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演讲稿一等奖(合集5篇)

时间:2023-04-09 10:00:13 演讲稿

本文为大家分享师德师风演讲稿一等奖相关范本模板,以供参考。

师德师风演讲稿一等奖 第1篇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初为人师时,不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以为自己就是一个“孩子王”。后来,当渐渐融入教师这个角色,才感到自己更需要的是一颗真心与挚爱。在孩子们热切的目光中,我开始在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并且把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当作自己的座右铭。

弹指一挥间,近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女孩已经成长为像模像样的“老教师”。用朋友的话说,走在大街上,人们一看就知道是个教书的。我不知道她的话是赞扬还是讽刺。如果是赞扬,也许是经过多年为人师表的洗礼,自己获得了一种教师特有的崇尚知识、甘为人梯的内在气质;如果是讽刺,也许是因为身为教师固守着清贫的生活,自己缺少了那种珠光宝气、艳装的豪华。但不管是赞扬还是讽刺,我却铭记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座右铭,将“教师”这个荣誉高高举起,不动摇,不自卑,立志做一根燃烧的红蜡烛。

今年八月,我离开工作八年的幼教岗位,投入到另一个崭新的工作环境——x四中,四中是我梦想已久的学校,因为我喜欢挑战,喜欢在新的领域充实自己。而四中正是我实践梦想、挑战自己的新天地。这里有优美的环境、和谐的氛围,是我们青年教师勤学苦练、开拓创新的好校园。记得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比陆地更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胸怀。不是吗?当我们心中充满了对孩子们的爱,我们会觉得,我们的工作也会发出动人的光彩。虽然我所从事的计算机课程,属传统意义上的副科。但我知道,这其实更是一门传播现代知识的必修课。试想,面对科技高速发展的现实,计算机普及使用的今天,作为现代人工作的基本技能,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连计算机都不会使用,那我们的教育能说是成功的吗?因此,我知道这门副科的重要,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之重。刚到四中时,心里曾忐忑不安,不知道能否将课上好。因此第一次上课前,我准备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把每一个细节都背下来。结果,第一节课上完,我发现我们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下课后,他们还对我说:“老师,再给我五分钟,我们还想练,老师,可不可以全班都参加兴趣小组活动……”我心里十分高兴——我成功了。第一次的成功令我信心大增,以后每一次上课,我都精心准备,特别是在如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下了较多功夫。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当我看到一幅幅学生颇有成就的作品时,我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我觉得自己的努力有了结果,有了方向,我为自己的努力而骄傲!

我的启蒙老师曾对我说:“在老师的手中,握着无数的金种子——那便是希望,也是教师的全部财富。”是啊,当每个生命来到这世界上,在他们的心中,都有一块空白的土地。我们老师便大把大把的把金种子散向他们的心田。老师的关爱,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热爱生命的种子;老师宽容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善待生活的种子;老师的才华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渴求知识的种子;老师的期待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当这些种子在他们的心中扎下根,成为泥土的一部分时,这希望的种子变成了上面最灿烂的一朵花。因此,我热爱教育,甘当播种希望的老师。也许我选择的教育事业,注定我这一生只能默默无闻,只能默默奉献,但是我非常乐意,非常自豪。在播种知识的宽阔领域里,我愿做一颗小小的铺路石,静静地躺在泥土里,即使它没有水晶的纯静,没有宝石的艳丽,没有钻石的光芒,也要努力让我们的新一代走在我们铺就的平坦而宽阔的道路上奔向前方,奔向远方。我心中将永远铭记这样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愿和大家一道默默地耕耘,共同托起我们四中的太阳。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师德师风演讲稿一等奖 第2篇

现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这样说过:“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我想,同样可以推而广之,那就是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优秀的教师。

有位古人告诉我们: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教育学生的第一目的就是“传道”,即教授做人的道理,第二才是知识技能。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能否培养好学生和教师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对“怎样做一名好教师”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崇高的责任感,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路。

