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集合12篇)

时间:2023-09-06 19:44:02 范文大全

初一有许多要牢记的东西。下面是范文狗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多篇合集,全方面满足您的需求,希望能帮到您!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1篇

光现象知识点

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条件:孔要足够小特点:倒立、相似、与小孔形状无关。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是3×10米/秒,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也认为是3×10米/秒。

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镜面反射VS漫反射:镜面反射:平行光照射到光滑界面时,反射光线依然平行。

漫反射:平行光照射到凹凸不平的界面时,反射光线向四面八方散开。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特点:

(1)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2)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3)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另外,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

实像:由光线汇聚而成;虚像:一种视觉感觉,并不是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

平面镜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3)增大视觉空间。

平面镜在生活中使用不当会造成光污染。

球面镜包括凸面镜(凸镜,发散光线)和凹面镜(凹镜,汇聚光线),它们都能成像。具体应用有:车辆的后视镜、商场中的反光镜是凸面镜;手电筒的反光罩、太阳灶、医术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镜是凹面镜。

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发生变化的现象。

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太阳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2篇

一、48个国际音标及26个英文字母的正确书写

要熟练掌握元音和辅音,5个元音字母(a, e, i, o, u),字母的正确占格及单词间距。

二、be动词的用法

be动词有三种变形,分别是:am, is, are。记忆口诀:

"我"用am, "你"用are, is用于"他、她、它";单数全都用is,复数全部都用are。

三、人称及人称代词的不同形式(主格和宾格)

1、三种人称:第一人称(I, we),第二人称(you, you),第三人称(he, she, it, Maria)。

2、人称代词的主格,即人称代词位于句子主语位置时的形态:I, We, You, You, He, She, It, Maria。

3、人称代词的宾格,即人称代词位于句子宾语位置时的形态:me, us, you, you, him, her, it。

4、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 our, your, your, his, her, its, their。

5、名词性物主代词:mine, ours, yours, yours, his, hers, its, theirs。

6、反身代词:myself, ourselves, yourself, yourselves, himself, herself, itself, themselves。

四、基数词(表示数量多少的词,大致相当于代数里的自然数)

zero, 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 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sixteen, seventeen, eighteen, nineteen, twenty, twenty-one, twenty-two, twenty-three,twenty-four, twenty-five, twenty-six, twenty-seven, twenty-eight, twenty-nine, thirty, forty, fifty, sixty,seventy, eighty, ninety, one hundred,one hundred and one。

五、一般疑问句及特殊疑问句

1、一般疑问句:能用Yes或No来回答的问句。一般疑问句句尾读升调。

2、特殊疑问句:不能用Yes或No来回答的问句。特殊疑问句句尾读降调。

六、可数名词变复数

可数名词变复数时,有规则变化和不规则变化两种。

1、规则变化:

(1)一般情况直接在词尾加"-s ",如:cake-cakes, bag-bags, day-days, face-faces, orange-oranges等;

(2)以s, x, sh, ch结尾的词,要在词尾加"-es ",如:bus-buses, watch-watches, box-boxes等;

(3)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词,变y为i再加"-es ",如:baby-babies, country-countries, family-families等;

(4)部分以f (e)结尾的词,变f (e)为"ves ",如:knife-knives, half-halves等;

(5)以o结尾的词,加"-s "或"-es ",如:zoo-zoos, photo-photos, tomato-tomatoes, potato-potatoes等。记忆口诀:除了"英雄"hero外,凡是能吃的,加"-es ",不能吃的加"-s "。

2、不规则变化:

(1)改变单数名词中的元音字母:man-men, woman-women, foot-feet, tooth-teeth等;

(2)单、复同形:sheep-sheep, Chinese-Chinese, Japanese-Japanese等;

(3)其他形式:mouse-mice, child-children等。

七、简单句的成分及主谓一致原则

最基本构成:主语+谓语+宾语,其中谓语由动词来充当。

主谓一致原则,就是句子的谓语要始终与主语保持数量上的一致性。当主语是第三人称单数(简称"三单")时,谓语动词也要相应变成单数形式;当主语非"三单"时,谓语动词就用原形。实意动词变"三单"的规则如下:

(1)一般动词在词尾加"-s ",如:like-likes, tell-tells, play-plays等;

(2)以字母s, x,ch, sh结尾的动词加"-es ",如:guess-guesses, teach-teaches, watch-watches等;

(3)以o结尾的动词一般加"-es ",如:do-does, go-goes等;

(4)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动词,先变y为i,再加"-而是",如:fly-flies, carry-carries等;

(5)have的三单形式是has。

八、冠词的用法(名词前面必须要有冠词)

冠词分为定冠词(the)和不定冠词(a, an)两种。

1、定冠词the表示"特指",可译为"这个"、"那个"、"这些"、"那些"。

2、不定冠词a, an用来表明(可数)名词的数量是"一个"。an用于以元音开头(注意不是以元音字母开头)的单词前,a则英语非元音开头的单词前。

3、不定冠词a, an与基数词one的区别是:不定冠词不是刻意强调"数量",而基数词则强调"数量"。

九、助动词(do, does )的用法

只有实意动词作谓语时才涉及使用助动词。以like为例:

(1)当句子为肯定句时不涉及使用助动词,只涉及"主谓一致"原则。

eg : I like English a

Michael likes Chinese food very

(2)当句子为否定句时,要根据主语的人称来决定使用相应的助动词:当主语为"三单"时,要使用does;当主语为"非三单"时,用助动词原形do。例如把下列句子变否定句:

Kangkang likes doesn't like

They like don't like

(3)当句子变疑问句时,同样要根据句子的主语来决定在句首使用Do或例如下列句子变问句:

Michael likes Chinese Michael like Chinese food? Yes, he No, he doesn'

Jane and Helen like Jand and Helen like music? Yes, they No, they don'

十、名词所有格

1、Kangkang's books;Tom and Helen's desk; Ann's and Maria's bikes;

2、用of表示"的",但要从of后往of前翻译:a book of mine(我的一本书)

3、have与of的区别:

have一般表示"主动拥有",往往用于有生命的人或动物;无生命的物体一般不能"主动拥有",表示所属关系时要用of。例如:

I have a new She has two big

a door of the house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3篇

1、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3、北京人还保持人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4、北京人往往几十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5、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6、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7、山顶洞人能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和别的原始人交换生活用品,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他们死后还要埋葬。

8、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一个氏族有几十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9、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10、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已经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11、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等打猎捕鱼。

12、半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他们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陶器上还出现一些刻画符号,有些学者认为这就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13、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原始居民,陶器有了黑陶,白陶。

14、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成为日后的华夏族。

15、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他的属下仓颉发明了文字,伶伦编出了乐谱。

16、原始社会时期,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历史上叫做"禅让制"。

17、约公元前20XX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18、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19、约公元前1600前,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

20、公元前1046年,周商双方在牧野大战,商军倒戈,周军攻入商都,商纣逃到鹿台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4篇

一、商鞅变法:

1、时间--在秦孝公支持下,公元前356年商鞅推行变法。

2、内容--

A: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B: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C: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

3、影响:

①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②战国时期,各国经过变法或改革,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

(各国的变法:李悝在魏国变法;吴起在楚国变法,商鞅在秦国变法,其中最彻底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1)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为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使国家变得富强。

2)商鞅变法取得胜利的原因:A:顺应了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B:制定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办法;C:敢于同旧势力作斗争。

4、商鞅变法对我们今天改革的借鉴意义:

改革能使经济发展,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进行改革,国家才能有光明前途。改革会遇到种.种旧势力,旧习俗的反对,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必须坚持不懈,克服阻力,才能成功。还要制定法律来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5、商鞅变法的法令中最重要的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原因是确立了封建土地制度。

法令中触犯了旧贵族利益的是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

商鞅变法的性质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商鞅应属于法家家思想。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5篇

首先,注意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

A. 数的区别:可数名词有单、复数,其复数形式一般是在其后加上-(e)s。不可数名词只有单数形式,而没有复数的变化。

B. 量的表达区别:可数名词前可用a(n)及数词来表示其量,也可借助于其它的可数名词,用of介词来表示其量,此时,表示量的可数名词有单、复数变化,表示事物的可数名词本身则必须用复数。不可数名词前则不可用a(n)及数词来表示其量,只可借助于其它可数名词,表示量的可数名词有单、复数的变化,不可数名词没有数的变化。

