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集合8篇)

时间:2023-03-30 15:22:01 范文大全

本文为大家分享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相关范本模板,以供参考。

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1篇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例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例2:《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局部分通过描写两处对比鲜明海上景象,分别衬托出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

例3:《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极力描写烈日、狂风暴雨,不仅步步亦趋地推动着情节发展,还表现了拉车人牛马不如的悲惨命运,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炎凉。

社会环境描写社会状况,交代故事背景,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通过描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来往酒客的情形,交代了当时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了铺垫。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连贯、得体。

记叙的三种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属于插叙一种)。

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2篇

1、生字:

识字1 宜 层 尽 染 叠 翠 爽 壮 谷 登 华

第一课 图 梨 笼 浪 粱 燃 勤 劳

第二课 区 尤 其 仙 盘 峰 胳 膊 巨 当 脖 著 形 状

第三课 旅 蒲 降 娃 纷 苍 洼 啪 炸 蹦 察 识

第四课 刘 菊 残 君 橙 橘 径 斜 枫 于

语文园地一 交 支 龙 求 凡 利

2、词语盘点:

景色宜人 便宜 白色 中华 华丽 春华秋实 谷子 五谷丰登 金秋时节 金子 金色 云层

层林尽染 丰收 丰富 山河壮美 壮丽 强壮 秀丽神奇 天高云淡 波浪 水波 浪花 台灯

电灯 灯笼 作文 作业 写字 生字 苹果 劳动 尤老师 尤其 其他 小区 区别 山区

巨石 巨大 它们 它的 安全 平安 几块 一块 车站 站立 已经 甲板 甲虫

豆子 豆芽 知识 认识 纷纷 纷飞 经过 如果 不如 好事 好人 女娃 娃娃 山洼 经过 于是 由于 首都

3、多音字组词

行:xíng行为 háng行家 为:wèi因为 wéi作为

降:iàng 降落 xiáng 投降 都:dōu 都是 dū 首都

作:zu 作文 zuō作坊 尽:ìn 尽力 ǐn 尽管

4、形近字组词

华(中华) 化(化学) 识(认识) 帜(旗帜)

甲(甲虫) 由(由于) 龙(龙灯) 尤(尤其)

层(层次) 屋(房屋) 破(破坏) 波(波浪)

良(良好) 浪(浪花) 字(生字) 牢 (牢记)

作 (作 业) 佳(佳节) 枝(树枝) 技(技术)

苹(苹果) 怦(怦怦跳) 壮(壮丽) 状(形状)

容(容易) 谷(山谷) 区(区分) 巨 (巨石)

棋(下棋) 其(其它) 己(自己) 已(已经)

快(快慢) 块(一块)

5、叠词

进出(进进出出) 许多(许许多多) 高兴(高高兴兴) 快乐(快快乐乐)

说笑(说说笑笑) 认真(认认真真) 来往(来来往往) 弯曲(弯弯曲曲)

6、近义词

景色——风景、风光 壮美——壮丽 勤劳——勤快

好像——仿佛 闻名中外——举世闻名 尤其——特别 秀丽——美丽

奇形怪状——千奇百怪 告别——道别 粗心——马虎

尽——完 赠——送

7、反义词

浪费——节约 闻名中外——臭名远扬 巨大——渺小

粗心——细心 降——升 斜——正 爱——恨

8、词语搭配

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

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

9、本单元文学常识

《秋天的图画》体会对秋天的景象和勤劳的人们的喜爱、赞美之情。

《黄山奇石》作者于永正。

《植物妈妈有办法 》课文从题目到内容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作者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

《赠刘景文》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于元祐五年(1090)在杭州任知州时送给好友刘景文(名季孙)的一首勉励诗。

《山行》是诗人杜牧所作七言绝句。

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3篇

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①法布尔,法国昆虫学家,著有《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②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号柳泉居士,清代文学家。《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2、字词注音、字形掌握。

骸骨(hái)潜行(qián)葱茏(lóng)峰峦(luán)弥漫(mí)顷刻(qǐng)喧嚣(xiāo)

