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舞蹈教学总结(合集14篇)

时间:2023-02-19 09:22:23 教学总结

时间过得太快了,想要追赶已经来不及了,回首过去的一年,我们在教学中获得了许多的经验,下面就让我们用教学总结来为今年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下面是范文狗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小学舞蹈教学总结,多篇合集,全方面满足您的需求,希望能帮到您!

小学舞蹈教学总结 第1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艺术素养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音乐是一种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艺术手段,而舞蹈作为音乐教学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人们通过肢体动作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小学教育中的舞蹈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形体,同时还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艺术涵养,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小学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第一,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发育。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成长的重要时期,但是在现代的学校教育中,由于受到课时的影响和学生活动场地的限制,学生的运动量也受到了影响。舞蹈是肢体活动的一种形式,而且这种形式受场地的影响比较小。通过舞蹈训练,增强学生的运动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新陈代谢活动,对强化学生的体质、塑造学生的体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舞蹈是一个团体的活动,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配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同时舞蹈是艺术门类的一种,学习舞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对学生内在修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顺应教育改革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日渐深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艺术素质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小学舞蹈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很好地顺应了教育改革的需求。

二、小学舞蹈教学的创新途径

目前,在小学舞蹈教学中,受到学生理解能力的限制,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最基本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做,学生模仿”,或者是通过观看视频来进行模仿。这样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肢体的灵活性。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本文提出了以下几条小学舞蹈教学的创新途径:

1.提高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舞蹈的魅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疲劳,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丰富教学模式。可通过多媒体教学将舞蹈画面的美感和旋律的节奏感立体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在教学过程中融入音乐和动画等要素,提高学生对学习舞蹈的兴趣;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引导学生发现舞蹈的美丽和魅力。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对舞蹈学习的领悟能力,对以后的课程进行适时的调整,顺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步伐,保持学生在学习舞蹈过程中的成就感。

2.提升学生积极性,激活学生对舞蹈的感受。舞蹈教学是一种团体活动,也是一种需要互动的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氛围,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积极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要通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动作的指导和对舞蹈内涵的讲解,以及如何把握音乐节奏感的讨论,激活学生对舞蹈的感受。

3.丰富学生的创造力,开启学生的创新之旅。小学阶段应该是学生想象力最丰富的阶段,就像一张白纸,你可以对它展开丰富的想象一样,小学生的心灵就像一张白纸,通过对一段音乐的聆听,他能听到很多形式的声音,脑海中可以呈现出很多的画面。但是在现代的小学舞蹈教学中,受到教学形式的限制,抑制了学生的这种想象力。舞蹈是自由的,是心灵感受到肢体表达,是心灵感受的外化,所以舞蹈的形式也是自由的,所以在学习舞蹈和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非常重要。

因为小学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培养创造力方面要通过逐渐引导的方式来进行培养。在小学舞蹈教学中,可以将音乐、舞蹈和感受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可以让学生在一段音乐的带动下通过舞蹈动作表达出自己的心灵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可以根据音乐和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内心实感,对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小学舞蹈教学要以“发现――感悟――创造”的教学思想为指导,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引导学生发现舞蹈的魅力,通过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来激活学生对舞蹈的感受,通过灵活自由的教学形式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新小学舞蹈的教学形式,对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学生的身体发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舞蹈教学总结 第2篇

舞蹈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不仅要求同学们具备良好的外型条件和运动素质,还要求人们具备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科学合理的舞蹈活动对促进人的智力发展与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舞蹈教育不仅能够促进人的智力发展,而且还能够开发人的潜在的非智力因素。舞蹈能够培养少年儿童的高尚情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帮助少年儿童正确认识社会生活。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培养舞蹈欣赏的能力,陶冶美的情操。

本学期我担任学校的舞蹈兴趣小组的训练。舞蹈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通过感人肺腑的音乐、富有诗意的构思、优美娇健的造型,形象逼真的道具,使学生从中扩大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活跃身心、锻炼意志、增强才干,从而造就人才。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丰富了学生认知经验,激发学习愿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舞蹈训练中,首先结合认知内容向学生介绍有关舞蹈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舞蹈常识,增强他们的感性知识。其次带领同学们观看少儿、成人的舞蹈录像,了解舞蹈的动作特点,丰富舞蹈语汇。在观看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模仿练习,教师及时鼓励、支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面对16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上课时,我检查同学们预习的效果,并及时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的动作,充分地肯定主动做动作的同学,增加自信心,克服羞怯心理。学生做动作后,我不急于纠正或总结,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空间,让学生相互进行分析、评价、探讨。不断地完善组合动作,此时,我再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启发、指导,讲明动作的难点与重点,以及衔接部分和本组合训练的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从中获得学习的好方法,总结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得失,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达到正确理解、评价舞蹈组合的训练目的,以及编者的创作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

我进行示范,只教正面的动作,让学生们自愿组成小组,然后一同分析、研究、体验,用集体的智慧将正面的动作迁移到背面去练习,再请其他小组的成员来再现他们共同总结出来的动作,最后大家再一次地分析、纠正、完善。通过这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动作,还萌发了创造新的舞蹈语汇的强烈愿望,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这样的课堂气氛很活跃,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上进心、责任心、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观念。

二、学习基本舞步和动作,引导学生按规律组合,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舞蹈课堂上,首先,我对学生进行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如:擦地练习、身体各部位活动、基本舞步等。接着,我对学生进行了民族舞蹈的学习。

三、为了迎接磐石文化艺术节的到来,校舞蹈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认真编排了许多不同风格的舞蹈,并在此次活动中获得了满意的成果,为校园舞蹈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给自己和学生树立了很大的信心。

可以说通过舞蹈训练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改进动作协调性,提高动作的韵律感、节奏感,增强模仿能力,培养正确的基本姿态。在情感方面,舞蹈对学生适应团体活动、遵守纪律都有帮助,对学生个人的言行举止、表情达意,也有助益。希望在今后的舞蹈教学中,我能探索出更多的经验,将舞蹈兴趣小组的教学送上一个新的台阶。

小学舞蹈教学总结 第3篇

音乐教室管理工作方面,尽管办学条件比较艰苦,但由于领导重视、管理员的努力,我们的管理工作一步到位,纵观此项工作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领导重视、工作职责分明

