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工作总结(实用12篇)

时间:2023-01-02 09:22:19 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工作了一段时间,想必大家都有了不小的收获,是不是要做一个工作总结 ?所以,你有没有学会工作总结的格式呢?下面是范文狗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中医医院工作总结,多篇合集,全方面满足您的需求,希望能帮到您!

中医医院工作总结 第1篇

近一年来,我院在虎林市委、市政府和卫生局的直接领导下,各项工作以开展“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等级评审”活动为载体,结合开展“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及“提高医疗技术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双提高活动,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简、便、验、廉”的优势,致力于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将我院建设成为群众满意医院。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做好信息公开,构建和谐医患氛围。

我院领导班子把院务公开工作,作为医院改革、发展、稳定的主要途径,在强化管理和广泛参与上不断向纵深发展。

1、广泛参与,增强院务公开的透明性。首先以职代会为载体,把院务公开的具体操作与职代会的操作程序进行有机结合,真正形成有效的职工民主管理体系。同时,利用医院信息简报和院务公开栏的形式,及时向全院职工传达医院的各项方针政策。

2、建立医患沟通制度,竭诚为患者服务。为构架患者与医院之间沟通的桥梁,医院聘请医德医风社会监督员对医院的各项工作进行监督,并多次召开医患沟通会,结合患者提出的意见及建议,在医德医风、价格、服务、技术、环境等几方面认真进行改进。在此基础上,我院还利用电子显示屏开展了医疗价格公示、医疗服务项目公示、特色专科及专科医生简介宣传栏等。医院一直认真开展住院病人的一日清单工作,努力让病人来医院就住得舒服,看的明白,走的高兴。医院在药品招标采购上加强管理,真正让利于民,并根据物价规定,调整收费标准,免费为患者提供注射配药使用的注射器,今年共计惠及民众12万余元。

第二部分严格依法执业,提升中医诊疗水平。

我院作为虎林市最大的一所中西医并存的综合性医院,一直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办院理念,严格依法执业,不断提升中医诊疗水平。

1、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准入制度。

医院今年克服重重困难,已成功清理外包科室口腔科、碎石科;清退无证上岗人员3名,包括药剂科1名、护士2名;规范执业范围,调整非专业、跨学科的人员3名,做到合法执业。医院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行动,严格规范医师处方行为,促进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

2、三大“亮点”齐头并进,中医特色日趋鲜明。

将中医专科建设列入我院的工作重点进行扶持,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控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服务中的作用,为虎林及周边地区群众提供优质、廉价、高效的中医药诊疗服务。医院今年全力打造三大亮点科室:中医脑病科、骨伤科、外科。

一是脑病科在针灸、拔罐、艾灸、泥灸等疗法的基础上,新引进国际最新中医浮针法,对痛症治疗,针到病除。脑病科康复理疗室今年在全市独家引进了国内外知名品牌的脑病康复治疗仪、四肢训练四件组合机,引进中药薰蒸机、蜡疗机、中频电疗仪,对内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治疗,能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增加疗效。

二是骨伤科利用手法整复,夹板、石膏、支具外固定、小针刀等特色治疗方法,专治各种四肢骨折,脊柱骨折及关节脱位,各种软组织损伤。最新引进大型多功能牵引床、颈椎牵引椅,治疗颈椎病,胸椎病,肩周炎,腱鞘炎,网球肘疗效显著,为广大患者带来安全、高效、更广泛的治疗天地。

三是外科我院聘请虎林区域内知名普外科专家胡云刚,培养年轻医生,发展壮大外科团队。今年全院已经开展手术360例,手术例数呈跨越式增长,手术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外科开展新技术有胆总管探查取石术、T管引流术、肝修补术、肾摘除术、脾摘除术等新技术共计七项。

第三部分提高服务质量,打造群众满意医院。

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的宗旨,推动中医药文化建设,行风建设,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医院通过将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融入医院宗旨、发展战略、院训、院歌以及行为规范、环境形象等方面加以体现。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中“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等价值观念。医院倡导和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把维护患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病人提供温馨、细心、爱心、耐心的服务。

1、医疗环境焕然一新,基础条件加快改善。

我院为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就医条件,今年加强了亮化、美化、净化等“三化建设”工作,克服资金紧张的困难,进行取暖入网改造工程,又将全院房屋重新粉刷一遍,使医疗环境焕然一新,基础条件明显改善,为广大患者打造环境优雅、文明整洁、安全温馨、管理有序的医院环境,全面提升了医院的内涵和品位。医院为各科室配备电脑、打印机十余台次,改善了办公设施,提高了办公效率。

2、医院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开展义诊工作。

我院在20XX年共计开展了三次义诊活动,参加义诊活动的医务人员都以高度责任感和爱心、耐心来对待每一位前来就诊的群众。医院在义诊活动中开展了中老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常见疾病的咨询和健康宣传,共计900余人次,明确诊断并得以治疗人数就达八十余人,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3、充分发挥中医特色,积极开展体检工作。

医院还制定体检优惠套餐,为广大市民、职工进行中医特色的体检,开展中医膳食指导,倡导“不治已病治未病”,提高人民群众的预防保健意识。医院还为全市1000余名高考学子、6000余名驾驶员做体检,各单位体检共计6000余人,截至十月份全院完成体检人数已达到1万3千人,为虎林市人民健康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我院今年开展对俄中医药健康旅游,为五个俄罗斯旅游团进行体检及中医诊疗,通过体检发现一例脑膜瘤病例,俄罗斯游人对我院诊疗,给予高度评价。

第四部分加强廉洁自律,作风效能显著提升。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深入开展行风评议。

我院大力弘扬高尚医德,关注患者感受,听取患者建议,和谐医患关系,使医德医风建设不断提升。今年,据不完全统计,我院医务人员拒绝病人吃请、拒收物品拒收病人红包约17人次。医院收到表扬信、感谢信13封,锦旗6面,受到回访表扬的有55人次。