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师德师风的具体体现。教师工作的“示范性”和学生特有的“向师性”,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在我们的周围或许会听到这样的事情,某位老师政治观念不强,课堂上不能把握分寸,导致负面影响;有的人把主要精力放在“第二职业”上,对本职工作得过且过,敷衍了事;学生反映某些教师缺乏责任心,备课不认真,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呆板。虽然说这可能不是普遍现象,但同样也应唤起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忧患意识。我们说大学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对政治的关心和了解,对职业的热爱和投入,对同事的团结和合作,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对学术的严谨和进取,对自己的要求和自律都在时时刻刻地影响着学生的学风和学校的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只有教师们用自身的榜样作用和人格魅力,让学生佩服,从而仿效,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教书育人是爱的事业,关爱每一位学生是我们教师的责任。教师的爱与众不同,它是严与爱的有机体现,是理智与热情的巧妙结合。陶行知先生曾对教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同时陶先生用自己的言行为我们诠释了“爱”的涵义。有一天,陶先生看到一位男学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等陶先生了解了一下情况回到办公室,见到那个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接着又掏出一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你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陶先生拿出了第三块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应该采取这种方式。”陶先生又掏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咱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通过这个小故事,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一个道理,某些老师从所谓的差学生身上找不到可赞扬、可夸奖的理由,除了不会多角度思考问题,缺少爱心不能说不是一个原因。

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通过学习我决心以“开县优秀教师群体”为榜样,时时处处为之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工作,积极进取,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和和蔼的工作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时刻关爱学生的健康成长,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为让每一位学生适应时代的发展作出自己应有贡献!

师德师风演讲稿一等奖 第3篇

尊敬的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初为人师时,不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以为自己就是一个“孩子王”。后来,当渐渐融入教师这个角色,才感到自己更需要的是一颗真心与挚爱。在孩子们热切的目光中,我开始在各方面提高自身素质,并且把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当作自己的座右铭。

弹指一挥间,近十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女孩已经成长为像模像样的“老教师”。用朋友的话说,走在大街上,人们一看就知道是个教书的。我不知道她的话是赞扬还是讽刺。如果是赞扬,也许是经过多年为人师表的洗礼,自己获得了一种教师特有的崇尚知识、甘为人梯的内在气质;如果是讽刺,也许是因为身为教师固守着清贫的生活,自己缺少了那种珠光宝气、艳装的豪华。但不管是赞扬还是讽刺,我却铭记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座右铭,将“教师”这个荣誉高高举起,不动摇,不自卑,立志做一根燃烧的红蜡烛。

今年八月,我离开工作八年的幼教岗位,投入到另一个崭新的工作环境——__四中,四中是我梦想已久的学校,因为我喜欢挑战,喜欢在新的领域充实自己。而四中正是我实践梦想、挑战自己的新天地。这里有优美的环境、和谐的氛围,是我们青年教师勤学苦练、开拓创新的好校园。记得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比陆地更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胸怀。不是吗?当我们心中充满了对孩子们的爱,我们会觉得,我们的工作也会发出动人的光彩。虽然我所从事的计算机课程,属传统意义上的副科。但我知道,这其实更是一门传播现代知识的必修课。试想,面对科技高速发展的现实,计算机普及使用的今天,作为现代人工作的基本技能,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连计算机都不会使用,那我们的教育能说是成功的吗?因此,我知道这门副科的重要,知道自己肩负的责任之重。刚到四中时,心里曾忐忑不安,不知道能否将课上好。因此第一次上课前,我准备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把每一个细节都背下来。结果,第一节课上完,我发现我们的学生对计算机课程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下课后,他们还对我说:“老师,再给我五分钟,我们还想练,老师,可不可以全班都参加兴趣小组活动……”我心里十分高兴——我成功了。第一次的成功令我信心大增,以后每一次上课,我都精心准备,特别是在如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下了较多功夫。在兴趣小组活动中,当我看到一幅幅学生颇有成就的作品时,我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我觉得自己的努力有了结果,有了方向,我为自己的努力而骄傲!