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以教学为中心,音乐教室管理对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表现能力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为此学校在每学期制订工作要求明确列入工作计划。音乐室管理工作由学校牵头,管理员具体负责管理,各类物品器材的添置等都总务处负责采购,分工恰当、落实到位、职责分明。

二、做好常规基础工作

“向常规要质量”这是任何一项管理工作最基本的准则,为了做好这项管理,我们重点抓了:

①每学期由学校组织召开1—2次管理员会议,有时校长也直接参加布置落实好新学期器材及物品准备以及卫生工作。由于音乐室管理精心,我校音乐专用教室环境卫生良好,桌椅完好无损,各类教材器材存放整齐、清洁有序,得到了领导肯定。

②做好帐册登记。音乐器材设备总帐有登记,做到心中有数,因此缺什么,买什么。使室发挥最大的功用,每学年都要和管理员核对一次,确保帐帐相符,帐物相符。

③做好记录。这是一项常规工作,教师每一次使用设备都填好器材使用登记表,音乐教室使用及时填写好登记表,填好每一堂课记录。

④设施设备摆放有序。

三、充分发挥专用器材室功能作用

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充分发挥专用音乐教室功能作用。上好每一节音乐课,正确使用电教设备,还每天轮流安排学生做好音乐器材室的卫生,每班有专门的管理员负责管理,培养了学生的管理工作。

四、定期总结不断完善改进

每学期我对音乐教室进行检查,并进行总结,肯定成绩,提出不足之处及时改进。每学期不但要上交各类记录,还对自己的管理工作进行小结并上交。

以上是我音乐教室管理工作的一些做法,音乐管理工作本身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我要在不断完善基础管理工作基础上,更要在特色项目管理上下功夫。把我们的音乐专用教室管理工作再提高一个层次。

小学舞蹈教学总结 第4篇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舞蹈小组的辅导,本小组共有学生28人,都是一、二年级的学生。舞蹈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通过感人肺腑的音乐、富有诗意的构思、优美娇健的造型,形象逼真的道具,使学生从中扩大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现将活动情况作以下总结:

一、训练内容

(一)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形体习惯。

(二)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美感,激发学生通过舞蹈表现音乐情感的欲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习惯和舞蹈技巧,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四)通过舞蹈兴趣小组的开展,培养了学生对舞蹈的兴趣与爱好;学到了舞蹈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了学生健康的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舞蹈能力、表演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艺术修养。

(五)主要排练中国舞蹈家协会舞蹈基本动作与技能训练《小星星》、《太阳妈妈》、主要内容进行舞蹈教学,并且把舞蹈引入大课间,作为全校学生的活动。

二、出勤情况

每次活动的时间是周四下午的第二、三节课,学生做到了按时到、按时走,有病有事能请假。除个别调整的学生外,其他基本做到出满勤。这学期基本上没有学生要求退出舞蹈队,这也大大加强了学生的训练积极性。

三、管理情况

由于队员基础不同,所以我尽量让有舞蹈基础的队员带动基础稍差些的队员。我选二年三班的黄昕悦作为舞蹈队的队长,协助我进行舞蹈训练。这样不仅便于管理,而且这位队员在队中发挥了模范作用,吃苦在先,保证了良好的训练纪律和训练作风。同时训练时,我采取集体和分组活动相结合,利用优秀队员的示范带动全体成员的训练。

四、存在的问题及下学期打算

(一)学生参与舞蹈训练的积极性还不够高,个别学生训练的积极性还有待加强。

(二)一小部分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对于排练成品节目有很大的难度。

(三)我们的训练还需要班主任教师的大力配合。通过这一学期进行舞蹈训练,学生的舞蹈知识和动作的协调性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我们舞蹈组下学期的打算是苦练基本功,打好基础。

小学舞蹈教学总结 第5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艺术素养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音乐是一种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艺术手段,而舞蹈作为音乐教学的一部分,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人们通过肢体动作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小学教育中的舞蹈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形体,同时还可以从小培养学生的艺术涵养,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小学舞蹈教学的重要性

第一,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发育。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成长的重要时期,但是在现代的学校教育中,由于受到课时的影响和学生活动场地的限制,学生的运动量也受到了影响。舞蹈是肢体活动的一种形式,而且这种形式受场地的影响比较小。通过舞蹈训练,增强学生的运动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新陈代谢活动,对强化学生的体质、塑造学生的体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舞蹈是一个团体的活动,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需要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配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团体合作能力。同时舞蹈是艺术门类的一种,学习舞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感,对学生内在修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顺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日渐深入,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艺术素质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小学舞蹈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很好地顺应了教育改革的需求。

二、小学舞蹈教学的创新途径

目前,在小学舞蹈教学中,受到学生理解能力的限制,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最基本的教学模式就是“老师做,学生模仿”,或者是通过观看视频来进行模仿。这样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肢体的灵活性。为了改变这样的状况,本文提出了以下几条小学舞蹈教学的创新途径:

1、提高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发现舞蹈的魅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传统的`舞蹈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疲劳,所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丰富教学模式。可通过多媒体教学将舞蹈画面的美感和旋律的节奏感立体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在教学过程中融入音乐和动画等要素,提高学生对学习舞蹈的兴趣;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引导学生发现舞蹈的美丽和魅力。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对舞蹈学习的领悟能力,对以后的课程进行适时的调整,顺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步伐,保持学生在学习舞蹈过程中的成就感。

2、提升学生积极性,激活学生对舞蹈的感受。

舞蹈教学是一种团体活动,也是一种需要互动的活动。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氛围,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积极的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要通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动作的指导和对舞蹈内涵的讲解,以及如何把握音乐节奏感的讨论,激活学生对舞蹈的感受。

3、丰富学生的创造力,开启学生的创新之旅。

小学阶段应该是学生想象力最丰富的阶段,就像一张白纸,你可以对它展开丰富的想象一样,小学生的心灵就像一张白纸,通过对一段音乐的聆听,他能听到很多形式的声音,脑海中可以呈现出很多的画面。但是在现代的小学舞蹈教学中,受到教学形式的限制,抑制了学生的这种想象力。舞蹈是自由的,是心灵感受到肢体表达,是心灵感受的外化,所以舞蹈的形式也是自由的,所以在学习舞蹈和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非常重要。

