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知识点的总结(集锦14篇)

时间:2023-02-23 16:22:02 范文大全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期末复习已经开始了。那么,思想政治课程的必修课第一次考试的知识点是什么?下面是范文狗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政治知识点的总结,多篇合集,全方面满足您的需求,希望能帮到您!

政治知识点的总结 第1篇

1、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内容

(1)财产权

(2)劳动权

(3)物质帮助权

(4)受教育权

(5)文化权利

2、财产权法律依据

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3、财产权的内容

(1)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

(2)依法对财产有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的权利

4、劳动权的含义

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5、劳动权的法律依据

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6、劳动的作用

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7、物质帮助权的法律依据:

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8、国家保障公民实现物质帮助权

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9、受教育权的含义

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10、教育的作用

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11、公民的文化权利的内容

(1)科学研究的自由

(2)文学艺术创作的自由

(3)从事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

12、文化权利的法律依据

宪法规定: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13、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依据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政治知识点的总结 第2篇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

①国家的产生、国家与阶级的关系: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②国家的含义: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③国家的本质: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的国家性质

①国家性质的定义:国家性质即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②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国家性质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性质所决定的。

③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对占全国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因此,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①我国民主的特点:新型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广泛性:

a。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民主权利的广泛性,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b。我国现阶段人民的范围: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真实性: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也表现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实现。

②我国专政的特点:新型的专政,即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实行专政。

③民主与专政的关系:辩证统一的关系。

对立:民主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适用于敌对势力。

统一: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被写入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①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可以充分发扬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②坚持专政职能才能打击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维护国家长治久安。⑶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被赋予新的时代内容。

①服务职能: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②创造良好环境: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

③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

④加强民主制度建设。发展人民民主。

政治知识点的总结 第3篇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汉字与史书典籍

(1)、汉字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

2)史书典籍。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罕有。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还得益于它特有的包容性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汉字传载、史学典籍存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2)包容性:

①含义: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②意义: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外域文化的理解。

4、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在近代中国,再创中华文化的辉煌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奋斗密切相关。

(2)实践证明: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今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华文化在继续更加壮丽的篇章。

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6、7、8组合)

6、中华文化的独特性:

(1)。中华文化中的文学艺术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独树一帜。(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特的作用)。

(2).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①地位: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②特点:总的来说,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行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③意义: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就,都是中国人民勤劳、

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7、中华文化的区域性:

1)成因: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2)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8、中华文化的民族性:

(1)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我国的雕刻建筑艺术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少数民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创造了优秀的民族文学。

(3)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略)。

9、多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1)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

(2)地位:它们都足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3)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中华文化。

(4)意义:它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政治知识点的总结 第4篇

公民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

-有序的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区别就在于:是否遵循法律、规则、程序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是否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关系。

-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能否有序的政治参与,决定着我们能否真正地享受民主生活,这也是对我们政治素养的检验。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利于我们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有利于切实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有利于不断改善公共管理,创建文明详和的新社区;有利于促进政府机关的廉政建设等。

-无序的参与政治生活,会造成宪法和法律的权威遭到藐视;公民自身的合法权益无法维护;正常的政治活动无法进行;国家、集体的利益遭到损害。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间接参与决策: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随着我国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渠道逐步拓宽,公民将有更多的机会直接参与决策,对科学决策的形成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直接参与决策: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重要的信息资源。

(2)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3)通过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有利于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民参与度)

(4)通过社会听证制度参与民主决策。听证于民是为了决策利民。


政治知识点的总结 第5篇

知识点内因的含义:

即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知识点外因的含义:

即事物的外部矛盾,是指一事物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关系。

知识点内、外因的关系:

内因是指一个确定的事物或系统内部的各要素间的对立统一,即内部矛盾。事物的发展首先是事物自身的运动和变化,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的表现和结果。

内因决定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是事物变化和发展的第一位原因。

外因是指一个确定的事物或系统同其他有必然联系的事物或系统之间的对立统一,即外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发展是不可缺少的,并且有时起着十分重要作用,但外因总是通过促使内部矛盾双方的变化而起作用,绝不能撇开内因而单独起作用。