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

医院通过开展“关注民生、服务发展”群众满意单位评议活动,使我院各项工作实现了较大跨越,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今年医院总收入截止十月份为155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21万元,同期增长比为49.2%;今年住院人数现为2359人,较去年同期增长1107人,同期增长比为88.41%;手术例数为360例,较去年同期增长309例,同期增长比为605%。患者满意率达到98%,今年被省中医药管理局授予中医药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第五部分完善制度建设,打造二级甲等医院。

医院自从五月份开始“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启动工作,共计召开筹备会三次,评审推进会议六次,成立评审领导小组及专项办公室,分工明确,层层签订责任状,全院总动员,人人为“二甲”。我院以等级评审活动为契机,全面提高医疗质量。医院今年共计新建医疗、护理制度23个,完善修订各项管理制度56个。在日常工作中严格落实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术前讨论、手术安全核对、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等核心制度,规范病历书写,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使医院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医院今后工作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灵魂,打造专科优势。现在正值国家对中医药事业扶持的最佳时期,我们对来之不易的历史机遇倍感珍惜,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们将众志成城,科学发展,谱写虎林市中医院科学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中医医院工作总结 第2篇

中医院内科20xx年上半年的工作在院领导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力求突破,争创一流,狠抓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全方位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内科的主要工作成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现总结如下:

1、中医内科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住院病人量明显上升,总出院人数460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8%,病床使用率110%,比去年同期增长20%,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都在95%以上,药品品使用率43.34%,平均住院天数14.18天。上半年业务总收入200万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由于内科业务收入的好转,第二季度实现奖金1万多元。

3、加速人才培养。科内积极开展业务学习和技术练兵活动,积极参加疆内的一些学术活动,了解最新的医学动态。并于4月选派一名医生去自治区中医院进修学习肝病,根据医院的发展状况和需求,在现有人才的基础上,本着以内部培养为主,有计划地培养专业技术人员,逐步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4、积极参加院内举行的各种文体活动,通过科室的团结协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存在的不足:

1、由于科主任及护士长管理经验不足,管理工作不到位,不能上传下达,出现工作滞后,不能及时完成院里按排的工作任务。

2、抓医疗服务质量力度不够,医疗技术和护理水平提高不明显,服务意识不强,医疗差错时有发生,仍有患者不满意的事情发生。

3、对医保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深入,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平均住院费用未达到医保线,未能体现利润化。

4、病历质量有所提高,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乙级病案率仍较高。

5、住院病人量大幅度提高,但收入未相应增高,科室增收节支力度不够。

三、整改计划

1、科主任护士长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管理水平,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不喊空口号,不摆空架子,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使内科工作走向正确轨道,迈上新台阶。

2、质量放在医疗工作的.首位,把抓医疗质量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形成全科人人、处处、时时抓医疗质量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级人员职责、各种技术操作规程的学习,逐步使各项工作制度化、职责明确化、技术规范化、并建立起长效机制,确保了我科医疗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3、开展“争创先进科室活动”。在科室之间、同事之间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调动全科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科内成立考核小组,由考核组制定考核细则,进行打分登记,年终根据平时考核情况综合评出先进个人,年底进行表彰和奖励。

4、更加深入地学习医保政策,扩大服务范围,努力把医保政策用足用活,在不违反医保政策的前题下努力增收创收。

5、加强环节病历和终末病历质控,组织全科认真学习病历书写规范,力求甲级病案率达到100%。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1、认真落实上述整改方案。

2、拓展业务范围,拟引进电子胃镜和输液泵,以提高我科对消化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增加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范围,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

3、拟选派1-2名医生外出进修学习胃镜或心脑血管病。

4、切实加强专科专病,特色科室建设。科内加强劲业务学习,确立每位医生的主攻方向,使内科在消化肝病,风湿免疫,内分泌,心脑血管病形成专科特色,做到科有特色,人有专长。

5、广泛联系,扩大宣传,加强回访,在练好内功的同时,注重加强医院宣传的力度,利用各种形式,采取各种办法,把医院宣传出去,使医院知名度越来越高。注重信息沟通,把医院发生的重大事件、情况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送,使领导了解中医院,支持中医院。力求下半年经济效益再创新高。

中医医院工作总结 第3篇

为认真贯彻执行云卫发[20xx]1165号文件精神,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中药房建设,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我县中医院“中药房”建设项目进展顺利,现将开展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项目实施的基本情况

自项目下达后,各级领导十分重视,及时成立了项目管理领导小组,由中医院医务科具体负责日常工作的管理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严格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的相关要求组织实施,组织药剂科根据医院现有条件,针对目前中药房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和论证,拟定项目实施计划。先期对中药库、中药房、煎药房、炮制室按相应标准进行改造。及时选派调剂、炮制人员分批分期到上级医院学习,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积极主动和上级部门联系,及时上报有关设备购置材料和相关的参数,不影响项目的进度。

二、项目实施的效果

加强县级中医医院中医特色建设,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而只有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才可能拥有自己的特色。县级中医医院要发展,走中医兴院是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当地的常见病、多发病,突出中医药特色并逐步形成专科(专病)优势,形成以中医药服务为特色的医院。才能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经过中药房标准化建设项目的逐步开展,对医院的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项目实施,中医院在硬件方面加强了投入,共改造房屋面积180余平方米。修改和制定中药的采购、验收、储存、炮制、调剂、煎煮等技术、操作规程、质量监测控制等规范。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中药采购、验收严把质量关,有效地杜绝质量差和不合格的中药在医院使用;中药储存按要求进行分类,把霉变和虫蛀率降到最低,中药霉变率由原来的9%下降到现在的4%,有效地提高了中药的临床疗效;中药调剂原来使用手工称量的原始方法,现在改用电子计量,提高了中药称量的准确性,中药计量准确率由原来的97%达到了现在的99.5%,同时已提高了中药方剂的临床疗效。中药煎煮严格按操作流程进行,每季度进行一次质量检测和煎药机的检修,保障药物的疗效得到充分的发挥。目前共选派2名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炮制和调剂。通过一系列的综合、配套建设,院内中药使用率由原来的 24.78 %提升到现在的36.47 %。同时带动了其他科室的发展,中医针灸、推拿科就诊患者由原来的平均18人/日增加到目前的平均32人/日,全院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和巩固。