C. 修饰词的差异: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前都可用some, any来修饰,表示“一些”之意,而表示“很多”之意时,可数名词(复数形式)前应用many或a lot of;不可数名词(只可用单数形式)前应用much 或a lot of。询问可数名词的量用how many, 而询问不可数名词的量则应用how much。

其次,注意名词所有格的用法。有生命事物名词的所有格应在其后加上s。

方法:

A. 单数名词在其后直接加s。

B. 以-s结尾的复数名词,在其后加上’, 而不可加s。

C. 以非s结尾的复数名词,需在其后加上s。

D. 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有某个人或某个事物时,只需将最后一个名词变为所有格,前面的各个名词无需变为所有格。

E. 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分别有某人或某物时,各个名词均需变为所有格形式。

注意:表示无生命事物的名词一般应用of介词短语来构成其所有格。

2. 英语限定词的用法

英语名词前一般常会用上a(n), the, some, any等词修饰它,这些词都叫限定词。限定词的使用应注意选择,不可滥用、混用。

首先,注意冠词的用法。a(n)为不定冠词,它常用在单数可数名词前,表示不确定的人或事物。a用在以辅音音素开头的词、数字、字母、符号等前;an用在以元音音素开头的词前。the为定冠词,可用在单数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或复数可数名词前表示确定的人或事物。

其次,注意some和any表示“一些”之意的用法。some一般用于肯定句中,any用于否定句和疑问句中,在表示请求或希望对方作出肯定回答的疑问句中一般用some,而不能用any。

3. 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的用法

人称代词是用以代替某个人或某个事物的代词,有主、宾格之分。主格在句中充当主语,宾格则充当宾语。

物主代词用以表示某个人或某个事物属于某个人或某个事物所有,有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之分。形容词性物主代词放在名词或代词前修饰该名词或代词,名词性物主代词本身便代替了某个人或某个事物,其后不可再用名词或代词了。

4. There be句型

There be结构表示 “在某地或某时存在有某物”,be为句子的谓语,后面的名词是句子的主语。

A. 注意其中be的人称和数:后面的名词为单数可数名词或不可数名词时,be用is。后面的名词为可数名词复数时,be用are。如果不可数名词前有可数名词修饰,后面的动词be的人称和数应和可数名词保持一致。而后面的名词不止一个时,be的人称和数应和与其最为靠近的一个名词的人称和数保持一致。

B. 注意There be和have (has)的不同用法:There be结构表示“存在”有某人或某物;而have (has)则表示某人或某物归某人“所有”。在表示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时,There be结构和have (has)常可互换使用。

5. 祈使句

祈使句常用来表示命令、请求、建议等语气,它的主语为you,通常省略,而以动词原形开头。表示命令语气的祈使句一般用降调来朗读,而表示请求或建议语气的.祈使句一般用升调来朗读。其否定形式是在实义动词前加上dont,即使动词是be也是如此。

6. 介词(短语)的用法

介词一般用于名词或代词之前,表示主语与介词后面的名词或代词和句子其它成份的关系。介词和其后的名词或代词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在句中常用作表语、状语、定语等。不同的介词有不同的用法,在此不作赘述。

7. 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和选择疑问句

一般疑问句一般以动词be或助动词do开头,常用yes或no作回答;特殊疑问句则以特殊疑问词开头,不用yes或no作回答。如果在一般疑问句中有or连接了选择项,则该疑问句便为选择疑问句,选择疑问句也不用yes或no作回答,而应根据具体情况直接作出回答。

8. 注意同义词的辨析

初一上学期的重点同义词有:a, an和one; no和not; excuse me和sorry; its和its; who和what; look like和look the same; lets和let us; good, nice; fine, well和all right; look; look at; see和watch; and和or; family, house和home; with和and; what, which和who;one和it; whose和whos; put on, wear和in; other和else; say, speak, talk和tell;get和get to等。

9. 常用口语及话题

初一上学期要求我们掌握的口语有:问候、介绍、告别、打电话、感谢与应答、意愿、道歉与应答、提供帮助及应答、请求允许与应答、表示同意与不同意、喜好与厌恶、表示感情、请求帮助、询问时间等。话题有:谈论家庭、朋友和周围的人、日常生活、兴趣与爱好、文体活动、健康、食品与饮料、服饰、职业等。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6篇

1、换个方式看例题

那些看课本和课本例题一看就懂,一做题就懵的学生一定要看这条!