我的启蒙老师曾对我说:“在老师的手中,握着无数的金种子——那便是希望,也是教师的全部财富。”是啊,当每个生命来到这世界上,在他们的心中,都有一块空白的土地。我们老师便大把大把的把金种子散向他们的心田。老师的关爱,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热爱生命的种子;老师宽容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善待生活的种子;老师的才华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渴求知识的种子;老师的期待在他们的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当这些种子在他们的心中扎下根,成为泥土的一部分时,这希望的种子变成了上面最灿烂的一朵花。因此,我热爱教育,甘当播种希望的老师。也许我选择的教育事业,注定我这一生只能默默无闻,只能默默奉献,但是我非常乐意,非常自豪。在播种知识的宽阔领域里,我愿做一颗小小的铺路石,静静地躺在泥土里,即使它没有水晶的纯静,没有宝石的艳丽,没有钻石的光芒,也要努力让我们的新一代走在我们铺就的平坦而宽阔的道路上奔向前方,奔向远方。我心中将永远铭记这样一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愿和大家一道默默地耕耘,共同托起我们四中的太阳。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师德师风演讲稿一等奖 第4篇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千思万索,在我那贫乏的词库中,我找到了这样一个词语来形容我今天的演讲——伟大的平凡。教师,一项平凡的事业,一份平凡的工作。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更没有显赫一时的名声和荣誉。但是,生活的目的,并不在于显耀与享受,而在于精神上的充实和事业上的成功。人是平凡的,但事业却是伟大的,因为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默默的奉献和无私的牺牲。

教育的事业,是爱的事业,是奉献的事业,是有关良心的事业。做一名老师是多么的不容易。不但需要知识和高于知识的智慧,需要方法和高于方法的能力,还需要修养和高于修养的人格力量。我有些茫然,有些紧张,有些敬畏,知道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是不知怎样来求索。于是,我希望找到德才兼备的楷模来模仿。其实啊,停下脚步,看看身边的老师,我才发现真正的好老师并不是遥不可及,真正的圣贤不只是在古书里,不只是在电视屏幕里,师德师风也不是枯燥的理论和高举的旗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于是,我在平凡工作中,寻找平凡,体味平凡,也努力的践行着平凡,才发现——平凡是躬行。躬行者,以身作则也。不会忘记,早上进入学校时,无论日晒雨淋,都会看到校长在校园里的来回巡视的身影,始终心系整个校园;不会忘记,校领导们为改善教师们的工作环境而不懈的努力;更不会忘记,办公室里老师们一声声关切的问候和一次次真诚的帮助,这一切的一切,是老师们的爱心使然,责任使然,更是良心使然,这些工作中的平凡点滴,我想就是师德师风的最好体现。

平凡无奇、繁忙而又琐碎,这是我们教师的生活写照。但正是这普普通通、平平常常之中却不时涌现着一幕又一幕动人的情景,深深将我感动,让我动容,我身边一群可爱的教师们用他们的行动,默默无闻的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着自己的所有、践行着自己的承诺。

要求孩子们按时到校,他总是提前一步,在教室门口站成一道平凡的风景;要求孩子们字迹工整,他总是让板书条理分明,让评语笔画端庄;要求孩子们作业认真,他总是逐题批阅,用心批注;要求孩子们讲究卫生,他会轻轻拾起教室里的纸屑而不着痕迹;要求孩子们考试诚信,他会在上公开课时,用未知的悬念体现师生的默契。春风化雨于无声,身体力行显风范,可细细一想,他做的这些,他的同仁们或许比他做得更周全,因此他平凡。

所以,我可以骄傲地说,在座的每一位老师,都是我学习的楷模。师德师风其实是一种状态,就是校长的兢兢业业,行政领导的团结向上,是每一个教师的爱岗敬业。

曾经以为,高尚的师德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像黄继光堵枪眼一样壮烈,向瞿秋白就义一样凛然。现在我想说高尚是朴素的,它不仅没有闪闪的金光,而且朴素的不着痕迹,就像春天的小雨,无声无息的飘落下来,滋润着学生的心, 浸润着同事的心。现在我就工作在这些朴实、高尚的人们身边,他们的高尚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营造出温暖和谐的氛围。他们用平凡书写伟大,用普通孕育崇高。小而言之,他们是身边的师德榜样;大而言之,他们是祖国教育的脊梁。