三、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近半年的运行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管理不规范

由于项目管理人员少,相关的专业知识不够丰富,缺乏经验,管理过程中存在资料收集和整理不规范的情况,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认真负责,按相关要求处理好日常管理工作。

2、资料收集、整理不及时

相关科室工作人员思想意识淡薄,在收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不及时,导致项目进度缓慢,不能按计划进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项目的实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提高认识,及时、准确地提供相关的数据,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3、落实不到位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在具体落实某一件事的过程中,没有按计划进行,最后形成个别情况落实不到位。

四、下一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县中医院项目领导小组及时研究,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加强项目管理过程中的监管力度,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途径、多方式加强中医药人员中医药理论和技能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不断地改善就诊环境,加强县级中医医院中医特色建设,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XX县卫生局

中医医院工作总结 第4篇

时间总是悄无声息的流逝,在本年度工作即将结束之际对工作进行总结,可以更好的指导以后的工作,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20XX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关键一年。市中医院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争创一流,强化医院全方位管理,狠抓医疗服务质量,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将本年度我院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医院基本情况介绍。

医院现有职工440人,开放病床300张,在原有临床科室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显微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耳鼻喉、ICU等临床一线科室。是医专附属医院,是山东中医药大学、医专、曲阜中医药学校、莱阳中医药学校、卫校的教学医院。担负着全市八县二区及苏、鲁、豫、皖周边地区人民的防病、治病重任,是全市中医药医疗、科研、教学、康复、预防中年未发生大的医疗事故,急诊的应急能力及抢救危重病人的能力明显提高,收治的疑难危重病人越来越多,院内会诊、讨论增多,收治病种较前广泛,来诊病人扩展到周边市县,固定资产为1900万元,比年增加410万元,医院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市中医医院20XX年主要工作成绩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医院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门诊量、住院病人量业务收入都明显上升,全年门诊量12多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万多人次,其中,住院人数6058人次,比同年同期增长23.4%,病床使用率78%,比去年同期增长15%,手术1100例,比去年同期增长15.4%,入院与出院、术前与术后、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都在95%以上,全年业务总收入34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00万元,增长率为42.4%,购买仪器设备60台(件),其中万元以上的48台(件),价值360万元。

2、由于医院业务收入的好转,职工的福利待遇也随之提高,由原来发放99年的工资标准,现在发的新的档案工资标准,使职工多年的期盼变成了现实。

3、填补了医院文化的空白。医院有了自己的院歌《心灵的歌唱》,已经唱响,院训、办院方向、医院精神、医院宗旨等已经确立,院徽正在征集中,“院报”每月印发一期,办的还不错,使医院文化上了一个大台阶。

4、制订了《市中医医院20XX年发展规划》,填补了医院长期发展规划的空白。

5、汇集了《医院各级各类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

6、争创市级文明单位,已被市文明委验收合格,填补了医院多年非文明单位的空白。

7、成功地开办了开发区丹阳社区服务中心,填补了医院无社区服务中心的空白。

8、成功地开办了ICU病房,填补了医院多年无危重病人监护室的空白。

9、开办了肿瘤科、显微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使医院临床科室更加齐全。

10、加强了医院急救中心的工作,配齐了人员,新购救护车两辆,现已有五辆救护车为急诊服务,也使医院的急诊急救能力达到新的水平。

二、主要工作情况汇报。

(一)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

我院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卫安排部署,继续开展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主要目标要求是:通过开展此项活动,进一步使全院职工在思想上树立医疗质量第一的意识,真真正正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放在医疗工作的首位,把医疗质量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形成全院人人、处处、时时抓医疗质量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级人员职责、各种技术操作规程,逐步使各项工作制度化、职责明确化、技术规范化、并建立起长效机制,确保了我院医疗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开展了“争创市级文明单位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广大干部职工政治思想素质和文明程度,促进医院快速发展,经医院研究决定,在继续开展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效益年的同时,在全院开展争创市级文明单位活动。医院制定了《争创市级文明单位的实施意见》,召开了全院动员大会,进行安排布署,明确了目标要求和创建标准,使职工提高了思想认识。在科室之间、同事之间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调动全院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为了把创建工作做好,我院还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将创建活动与考核“继续开展医疗服务质量效益年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由考核组制定考核细则,进行打分登记,年终根据平时考核情况综合评出文明科室和个人,年底进行表彰和奖励。

(三)卫生支农工作落实到位。

我院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医院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和市卫生局相关文件精神,认真进行贯彻落实,成立了卫生支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了《对口帮扶成武县汶上镇中心卫生院实施方案》,积极发动和组织符合支农条件的医务人员报名,并进行了公示。

(四)认真搞好“新农合”工作。

我院非常重视“新农合”这项工作,成立了“新农合”管理办公室,落实专人管理。为满足参合农民看病、治病的要求,对门诊、病房进行装修改造,在门诊设立导医台,配备导医人员,开展导诊咨询,热情主动地为参合农民服务。我院对近百种中草药和部分西药进行了降价,同时还对参合农民设立了惠民病房,床位费优惠50%。现已成为开发区、牡丹区“新农合”定点医院。

(五)加大医院宣传力度。我院今年向市文化局申办了《市中医医院通讯》期报,从今年六月份起每月印发一期,进行内部交流,免费向伤病员增阅,同时还使上级领导了解我院的动态,效果较好。

总之,在本年度的工作当中,市中医院在党委领导的带领下,在各部门科室的共同配合下,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但是我们仍然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提升,更好的推动我院的进步和发展。

中医医院工作总结 第5篇

时间总是悄无声息的流逝,在本年度工作即将结束之际对工作进行总结,可以更好的指导以后的工作,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20xx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今年是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关键一年。市中医院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争创一流,强化医院全方位管理,狠抓医疗服务质量,各项工作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将本年度我院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医院基本情况介绍。