喑哑(yīn)静谧(mí)篡夺(cuàn)霎时(shà)连亘(gèn)窗扉(fēi)倏忽(shū)黯然(àn)缥缈(piǎo)

悄然前行海枯石烂日转星移姿态万千风云变幻津津有味窃窃私语更胜一筹

惊慌失措弱肉强食开膛破肚毫不犹豫窸窣作响夜色苍茫遥遥在望昂首挺立

一叶扁舟高垣睥睨黯然飘渺风定天清海市蜃楼碧瓦飞甍历历在目化为乌有

3、课文内容把握。

①《化石吟》是一首赞美化石的抒情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向我们展示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②《看云识天气》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与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德云和天气的关系。

③《绿色蝈蝈》是一篇妙趣横生的小品文。作者采用生动活泼的笔法,把绿色蝈蝈的外表、习性介绍的活灵活现,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④《月亮上的足迹》是一篇饶有兴趣的科普小品,它真实的记载了1967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的全过程。表现了作者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

⑤《山市》是作者根据目击者的叙述写的,它历历如画的再现了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过程,无论是大笔勾勒或工笔描摹,都能曲尽其妙。

4、与“月”有关的诗词。

①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静夜思》)

②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④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

二、应形成的语文素养

1、科学小品,又叫知识小品,科普小品,是用小品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说明某种事物或现象的形态、特征、成因、功能、作用等。它的特点是语言通俗,篇幅短小,形式活泼,长运用丰富的想象与联想,以及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科学小品既有科学的严谨又有文学的情趣。

2、掌握科学小品的特点

①注意其说明的真确性、科学性。《看云识天气》就用准确而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

②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看云识天气》中对云运用了分类别、打比方、拟人等方法。

③生动说明与平时说明相结合。《看云识天气》中介绍不同云和天气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进行生动说明介绍云的光彩现象同天气的关系时,则运用平时说明。

3、修辞知识学习

拟人:把没有思想感情的事物当作人来描写,使它和人一样有感情、有动作,也就是人格化。

作用:表意丰富,感情色彩鲜明,描写形象生动。

三、应把握的单元考点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内容要点。

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

其次,遵循由繁到简,先概括后压缩的路子,就是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文字可以多一点繁一点,然后删去可有可无的次要文字,留下最能概括文章内容的关键词语。

最后概括文章内容要注意以下三种情况:

①如果有中心句的,可以用中心句来概括。

②如果文章内容有主次之分,可以保留主要的,删除次要的。

③如果文中的几方面内容是并列关系,可以把他们合并在一起,兼收并蓄,全面而无漏失。

2、修辞方法

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对偶、设问、反问等。

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4篇

《次北固山下》: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写诗人停船在北固山下所见的江南冬末的景物和感受。

《钱塘湖春行》: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通过对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无比喜悦的心情。

《过故人庄》: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描写了与朋友欢聚的生活场景和山村的秀丽风光,表达了朋友间那种淳朴的情谊和诗人对农村风光的喜爱之情。

《题破山寺后禅院》:全诗逼真地描绘了寺院的清幽与洁净,表现了诗人寄情山的隐逸情怀。全诗以由寺外到寺内的顺序为线索,前四句写入古寺,见高林,踏曲径,进禅房。五六句抒写诗人的主观感受,最后两句写聆听古刹的钟磬声。

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5篇

翻译重点文言文句: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气凝结成的冰花(在白雪的辉映下)弥漫着白气,天空与云层与远山与湖水,上上下下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2、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上的影子,只有长堤一抹,湖心亭一点,以及我乘坐的小舟一叶,以及舟中的两三粒有影罢了。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退房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渔人外面)现在是什么时候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6、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处处作了记号。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乐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拖累身心。

8、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隐没在手卷下的衣褶里。

9、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对于)财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

10、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人们憎恨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出力的行为,却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1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1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

13、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

14、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完这遍林子。

15、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计划还未实现,不久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16、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只爱莲花,(因为它)出自污泥却不受污染,在清水中洗净后却不妖冶。