因此,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第一位和第二位的原因是就内、外因在事物发展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所起的作用而言的,决不能把内、外因之间的第一位和第二位之分混同于物质和意识之间的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内、外因之间不是谁先谁后的关系,不是“本原”和“派生”的关系。内因是对事物性质和发展方向有决定作用并不是说内因对外因有决定作用,内外因的关系不是决定被决定的关系。

知识点内因不能离开外因而单独起作用: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即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即事物的外部矛盾。事物的变化发展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引起的,事物内部的矛盾双方既相互依赖又相互斗争,由此使矛盾双方的力量和地位发生变化,从而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内因,的确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但内因的这种作用还只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可能性,仅有内因事物也不可能发展,还必须要有外因。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外部条件,才能实现事物变化发展。这是因为,任何事物不是孤立的,都和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周围的事物是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失去这些周围事物,该事物就失去了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所以,事物发展不可能离开外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外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能够起加速或延缓作用,有时甚至还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可见,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知识点内因、外因与联系、发展: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事物联系的本质内容是矛盾双方的关系。

(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高中生物,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的变化、发展,既离不开事物的内部矛盾,也离不开事物的外部矛盾,内部矛盾叫做内因,外部矛盾叫做外因。

(3)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矛盾着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知识点在个人成长过程中,要学会正确地对待内因和外因:

(1)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①个人的成长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

②正确看待机遇,善于捕捉和把握机遇;

③正确对待顺境和逆境。

(2)不能忽视外因的作用:

①必须对周围的环境作“一分为二”的分析;

②需要正确对待机遇。

③需要我们辩证看待自己所处的现实条件。

政治知识点的总结 第6篇

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一、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一)广泛真实的民主

1、国家的含义:

从起源上讲,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3、国家的性质,是由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广泛性:民主主体广泛;民主权利广泛。

(2)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广大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7、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8、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1)民主:“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这是国体意义上的民主)“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政体意义上的民主)“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2)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3)人民民主和专政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统治阶级的民主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

1、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1)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立国之本。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人民民主专政新的时代内容:

(1)突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职能;

(2)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了;

(3)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

(4)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二、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一)政治权利与自由

1、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

2、权利和自由的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3、政治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

(3)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

(二)政治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也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它权利的重要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保证,是爱国主义的体现,是公民义不容辞的职责。

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三)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依法统一原则。

(1)我国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二者不可分离。相对应而存在,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2)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3)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4)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三、政治生活:自觉参与

(一)政治生活中的信念:崇尚民主和法制。

(二)政治生活主要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基本内容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重要内容

3、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机构成部分。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最根本就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区别于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

1、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政治生活的内容更多地涉及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利益的问题。

2、参与政治生活,需要学习政治知识。

3、参与政治生活,贵在实践。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1、各种选举方式的区别

2、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决定。

3、选举方式选择依据:社会经济制度、国家性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物质生活水平,公民文化水平。

4、选民参加民主选举的素养,即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5、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项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6、怎样行使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7、只有每个人都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投出自己的一票,才能选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真正实现民主选举的预期目的。

二、民主决策:做出最佳选择

1、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市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2、 不同的民主决策方式

3、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4、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重大意义:

(1)有助于决策者:

① 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

② 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决策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科学性,避免决策片面性。

(2)有利于促进公民:

① 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

②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三、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自己的事情,使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一)村民委员会

1、村民委员会含义: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2、村民自治的内容:

① 自己选举当家人,使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

② 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和管理。

③ 村民自制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使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行为,用民主办法管理村里事务的有效途径。

④ 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

(二)居民委员会

1、居民委员会含义: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2、作用: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3、居民自治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干部有居民民主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和质询。

4、意义: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微观反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三)中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意义:

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民主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四、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1、民主监督方式:

2、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要求:

(1)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

(2)负责任地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第三课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一、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

1、我国政府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

2、政府的主要职能: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4)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

3、政府只有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能,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

4、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的:进一步政府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5、政府的作用:

(1)人们的公共生活受到政府的管理;

(2)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服务。

5、了解政府的性质和职能,相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支持政府的工作,寻求政府帮助,监督政府行为,使我们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的体现。

二、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1、我国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政府工作工作的基本原则:对人民负责。