医院现有职工440人,开放病床300张,在原有临床科室的基础上,今年又增加显微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耳鼻喉、ICU等临床一线科室。是医专附属医院,是山东中医药大学、医专、曲阜中医药学校、莱阳中医药学校、卫校的教学医院。担负着全市八县二区及苏、鲁、豫、皖周边地区人民的防病、治病重任,是全市中医药医疗、科研、教学、康复、预防中年未发生大的医疗事故,急诊的应急能力及抢救危重病人的能力明显提高,收治的疑难危重病人越来越多,院内会诊、讨论增多,收治病种较前广泛,来诊病人扩展到周边市县,固定资产为1900万元,比年增加410万元,医院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市中医医院20xx年主要工作成绩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医院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门诊量、住院病人量业务收入都明显上升,全年门诊量12多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万多人次,其中,住院人数6058人次,比同年同期增长23、4%,病床使用率78%,比去年同期增长15%,手术1100例,比去年同期增长15、4%,入院与出院、术前与术后、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都在95%以上,全年业务总收入340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00万元,增长率为42、4%,购买仪器设备60台(件),其中万元以上的48台(件),价值360万元。

2、由于医院业务收入的好转,职工的福利待遇也随之提高,由原来发放99年的工资标准,现在发的新的档案工资标准,使职工多年的期盼变成了现实。

3、填补了医院文化的空白。医院有了自己的院歌《心灵的歌唱》,已经唱响,院训、办院方向、医院精神、医院宗旨等已经确立,院徽正在征集中,“院报”每月印发一期,办的还不错,使医院文化上了一个大台阶。

4、制订了《市中医医院20xx年发展规划》,填补了医院长期发展规划的空白。

5、汇集了《医院各级各类岗位职责和规章制度》。

6、争创市级文明单位,已被市文明委验收合格,填补了医院多年非文明单位的空白。

7、成功地开办了开发区丹阳社区服务中心,填补了医院无社区服务中心的空白。

8、成功地开办了ICU病房,填补了医院多年无危重病人监护室的空白。

9、开办了肿瘤科、显微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使医院临床科室更加齐全。

10、加强了医院急救中心的工作,配齐了人员,新购救护车两辆,现已有五辆救护车为急诊服务,也使医院的急诊急救能力达到新的水平。

二、主要工作情况汇报。

(一)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

我院根据卫生部,省卫生厅市卫安排部署,继续开展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效益年活动。主要目标要求是:通过开展此项活动,进一步使全院职工在思想上树立医疗质量第一的意识,真真正正把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放在医疗工作的首位,把医疗质量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形成全院人人、处处、时时抓医疗质量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级人员职责、各种技术操作规程,逐步使各项工作制度化、职责明确化、技术规范化、并建立起长效机制,确保了我院医疗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开展了“争创市级文明单位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广大干部职工政治思想素质和文明程度,促进医院快速发展,经医院研究决定,在继续开展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效益年的同时,在全院开展争创市级文明单位活动。医院制定了《争创市级文明单位的实施意见》,召开了全院动员大会,进行安排布署,明确了目标要求和创建标准,使职工提高了思想认识。在科室之间、同事之间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调动全院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为了把创建工作做好,我院还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将创建活动与考核“继续开展医疗服务质量效益年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由考核组制定考核细则,进行打分登记,年终根据平时考核情况综合评出文明科室和个人,年底进行表彰和奖励。

(三)卫生支农工作落实到位。

我院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医院支援农村卫生工作的意见和市卫生局相关文件精神,认真进行贯彻落实,成立了卫生支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了《对口帮扶成武县汶上镇中心卫生院实施方案》,积极发动和组织符合支农条件的医务人员报名,并进行了公示。

(四)认真搞好“新农合”工作。

我院非常重视“新农合”这项工作,成立了“新农合”管理办公室,落实专人管理。为满足参合农民看病、治病的要求,对门诊、病房进行装修改造,在门诊设立导医台,配备导医人员,开展导诊咨询,热情主动地为参合农民服务。我院对近百种中草药和部分西药进行了降价,同时还对参合农民设立了惠民病房,床位费优惠50%。现已成为开发区、牡丹区“新农合”定点医院。

(五)加大医院宣传力度。我院今年向市文化局申办了《市中医医院通讯》期报,从今年六月份起每月印发一期,进行内部交流,免费向伤病员增阅,同时还使上级领导了解我院的动态,效果较好。

总之,在本年度的工作当中,市中医院在党委领导的带领下,在各部门科室的共同配合下,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成绩,但是我们仍然要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提升,更好的推动我院的进步和发展。

中医医院工作总结 第6篇

中医院内科20xx年上半年的工作在院领导及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力求突破,争创一流,狠抓医疗服务质量,强化全方位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内科的主要工作成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中医内科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住院病人量明显上升,总出院人数460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8%,病床使用率110%,比去年同期增长20%,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都在95%以上,药品品使用率43.34%,平均住院天数14.18天。上半年业务总收入200万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2、由于内科业务收入的好转,第二季度实现奖金1万多元。

3、加速人才培养。科内积极开展业务学习和技术练兵活动,积极参加xx的一些学术活动,了解最新的医学动态。并于x月选派一名医生去xxx中医院进修学习肝病,根据医院的发展状况和需求,在现有人才的基础上,本着以内部培养为主,有计划地培养专业技术人员,逐步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

4、积极参加院内举行的各种文体活动,通过科室的团结协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二、存在的不足

1、由于科主任及护士长管理经验不足,管理工作不到位,不能上传下达,出现工作滞后,不能及时完成院里按排的工作任务。

2、抓医疗服务质量力度不够,医疗技术和护理水平提高不明显,服务意识不强,医疗差错时有发生,仍有患者不满意的事情发生。

3、对医保政策的.理解和把握还不够深入,合理检查合理用药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平均住院费用未达到医保线,未能体现利润化。

4、病历质量有所提高,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乙级病案率仍较高。

5、住院病人量大幅度提高,但收入未相应增高,科室增收节支力度不够。

三、整改计划

1、科主任护士长加强自身学习,提高管理水平,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不喊空口号,不摆空架子,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使内科工作走向正确轨道,迈上新台阶。