我们每一位老师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诠释了师德师风的内涵。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温暖的问候,一汪感动的泪水,一次倾心的交流,一番严厉的批评,一节精彩的课都无不体现着老师们的风采和内蕴。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却在脚踏实地干;没有望洋兴叹的感慨,却用滴水石穿的信念在前行;没有身为人师的骄傲自负,却在收获着一季又一季的桃李芬芳。

老师们的行动深深地影响了我,我开始用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从备课到上课,从学生的课后辅导到教学反思;我开始用宽容理解去对待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关心着他们的方方面面,接受他们的每个优点和缺点,我欣喜地看到孩子们正在茁壮成长;我开始用温暖真诚去接待每一位家长,我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老师和家长的心是一致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教师让生命的光和热长久不息,让人间的真情在不断的演绎,让博爱之心不停的传递,这种基因的内涵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深深地震撼着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也深深地感动着我, 我曾扪心自问:“如果我是一滴水,我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我是一缕阳光,我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我是一颗螺丝钉,我是否固守着我的岗位?点点滴滴,丝丝缕缕,汇聚起来,灌溉的是良田万倾,照亮的是锦绣中华,哺育的是新的生命,撑起的是伟大的祖国。

然而,我做的还远远不够,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班主任工作更是一门科学的艺术。我还只是位初学者,探索者。“有人说:“教师的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最神圣、最值得骄傲的事业。”是啊,我们是孩子们理想风帆的导航者,是美好心灵的缔造者,是智慧和技能的传播者。今天,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美的颂歌——我,会真爱每一个孩子;我,会善待每一个生命,我,会衷情于教育事业!

师德师风演讲稿一等奖 第5篇

人们常说:教育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记得那年,我带着豆蔻年华的激情,带着稚气未脱的脸庞,带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踏上三尺讲台。从那时起,"爱心撒播希望,智慧浇铸梦想"便成了我无言的承诺。

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地懂得除了教育职责,还应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因为爱是维系师生情感的纽带,爱是教师成功教育的原动力。

20xx年下半年,我担任六(3)班的班主任,一进班,一个眼神呆滞、头发散乱、衣服不整的女孩首先映入我的眼帘。她叫张xx,是个弃儿,养父是个五十多岁的光棍汉,家境本来就不好,添了一张嘴后更成了低保户。可怜的孩子,谈不上穿衣打扮,更缺少浓浓的母爱,平时很少言语,很少交往,性格孤僻。母亲的天性,教师的职责,驱使我从此格外关注她。

一个星期一,孩子没来上学,问同学不知道其原因,她家又没电话,思前想后我放心不下,急忙赶到张xx的家中。眼前的一切让我心酸:低矮的草房,土砌的泥墙,一位衣衫褴褛的老人坐在门槛上抽烟,屋里不时传来孩子的哭泣声。"张xx,你怎么啦?"看见我,孩子哽咽着扑过来 "殷老师,我……我……我要……上学……"原来,因为家庭困难,父亲要她辍学。我努力劝说,固执的父亲就是不同意。临离开时,孩子那双求救的眼睛正紧紧盯着我。我说:"张xx,你放心我一定会说服你爸爸,让你继续上学。"当天晚上,我和爱人又来到张xx家中,谁知却被其父冷言冷语了一顿,爱人劝我:"算了吧!"可我不甘心。张xx的爸爸看上去比我爸爸大不了几岁,他们是同年代的人,好沟通。于是第二天晚上,我约了爸爸来到他家做工作。经过再三劝说,孩子的父亲终于同意让她继续上学,孩子别提多高兴,我也情不自禁地留下了激动的泪水。从那以后,我义不容辞地承担了照顾她生活的责任。告诉她如何注意个人卫生,给她买学习用品,送她衣物,经常带她到我们家洗头、洗澡、作功课;并且让同学多与她交流,给予她帮助,让她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渐渐地,孩子脸上的笑容多了,与他人交流多了,上课发言的次数多了,整个人活泼开朗起来。就这样,我用热心、爱心和强烈的责任心,拯救了一颗将要陨落的童心。

是的,只要付出就有回报。我们要善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用爱唤起爱,用爱催生爱,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切实走进学生的心灵。