因为小学生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培养创造力方面要通过逐渐引导的方式来进行培养。在小学舞蹈教学中,可以将音乐、舞蹈和感受融合在一起进行教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可以让学生在一段音乐的带动下通过舞蹈动作表达出自己的心灵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可以根据音乐和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地表达自己的内心实感,对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结语

小学舞蹈教学要以“发现――感悟――创造”的教学思想为指导,通过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引导学生发现舞蹈的魅力,通过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来激活学生对舞蹈的感受,通过灵活自由的教学形式来增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创新小学舞蹈的教学形式,对激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学生的身体发育,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舞蹈教学总结 第6篇

舞蹈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不仅要求同学们具备良好的外型条件和运动素质,还要求人们具备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科学合理的舞蹈活动对促进人的智力发展与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舞蹈教育不仅能够促进人的智力发展,而且还能够开发人的潜在的非智力因素。

舞蹈能够培养少年儿童的高尚情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帮助少年儿童正确认识社会生活;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培养舞蹈欣赏的能力,陶冶美的情操。

本学期我担任学校的舞蹈兴趣小组的训练。舞蹈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通过感人肺腑的音乐、富有诗意的构思、优美娇健的造型,形象逼真的道具,使学生从中扩大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活跃身心、锻炼意志、增强才干,从而造就人才。

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丰富了学生认知经验,激发学习愿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舞蹈训练中,首先结合认知内容向学生介绍有关舞蹈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舞蹈常识,增强他们的感性知识。其次带领同学们观看少儿、成人的舞蹈录像,了解舞蹈的动作特点,丰富舞蹈语汇。在观看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模仿练习,教师及时鼓励、支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面对16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上课时,我检查同学们预习的效果,并及时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的动作,充分地肯定主动做动作的同学,增加自信心,克服羞怯心理。学生做动作后,我不急于纠正或总结,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空间,让学生相互进行分析、评价、探讨。不断地完善组合动作,此时,我再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启发、指导,讲明动作的难点与重点,以及衔接部分和本组合训练的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从中获得学习的好方法,总结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得失,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达到正确理解、评价舞蹈组合的训练目的,以及编者的创作意图。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我进行示范,只教正面的动作,让学生们自愿组成小组,然后一同分析、研究、体验,用集体的智慧将正面的动作迁移到背面去练习,再请其他小组的成员来再现他们共同总结出来的动作,最后大家再一次地分析、纠正、完善。通过这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动作,还萌发了创造新的舞蹈语汇的强烈愿望,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这样的课堂气氛很活跃,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上进心、责任心、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观念。

二、学习基本舞步和动作,引导学生按规律组合,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舞蹈课堂上,首先,我对学生进行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如:擦地练习、身体各部位活动、基本舞步等。接着,我对学生进行了民族舞蹈的学习。

三、为了迎接磐石文化艺术节的到来:

校舞蹈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认真编排了许多不同风格的舞蹈,并在此次活动中获得了满意的成果,为校园舞蹈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给自己和学生树立了很大的信心。

可以说通过舞蹈训练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改进动作协调性,提高动作的韵律感、节奏感,增强模仿能力,培养正确的基本姿态。在情感方面,舞蹈对学生适应团体活动、遵守纪律都有帮助,对学生个人的言行举止、表情达意,也有助益。希望在今后的舞蹈教学中,我能探索出更多的经验,将舞蹈兴趣小组的教学送上一个新的台阶。

小学舞蹈教学总结 第7篇

舞蹈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不仅要求同学们具备良好的外型条件和运动素质,还要求人们具备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科学合理的舞蹈活动对促进人的智力发展与提高,也具有重要意义。舞蹈教育不仅能够促进人的智力发展,而且还能够开发人的潜在的非智力因素。舞蹈能够培养少年儿童的高尚情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帮助少年儿童正确认识社会生活;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培养舞蹈欣赏的能力,陶冶美的情操。

本学期我担任学校的舞蹈兴趣小组的训练。舞蹈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通过感人肺腑的音乐、富有诗意的构思、优美娇健的造型,形象逼真的道具,使学生从中扩大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活跃身心、锻炼意志、增强才干,从而造就人才。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丰富了学生认知经验,激发学习愿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舞蹈训练中,首先结合认知内容向学生介绍有关舞蹈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舞蹈常识,增强他们的感性知识。其次带领同学们观看少儿、成人的舞蹈录像,了解舞蹈的动作特点,丰富舞蹈语汇。在观看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模仿练习,教师及时鼓励、支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面对16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上课时,我检查同学们预习的效果,并及时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的动作,充分地肯定主动做动作的同学,增加自信心,克服羞怯心理。学生做动作后,我不急于纠正或总结,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空间,让学生相互进行分析、评价、探讨。不断地完善组合动作,此时,我再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启发、指导,讲明动作的难点与重点,以及衔接部分和本组合训练的`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从中获得学习的好方法,总结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得失,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达到正确理解、评价舞蹈组合的训练目的,以及编者的创作意图。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我进行示范,只教正面的动作,让学生们自愿组成小组,然后一同分析、研究、体验,用集体的智慧将正面的动作迁移到背面去练习,再请其他小组的成员来再现他们共同总结出来的动作,最后大家再一次地分析、纠正、完善。通过这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动作,还萌发了创造新的舞蹈语汇的强烈愿望,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这样的课堂气氛很活跃,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上进心、责任心、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观念。

二、学习基本舞步和动作,引导学生按规律组合,发展学生的创造性。舞蹈课堂上,首先,我对学生进行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如:擦地练习、身体各部位活动、基本舞步等。接着,我对学生进行了民族舞蹈的学习。

三、为了迎接磐石文化艺术节的到来,校舞蹈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认真编排了许多不同风格的舞蹈,并在此次活动中获得了满意的成果,为校园舞蹈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给自己和学生树立了很大的信心。

可以说通过舞蹈训练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改进动作协调性,提高动作的韵律感、节奏感,增强模仿能力,培养正确的基本姿态。在情感方面,舞蹈对学生适应团体活动、遵守纪律都有帮助,对学生个人的言行举止、表情达意,也有助益。希望在今后的舞蹈教学中,我能探索出更多的经验,将舞蹈兴趣小组的教学送上一个新的台阶。