2、具体要求:

(1)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必须深入群众,关注民生,体察民情,尊重民意;不能损害人民利益,不能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

(2)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工作着力点放在研究、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上)

(3)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3、我国政府在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服务意识,杜绝“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现象。

4、公民求助或投诉的途径:开设热线电话;设立信访部门;发展电子政务;依法建立行政仲裁,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

5、公民学会向政府部门求助或投诉,有助于解决自己面临的困难,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促使政府不断改进工作。

政治知识点的总结 第7篇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分配制度

1、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应于所实行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然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为主体

①基本内容和要求(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

②必然性:

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

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③意义:第一、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

第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④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

4、按生产要素分配

①含义: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②内容: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③意义:

第一、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第二、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④原则: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二、兼顾效率与公平——分配原则

1、含义:

①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效率提高——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②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要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二者具有一致性。表现在: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三、财政收入与支出

1、财政就是国家的收入与支出。由政府提出并经过法定程序审查批准的国家年度基本收支计划是国家预算;上一年度的国家预算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是国家决算。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财政的两个方面。

2、财政收入

①形式:

税收收入——主要来源、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和其他收入。

②主要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影响因素)——发展经济(根本途径)

分配政策——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3、财政支出

①含义: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

②分类(用途):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

4、财政收支关系

①收入>支出,财政盈余

②收入<支出,财政赤字

③收入﹦支出,最理想的状态,但几乎不存在

④财政收支平衡:收入>支出,略有节余;收入<支出,略有赤字;收入﹦支出(是指当年的情况)

四、财政巨大作用

1、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2、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3、国家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注意】财政政策的运用

①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经济增长缓慢、有效需求不足时,政府可以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②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是增税和减少财政支出,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五、税收及其种类

1、税收的含义:从本质上看,税收是国家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

2、税收的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3、税收的种类

种类:流转税——增值税、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

4、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特点: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

作用:既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又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

六、依法纳税

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①税收是国家实现职能的物质基础,有国必有税。

②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

③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项服务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自觉依法纳税。

2、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即逃税)、欠税、抗税、骗税

3、增强“依法纳税”的意识

①必须承担义务——自觉依法诚信纳税

②要增强对国家工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积极态度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即纳税人的权利)

政治知识点的总结 第8篇

1、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

(1)政治权利和自由

(2)人身自由

(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4)平等权

(5)宗教信仰自由

(6)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权利受宪法和法律特殊保护等

2、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地位: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些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

(1)年满18周岁

(2)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

5、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6、政治自由的内容:

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7、公民享有政治自由的意义:

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8、监督权的意义:

公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9、网上评议政府的意义:

(1)网上评议政府,有助于政府接受市民监督和社会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提高工作效率;

(2)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

10、网上评议政府的内容:

(1)工作业绩

(2)工作效率

(3)执行力建设

11、人民行使当家做主权力的重要形式

我国公民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

12、人身自由的含义

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3、人身自由的内容: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14、人身自由的地位、作用:

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

15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法律依据:

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16、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法律依据:

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17、人格尊严权内容

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

18、住宅不受侵犯的法律依据:

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19、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法律依据

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政治知识点的总结 第9篇

第二课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第一框题: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

1、 各种选举方式的区别

2、 采取什么样的选举方式,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要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决定。

3、 选举方式选择依据:社会经济制度、国家性质、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物质生活水平,公民文化水平

4、 选民参加民主选举的素养,即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5、 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项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6、 怎样行使选举权,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7、 只有每个人都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投出自己的一票,才能选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真正实现民主选举的预期目的。

第二框题:民主决策:做出最佳的选择

1、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制定决策,这是市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

2、 不同的民主决策方式

3、 公民通过各种渠道、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过程,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环节。

4、 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重大意义:

(1)有助于决策者:

① 充分发扬民主,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

② 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决策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科学性,避免决策片面性。

(2)有利于促进公民:

① 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

②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的政治责任感。

第三框题:民主管理:共创幸福生活

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自己的事情,使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一、村民委员会

1、村民委员会含义: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自治组织,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机构。

2、村民自治的内容:

① 自己选举当家人,使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

② 村民可以通过村民会议等形式,发表意见,参与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决策和管理。