17、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芬芳远播,更显清香,高高地洁净地直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它。

18、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菊花(的人),(从)陶渊明后就很少听到过。爱莲花(的人),像我的还有谁呢?(至于)爱牡丹(的人),那当然(就)很多了。

19、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无不就着(木头原来的)样子雕成(某种)形状的东西,各有各的情状姿态。

20、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曾经赠送我桃核(雕刻的)小船一个,原来是大苏泛舟游赤壁。

2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选出来有贤德、有才能的人(给大家办事),(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22、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箬竹做的船篷覆盖着它。

23、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中年人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6篇

1.生字表

识字7 丛 牢 拍 护 保 物 鸡 猫

第二十六课 羽 领 捉 理 跃 蹦 灵 晨

第二十七课 失 觉 扔 掉 眼 睛 纸 船

第二十八课 久 乎 至 死 腰 捡 粒 被

第二十九课 并 夜 喜 重 味 轻 刻 群

2.组词

丛林 牢记 拍手 保护 动物 母鸡 小猫 红领巾 捕捉

理由 活跃 蹦蹦跳跳 机灵 清晨 消失 觉得 扔掉 眼睛 纸船

永久 在乎 至于 生死 弯腰 捡起 颗粒 棉被 并且 夜晚 喜欢

味道 轻重 时刻 人群

3.形近字组词

群(群众) 刻(刻苦) 轻(轻重) 妹(妹妹) 捡(捡起) 要(要求) 至(至少)

裙(裙子) 孩(孩子) 经(已经) 味(香味) 脸(脸面)腰(弯腰) 到(到达)

乎(在乎) 舟(小舟) 睛(眼睛)奶(奶奶) 灵(机灵)令(命令)物(动物)

呼(欢呼) 船(小船)晴(晴天)扔(扔掉) 寻(寻找) 领(红领巾)场(操场)

护(保护) 怕(害怕)丛(丛林)

户(户口) 拍(拍手)从(从前)

4.词语搭配

机灵的(小鸟)快乐的(节日) 翠绿的(树苗) 清澈的(湖水)

美丽的(景色)漂亮的(裙子) 诚实的(孩子) 干净的(教室) 精彩的(电影)

(湖水)像(一面镜子。)

(弯弯的月亮)像(眉毛)

(满山的枫叶)像(燃烧的火把。)

5.被字句

(1)他把小鱼扔进大海里。 (小鱼)被(他扔进大海里。)

(2)风儿把树叶吹落了。 (树叶)被(风儿吹落了。)

6.把字句:

(3)教室被小明扫干净了。 (小明)把(教室扫干净了。)

(4)受伤的燕子被妈妈治好了。 (妈妈)把(受伤的燕子治好了。)

7.本单元文学常识

《清澈的湖水》作者望安,女,湖南长沙人,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高级教师。

《浅水洼里的小鱼》说明了生命无分贵贱,只要是生命,都有它生存的意义,都值得人们珍惜!

《父亲和鸟》告诫大家要爱护动物,保护生灵。

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7篇

一、通假字

1、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2、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叫声。

二、词类活用

1、任意东西东西名作动,往东往西

2、负势竞上上名作动,向上

3、横柯上蔽上名作状,在上面

4、互相轩邈轩邈形作动,轩,往高处伸展;邈,往远处伸展

5、猛浪若奔奔动作名,飞奔的马

6、望峰息心息使动用法,使...停止,平息

7、风烟俱净敬形作动,洁净,消失

三、一词多义

1、息:望峰息心(平息)奄奄一息(气息)生生不息(停止)

2、直:直视无碍(一直)争高直指(笔直)

3、上:横柯上蔽(在上面)负势竞上(向上)

4、绝:沿溯阻绝(断绝)猿则百叫无绝/哀转久绝(消失)绝山献多生怪柏(极)

天下独绝(绝妙)

四、古今异义

1、许:一百许里(古: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上下”。今:或许,可能,应允)

2、从:从流飘荡(古:顺、随今:顺从)

3、奔:猛浪若奔/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飞奔的马今:奔跑)