2、质量放在医疗工作的首位,把抓医疗质量作为开展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形成全科人人、处处、时时抓医疗质量的良好局面。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医疗安全的各项规章制度,各级人员职责、各种技术操作规程的学习,逐步使各项工作制度化、职责明确化、技术规范化、并建立起长效机制,确保了我科医疗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3、开展“争创先进科室活动”。在科室之间、同事之间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调动全科各个方面的积极性。科内成立考核小组,由考核组制定考核细则,进行打分登记,年终根据平时考核情况综合评出先进个人,年底进行表彰和奖励。

4、更加深入地学习医保政策,扩大服务范围,努力把医保政策用足用活,在不违反医保政策的前题下努力增收创收。

5、加强环节病历和终末病历质控,组织全科认真学习病历书写规范,力求甲级病案率达到100%。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1、认真落实上述整改方案。

2、拓展业务范围,拟引进电子胃镜和输液泵,以提高我科对消化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疗效。增加服务项目,扩大服务范围,开拓新的经济增长点。

3、拟选派1—2名医生外出进修学习胃镜或心脑血管病。

4、切实加强专科专病,特色科室建设。科内加强劲业务学习,确立每位医生的主攻方向,使内科在消化肝病,风湿免疫,内分泌,心脑血管病形成专科特色,做到科有特色,人有专长。

5、广泛联系,扩大宣传,加强回访,在练好内功的同时,注重加强医院宣传的力度,利用各种形式,采取各种办法,把医院宣传出去,使医院知名度越来越高。注重信息沟通,把医院发生的重大事件、情况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送,使领导了解中医院,支持中医院。力求下半年经济效益再创新高。

中医医院工作总结 第7篇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和县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我院全体干部职工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方针,立足行业实际,高度重视医疗护理内涵质量建设,狠抓医德医风,培植优秀的医院文化,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科学管理,开拓创新,三个文明建设实现同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截至6月25日,全院共收治门诊病人52177人次,收治住院病人3640人次,改造扩建病房2806平方米,实现业务收入1784万元。患者满意率持续保持在99.5%以上。下面,我将前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队伍建设,狠抓医德医风,努力了塑造良好的行业形象。

(一)优化发展环境,深入开展“大讨论”活动,创造良好的就医空间。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我院从年初开始,就及时组织召开了全院“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优化环境、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动员大会,制定实施方案,利用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展开了学习讨论。在活动中,各科室紧密联系实际,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广泛征求各方建议,及时完善改进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同时,织召开了全院“大讨论”活动总结交流大会,建立了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了“大讨论”活动的成果。

(二)深化发展思路,全面开展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创建和谐的发展空间。按照县委统一安排部署,我院及时召开了全院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对学教育活动进行了总体部署,制定实施方案,狠抓落实,做到院不漏科,科不漏组,组不漏人。统一印制学习读本百余册,撰写心得体会110篇,学习覆盖率达到了100%。院领导班子成员亲自主持进行集中学习辅导,从不同侧面将学教活动与巩固“省市示范中医院”、“诚信医院”成果,构建“和谐医院”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真正做到做到学以致用,确保活动取得实效。通过活动,我院及时调整了发展思路,进一步拓宽思路,把“快跑变领跑”作为医院发展的新战略。在全省示范中医院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我院作为“省市双级示范中医院”,在全省27所中医医院中脱颖而出,受到了省市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二、强化质量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医院总体管理水平再攀新高

第一、以ISO质量管理认证为契机,加强全院质量管理。一是将质量管理作为医院发展的突破口,全面加强质量标准的检查督导。院质量管理委员会对照标准,每两个月一次,每次由两名副院长亲自带队,利用一周时间对各科室质量建设逐条逐项进行全面检查。二是定期召开一次全院质量建设工作会议,综合分析检查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兑现奖惩,并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迄今为止,全院未发生一起医疗责任事故,实现医疗安全“零”事故。三是加强院内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消毒、隔离制度,定期进行消毒和灭菌效果检测,改扩建了高标准的手术室和供应室。四是加强药品、器械、试剂、材料等医用物品管理,建立合格供方名录,坚持从正规厂家进货,严格加强库房物品和药品效期管理,合格率达到了100%。五是加强医院安全管理,健全了各项应急预案,配备专职保卫人员,并到我县驻军某部接受了为期一周的军事化训练,维护了良好的医疗秩序。

第二、以“开展医院管理年”为动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组织全体医护人员系统学习了《执业医师法》、《中医药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并将规章制度影印成册,分发到每个医护人员手中,同时,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组织开展了“质量月”活动。在全体干部职工中形成人人讲质量、工作重质量、心里想质量的良好氛围。医务科和护理部分别组织了《执业活动的法律制度》、《处方管理条例》、《护患沟通现实意义、法律要求和心理学技巧》等讲课和各类腰椎穿刺、心肺复苏、病例书写等技能操作比赛。在6月初接受省卫生厅医院管理年检查中,受到了省领导组的一致赞扬。

第三、以“开展中医特色年”为依托,着力加强中医中药质量建设。质量管理小组定期对重点中医科室的质量标准落实情况及医疗服务、病历、处方、医嘱、用药情况等进行检查,全院甲级病历达到90%以上,处方书写合格率达到95%以上。严格落实双签字制度,持证上岗率达到了100%。进一步完善了“绿色通道”,加强了急救中心设备力量,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

三、强化专科建设,创新人才质量,形成了独特的品牌优势

首先,整合医疗资源,利用现有力量建立特色专科。根据市场和患者需要,我们沿着“突出重点专科、扶持特色专科、带动一般专科”的原则,从年初开始就对门诊科室、病区进行调整,将内一科分为脑血管病专科和神经外科两个特色专科;在血液科的基础上,引进肿瘤治疗新技术;扩大微创治疗领域,开展了多项填补县内空白的新手术;肾病专科作为唐山市重点中医专科,组织成立肾病科研小组,运用中医中药方法,研制了多种疗效显著的中成药;省中医特色专科――针灸理疗科不断引进新设备、拓展新疗法中医医药的使用率。现已形成“院有专科,科有专家,病有专药″的新格局。