不少学生看书和看例题,往往看一下就过去了,因为看时往往觉得什么都懂,其实自己并没有理解透彻。所以,在看例题时,把解答盖住,自己去做,做完或做不出时再去看,这时要想一想,自己做的哪里与解答不同,哪里没想到,该注意什么,哪一种方法更好,还有没有另外的解法。

经过上面的训练,自己的思维空间扩展了,看问题也全面了。如果把题目的来源搞清了,在题后加上几个批注,说明此题的“题眼”及巧妙之处,收益将更大。

2、探究出题的目的

数学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做题,“熟能生巧” 这个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懂。

但做题不是搞题海战术,要通过一题联想到很多题。你要着重研究解题的思维过程,弄清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数学思想在解题中的意义和作用,研究运用不同的思维方法解决同一数学问题的多条途径,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构建知识的横向联系又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一节课与其抓紧时间大汗淋淋地做二、三十道考查思路重复的题,不如深入透彻地掌握一道典型题。例如深入理解一个概念的多种内涵,对一个典型题,尽力做到从多条思路用多种方法处理,即一题多解;对具有共性的问题要努力摸索规律,即多题一解;不断改变题目的条件,从各个侧面去检验自己的知识,即一题多变。

一道题的价值不在于做对、做会,而在于你明白了这题想考你什么。从这个角度去领悟题,不仅可以快速的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而且不容易进入出题老师设置的陷阱。

3、学会优化解题过程

解题上要抓好三个字:数,式,形;阅读、审题和表述上要实现数学的三种语言自如转化(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

不要仅仅满足于答案正确,还要学会优化解题过程,追求解题质量,少费时,多办事,以赢得足够的时间思考解答高档题。

在做选择题时,尽可能小题小做,除直接法外,还要灵活运用特殊值法、排除法、检验法、数形结合法、估计法来解题。在做解答题时,书写要简明、扼要、规范,不要“小题大做”,只要写出“得分点”即可。

4、分析试卷,总结经验

每次考试结束试卷发下来,要认真分析得失,总结经验教训。特别是将试卷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分类。

① 遗憾之错。就是分明会做,反而做错了的题;② 似非之错。记忆得不准确,理解得不够透彻,应用得不够自如;回答不严密、不完整等等。③ 无为之错。由于不会答错了或猜的,或者根本没有答,这是无思路、不理解,更谈不上应用的问题。

原因找到后就消除遗憾、弄懂似非、力争有为,切实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老大难问题。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7篇

(一)多姿多彩的图形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 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俯视图---------------从上面看

(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1、基本概念图形 直线 射线 线段端点个数 无 一个 两个表示法 直线a直线AB(BA) 射线AB 线段a线段AB(BA)作法叙述 作直线AB;作直线a 作射线AB 作线段a;作线段AB;连接AB延长叙述 不能延长 反向延长射线AB 延长线段AB;反向延长线段BA2、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单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1)度量法

(2)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

(1)度量法

(2)叠合法

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图形: A M B符号: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AM=BM=AB,

6、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单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1)点在直线上

(2)点在直线外.

(三)角

1、角: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角的表示法(四种):

3、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

4、角的分类∠β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范围 0<∠β<90° ∠β=90° 90°<∠β<180° ∠β=180° ∠β=360°

5、角的比较方法(1)度量法(2)叠合法

6、角的和、差、倍、分及其近似值

7、画一个角等于已知角(1)借助三角尺能画出15°的倍数的角,在0~180°之间共能画出11个角.(2)借助量角器能画出给定度数的角.(3)用尺规作图法.

8、角的平线线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角的平分线.图形:符号:

9、互余、互补

(1)若∠1+∠2=90°,则∠1与∠2互为余角.其中∠1是∠2的余角,∠2是∠1的余角.