③ 村民自制章程或村规民约等形式,使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行为,用民主办法管理村里事务的有效途径。

④ 村务公开、民主评议村干部、村委会定期报告工作。

二、居民委员会

1、居民委员会含义: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民主管理机构,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组织。

2、 作用: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居民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反映居民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

3、居民自治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干部有居民民主选举产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重要事务,要提请居民会议讨论决定;居民委员会实行办事公开制度,定期向居民会议汇报工作,接受居民监督和质询。

4、 意义: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微观反而深刻的实践,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三、中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意义:

学习民主管理的知识和技能,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在民主实践中逐步增强和提高自己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第四框题: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1、民主监督方式

2、 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要求:

(1)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

(2)负责任地实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政治知识点的总结 第10篇

个人收入的分配

1、为什幺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为什么实行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看书)

现实经济条件决定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对以往几千年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

3、多种分配制度并存 按生产要素分配:土地、资本、技术、劳动、管理

4、公平:

(1)表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公平

(2)如何保证收入分配的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控制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5、处理好社会公平的关系:效率和公平并重:

① 效率和公平具有一致性

②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基础

③ 公平是效率的保证

6、如何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①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 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福帮后富

政治知识点的总结 第11篇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赋予公民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1、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

(1)公民依法享有政治权利和自由:

①宪法规定: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

②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十八周岁的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依法享有选举国家权力代表的权利是选举权。公民被选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是被选举权。这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政治自由。公民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人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监督权。公民有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其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2)公民必须依法履行政治义务:

①政治义务的含义:政治义务是指公民对国家和社会承担的责任。

②我国公民的政治义务:

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

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公民有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

2、参与政治生活,把握基本原则

(1)坚持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这一原则表明公民平等的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这就是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的内容)

(2)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主体,也是义务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实现。(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②怎样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要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同时,要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①为什么要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我国国家、集体和公民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在行使公民权利和义务时,把他们结合起来。

②怎样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

当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政治知识点的总结 第12篇

欢乐的青春节拍

27、如何看待青春期的各种生理变化(如变声、长喉结,身体发育等)?

①进入青春期后,我们的身体会出现一些特殊的生理现象,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②我们身体的成长有着不同的韵律和节拍。(但我们要相信,是蓓蕾总会开出美丽的花,是果树总会结出成熟的果,)所以,我们所需要的是时间和耐心。

28、如何看待青春期心理矛盾?

①青春期的青少年心理充满着矛盾。这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因此,我们要学会通过各种方式、借助各种力量调控内心心理矛盾。

②这些心理矛盾有时让我们感到苦闷,如果处理的好,会构成促进我们发展的动力,如果处理不好,则成为妨碍我们发展的阻力。

29、如何解决青春期心理矛盾(如何解决青春期烦恼?)【起码说出①③两点】

①(当我们感到内心矛盾很难解决时,)可向老师、家长、亲友以及社会寻求帮助;

②阅读有关青春期的健康书籍,(形成对青春期的正确认识,从而排解烦恼);

③通过合理的方式排解烦恼,(学会当自己的心理医生)如听音乐、打球、聊天、写信、郊游等。(保持心理健康将有助于我们身心的协调发展,顺利地度过青春期。)

30、什么是真正的个性和独立?

追求个性不一定要在装扮上标新立异,真正的个性在于从内心深处散发的魅力。

人格独立不是故作姿态,真正的独立是逐渐摆脱依赖,敢于为自己行为负责的精神。

31、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有哪些益处?

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有益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可以增进彼此了解,相互取长补短,从而营造一种和谐温馨、团结合作的氛围。

32、什么是青春,青春的内涵是什么?

①青春不仅表示秀丽的容颜、幽雅的气质和健美的身姿,更意味着一种新的精神世界;

②青春更多地体现在一个人的心态、气质、想象力和情感中,是从生命潜流中涌动的一种全新的感觉;

③青春是活力的象征,它蕴含着智慧、勇敢和意志。

33、青春寄语(自由发挥)

①青春如画,五彩的人生由自己来描绘。

②我们要珍惜宝贵的青春年华,开创出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

③青春是梦想、是激情、是幸福,让我们放飞梦想,拥抱青春!