小学舞蹈教学总结 第8篇

舞蹈队作为学生活动的一个团体机构,在这一学期中严格按学校的精神指导,悉心开展教学培养工作,经过这一学期的训练和实践活动,舞蹈队的学生都有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一、学生的舞蹈意识得到了较大提高,基本功进步很快

通过软开度的训练,学员在韧带的软开度上有了显著的提高。在成品舞蹈的基础练习中,学生对音乐的节拍感,动作的张度,手臂四肢脊椎都有了一定的舞蹈意识,能较明显的表现出老师所想要的舞蹈风格。

二、学生能独立完成组合,而且完成效果较好

本学期按舞蹈计划实施教学,除了一些软开端的训练,同时也给学生们做了一些体能训练,例如一些腹背肌和腹肌以及大腿肌的能力训练。为下个学期学习成品舞蹈奠定一个基础。同时也学习了较多组合,学员能独立完成其中两至四个舞蹈组合,并根据要求尽量动作到位。每学完一个组合,都会组织观摩学习活动,请学生相互学习和展示,师生共评。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和欣赏能力,也使学生具备独立完成舞蹈的机会,加强了舞蹈学习的成效。

三、学生敢于大胆展示自我,舞台表现力较好

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通过表演性活动交流学习成果,促进学生自信心和舞蹈能力的发展。在集体舞的表演中也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学会与他人一起协调配合。

在工作中我也发现了以下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舞蹈在校内普及度不够,应该多组织一些活动,活跃校园气氛。

二、展示活动中学生的选择

在展示活动中,有的舞蹈人数要求达不到每人都上,这时教师会选择比较好的学生,剩下的学生就只能在旁边做替补。教师很很明显地感受到学生有受挫感的消极情绪。而有的舞蹈学生全上了,可总有那么几个怎么跳怎么别捏,指导下来问题还是很突出。这时如果是比赛性的演出会因此失分,所以为了成绩是该把这个几个学生刷下来,还是继续留在舞台上?

三、希望能有时间多编一些易学易教的舞蹈教给大家,提高大家参与的兴趣。

作为舞蹈教师,虽然我不是专业的舞蹈演员,但是我有一颗对舞蹈教学的热心,有一颗对学生教育的热心。培养学生在儿时对舞蹈产生兴趣,调整她们的形体,锻炼她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一如既往认真教学,多培养一些特长的学生,不放弃有兴趣的学生。能够多排练一些有水准的节目出来,让学生轻盈的身姿成为我们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小学舞蹈教学总结 第9篇

中国舞蹈包括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蹈,这个学期我们主要学习的是中国民间舞蹈的教学,了解了各种民间舞蹈的教学元素。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泛指我国56个民族的各种舞蹈的总称。由于各民族人群在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其生产、生活、历史、习俗在民族性的基础上必然带有自然界给予的印记,尤其民间舞蹈文化更是具有地域性,有着各民族自身独特的色彩和风格。

1、介绍民族舞蹈的民族文化、地域特点、生活环境及民俗风情。

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民间舞蹈的生成演化,与其他传统艺术门类一样,是与其相应的生存地域、民族习俗、地形气候、历史制度、文化背景,甚至宗教信仰紧密相联的。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整合,最终形成民间舞蹈各自稳定的结构和特点,并符合民族自身独特的美学追求。因而,在学生学习不同民族舞蹈前,教师应首先向学生介绍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地域特点、生活环境及民俗风情对舞蹈风格形成其特点的影响,让学生从感性上有基本的民族认知。

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方法的认识,舞蹈动态的形象示范,要经过两个过程:

一、第一过程要全面示范,全面把动作做出来,手、脚、身体和面部都同步进行,它给学生的印象应当是美好的总体印象。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对舞蹈动作有全面的理解,同时,也对老师产生尊敬喜爱的心理,使教师的威信一开始就牢固的树立起来。

二、第二个过程要使动作逐步简化,有时可以用手比划。这样做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对学生智力的提高具有极大好处。开始是模仿,要求学生模仿得越象越好。当学生逐步掌握了身体运动规律后,模仿的对象开始淡化,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想象。当教师逐步过渡到很简化的示范时,学生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理解去塑造他自己了。

舞蹈教师在舞蹈教学中,要有什么样的语言表述能力呢?也就是说,舞蹈教学对教师的语言表述有什么要求呢?

1 、准备:无论讲解动作还是传递知识,舞蹈教师的语言最怕似是而非。

一个学生完成其动作时长期不得要领,得不到提高,究其原因,常常是因为在最初教学时教师的语言不准确,从而学生产生错觉和误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越努力越糟,如果教师的语言准备够充分,不仅可以避免误解,而且有助于完成学习进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语言表述能否准确,除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善于使用语言外,还要学好舞蹈教学法课。

2、生动:语言的生动性对舞蹈教师来说是非常需要的,因为它可以唤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减少舞蹈训练中的痛苦成份。舞蹈教师语言的生动,主要是要善于运用形象性语言。比如,舞蹈时,要学生手形漂亮,不要太僵硬,常用“枯树枝”来形容僵硬的手,学生们一听到“注意手”的话时,就会想起“枯数枝”,谁也不愿自己的手像“枯树枝”那样难看,当然在形容难看的动作时,切忌挖苦,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假如学生的情绪不好,特别是与教师有某种对立情绪时,更不能挖苦学生。

3、精炼:教师的话要尽量准确、简单,不能罗嗦,否则学生的兴趣就会降低,兴奋不起来,影响教学质量,而且,当学生运动后,热身变冷,肌肉便开始收缩,对训练是十分不利的。

4、亲切: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不能过于严厉,过于生硬,学生易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所以老师要有耐心。

身授:即示范的方法。示范,是由教师亲自塑造让学生可以尽量容易效仿的形象,舞蹈教师的手法,含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舞蹈的动态形象,一是舞蹈老师本人的形象。