其次,以人才建设为核心,走人才科技兴院之路。一是把好“入关口”,培养新一代中医人才。首先,我院拓展人才引进渠道,调整了中西医人员比例。引进了多名中医药专业本科毕业生,充实了中医药人才力量。其次,认真落实院内讲课制度,抓好岗前培训,提高专业人员技术含金量,年内组织技术考核5次,选派骨干进修8人次,学习讲课19次,参加短期学术会25人次。二是把好“重点关”,培养专业中医拔尖人才。在医学继续教育工作,我院做到每年有年度人才培训计划,每季度有三基训练,每月技术操作比赛,每周有专业技术讲座,继续教育覆盖率达100%。大力实施“名医、名科、名院”三名工程。加快学科带头人培养,鼓励专业人员自主创新,带动科室业务迅速开展。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培训工作,涌现出多名医风正、业务精、在县内外有一定影响的业务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三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就医环境和办医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投资77万元,引进大型设备15台件,增加了服务功能。新的病房楼改建工程也将在近日完工,预计全部改建完工后,可增加病床张左右,将有力的缓解今冬床位紧张状况。

四、强化医院文化建设,营造特有文化氛围,和谐共荣的医患关系

首先,我院在巩固“百佳医院”、“诚信医院”成果上下功夫。院领导班子亲自主持与全院职工一起探讨医院文化内涵,将“诚信”作为服务的源动力,从被动式“要我服务”,转变到“我要服务”模式上来,充分满足患者多层次需要,创造了良好的和谐医患关系。其次,在加强院内文化活动上下文章,带动年轻医师爱院敬院的热情。先后举行了“第二界综合素质知识竞赛”和“医护人员大比拼”等活动,增强了同志之间的沟通交流,丰富了文化生活。第三,我院在对外公益活动上下力量,把健康和实惠送到人民群众家门口。组织心连心”义诊医疗队定期深入社区和城镇开展义诊咨询服务,受益群众数千人。开办的专门为孕产妇提供专业培训的孕妇学校,为孕产妇提供了保健,咨询,体检回访等全程服务功能,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半年来,在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全院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收到一些成效。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按照上级的高标准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发挥中医特色、科研开发、中医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和中药使用率等方面还有很多欠缺和不足。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巩固河北省示范中医院创建成果,努力提高医院建设和医疗服务水平,为维护全县人民身体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为我县经济建设保驾护航,不断开创中医院崭新局面!

中医医院工作总结 第8篇

一、合理规划,有效推进,重点工作顺利完成

(一)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20xx年业务总收入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x%,门诊人次,增长x%。出院x人次,增长x%;

出院均次费用元,降低%。手术例,增长x%;

药占比(不含中草药),降低x%;

每百元卫生耗材元,降低x%。

(二)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1、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先后开展了高难度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关节镜手术、乳腺肿瘤根治术、腹腔镜手术、皮瓣修复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钬激光碎石术等多项高难手术,医疗服务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2、推进医院学科建设,助推医院快速发展。骨科进一步细化,普外科向微创外科发展,加强健康体检水平。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招聘本科毕业生8名,组织院内业务学习20余次,安排两名医师参加住院医师化培训,10人外出进修。

(三)发挥中医药优势,推进中医药发展步伐。

以医院评审为契机,以评促建,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发挥中医优势;推广应用中医药适宜技术16种。承担我县基层骨干及乡医适宜技术培训考核。

(四)围绕中心,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全面推进。

进一步优化绩效方案。购置了高档彩超、关节镜、c型臂等设备,改善就诊环境。开展出院病人满意度回访。回访病人2900人次,回访率99%,收到表扬信32封,锦旗21面,患者满意度达98%。

二、存在主要问题

医院的品牌、中医特色不明显,竞争力不强。基础设施差,设备陈旧,人员工资支出较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小,医保政策对中医医院倾斜力度差。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按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标准》进一步加强我院自身建设和规范化管理,确保我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评审。

(二)持续加强学科建设。力争建设1-2个市级重点专科。

(三)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10名。

(四)购置高端诊疗设备。

(五)加强门急诊建设,提高急危重症救治能力。

(六)加强中医医院服务能力标准建设。

(七)病人满意度回访。

中医医院工作总结 第9篇

20xx年,我院在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我院公共卫生科严格执行《20xx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以及上级业务部门的额累文件精神,严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现将我院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1、结合我镇实际,我院成立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人员做了具体分工。

2、目工作的培训,并多次进行督导检查,保证了各项公共卫生工作按照计划完成。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开展落实情况:

(一)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截止6月底全镇已建立20xx版健康档案xx份,其中高血压患者档案xx份,2型糖尿病患者档案xx份,65岁以上老年人档案xx份,0-6岁儿童健康管理档案xx份,孕产妇健康档案xx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档案xx份。

(二)对慢性病患者和重型精神疾病患者建立了门诊首次登记表与随访记录.

(三)健康教育我院通过印刷宣传资料,每月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播放健康教育影响等形式对辖区居民进行了健康普及。

(四)免疫接种我院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风、麻腮风)、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白破二联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未发现及报告预防接种中的疑似异常反应,对辖区内计划免疫疫苗预防疾病进行主动监测,截止6月底无病发生。

(五)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一是依据《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以及传染病报告与处理规范要求,建立健全了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二是定期对单位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

在半年的不断摸索中我院的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已基本进入正轨,但从总的考核情况看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归纳起来,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功能发挥不到位。特别是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中的配合不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质量。二是措施不够扎实。三是健康教育工作有待加强。四是慢性病管理和老年人保健工作尚需规范。慢性病人管理随访不及时;服务项目工作重点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我院将扎扎实实地抓整改抓落实,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我院认真对照日常督导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紧密结合上级部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措施,扎扎实实地抓好整改落实工作。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工作职责。各科室要切实加强对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指导,健全工作机制,加强工作职责,及时分析汇总上报项目实施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整改。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健康意识。各村卫生室要利用慢性病随访、发放健康教育服务包等入户机会对群众进行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加强宣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及国家的相关惠民政策,努力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

中医医院工作总结 第10篇

随着国家新医改政策的不断完善,我院的公共卫生工作也有条不紊的深入进行,现将xx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组织管理