20xx年春学期一开学,我班转入一名叫陈思萍的女生,这是一位残疾儿童,患有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去年刚做完手术。刚进班,我发现她不善于与被人交流,也不爱活动。我知道她的内心有点自卑。于是,我让班上的女生一下课就主动和她交流,跟她一起做游戏,课上经常让她回答问题;顾仁东是我班另一位特殊儿童,好动是他的一大特点 .无论上课回答问题,还是改作业,不超过十秒钟他就会动个不停。反复教育后,丝毫没有半点进步。于是我决定到他家进行家访。原来,这更是一位可怜的孩子。他的妈妈将他生下来后就离家出走了,母亲长什么样她根本不知道,也不愿和别人提起;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根本就关心不到他;她和姑妈生活在一起。平时和姑妈的交流也不是很多,也很少看见他开心的笑脸。邻居说他年龄不大,但是却能帮助姑妈做一些家务,学习无人关心,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知道这一情况后,泪水在我眼眶里打转,心里默默地说道:"怎么会这样?这对孩子太不公平了!想想自己的孩子多么幸福,要什么有什么,我有责任帮助他!" 陈思萍和顾仁东两位同学不同的遭遇深深牵动着我的心,我立即向学校领导反映,并为他俩申请贫困补助。平时,亲自为他们挑选漂亮的衣服,亲手为他们挑选爱吃的零食;午休时将他们带到办公室,放弃自己难得的休息时间,与他们谈理想、叙人生;傍晚时的窗前,放弃自己团聚的温馨时刻,教他们学习、引他们探索;"六一"儿童节,带他们到书城去买自己喜爱的学习用品和课外书,让他们感受到节日的快乐;端午节,我将他们接到自己的家中过节,特地为他们准备了丰盛的菜肴,让他们感受家的温暖。这两位特殊的孩子,似乎感受到老师那份深沉而无私的母爱,渐渐地,他们的小脸红润了,他们的信心增强了,他们的成绩进步了。期末考试时,他的三门功课都达到了八九十分。

在与孩子相处时,我时刻寻找孩子的闪光点,运用赞赏与肯定的教育方式,进行鼓励。李陶陶是我前年任教班级的一名女学生,刚接这个班时,曾经教过他的老师就反应这个学生很烦,班上同学都讨厌她,考试只能靠三四十分,作业不做。事实正是如此。我多次与她谈话,只要她作业有一点点进步,就用视屏展示台展示,当众表扬;课上读书表扬她声音响亮;打扫教室号召全班同学向她学习;班会课上表扬她表演到位;家长开放活动表扬她学习有进步;经常让她到办公室帮老师捧作业,当着办公室老师表扬她懂事;当她穿了新衣服,我特地夸她的衣服漂亮,告诉她如果字写得再认真一些,那就更漂亮了;当她笑起来时,我就说:"陶陶笑起来真可爱,老师很喜欢你"……每次表扬李陶陶,我都发现她的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就这样,李陶陶在鼓励与表扬中进步了,变得越来越让老师和同学喜欢了,期末考试也能考到七十几分。赏识教育已经让我品尝到了教育的乐趣,让我能够心情愉快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是啊,十多年来,我累计转化后进生60多人,后进生转化率达到100%,关注留守儿童50多人。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我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的信任。

涓涓细流汇于海,作为教师不需要谱写高昂的赞歌,那一篇篇作文辅导的改写、一个个题目诠释的审阅、一天天甘于寂寞的钻研、一夜夜甘于清苦的'奉献,便是我作为教师洒满了艰辛和汗水的真实写照,宁让青丝熬成雪,我无怨无悔!

传承美德,拥抱温暖是我的理想;挥洒热情,奉献青春,是我的志向;爱岗敬业,铸造师魂是我永远的目标。我坚信:伟大的梦想会让我不停地行走,让我不断地尝试,让我享受到教育的快乐和幸福,真正实现中国教育梦!

【师德师风演讲稿一等奖(合集5篇)】相关文章:

1.师德师风演讲稿一等奖(合集5篇)

2.教师师德师风演讲稿一等奖(实用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