“口传身授法”,是舞蹈的最基本的教学法,它是符合舞蹈教学规律的。

1、讲解动作。无论是教授新动作,还是复习老动作,舞蹈教师都要通过讲解或伴以讲解。如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动作规格和标准。做这个动作容易犯的毛病,怎样克服与纠正这些毛病等等,这里面包含许多解剖学,动力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也有语言方面的知识。

2、传递知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舞蹈教师免不了有许多提示和讲解。甚至在学生动作过程中,舞蹈教师也会不时发出许多指令,提示或评论。学生把教师的话连同音乐一起接受过去,这不仅是对学生感观的全面锻炼,同时还是传授各种舞蹈种类的知识,也包含与其它舞蹈种类的`比较,还有关于对音乐的理解与感觉

等等。

3、渗透思想。所谓思想, 包括世界观,品德,艺术观和为人的标准等等。这方面往往不是教师有意准备的,而是下意识的外露,比如在学生发生迟到,不按规定穿戴练功服,舞鞋,不听老师讲话等违反纪律的现象时,教师会说出许多不同的话来。并会同时流露出许多表情。在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争吵等情况时,教师会把不同的言语说给学生听。这种时候,教师本人的品格、为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处理方法,甚至是习惯语言,都会渗透给学生。学生会情不自禁的模仿老师的言行。 对于初学者做舞蹈动作时支配身体的能力较差,他们多善于模仿。教师通过示范一招一式,一手一脚来教导学生,逐渐帮助他们纠正动作的差误。教师做完一个完整的准确的示范动作,可避免学生走很多弯路,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动作概念。在接受舞蹈基本功同时,也相应加插一些舞蹈民族风格的组合动作。模仿是中学生阶段最擅长的能力,所以学习新舞蹈风格组合要通过老师热情的,准确无误地示范动作。示范内容包括局部动作、单一动作、动作组合等。老师边示范边讲授身体、头、手、腰、脚的要领。使学生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教师只有深刻地了解中国民族舞蹈文化,具体掌握并能准确地用肢体体现各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才能够透彻地对学生进行民族舞蹈深层次文化内涵、具体风格特点的讲解、示范与指导。

在教学中,我看重对学生进行民族民间舞蹈的单纯性教学,即通过教学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民族舞蹈的传承,表达出民族的性格、气质和人文精神———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再现民族文化的认同

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的是汉族的民族民间舞蹈,汉族舞蹈主要是“南灯北歌”,即南方的花鼓花灯;北方的秧歌。汉族民间舞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东北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鼓子秧歌、安徽花鼓灯、云南花灯

这个环节的教学,着重于培养学生对各民族自身的认同感。这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在此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启发与引导,再次回到民族文化、地域环境、历史环境以民俗风情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客观、深刻的分析与讲解(可用影像资料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让学生从这种“软”的精神意识上对各民族再认知。这个阶段较之前面所提到的初次认知,有着“感性———理性———感性”的飞越性认

识,能将民族的东西尽可能地融入到学生的心灵里,通过学生艺术化的肢体使“民俗”文化向“高雅”的舞台演化,使学生在舞蹈表演时从心理上对各民族具有真正的自身的认同感。

小学舞蹈教学总结 第10篇

本学期,在校领导的重视和我们音乐组教师的努力下,音乐舞蹈室的各项设备都是比较完善的,现将本学期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做好常规基础工作

1、布置落实好新学期器材及物品准备,各类教材器材存放整齐、清洁有序。

2、做好财产设备登记。每学年都要和器材设备总帐核对一次,确保帐帐相符,帐物相符。教师每一次使用器材都填好仪器使用登记表。

3、做好室的使用记录。音乐舞蹈室每次使用,教师都能及时填写课堂教学内容以及使用情况记录。

4、做好室内环境卫生。每周轮流安排学生做好卫生,每班有专门的管理员负责管理。

二、充分发挥专用教室功能作用

由于管理到位,音乐舞蹈室的使用率相当高。

1、在课堂上好每一节音乐课。

2、在课余时间,进行腰鼓、集体舞排练。

4、每周一下午,有舞蹈特长学生在这里训练。

3、每周二下午,学校少年宫合唱小组的同学也在这里练唱,教师在旁辅导,充分发挥了音乐舞蹈室的功能。

三、定期总结不断完善

每月对音乐舞蹈室进行卫生、材料、设备使用等检查,并进行总结,按时上交各类记录,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专用室的管理工作。

小学舞蹈教学总结 第11篇

中国舞蹈包括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蹈,这个学期我们主要学习的是中国民间舞蹈的教学,了解了各种民间舞蹈的教学元素。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泛指我国56个民族的各种舞蹈的总称。由于各民族人群在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其生产、生活、历史、习俗在民族性的基础上必然带有自然界给予的印记,尤其民间舞蹈文化更是具有地域性,有着各民族自身独特的色彩和风格。

1、介绍民族舞蹈的民族文化、地域特点、生活环境及民俗风情。

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民间舞蹈的生成演化,与其他传统艺术门类一样,是与其相应的生存地域、民族习俗、地形气候、历史制度、文化背景,甚至宗教信仰紧密相联的。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整合,最终形成民间舞蹈各自稳定的结构和特点,并符合民族自身独特的美学追求。因而,在学生学习不同民族舞蹈前,教师应首先向学生介绍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地域特点、生活环境及民俗风情对舞蹈风格形成其特点的影响,让学生从感性上有基本的民族认知。

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方法的认识,舞蹈动态的形象示范,要经过两个过程:

一、第一过程要全面示范,全面把动作做出来,手、脚、身体和面部都同步进行,它给学生的印象应当是美好的总体印象。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对舞蹈动作有全面的理解,同时,也对老师产生尊敬喜爱的心理,使教师的威信一开始就牢固的树立起来。

二、第二个过程要使动作逐步简化,有时可以用手比划。这样做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对学生智力的提高具有极大好处。开始是模仿,要求学生模仿得越象越好。当学生逐步掌握了身体运动规律后,模仿的对象开始淡化,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想象。当教师逐步过渡到很简化的示范时,学生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理解去塑造他自己了。

舞蹈教师在舞蹈教学中,要有什么样的语言表述能力呢?也就是说,舞蹈教学对教师的语言表述有什么要求呢?