④青春即使在痛苦中也闪耀着它的华彩。——雨果(名言)

政治知识点的总结 第13篇

我国的政党制度

一、 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

1、 历史事实表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没有我们今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2、 新中共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建设了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改革,并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3、 结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

4、 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① 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 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③ 党领导的核心: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保持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

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 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7、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1) 这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我国国情决定的;

(2)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治政,才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才能发挥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才能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3)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已成为一个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带有全局性、战略性、根本性、长期性的重大课题。

二、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行教育活动的意义:

(1) 有利于提高党员素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保持党的先锋队性质;

(2) 有利于我们党更好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治政,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 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4) 有利于坚持发扬党内民主,走群众路线。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

①基本内容: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②核心内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③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③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科学发展观

①提出: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②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③主要内容: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④地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 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6、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党坚持以人为本。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个喜爱那个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7、 中国共产党领导、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实现形式有哪些?

(1) 领导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掌握国家权力,以此保证国家制定的法律和方针政策能够体现人民的意志,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 领导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书屋,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以此保证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符合人民的意愿、利益和要求。

(3) 领导人民实行基层民主,由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通过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4) 领导人民严格贯彻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使公民享有法律上、事实上的广泛的自由和权利,尊正和保障人权,维护公平和正义。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共商国是同舟共济

1、 民主党派的性质:作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它们都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

2、 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3、政党制度的内容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各民主党派参政的基本点: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4、多党合作的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5、 我国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长期共存”是中国共产党存在多久,民主党派就存在多久,多党合作制度要长期存在下去。

“互相监督”实质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互相监督,尤其强调参政党监督执政党。

“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表明参政党要和执政党一道经受考验,共同承担国家和民族盛衰兴亡的责任。

6、 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7、 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

8人民政协

①性质: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发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9、 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

适合国情 优势显著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显著特征: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2、政党制度的优越性:

①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②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

③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10 、 阐述中国共产党、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这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具体形式管理国家社会事务权利的组织形式,是国家的权力机关,人民政协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11 、 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在我国政治格局中分别处于什么地位?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人大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政府是我国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政治知识点的总结 第14篇

1、上中学后,我们怎样创建一个优秀的集体?(第一课第二框)

(1)树立共同的'目标,寻找前进的动力。当我们有了共同的目标后,我们就拥有了团结奋斗的不懈动力。

(2)我们要各尽其能,发挥所长,奉献集体。当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智慧和热情贡献给集体时,班集体就会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我们要团结协作,互助前行。只有团结协作,相互配合,我们才能奏出最优美的班级乐章,在集体中不断成长。

2、初中学习有哪些新特点?(第二课第一框)学习科目增多了、学习内容和难度加大了、老师授课节奏加快了,我们不仅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而且可以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学习一些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3、怎样做学习的管理者?(第二课第一框)

(1)学会自主学习。作为初中生,应学会逐步摆脱对父母和老师的依赖,独立地承担学习的任务。(2)提高学习效率。只有把握好学习过程中每个环节的质量,如课前认真预习,上课时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才能从整体上提高学习效率。

(3)科学安排时间。初中学习的科目增多,难度加深,对学习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做到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4)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结合老师的教学实际,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为什么说学习中有苦也有乐,学习是苦乐交织的(学习中的苦乐观)?(第二课第二框)

(1)学习,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因为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自身的潜能,获得一种超越自己的快乐。

(2)学习有苦更有乐,享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是快乐的。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

5、生命对于世界有什么重要性?(第三课第一框)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得生动和精彩。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在地球的生物链中,各种生命共生共存、息息相关。我们要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去关爱和呵护我们周围的生命,与其他生命和谐相处。

6、人的生命独特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三课第二框)

(1)人的生命独特性突出表现在,与其他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命相比,人类的生命最具有智慧。

(2)人的生命独特性更多表现在,人的个性品质、人生道路,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

7、怎样发挥生命的独特性?(第三课第二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所以每个人要根据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优势,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独特闪光的成才之路,展示自己的风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

【政治知识点的总结(集锦14篇)】相关文章:

1.政治知识点的总结(集锦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