(2)若∠1+∠2=180°,则∠1与∠2互为补角.其中∠1是∠2的补角,∠2是∠1的补角.

(3)余(补)角的性质:等角的补(余)角相等.

10、方向角

(1)正方向

(2)北(南)偏东(西)方向

(3)东(西)北(南)方向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8篇

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巩固祖国的边疆。

秦朝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影响?

答:1、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3、全国推行郡县制;

4、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5、修筑了长城;

6、开凿了灵渠。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9篇

第一章 认识生物

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观察

2、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身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②生物能进行呼吸(如 鲸副处水面换气)③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如 人出汗,植物的落叶等)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 含羞草对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 种子萌发、破壳而出幼鳄等生物都能由小长大,到一定阶段开始繁殖下一代)⑥生物都有遗传很变异的特性(如 “种豆得豆”是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是变异现象)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

▲调查的一般方法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生物的分类

按照形态结构分:动物、植物、其他生物按照生活环境分: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分:作物、家禽、家畜、宠物

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

1、生物圈(定义):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

生活环境:生物的生存空间和它周围的各种影响因素。

2、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

分类:①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温度、水、土壤性质等 ②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3、探究问题的一般过程: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讨论和交流。

4、光对鼠妇生活影响 设计对照试验几点注意事项: ①实验结束后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②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③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可以减少偶然因素。

5、生物与生物之间关系

捕食关系(兔以某些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

竞争关系(水稻和田中杂草争夺阳光、养料、水分等)

合作关系(蚂蚁、蜜蜂等群体生活的昆虫)

寄生关系(蛔虫、猪肉绦虫等寄生在人和其他动物的体内)

6、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P19的例子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7、生态系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一片森林,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个湖泊,等都可以看作一个生态系统。

8、生态系统组成:⑴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

▲如果将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中的所有生物分别称重,在一般情况下数量做大的应该是生产者。

9、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消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10、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能量流动: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物质循环:全球性、反复出现、循环运动

11、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

12、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从总体看,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多于草食动物,草食动物多于肉食动物。

13、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如:森林生态系统比草原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强)例如:在草原上人工种草,为了防止鸟吃草籽,用网把试验区罩上,结果发现,网罩内的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网罩的地方,草反而生长良好。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而造成生态系统平衡失调。

14、生物圈范围:以海平面来划分,向上10千米,向下10千米,共20千米。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的底部:可飞翔的鸟类、昆虫、细菌等,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内的水层,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 16、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10篇

1、Unit 1 --Unit 2

(1)问候语:

Good morning/ afternoon/

How are you?---Just OK, thank How are you?---Not bad,

Hi! Hello!

How do you do?

(2)道别用语:

Nice/ Glad to meet/ see (meet用于初次见面,see用于熟人间)

Nice to meet/ see you,

See you (later/ tomorrow/ next time)! So long! Good night!

(3)介绍人或者物的句型:This

(4)Excuse 与I'm 的区别:

Excuse 是要引起对方的注意,而I'm 则是向对方道歉。

(5)词组be from = come from

(6)当问句中问到this/ that时,回答要用it;问到these/ those时,要用they来回答。 例如: What's this in English?----It's an

What are those?----They are

(7)对的回答:That's You're My

(8)look the same = have the same looks

give to = give

be like = look like

in the tree/ on the tree (树上结的、长出来的用on,否则用in)

in red(穿着红色的衣服)

in the desk(在空间范围之内)

in English(用英语)

help do

(9)both与all的区别:

both表示"两者都";all表示"三者及以上都"。

2、Unit 3--Unit 4

(1)speak的用法

speak与say不同:speak表示"说"的动作,不表示"说"的内容;say则表示"说"的内容。

speak后面除了能接"语言"外,不能直接接东西,后面加了to则表示"对说"。

help with (帮助某人做/补习)

want to do (想要做某事)

would like to do

all(一点都不);Not at (没关系/别介意)

lot = much

(2)some和any的区别:

口诀:some用于肯定句,否定、疑问变any。例如:

I have some

I don't have any

Do you have any money?