1 、准备:无论讲解动作还是传递知识,舞蹈教师的语言最怕似是而非。

一个学生完成其动作时长期不得要领,得不到提高,究其原因,常常是因为在最初教学时教师的语言不准确,从而学生产生错觉和误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越努力越糟,如果教师的语言准备够充分,不仅可以避免误解,而且有助于完成学习进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语言表述能否准确,除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善于使用语言外,还要学好舞蹈教学法课。

2、生动:语言的生动性对舞蹈教师来说是非常需要的,因为它可以唤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减少舞蹈训练中的痛苦成份。舞蹈教师语言的生动,主要是要善于运用形象性语言。比如,舞蹈时,要学生手形漂亮,不要太僵硬,常用“枯树枝”来形容僵硬的手,学生们一听到“注意手”的话时,就会想起“枯数枝”,谁也不愿自己的手像“枯树枝”那样难看,当然在形容难看的动作时,切忌挖苦,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假如学生的情绪不好,特别是与教师有某种对立情绪时,更不能挖苦学生。

3、精炼:教师的话要尽量准确、简单,不能罗嗦,否则学生的兴趣就会降低,兴奋不起来,影响教学质量,而且,当学生运动后,热身变冷,肌肉便开始收缩,对训练是十分不利的。

4、亲切: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不能过于严厉,过于生硬,学生易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所以老师要有耐心。

身授:即示范的方法。示范,是由教师亲自塑造让学生可以尽量容易效仿的形象,舞蹈教师的手法,含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舞蹈的`动态形象,一是舞蹈老师本人的形象。

“口传身授法”,是舞蹈的最基本的教学法,它是符合舞蹈教学规律的。

1、讲解动作。无论是教授新动作,还是复习老动作,舞蹈教师都要通过讲解或伴以讲解。如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动作规格和标准。做这个动作容易犯的毛病,怎样克服与纠正这些毛病等等,这里面包含许多解剖学,动力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也有语言方面的知识。

2、传递知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舞蹈教师免不了有许多提示和讲解。甚至在学生动作过程中,舞蹈教师也会不时发出许多指令,提示或评论。学生把教师的话连同音乐一起接受过去,这不仅是对学生感观的全面锻炼,同时还是传授各种舞蹈种类的知识,也包含与其它舞蹈种类的比较,还有关于对音乐的理解与感觉等等。

3、渗透思想。所谓思想, 包括世界观,品德,艺术观和为人的标准等等。这方面往往不是教师有意准备的,而是下意识的外露,比如在学生发生迟到,不按规定穿戴练功服,舞鞋,不听老师讲话等违反纪律的现象时,教师会说出许多不同的话来。并会同时流露出许多表情。在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争吵等情况时,教师会把不同的言语说给学生听。这种时候,教师本人的品格、为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处理方法,甚至是习惯语言,都会渗透给学生。学生会情不自禁的模仿老师的言行。 对于初学者做舞蹈动作时支配身体的能力较差,他们多善于模仿。教师通过示范一招一式,一手一脚来教导学生,逐渐帮助他们纠正动作的差误。教师做完一个完整的准确的示范动作,可避免学生走很多弯路,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动作概念。在接受舞蹈基本功同时,也相应加插一些舞蹈民族风格的组合动作。模仿是中学生阶段最擅长的能力,所以学习新舞蹈风格组合要通过老师热情的,准确无误地示范动作。示范内容包括局部动作、单一动作、动作组合等。老师边示范边讲授身体、头、手、腰、脚的要领。使学生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教师只有深刻地了解中国民族舞蹈文化,具体掌握并能准确地用肢体体现各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才能够透彻地对学生进行民族舞蹈深层次文化内涵、具体风格特点的讲解、示范与指导。

在教学中,我看重对学生进行民族民间舞蹈的单纯性教学,即通过教学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民族舞蹈的传承,表达出民族的性格、气质和人文精神———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再现民族文化的认同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的是汉族的民族民间舞蹈,汉族舞蹈主要是“南灯北歌”,即南方的花鼓花灯;北方的秧歌。汉族民间舞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东北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鼓子秧歌、安徽花鼓灯、云南花灯。

这个环节的教学,着重于培养学生对各民族自身的认同感。这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在此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启发与引导,再次回到民族文化、地域环境、历史环境以民俗风情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客观、深刻的分析与讲解(可用影像资料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让学生从这种“软”的精神意识上对各民族再认知。这个阶段较之前面所提到的初次认知,有着“感性———理性———感性”的飞越性认识,能将民族的东西尽可能地融入到学生的心灵里,通过学生艺术化的肢体使“民俗”文化向“高雅”的舞台演化,使学生在舞蹈表演时从心理上对各民族具有真正的自身的认同感。

小学舞蹈教学总结 第12篇

音乐是一门艺术,它不仅能够让人身心愉悦,还可以起到帮助思维、锻炼智力,甚至是医疗的功效,可见,音乐的巨大的作用。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教师应当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的发展,而这几方面看似独立,确又是彼此相关,本文将重点讨论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突出小学音乐的生命魅力,并且这种方式对小学生发展的意义。

一、运用多媒体突出小学音乐魅力的重要性

1、能够更加生动地表现音乐的美,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仅限于教师教授学生唱歌,偶尔会有教授舞蹈的课程,教师没有充分理解并掌握了音乐课程的内涵与意义,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单一化的问题。而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很多教师收集到各种关于音乐的表演,能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给学生播放,同时也避免了教师不是全才的问题。运用多媒体教学音乐,充分展现了运用发展的思想授课,也能够生动地展现音乐之美,可以有效地激发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由于设备的简陋,教师不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音乐技能,同时也不能很好地发现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天赋,而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的课堂教学可以弥补这一弊端,即使学校不能提供完备的音乐设施,也能够从多媒体的播放中让学生感受到各种乐器以及各个时代、各个名家的表演,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活跃了课堂的氛围,同时也能够发现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特长,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3、有助于小学生的艺术培养,陶冶学生的情操

运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教学,可以减轻学生和教师的负担,教师只需要寻找关于音乐的资料并制作课件,学生也能够在短时间内欣赏到更多的音乐作品,并且能够丰富课堂内容,经常使用多媒体进行音乐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细胞,更能够让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感受情操的陶冶。

