保卫和平的历史重任。

2、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3、参加部队:中国人民志愿军

4、抗美援朝的目的:保家卫国

5、指挥者:彭德怀

6、著名的战役:上甘岭战役

7、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在敌强我弱、导常残酷的战争中,志愿军指战员为维护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舍生忘死,慷慨奉献,发扬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被人们誉为“最可爱的人”。

8、精神及英雄人物:

精神: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国际主义的精神。

英雄人物:邱少云、黄继光等。

9、战争结果:从1951年7月起,到1953年7月,美军在战场上严重受挫,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朝鲜战争结束。

10、影响(意义):抗美援朝是巩固年轻的人民共和国的又一胜利。它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也使新中国的国际声望得到空前提高,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土地改革

1、时间:1950年6月—1952年底基本完成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3、主要内容:宣布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4、土地改革的过程:1950年6月到1952年底,在两年多的时间内,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完成了土地改革。

5、意义:

⑴(经济上)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

⑵(政治上)依靠在土改中形成产有组织的阶级队伍,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对旧乡村的改造,为以后在农村社会中推行党的各项政策奠定了基础。

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3篇

★第1课俄十月革命

一、二月革命

时间:1917年3月

结果:了沙皇专制统治。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命后形势: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

二、十月革命(1917年11月)

背景:临时政府对内镇压革命,对外继续进行一战。

领导人及地点:列宁,彼得格勒。

经过: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建立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性质: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政权巩固:粉碎了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意义:

⑴是人类历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⑵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⑶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巩固政权:经过三年国内战争,1920年苏俄粉碎了外国的武装干涉和国内的反革命叛乱,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世界上第一个获胜的无产阶级政权。此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后,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开始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新经济政策

背景:

⑴国内战争结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经济。

⑵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强烈不满。

时间:1921年

领导人:列宁

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作用: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政权。

评价:是列宁从俄国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典范。

二、苏联成立

时间:1922年底

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最初的四个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扩大:后来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解体:1991年底。

三、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领导人:斯大林

年实施两个五年计划,使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基本实现。

斯大林模式(又叫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

(1)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颁布(苏联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标志)

(2)评价: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但具有严重弊端,对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一、巴黎和会

时间:1919年1月到6月

目的:缔结和约,建立战后世界新秩序。

操纵会议的三巨头: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美国总统威尔逊。

结果:签订《凡尔赛和约》(对德条约)

⑴时间:1919年6月

⑵内容: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做出了规定。

意义:《凡尔赛和约》与对奥、匈、土、保和约一起构成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序。

实质:帝国主义国家的分赃会议(或战胜的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会议)。

二、华盛顿会议

时间:1921--1922年

背景:巴黎和会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在西方的关系,他们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矛盾依然尖锐,日美矛盾尤为激烈。

主导国:美、英、日

签订的主要条约——《九国公约》

⑴时间:1922年

⑵内容: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

(3)影响: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条件。使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形成: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

实质: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评价: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华盛顿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它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但不可能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下去。

★第4课经济大危机

一、经济大危机爆发

相对稳定时期:1924—1929年。

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社会固有的基本矛盾。

时间:1929--1933年。

开始国:美国

特点:涉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破坏性大。

影响:

⑴生产受到严重破坏。社会矛盾加深。

⑵经济危机引起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二、罗斯福新政

原因:1929-1933年严重的经济危机,美国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

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根本目的:巩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特点: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时间: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

中心措施:调整工业,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政府对资本主义生产的调控。

评价:

(1)取得了显著成效,美国经济恢复,人民生活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

(2)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启示: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成为今天许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制定政策法规的依据,说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和改良的功能。

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4篇

“一国两制”

(1)提出者: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2)含义:“一国两制”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

香港、澳门的回归

(1)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2)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行使主权。

(3)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意义: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5篇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一、军机处的设立

背景:清朝初期,一切军国大事都要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

过程

(1)康熙时设立南书房,绕开了议政王大臣会议。

(2)雍正年间,设立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处,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

(3)乾隆时期,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

影响: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文字狱

(1)含义: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 严密控制知识分子。从知识分子的文章、诗词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大批冤狱,祸及亲友。

(2)影响: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 ,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文化专制政策:为了维护集权统治,在文化上实行专制政策。一方面提倡尊孔读经,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收缴禁书并销毁。

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表现:在清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下,官僚体制从整体结构上呈现出腐败的趋势,军队军风军纪日益败坏,军备废弛。

后果:官场的腐败之风蔓延,官僚机构臃肿,政治腐败导致经济衰退,造成国力越来越虚弱。清朝中期以后,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社会贫富分化严重,民众生活困苦,社会危机重重。

四、闭关锁国政策

原因

(1)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 ,无所不有,不需要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2)西方殖民者向东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惧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表现

(1)顺治时期,颁布“禁海令”,严厉限制海上贸易。

(2)1757年,下令关闭其他港口,只开放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朝廷特许的“广州十三行 ”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影响

(1)积极: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曾起到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2)消极:清廷故步自封,闭关自守,导致国家的闭塞,使中国错失了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机会,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6篇

1新中国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最早提出: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主要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共同倡导:1954年,周恩来、尼赫鲁(印度)、吴努(缅甸)。

(4)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万隆会议(亚非国际会议)

(1)召开时间:1955年

(2)“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者:周恩来

(3)“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的意义: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7篇

对农业的改造

(1)时间:1953年—1956年

(2)改造方式: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1)时间:1954年—1956年

(2)方式:先是公私合营,后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

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大改造的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三大改造的缺点: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精选17篇)】相关文章:

1.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精选17篇)

2.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汇总5篇)

3.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集锦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