(3)have a seat = take a seat(请随便坐)

(4)祈使句(表示命令或请求的句子)

祈使句一般都省略了主语You,所以其否定句直接用Don't开头。例如:

Don't go there!

(5)问职业:

What does do?

What is

What's 's job?

(6)work与job的区别:

work是未必有报酬的"工作",例如homework, housework;而job则一定是有报酬的"工作"。

(7)on指在物体的表面,不论这个面是否水平的,例如:

on the desk/ wall/ farm/ playground

(8)in hospital(住院);in the hospital(在医院里)

look after(照料/照顾/照看)

help oneself(请自便/随便吃)

(9)表示"建议"的句型:"做某事如何?"

What about (doing) (英式英语)

How about (doing) (美式英语)

Why don't you do = Why not do

(10)"吃"一日三餐要用have:have breakfast/ lunch/ supper

breakfast/ lunch/ supper

take one's order

be kind to

(11)try on这个词组可合可分:名词可以放在这个词组的中间或后面,但代词只能放在词组的中间。

(12)在口语中往往用take表示"买"。

(13)how many与how much的区别:

how many + 可数名词;how much + 不可数名词

(14)What do you think 是询问对方对某事物的看法;

How do you 是问对方对某事物喜欢的程度。

think about(考虑)

Thank you all the (即使对方没能帮上忙,也要礼貌道谢)

= Thank (thank作为动词,不能单独使用。)

(15)one与it的区别:

当上下文说的是同一种类事物时,任意一个可以用one来代替;如果上下文所说的是同一个事物时则用it。例如:

Ann :I have a yellow

Jane :I have a green

Tom : Hey, Where is your bike?

Mike : Look, it's over

(16)倒装句

Here you

Here it

(17)be free (有空/免费)

forget to do (忘了去做某事)

forget doing (忘了做过某事)

What's up? = What's wrong = What's the matter

(18)go + 结构的含义:为了实现某目的才去的。例如:

go fishing/ boating/ swimming/ shopping等

(19)have to do (非主观因素,强调客观因素,"不得不去做某事")

must 则表示主观愿望

(20)fly a kite = fly kites

be free = have time

(21)句型"该干某事了。":It's time to do = It's time for

例如:该吃午饭了.

It's time to have = It's time for

(22)时间的表述

当分针所指的时间大于0分、小于等于30分钟时,用"分钟"past"小时"。例如:

8:23--twenty-three past eight

当分针所指的时间大于30分钟、小于60分钟时,用"剩余的时间"to"下一个整点"。例如:

8:49--eleven to nine

当然,还可以直接按照小时、分钟去读出时间,例如:

8:23--eight twenty-three; 8:49--eight forty-nine

整点则在数词后加"-o'clock",例如:8:00--eight o'clock

在钟点前介词要用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11篇

修辞:

1、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形象。

2、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4、夸张: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

6、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注意、思考。

7、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有音乐感;抒情酣畅;便于吟诵,易于记忆。

8、反复: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

注:上面只是简要给出各种修辞手法(方法)的作用,在回答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具体的内容具体来回答,避免空洞。

结构安排:

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散文构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置为线索。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

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达深刻见解。

记叙文(散文)的结构特点:

①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

②按观察点的变换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楼阁》。

③按场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内蒙访古》。

④按材料性质归类安排结构,如《琐忆》。

⑤按作者认识的过程或感情的变化安排材料。如《荔枝蜜》。

⑥按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作为行文线索安排材料。

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

五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

解释: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时,有一个方法或手段问题,人们习惯上将它称为表达方式。

比如: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抒情为主要表达方式,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而说明文则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

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2、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

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4、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12篇

地球和地图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地球的运动

① 地球运动 绕什么转 方向 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约24小时 昼夜交替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N--90°N)、北温带(°°N)、热带(°°S)、南温带(°°S)、南寒带(°S--90°S)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

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

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地图

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

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分值愈大,是大比例尺;分母愈大,分值愈小,是小比例尺。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东台市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江苏省地图)

⑤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集合12篇)】相关文章:

1.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集合12篇)

2.地理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汇总14篇)

3.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语文(实用11篇)

4.初一上册知识点总结英语(精选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