二、运用多媒体突出小学音乐魅力的策略

1、抓住音乐的内在,渗透音乐的技巧与知识

音乐课堂教学不仅是教授学生唱歌,舞蹈,更需要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音乐技巧,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感受到更多的专业技能,从而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做铺垫。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抓住音乐的内在本质,向小学生渗透关于音乐的技巧与知识。例如在学习口琴时,首先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我国的民族管弦乐器有哪些种类,例如拉弦乐器,弹拨乐器,吹奏乐器,打击乐器。并且教师应当教授学生吹奏口琴时的技巧,教师:“同学们已经大致了解了口琴的用法,那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吹口琴的技巧,要就是保持‘新式单音奏法’做到琴不离口,这样才能吹奏出好的效果。”同时运用多媒体播放课件,让学生亲自观赏有名的口琴表演。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逐渐将专业知识渗透到课堂中,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加专业化。

2、设置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创造音乐的氛围

音乐课堂虽然是轻松的、愉悦的课堂,但是也需要教师的合理安排并设置合理的.教学模式,这样才能够更加吸引学生,才能够很好地向学生传授音乐技能。例如教师可以设置欢乐的舞蹈氛围,在正式的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亲自表现一段简单的舞蹈,让学生欣赏,甚至学习,调动起学生的上课兴趣。此外,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表演一段,可以是唱歌、可以是舞蹈、也可以是表演各种乐器,总之是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综合能力。例如欣赏《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时,教师可以给学生编排舞蹈,教师:“让我们跟着多媒体的音乐,一起跳起来,一起去感受草原的魅力吧!”充分展现人们对辽阔草原的喜爱,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演,调动起整个课堂的氛围,创造教师、学生与音乐于一体的境界。

3、播放优秀的音乐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的学习不仅仅是学习简单的唱歌、舞蹈和乐器,同时也要学会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所在。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对音乐欣赏的课程。例如教师可以寻找一些名家的表演,通过多媒体进行播放,并且引导学生去欣赏这些音乐和表演。例如播放《大中国》时,教师:“同学们看完这个表演感受到了什么?或者说有哪些想法吗?”学生:“感觉这个音乐很欢乐,很激动,也很有强烈的爱国热情。”教师:“对,让我们感受到了我们大中国的团结一致,以及我们祖国的美丽富饶和日渐强大。并且音乐是很欢快的,让人油然地产生一种爱国之情。”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一到两首音乐,然后让学生自行地去欣赏、思考其他的音乐,感受音乐的生命魅力。小学音乐作为小学生音乐的启蒙阶段,不仅具有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的作用,还有助于小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成长,因为音乐是集旋律、节奏、歌声于一体的一门艺术,小学生对这门艺术具有极强的接受力与表现力,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特点,适当地教授学生一些音乐方面的技巧,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音乐的作用,让音乐成为小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部分,让音乐绽放生命的魅力。

小学舞蹈教学总结 第13篇

中国舞蹈包括中国古典舞,民族民间舞蹈,这个学期我们主要学习的是中国民间舞蹈的教学,了解了各种民间舞蹈的教学元素。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泛指我国56个民族的各种舞蹈的总称。由于各民族人群在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其生产、生活、历史、习俗在民族性的基础上必然带有自然界给予的印记,尤其民间舞蹈文化更是具有地域性,有着各民族自身独特的色彩和风格。

1、介绍民族舞蹈的民族文化、地域特点、生活环境及民俗风情。

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民间舞蹈的生成演化,与其他传统艺术门类一样,是与其相应的生存地域、民族习俗、地形气候、历史制度、文化背景,甚至宗教信仰紧密相联的。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整合,最终形成民间舞蹈各自稳定的结构和特点,并符合民族自身独特的美学追求。因而,在学生学习不同民族舞蹈前,教师应首先向学生介绍本民族的民族文化、地域特点、生活环境及民俗风情对舞蹈风格形成其特点的影响,让学生从感性上有基本的民族认知。

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课程教学方法的认识,舞蹈动态的形象示范,要经过两个过程:

一、第一过程要全面示范,全面把动作做出来,手、脚、身体和面部都同步进行,它给学生的印象应当是美好的总体印象。这样做,不仅让学生对舞蹈动作有全面的理解,同时,也对老师产生尊敬喜爱的心理,使教师的威信一开始就牢固的树立起来。

二、第二个过程要使动作逐步简化,有时可以用手比划。这样做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对学生智力的提高具有极大好处。开始是模仿,要求学生模仿得越象越好。当学生逐步掌握了身体运动规律后,模仿的对象开始淡化,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想象。当教师逐步过渡到很简化的示范时,学生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理解去塑造他自己了。

舞蹈教师在舞蹈教学中,要有什么样的语言表述能力呢?也就是说,舞蹈教学对教师的语言表述有什么要求呢?

1、准备:无论讲解动作还是传递知识,舞蹈教师的语言最怕似是而非。

一个学生完成其动作时长期不得要领,得不到提高,究其原因,常常是因为在最初教学时教师的语言不准确,从而学生产生错觉和误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越努力越糟,如果教师的语言准备够充分,不仅可以避免误解,而且有助于完成学习进度,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的语言表述能否准确,除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善于使用语言外,还要学好舞蹈教学法课。

2、生动:语言的生动性对舞蹈教师来说是非常需要的,因为它可以唤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减少舞蹈训练中的痛苦成份。舞蹈教师语言的生动,主要是要善于运用形象性语言。比如,舞蹈时,要学生手形漂亮,不要太僵硬,常用“枯树枝”来形容僵硬的手,学生们一听到“注意手”的话时,就会想起“枯数枝”,谁也不愿自己的手像“枯树枝”那样难看,当然在形容难看的动作时,切忌挖苦,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产生逆反心理。假如学生的情绪不好,特别是与教师有某种对立情绪时,更不能挖苦学生。

3、精炼:教师的话要尽量准确、简单,不能罗嗦,否则学生的兴趣就会降低,兴奋不起来,影响教学质量,而且,当学生运动后,热身变冷,肌肉便开始收缩,对训练是十分不利的。

4、亲切: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不能过于严厉,过于生硬,学生易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所以老师要有耐心。