1、把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纳入医院的年度工作目标,制定了xx年的公共卫生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2、建立了以**院长牵头的公共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由**副院长具体负责,并定期负责召开公共卫生工作分析会议,及时对近期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并部署下一步的工作任务。

3、以医院二级甲等中医院复评为契机,进一步修订完善公共卫生服务规章制度,并编入医院的《医院规章制度汇编》,并下发到各个科室学习和落实,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

二、依法执业

认真开展“依法执业,守护健康”活动,对医务人员开展《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和执业医师法培训,并建立依法执业工作台账。落实“两非“行为的宣传教育活动,与妇科、B超室人员签订《打击“两非”行业自律承诺书》。

三、健康教育工作

1、建立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明确各科室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并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医院工作考评,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落实必要的设备、经费。在门诊改造健康教育咨询服务台,开发健康教育园地。宣传普及《健康素养66条》、重点人群健康教育、重点慢性病和传染病健康教育和卫生应急知识教育。在住院部的各楼层护士站设置健康教育专栏并定期更新资料。

编印具有中医特色的12种传染病、4种慢性病健康教育处方约3.6万张,在医院门诊、住院部等人员密集处印发给来院病人及陪同家属。每月定期更新健康疾病预报。按时对新进职工开展健康促进理论知识培训。开展无烟日活动,巩固无烟医院创建成果,对控烟巡查员、监督员进行培训,落实劝阻行动。并配合卫生日开展爱牙日、结核病日、艾滋病日等重点疾病健康教育活动,渲染卫生日活动氛围,进一步提高市民的健康意识,及时预防疾病。

2、组建涵盖内科、外科、骨伤科、妇科、口腔五官科的8名健康教育讲师团,充分发挥中医特色,让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经验的医务工作者深入社区开展健康讲座。为社区百姓送去养生知识、中医药知识等健康知识。今年来共登记开展健康讲座12次,为近千名**市民讲课。

四、传染病防控工作

1、健全传染病疫情管理小组及疫情管理制度,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率达100%,无传染病漏报、迟报发生。建立了传染病防治管理制度,并按规定上墙工作制度、流程,完善传染病疫情报告、预警机制。通过每周和不定期抽查电子门诊日志,及时了解传染病报告情况,对上报的传染病患者信息登记汇总,并每月一次进行传染病疫情分析。为下一步的传染病防控工作开展提供依据。截止12月10日,共查阅电子门诊日志74610例,信息登记完全,上报各类传染病65例。并落实传染病报告奖惩制度,全院共奖励下发1300元。按规范对麻疹疑似病例进行送检确诊。

2、不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传染病防治知识、技能的培训,借助医院QQ群、院内短信和会议等平台,第一时间为医护人员提供传染病防控预警,提高重视,并布置好防治工作准备。

五、慢性病、死因报告工作

1、开展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和恶性肿瘤等四种慢性病首诊病人确诊病例的网络直报,落实自查、奖惩制度,登记汇总并开展漏报自查。院内死亡网络直报7例,无漏报、无迟报。

2、截止12月10日,我院今年上报慢性病83例,其中糖尿病12例,恶性肿瘤71例。落实奖惩制度,本年度慢性病报告奖励下发415元。

3、按时上报肿瘤登记软件数据库信息。

六、卫生应急管理工作

1、今年我院进一步完善了霍乱、甲型H1N1等10种专病卫生应急预案,并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以二级甲等医院等级复评为契机,发挥中医特色,根据中医专家的建议和指导,在预案中加入了相关传染病中医诊疗参考方案。在进一步修订传染病防控规范的同时,也提高了预案的可行性和操作性。

2、制订完善卫生应急预案工作制度和操作手册,并汇编成册,下发到各个科室进行学习。

3、配合市卫生局做好卫生应急示范市的创建工作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我院传染病防控应急能力,补充卫生应急物资,规范应急处置流程,完善应急响应预警机制。医院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软硬件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七、结核病归口管理工作

1、制订院实施计划,转诊制度,明确职责,定期自查。规范抗痨药品管理,对抗痨药品进行严格把关,定期盘查。

2、加强结核门诊的内部管理,严格按照结核病防治工作规范,提高网络录入工作的时效性。截止目前,结核门诊管理病人100%,疑似和确诊病例报告100%。

3、截止12月10日结核门诊接诊24651人次,确诊结核病人729人。其中涂阳病人281人,涂阴病人337人,未查痰病人7人,结核性胸膜炎68人,其他肺外结核36人。去年同期门诊量20315人次,发现确诊病例809例。年门诊量同比增长17.6%。

八、消毒效果及院内感染

调整了院感领导小组成员,按时完成院内消毒效果监测,消毒检测总合格率高于90%。在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期间,到各科室对相关人员开展院感管理知识培训与指导,对手卫生知识进行重点培训考核。

九、犬伤门诊工作

1、进一步完善门诊硬件设备,规范防治工作。规范五大分区,设置明显标识。及时对病人提出的预防接种时的个人隐私问题进行反馈,对预防接种台进行改造。同时对冲洗设备室进行整改,在规范医疗行为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病人对犬伤门诊服务工作的满意度。

2、犬伤门诊全部医生经过市级以上狂犬病暴露处置技术培训,能熟练掌握狂犬病暴露处置技术和伤口处理技巧。及时地对犬伤门诊全部医生开展“2-1-1”暴露后简便接种程序培训,提高免疫接种依从性。根据季节特点配备足量的进口和国产两种疫苗,以及免疫球蛋白,满足市民的需求。

3、今年1名外科医生参加**市卫生局组织的培训考试,并取得犬伤门诊医生上岗证。截止目前,全院共有25名医生取得犬伤门诊医生上岗证。其中8名医生固定坐诊。

4、按照《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要求,做好病人的伤口处理、病情告知、健康教育以及知情同意等诊疗工作。1-11月我院共接诊登记犬伤病人1862人,去年同期登记1380例,同比增长25.9%。