4、经纶:经纶世务者(古:筹划今:才能、学问)

5、负:负势竞上(古:凭借今:背小于零的)

6、戾:鸢飞戾天者(古:至今:罪过,乖张)

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8篇

1. 背、抄识字1。

2. AABB:许许多多 高高兴兴 进进出出 花花绿绿 快快乐乐 说说笑笑

3. 背、抄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

4. 写动词(背、抄识字2):练书法 ( ) ( ) ( )

5. 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

——————————————

刘爽是我的好朋友。

—————————————

6.高兴地( ) 仔细地( ) 亲切地( )

紧紧地( ) 顺利地( ) 兴奋地( )

赞许地( ) 沉着地( )

7.动词:扫地 提水 搬桌子 推车 挑土 抬木头 捕鱼 捉虫 抓小鸡 ( ) ( ) ( )

8.除去部首有几画:计( ) 实( ) 饭( ) 浪( )

除( ) 刻( ) 枝( ) 烂( )

9.读读记记。

绿树成荫 鲜花盛开 风景优美 来来往往 瓜果飘香 十分茁壮 高楼大厦

名胜古迹 兴致勃勃 引人注目 科学技术 百花盛开 各种各样 金光闪闪

秀丽神奇 四海为家 无影无踪 川流不息 迫不及待 叫苦连天 自言自语

10.连线。

堆 雪景 飘着 银装

打 雪人 披着 雪毯

看 雪仗 铺着 雪花

11.近:美丽—漂亮 有名—著名 中央—中心

非常—特别

反:进—退 买—卖 快—慢 正—反 安全—危险

复杂—简单 美—丑 爱—恨 真诚—虚假 冷漠—热忱 贫—富 冷—暖 饥寒—温饱 索取—奉献 黑—白 大—小 高—矮 粗—细 短—长

12.花坛真漂亮啊!我要把它拍下来。

北京( )啊!我多么想( )。

( )真( )!我( )。

13.抄写、背识字4。

14.否定句改陈述句。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吗?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15.扩句。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来。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

16.写写记记。

一本正经 二话不说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七嘴八舌 八仙过海 十全十美

17.标点符号的掌握。

18.写拼音。

( )

一花独放不是春。

( )

百花齐放春满园。

19. 闻了闻 一个比一个好

瞧了瞧 一棵比一棵壮

( )了( ) 一( )比一( )

( )了( ) 一( )比一( )

20.写句子。

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

——————————————吗?

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

———————————————吧。

21.神奇极了 可怕极了 ( )极了

荡来荡去 跑来跑去 ( )来( )去

立刻喊起来 立刻欢呼起来 立刻( )

22.一只( ) 一个( ) 一把( )

一块( ) 一条( ) 一盘( )

23.抄、背识字6。

24.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可爱的:( )

科里亚望着窗外高兴地笑了。

高兴地:( )

25.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我要给( )。

26.写拼音。

( )( )( ) ( ) ( )

昨 天 妹 妹 学 校 书 包 帮 助

( )( )

读 书 少 年 儿 童

27.背、默《回乡偶书》《赠汪伦》

28.健康的(身体) 羡慕的(眼光) 寒冷的(北风)

遥远的(地方) 心爱的(裙子) 火红的(太阳)

快乐的( ) 机灵的( ) 翠绿的( )蓬松的( )

29.组词。

从( ) 户( ) 己( )

丛( ) 护( ) 记( )

30.湖水像一面镜子。

山石像一只正要跳起的青蛙。

( )像( )。

31.“把”字句换“被”字句。

太阳会把浅水洼里的水蒸干。

——————————————。

他把小鱼扔进大海里。

——————————————。

32.抄、背识字8。

33.一片片叶子 一把把扇子 一块块( ) 一条条( )

一颗颗( ) 一棵棵( ) 一只只( ) 一头头( )

一双双( )

34. 漂浮 飘扬

云在空中( ),碰到冷风就变成小水珠落下来。

彩旗迎风( ),广场显得更加美丽。

【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集合8篇)】相关文章:

1.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集合8篇)