身授:即示范的方法。示范,是由教师亲自塑造让学生可以尽量容易效仿的形象,舞蹈教师的手法,含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舞蹈的动态形象,一是舞蹈老师本人的形象。

“口传身授法”,是舞蹈的最基本的教学法,它是符合舞蹈教学规律的。

1、讲解动作。无论是教授新动作,还是复习老动作,舞蹈教师都要通过讲解或伴以讲解。如动作名称,动作要领,动作规格和标准。做这个动作容易犯的毛病,怎样克服与纠正这些毛病等等,这里面包含许多解剖学,动力学,物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也有语言方面的知识。

2、传递知识。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舞蹈教师免不了有许多提示和讲解。甚至在学生动作过程中,舞蹈教师也会不时发出许多指令,提示或评论。学生把教师的话连同音乐一起接受过去,这不仅是对学生感观的全面锻炼,同时还是传授各种舞蹈种类的知识,也包含与其它舞蹈种类的比较,还有关于对音乐的理解与感觉等。

3、渗透思想。所谓思想,包括世界观,品德,艺术观和为人的标准等。这方面往往不是教师有意准备的,而是下意识的外露,比如在学生发生迟到,不按规定穿戴练功服,舞鞋,不听老师讲话等违反纪律的现象时,教师会说出许多不同的话来。并会同时流露出许多表情。

在同学之间发生矛盾,争吵等情况时,教师会把不同的言语说给学生听。这种时候,教师本人的品格、为人,对事物的看法与处理方法,甚至是习惯语言,都会渗透给学生。学生会情不自禁的模仿老师的言行。对于初学者做舞蹈动作时支配身体的能力较差,他们多善于模仿。教师通过示范一招一式,一手一脚来教导学生,逐渐帮助他们纠正动作的差误。

教师做完一个完整的准确的示范动作,可避免学生走很多弯路,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动作概念。在接受舞蹈基本功同时,也相应加插一些舞蹈民族风格的组合动作。模仿是中学生阶段最擅长的能力,所以学习新舞蹈风格组合要通过老师热情的,准确无误地示范动作。示范内容包括局部动作、单一动作、动作组合等。老师边示范边讲授身体、头、手、腰、脚的要领。使学生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在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教师只有深刻地了解中国民族舞蹈文化,具体掌握并能准确地用肢体体现各民族舞蹈的风格特征,才能够透彻地对学生进行民族舞蹈深层次文化内涵、具体风格特点的讲解、示范与指导。

在教学中,我看重对学生进行民族民间舞蹈的单纯性教学,即通过教学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民族舞蹈的传承,表达出民族的性格、气质和人文精神———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

这学期我们主要学习的是汉族的民族民间舞蹈,汉族舞蹈主要是“南灯北歌”,即南方的花鼓花灯;北方的秧歌。汉族民间舞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东北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鼓子秧歌、安徽花鼓灯、云南花灯。

这个环节的教学,着重于培养学生对各民族自身的认同感。这要求教师能够对学生在此方面进行更深层次的启发与引导,再次回到民族文化、地域环境、历史环境以民俗风情各方面对学生进行客观、深刻的分析与讲解(可用影像资料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让学生从这种“软”的精神意识上对各民族再认知。这个阶段较之前面所提到的初次认知,有着“感性——理性——感性”的飞越性认识,能将民族的东西尽可能地融入到学生的心灵里,通过学生艺术化的肢体使“民俗”文化向“高雅”的舞台演化,使学生在舞蹈表演时从心理上对各民族具有真正的自身的认同感。

小学舞蹈教学总结 第14篇

本学期我担任学校的舞蹈兴趣小组的训练。舞蹈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通过感人肺腑的音乐、富有诗意的构思、优美娇健的造型,形象逼真的道具,使学生从中扩大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活跃身心、锻炼意志、增强才干,从而造就人才。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丰富了学生认知经验,激发学习愿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舞蹈训练中,首先结合认知内容向学生介绍有关舞蹈的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舞蹈常识,增强他们的感性知识。其次带领同学们观看少儿、成人的舞蹈录像,了解舞蹈的动作特点,丰富舞蹈语汇。在观看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模仿练习,教师及时鼓励、支持,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面对16个活泼可爱的孩子,上课时,我检查同学们预习的效果,并及时鼓励学生大胆地展示自己的动作,充分地肯定主动做动作的同学,增加自信心,克服羞怯心理。学生做动作后,我不急于纠正或总结,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空间,让学生相互进行分析、评价、探讨。

不断地完善组合动作,此时,我再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启发、指导,讲明动作的难点与重点,以及衔接部分和本组合训练的目的与要求,使学生从中获得学习的好方法,总结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与得失,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达到正确理解、评价舞蹈组合的训练目的,以及编者的创作意图。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舞蹈的兴趣。我进行示范,只教正面的动作,让学生们自愿组成小组,然后一同分析、研究、体验,用集体的智慧将正面的动作迁移到背面去练习,再请其他小组的成员来再现他们共同总结出来的动作,最后大家再一次地分析、纠正、完善。通过这个主动参与的过程,学生们不仅掌握了动作,还萌发了创造新的舞蹈语汇的强烈愿望,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这样的课堂气氛很活跃,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上进心、责任心、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观念。

二、学习基本舞步和动作,引导学生按规律组合,发展学生的创造性。

舞蹈课堂上,首先,我对学生进行舞蹈基本功的训练,如:擦地练习、身体各部位活动、基本舞步等。接着,我对学生进行了民族舞蹈的学习。

为了迎接磐石文化艺术节的到来,校舞蹈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认真编排了许多不同风格的舞蹈,并在此次活动中获得了满意的成果,为校园舞蹈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给自己和学生树立了很大的信心。

可以说通过舞蹈训练能使学生增强体质,改进动作协调性,提高动作的韵律感、节奏感,增强模仿能力,培养正确的基本姿态。在情感方面,舞蹈对学生适应团体活动、遵守纪律都有帮助,对学生个人的言行举止、表情达意,也有助益。希望在今后的舞蹈教学中,我能探索出更多的经验,将舞蹈兴趣小组的教学送上一个新的台阶。

【小学舞蹈教学总结(合集14篇)】相关文章:

1.小学舞蹈教学总结(合集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