十、其他

1、制定双向转诊管理办法,落实优惠制度,转诊记录详实。

2、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工作按要求完成。

3、落实急性职业中毒、农药中毒、高温中暑诊断报告登记制度。

4、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理规范培训,提高医务人员自身防护意识。及时上报HIV检测月报表,1-11月共筛查5001例。

5、对所有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

中医医院工作总结 第11篇

20xx年x月,我院开展了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准入授权工作,现就两年来的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准入授权的法律法规及制度依据

(一)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云南省卫生厅、玉溪市卫生局等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手术及麻醉分级、手术及麻醉医师分级管理、患者安全目标管理的有关文件。

(二)我院《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及《手术分级、准入及授权审批管理制度》等。

二、准入授权的目的

规范麻醉和手术操作管理,确保麻醉、手术质量与安全,防范医疗差错事故,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准入授权的方式和程序

个人提出申请,科室讨论评估授权,院学术委员会审核。

四、准入授权对象

我院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的手术科室医师和麻醉医师。

五、授权结果

(一)手术医师分级授权结果:

1、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主持一级(Ⅰ类)手术的医师(低年资住院医师)2人。

2、主持一级(Ⅰ类),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二级(Ⅱ类)手术的医师(高年资住院医师)9人。

3、支持二级(Ⅱ类),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Ⅲ类)手术的医师(低年资主治医师)2人。

4、主持二级(Ⅱ类)和部分三级(Ⅲ类)手术的医师(高年资主治医师)13人。

5、主持三级(Ⅲ类),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Ⅳ类)手术的医师(低年资副主任医师)6人。

6、主持三级(Ⅲ类)及部分四级(Ⅳ类),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主持一般新手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的医师(高年资副主任医师)15人。

7、主持四级(Ⅳ类)及新手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的医师(主任医师或医院认可的主任医师)1人。

(二)麻醉医师分级授权结果:

1、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ASA分级1~2级病人或一、二级手术麻醉的麻醉医师(低年资住院医师)1人。

2、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ASA分级2~3级病人或二、三级手术的麻醉的医师(高年资住院医师)2人。

3、独立开展ASA分级2~3级病人或二、三级手术的麻醉的医师(低年资主治医师)1人。

4、独立开展ASA分级3~4级或三、四级手术的麻醉的医师(高年资主治医师)1人。

5、独立开展ASA分级4~5级或四级手术的'麻醉的医师(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无。

6、指导下级医师操作疑难病人的麻醉及处置下级医师麻醉操作意外的医师(高年资副主任医师)2人。

7、指导各级医师操作疑难病人的麻醉及处置各级医师麻醉操作意外的医师(主任医师):无。

六、准入授权工作要求

要求各手术科室、麻醉科在临床诊疗操作工作中,严格执行,按照我院《医疗质量监控考评实施细则》,由医疗质量监控考评小组每月定期监督检查,反馈和整改。

七、运行效果

2年来,通过严格执行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未发现越级手术或麻醉情况,未发生因手术或麻醉操作失误导致的严重差错事故。

八、下一步工作

鉴于此,因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的诊疗操作技术和职称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将计划进行新一轮分级授权管理工作。

中医医院工作总结 第12篇

20xx年x月,我院开展了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准入授权工作,现就两年来的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 准入授权的法律法规及制度依据:

(一)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云南省卫生厅、玉溪市卫生局等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手术及麻醉分级、手术及麻醉医师分级管理、患者安全目标管理的有关文件。

(二)我院《麻醉医师资格分级授权管理制度》及《手术分级、准入及授权审批管理制度》等。

二、准入授权的目的:

规范麻醉和手术操作管理,确保麻醉、手术质量与安全,防范医疗差错事故,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准入授权的方式和程序:

个人提出申请,科室讨论评估授权,院学术委员会审核。

四、准入授权对象:

我院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注册的手术科室医师和麻醉医师。

五、授权结果:

(一)手术医师分级授权结果:

1、在上级医师指导下,主持一级(Ⅰ类)手术的医师(低年资住院医师)2人。

2、主持一级(Ⅰ类),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二级(Ⅱ类)手术的医师(高年资住院医师)9人。

3、支持二级(Ⅱ类),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三级(Ⅲ类)手术的医师(低年资主治医师)2人。

4、主持二级(Ⅱ类)和部分三级(Ⅲ类)手术的医师(高年资主治医师)13人。

5、主持三级(Ⅲ类),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四级(Ⅳ类)手术的医师(低年资副主任医师)6人。

6、主持三级(Ⅲ类)及部分四级(Ⅳ类),在上级医师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主持一般新手术、新项目手术及科研项目手术的医师(高年资副主任医师)15人。

7、主持四级(Ⅳ类)及新手术、新项目手术或经主管部门批准的高风险科研项目手术的医师(主任医师或医院认可的主任医师)1人。

(二)麻醉医师分级授权结果:

1、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ASA分级1~2级病人或一、二级手术麻醉的麻醉医师(低年资住院医师)1人。

2、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ASA分级2~3级病人或二、三级手术的麻醉的医师(高年资住院医师)2人。

3、独立开展ASA分级2~3级病人或二、三级手术的麻醉的医师(低年资主治医师)1人。

4、独立开展ASA分级3~4级或三、四级手术的麻醉的医师(高年资主治医师)1人。

5、独立开展ASA分级4~5级或四级手术的麻醉的医师(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无。

6、指导下级医师操作疑难病人的麻醉及处置下级医师麻醉操作意外的医师(高年资副主任医师)2人。

7、指导各级医师操作疑难病人的麻醉及处置各级医师麻醉操作意外的医师(主任医师):无。

六、准入授权工作要求:

要求各手术科室、麻醉科在临床诊疗操作工作中,严格执行,按照我院《医疗质量监控考评实施细则》,由医疗质量监控考评小组每月定期监督检查,反馈和整改。

七、运行效果:

2年来,通过严格执行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分级授权管理制度,未发现越级手术或麻醉情况,未发生因手术或麻醉操作失误导致的严重差错事故。

八、下一步工作:

鉴于此,因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的诊疗操作技术和职称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将计划进行新一轮分级授权管理工作。

【中医医院工作总结(实用12篇)】相关文章:

1.中医医院工作总结(实用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